..續本文上一頁升上正殿上,以五所欲而娛樂它(享受五塵的好處)。大王您的意見如何呢?那位墜入廁所的人,是否會再懷念剛才墜落的那個廁所,而歡喜稱譽那個廁所,又想去見它嗎?」(想再一次的墜在廁中嗎?)
蜱肆回答說:「弗也!迦葉!假若更有人會懷念那個廁中,歡喜稱譽而欲見(再墜一次看看)的話,便不愛此人(不受人歡迎的垢穢不堪的人物),更何況一再的自懷念剛才墜落的那個廁所,而歡喜稱譽,而又欲再一次的墜入看看,是處不然(是沒有這道理的)!」
尊者又說:「蜱肆!如大王您有親親的人,曾經行妙行,而精進,而精勤不懈。並沒有嫉妬之心,也不悭貪,都舒伸援手,庶幾救濟,開意(發心)放舍,而布施給諸孤窮之人,常樂于施與,不執著于財物。他由于此善的因緣,在其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升上善處,乃會往生于天上。生天上後,自會以天的五所欲,而自娛樂(享受天上的一切快樂)。大王您的意見如何呢?那位天上的天子,是否當會舍棄其天上的五所欲不要,而懷念于此人間的五欲,而歡喜稱譽,又欲再見嗎(再一次的在人間享受人間的快樂看看嗎?)」
蜱肆回答說:「弗也!迦葉!爲甚麼呢?因爲人間的五欲,乃爲臭處不淨,非常的令人可憎惡,是不可趣向,不可愛念,是粗澀不淨的。迦葉!比較人間的五所欲來說,天上之欲爲最,是最上最好。最妙最勝的!假若那位天上的天子,願舍棄天上的五欲,而更懷念人間的五欲,而歡喜稱譽,又欲再見的話(再一次爲人而享人間的快樂),是處不然(是沒有這道理的)。」
尊者又說:「蜱肆!你應該像這樣的觀察于後世,並不是如肉眼之所能見的那樣啊!蜱肆!假若有沙門、梵志,斷絕而離欲,而趣向于離欲,斷絕而離恚,而趣向于離恚,斷絕于離癡,而趣向于離癡。他乃用清淨的天眼,超出過于人眼,去觀見此衆生的死時、生時、好色、惡色,或妙、不妙,往來于善處以及不善之處,隨著此衆生所作之業,見其如真(如實而知見其一切的一切)。」
蜱肆王又說:「沙門鸠摩羅迦葉,您雖然作如是之說,但是我還是如是見,如是說的:並沒有後世,也沒有衆生之再生。」尊者鸠摩羅迦葉告訴他說:「蜱肆!又更有惡,而超過于此的嗎?」
蜱肆回答說:「如是!迦葉!又更有惡的。迦葉!我有親親,其疾病非常的困笃,我就到他之處,到後對他說:『你們當知!我乃作如是見,如是說的(我的見解是這樣的):並沒有甚麼後世,也沒有衆生之再生。親親啊!有一種沙門、梵志,曾作如是之見,如是之說,而說:有後世,有衆生之再生(人死後會再轉生)。我乃常不信他們所說的。他們又作如是之語而說:假若有男女,其行爲妙行(善業)而精進,都精勤而不懈怠,並沒有嫉妬心,也不會悭貪,會舒伸援手,庶幾救濟,開意(發心)放舍而布施給諸孤窮的人,常樂于施與,而不執著于財物。他由于此因緣,在其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升上善處,乃會生于天上。如果那些沙門、梵志所說的爲真實的話,那麼,你們是我的親親,而行妙行而精進,而精勤不懈怠,並沒有嫉妬,也不會悭貪,會舒伸援手,庶幾救濟,開意(發心)放舍,而布施給諸孤窮的人,都常樂于施與而不執著財物。如果你們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升上善處,會生在天上,這樣的話,就請您回來對我說:蜱肆!天上乃如是如是的快樂。假若你在天上,而作如是之念:我如果回去的話,當會有甚麼所得呢?(我說:)蜱肆王家,有算不盡的財物,我當會與你財寶的。』他聽我所說之語,受我的教言後,卻沒有人回來語我而說:『蜱肆!天上乃如是如是的快樂的。』迦葉!由于此事之故,我乃作如是之念:並沒有後世,也沒有衆生之再生。」
尊者鸠摩羅迦葉告訴他說:「蜱肆!天上的壽數非常的長,人間的生命乃很短。如人間百歲,乃是叁十叁天(第二層天)的一日一夜。像如是之一日一夜,而一月有叁十天,一年有十二月,叁十叁天的壽命乃爲一千年。大王您的意見如何呢?如果你有親親,行妙行而精進,精勤而不懈怠,沒有嫉妬心,也不會悭貪,常舒伸援手,庶幾救濟,開意(發心)放舍,布施給與諸孤窮,而常樂于施與,而不執著
于財物。他由于此因緣,在其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升上善處,乃會往生于天上。生天上後,便作如是之念:我們首先應當一日一夜之中,用天上的五欲,而自娛樂。或者二天、叁天、四天……至于六天、七天,用天上的五欲,而自娛樂,然後當往人間,去對蜱肆王說:『天上乃如是如是的快樂,使大王現見(現在可以了解天上的快樂的情形)。』大王您的意見如何呢?你究竟能得活到那麼的久嗎?」
蜱肆問他而說:「迦葉!到底是誰從後世來對您說:『沙門鸠摩羅迦葉!天上的壽數非常的長,人間的壽命非常的短。如人間的百歲,是叁十叁天的一日一夜。像如是的一日一夜,一月爲叁十日,一年爲十二月,叁十叁天的天壽爲一千年』呢?」
尊者鸠摩羅迦葉告訴他說:「蜱肆!請聽我說喻,有智慧的人聽過譬喻後,就會了解其意義的。蜱肆!猶如盲目的人,他曾作如是之說:『並沒有黑白之色,也不見黑白之色;並沒有長短之色,也不見長短之色;沒有近遠之色,也不見近遠之色;沒有粗細之色,也不見粗細之色。爲甚麼呢?我從始至今,都不見不知,因此之故,並沒有甚麼色。』那位盲目(失明)的人,作如是之說,爲真實之說嗎?」
蜱肆回答說:「弗也!迦葉!爲甚麼呢?迦葉!實有黑有白之色,也有見黑與白之色;有長短之色,也有見長短之色;有近遠之色,也有見近遠之色;有粗細之色,也有見粗細之色。如果盲人作如是之說:『我不見不知,因此之故,並沒有這些色。』他作如是之說,乃爲不真實的。」
尊者鸠摩羅迦葉告訴他說:「蜱肆王!您也是如盲人一樣的。如王您作如是之言一樣:『到底是誰從後世來說:沙門鸠摩羅迦葉!天上的壽命很長,人間的壽命很短,如人間百歲,就是叁十叁天的一日一
夜,像如是的一日一夜,一月爲叁十日,一年爲十二個月,叁十叁天的壽命爲千年呢?』」
蜱肆王說:「沙門鸠摩羅迦葉!大大的爲不可以啊!不應該作如是說啊!爲甚麼呢?沙門鸠摩羅迦葉!精進(極力的)比喻我爲盲人。迦葉!如知我,知我的親親,乃爲妙行精進,精勤而不懈怠,沒有嫉妬心,也不悭貪,都舒伸援手,庶幾救濟,開意(發心)放舍。布施給與弧窮之人,常樂于布施與人,而不執著財物。他就由于此因緣,在其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升上善處,會往生于天上的話,則,迦葉!我現在便應即行布施,而修諸福業,奉齋而守戒後,就用刀自殺,或者服用毒藥,或者投入坑井。或者自缢而死。沙門鸠摩羅迦葉!精進不應該(不應極力的)比例我如那盲人啊!」
尊者鸠摩羅迦葉告訴他說:「蜱肆!再聽我說譬喻,有智慧的人聽聞譬喻,就能了解其義的。蜱肆!猶如梵志,有年少的婦人,剛剛懷姙。又前婦(大娘)也曾生有一男孩,而那位梵志則在于那個時候,忽然而告命終。命終之後,那位前婦的兒子曾對小母(二房的)說:『小母!當知!現在這家中所有的財物,都盡應皈屬于我所有,不另見有應可分配財産的人。』小母回答說:『我現在已懷姙,如果生男孩的話,你就應該與他一分的財産。假若生女孩的話,則財物盡屬皈你吧!』那位前婦的兒子又再叁的對小母說:『現在這家中所有的財物都應屬于我所有,不應再分給與任何人。』小母也再叁的回答說:「我現在已懷姙,如果生男孩的話,你就應該分給與他,假若生女孩的話,則所有的財物都屬于你的。」于是,小母乃愚癡不達(愚昧而沒有常識),不善于曉解,而沒有智慧,欲求生存,而反而害了自己。就進入室內,便取利刀,自割其腹,要看看是男孩?或者是女孩?她就是因爲愚癡不達于事,不善于曉解其理,並沒有智慧,爲了欲求生存,反而自害自己,以及害了腹中之子。
當知!蜱肆!您也是如是,爲一愚癡不達(昏不明事理),不善于曉解真谛,並沒有智慧。爲了欲求存命,反而作如是之念:『迦葉!如知我,知我的親親,乃行妙行而精進,而精勤不懈,並沒有嫉妬之心,也不會起悭貪之念,都舒伸援手,庶幾救濟,開意(發心)放舍,布施給與孤窮的人,而常樂于施與,不執著于財物。他就由于此因緣,在其身壞命終之後,必定會升上善處,會往生于天上。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現在便應即行布施,修諸福業,奉齋守戒後,用刀自殺,或服用毒藥,或投入于坑井,或自己缢死。沙門鸠摩羅迦葉!精進,乃不應該(不應極力的)比例我如那位盲人啊!』蜱肆!如果精進的人,長壽的話,便能得大福,如得大福的話,便得往生于天上而長壽。蜱肆!你應該要如是的觀察于後世,不可以像用肉眼之所見那樣的不能明白真谛。蜱肆!如果有沙門、梵志,斷絕而離欲,而趣向于離欲;斷絕而離恚,而趣向于離恚;斷絕而離癡,趣向于離癡。他乃用清淨的天眼超出過于人眼,而看見此衆生之死時、生時,好色、惡色,或者是妙、不妙,往來于善處,以及不善處,隨著此衆生之所作之業,見其如真(如實而知見)。」
蜱肆王又說:「沙門鸠摩羅迦葉!您雖作如是之說,但是我還是作如是之見,如是之說的:並沒有後世,沒有衆生之再生。」尊者鸠摩羅迦葉又問王而說:「蜱肆!又更有惡而超過于此的嗎?」
蜱肆回答而說:「如是,迦葉!又更有惡的。迦葉!我有親親,因疾病困笃,我就到他所住的地方,去慰勞看顧他,他也慰勞而看視我(感謝的禮貌)。他如命終之時,我又再往其處,想去慰勞看顧他。然而他乃不能再慰勞而顧視我,我也不再慰勞而看顧他了。迦葉!由于此事之故,我乃作如是之念:並沒有衆生之再生。」
尊者鸠摩羅迦葉又告訴他說:「蜱肆!再聽我說譬喻,有智慧的人,聞喻就會了解其義的。蜱肆!猶如有人善能吹螺,如…
《中阿含經卷第十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