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阿含經卷第十六▪P5

  ..續本文上一頁人那樣。」

  蜱肆王又說:「沙門鸠摩羅迦葉!您雖然作如是之說,但是我的此見解,欲取、恚取、怖取、癡取,終究不能舍棄的。爲甚麼呢?因爲如果有他國的異人聽到的話,便會作如是之說的:『蜱肆王本來有他自己的見解,都長夜受持,然而他卻被沙門鸠摩羅迦葉之所降伏、所

  治,而斷舍。』迦葉!因此之故,我的此見解,乃欲取、恚取、怖取、癡取,終究不能舍棄的。」

  尊者鸠摩羅迦葉告訴他說:「蜱肆!再聽我說最後的譬喻。您如知道的話,就是善,如果不知道的話,我就不再爲你說法了。蜱肆!猶如有一只大豬,爲五百只豬之王,牠帶頭行崄難之道時,在中路遇見一只虎。豬王看見虎時,便作此念:如果和牠鬥爭的話,虎必定會殺我;但是假若怖畏而逃走的話,那些諸親族便會輕視我(指五百只豬群)。不知現在應該用甚麼方便才能得脫此災難呢?牠作此念後,就對虎說:『如果欲鬥的話,便可和你共鬥;倘若不鬥的話,妳就讓路給我們過去。』那只虎聽後,便對豬說:『聽汝共鬥(要和你們決鬥),不借汝道(不讓路給你們過去)」。豬又說:『虎!你且小住一下!待我去被著我祖父之铠,回來後當會和你共戰的。』那只虎聽後,曾作此念:牠並不是我的對手(彼非我敵),何況是其祖父之甚麼铠呢?就對豬王說:『隨汝所欲去作好了。』豬就還至其本廁的處所,就宛轉在糞中。塗糞在身上,至于眼睛之處後,便往至虎處,對虎而說:『你欲決鬥的話,便可共鬥了!如果不然的話,就借我道過(請你讓路)。』那只虎看見豬的身貌後,又作此念:我常不食雜小之蟲的,因爲保惜牙之故,何況又將近于此臭豬呢?虎作此念後,便對豬說:『我借汝道,不與汝鬥。』豬因此而得逃過後,則反向虎說頌而說:

  虎汝有四足我亦有四足汝來共我鬥何意怖而走

  (虎啊!你有四只腳,我也有四支足〔腳〕。你不是要來和我決鬥嗎?爲甚麼你卻起怖畏而逃走呢?)

  這時,虎聽後,也同樣的說頌回答豬王而說:

  汝毛豎森森諸畜中下極豬汝可速去糞臭不可堪

  (豬啊!你看你自己!毛豎的陰森森〔令人會起恐怖〕,你乃是諸畜生中的最下賤之極!豬啊!你快跑遠吧!糞臭的不可堪啊!〔穢臭難堪,捺不得住〕。)

  這時,豬王自誇而又說頌說:

  摩竭鴦二國聞我共汝鬥汝來共我戰何以怖而走

  (摩竭伽陀國,和鴦伽國,此兩個國家的民衆,聽到我將和你決鬥,而你乃特來要和我決鬥的,然而爲甚麼臨時怖畏而走呢?)

  虎聽此語後,又說頌說:

  舉身毛皆汙豬汝臭熏我汝鬥欲求勝我今與汝勝

  (你的全身的毛,均爲是穢汙不堪。豬啊!你的臭汙如靠近我的話,我會被妳所熏臭的。你想決鬥而欲求勝利,我現在就給你勝利吧!)

  尊者鸠摩羅迦葉告訴大王說:「蜱肆!我也是如是(指自己如虎;不共臭論)。如你的此見解,欲取、恚取、怖取、癡取,終究不舍棄的話,你便會自受無量的罪惡,也會被衆人之所憎惡,猶如那只虎,給與豬勝那樣的。」

  蜱肆王聽後,仰白而說:「尊者您當初說明日月的譬喻時,我聽後就已了解,就已歡喜奉受。然而我乃欲從尊者鸠摩羅迦葉您,求得更上,又上妙之智之所說,因此之故,我就向您請問,又一再的請問耳!我現在要自皈依尊者鸠摩羅迦葉您!」

  尊者鸠摩羅迦葉告訴他說:「蜱肆!你不可以皈依我!我所歸依的就是佛,你也應該皈依佛。」蜱肆王仰白說:「尊者!我現在自皈依佛與法及比丘衆,願尊者鸠摩羅迦葉您就替佛,受我爲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皈依叁寶,乃至命終。尊者鸠摩羅迦葉!我從今日開始,要行布施,而修福德。」

  尊者鸠摩羅迦葉問他而說:「蜱肆!你欲行布施修福,要布施幾許人?准備布施到甚麼時(好久)呢?」蜱肆王仰白說:「我要布施一百個人,或至于千人;布施一天、二天,或者至于七天。」

  尊者鸠摩羅迦葉告訴他說:「如果大王您行施修福,而布施于百人,或至于千人;時間爲一天、二天,或者至于七天的話,則諸方的沙門、梵志都盡聽到如下的消息:『蜱肆王本來有他自己的見解,都長夜受持。然而卻被沙門鸠摩羅迦葉之所降伏、所治,而已斷除了。』諸方的人聽後,都會從遠方而來。在七日當中,有的都會趕及王的布施的。如果不得食王的信施的話,則王便沒有福德(福緣不廣大),不能得到長夜受其安樂。蜱肆王!猶如種子不碎不壞,不剖不拆(不割開、不破開),不過大風,不被日曝,也不被水所傷害的話,則秋時可以好好的收藏。如果那些居士深耕良田,極治地後,隨時(適時)而下種子,然而雨澤不適的話,在蜱肆您的意見如何呢?那些種子可得而生增長與否呢?」回答說:「弗也!」

  尊者鸠摩羅迦葉告訴他說:「蜱肆!你也是如是!如果行施修福,而布施百人或千人,一天、二天,或至七天的話,諸方的沙門、梵志盡都聽到:『蜱肆王本來有他自己的見解,都長夜受持。然而他乃被沙門鸠摩羅迦葉之所降伏、所治,而已斷舍了。』諸方的人聽後,盡當會從遠地趕來,在七天當中,趕不及王的布施。如不得食王的信施的話,王便沒有福德,不得長夜受其安樂。」蜱肆王又問說:「尊者!那麼,我應當要怎樣做呢?」

  尊者鸠摩羅迦葉回答說:「蜱肆!你應當行施修福,常供長齋(要持恒)。如果蜱肆王您行施修福,常供長齋的話,諸方的沙門、梵志聽聞:『蜱肆王本來有他自己的見解,而長夜都受持。然而他卻被沙門鸠摩羅迦葉之所降伏、所治,而斷除舍棄。』諸方的人聽後,當會都由遠方趕來,他們統統來得及大王的信施,大王便爲有福,而得長夜受其安樂。蜱肆!猶如種子不碎不壞,不剖不拆,也非被風吹,也不被日曝,不被水所中傷,秋時則好收藏。如那些居士深耕良田,極治土地後,隨時而下種子,雨澤也非常的適合的話,則在蜱肆您的意見如何呢?那些種子可得而生增長麼?」回答說:「會生增長的!」

  尊者鸠摩羅迦葉告訴他說:「蜱肆!你也是如是的。如當行施而修福,而常供養,長久的齋食的話,則諸方的沙門、梵志聽聞此消息:『蜱肆王本來有他自己的見解,都長夜受持,然而他卻被沙門鸠摩羅迦葉之所降伏、所治,而斷舍。』諸方的人聽後,都當會自遠方而來,他們統統來得及王的信施,大王您便爲有福,而得長夜受其安樂。」

  于是,蜱肆王仰白而說:「尊者!我從現在始,都行施修福,常常供養,長久的齋食。」

  那時,尊者鸠摩羅迦葉,爲蜱肆王,以及斯惒提的梵志、居士們說法,勸發他們的渴仰心,成就他們之歡喜。用無量的方便爲他們說法,勸發渴仰,成就他們的歡喜心後,就默然而住。于是蜱肆王,以及斯惒提的梵志、居士們,受尊者鸠摩羅迦葉爲其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後,就從座位站起,稽首尊者鸠摩羅迦葉的雙足,繞其周圍叁匝後而去。

  那位蜱肆王雖然行施修福,可是都用極惡而粗弊的豆羹菜茹,唯一片的姜而已,同時又用粗弊的布衣去布施與人。

  這時,監廚的人,名叫優多羅。他代王在行施修福時,爲了蜱肆王,而吩咐上座,請上座這樣的咒願:「此布施如果能得福報的話,也不可使蜱肆王在于今世,或者後世受其福報。」蜱肆王曾聽到優多羅代他行布施修福時,都常爲囑咐上座咒願如下之語:「此布施如果有福報的話,也不可使蜱肆王在今世或後世受其福報。」王聽此消息後,就叫監廚的來問話而說:「優多羅!你在替我實行布施修福時,都爲了我而囑咐上座咒願而說:『此布施如果有福報的話,也不可使蜱肆王在于今世,或後世時,受其福報。」是否有這種事嗎?」

  優多羅白王說:「實在的,天王!爲甚麼呢?因爲天王雖行布施修福,然而都用極惡粗弊的豆羹菜茹,也唯有一片姜而已。天王!這種食,尚且不可以用手去觸,何況又能自食呢?(連用手去摸都不敢,何況能食下去呢?除非會餓死的人,才有可能吃一些)天王!不但如此,就是衣服,也布施人以粗弊的布衣。天王!這種衣服,尚且不可以腳蹑(用腳也不肯踏這種粗弊的衣服),何況又能自穿呢?我乃敬重天王您,而不重于所施的,因此之故,天王!我乃不願意此弊壞的布施,報給王您去受啊!」

  蜱肆王聽後,告訴他說:「優多羅!你從今天開始,要用同我所食的,當以飯食給人;也用同我所穿的衣,當以布施與人。」于是,優多羅乃從此以後,都用同于王所食的,便用來飯食供給與人,也用同于大王所穿的,便用來布施與人。

  那時,優多羅由于替蜱肆王監行布施的功德之故,在他身壞命終之後,往生于四天王天中(第一層天)。那位蜱肆王因爲不至心去行布施之故,在他身壞命終之後,就往生于榵樹林空的宮殿中(四王天的宮殿)。尊者橋焰缽帝(橋梵波提,譯爲牛呞)數往(常常去)遊行那榵樹林空的宮殿中,尊者橋焰缽帝,曾遙見蜱肆王,就便問他說:「你是誰呢?」蜱肆王回答說:「尊者橋焰缽帝!您是否聽過閻浮洲中,有一位斯惒提的國王,名叫蜱肆嗎?」

  尊者橋焰缽帝回答說:「我曾經聽過閻浮洲中,有一位斯惒提的國王,名叫蜱肆。」蜱肆王仰白說:「尊者橋焰缽帝!我就是啊!我的本名叫做蜱肆王啊!」

  尊者橋焰缽帝又問說:「蜱肆王!你曾作如是之見,如是之說:『並沒有甚麼後世,也沒有衆生之再轉生。』你既作此見,那麼,爲甚麼會生到這裏來呢?爲甚麼能依住于四天王的小榵樹林空的宮殿中呢?」

  蜱肆王仰白說:「尊者橋焰缽帝!我本來實在有如是的見解。然而已被尊者沙門鸠摩羅迦葉之所降伏、所治,而已斷舍其見。如尊者橋焰缽帝您回到閻浮洲時,就請您遍告閻浮洲的人:『如果行布施修福之時,應當要至心施與,要自手施與,要自往去施與,要至信施與,要知有業,以及有業報而施與。爲甚麼呢?因爲不使由于不至心等之布施,而受此布施的果報像斯惒提的蜱肆王我這樣之故。蜱肆王我是布施的主人,因爲以不至心去行布施與人之故,只生在依住于四王天的小榵樹林空的宮殿中而已。』」那時,尊者橋焰缽帝,乃默然納受。

  于是,尊者橋焰缽帝,有一個時候,由天下來,而到了閣浮洲,就遍告訴閻浮洲的人而說:「布施時,應該要至心的布施與人,要自手施與、自往施與、至信施與,要知有業、有業報而施與。爲甚麼呢?因爲不使由于此布施而受布施的果報有如斯惒提的蜱肆工那樣之故的!蜱肆王乃爲布施之主,然而由于不至心行施之故,往生而依于四王天的小榵樹林空的宮殿中。」

  尊者鸠摩羅迦葉所說的就是如是,蜱肆王和斯惒提的梵志、居士,以及諸比丘們,聽尊者鸠摩羅迦葉所說,都歡喜奉行!

  中阿含經卷第十六完

  

  

《中阿含經卷第十六》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