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阿含經卷第十四▪P4

  ..續本文上一頁(柱上之經)、磉(柱下之基石),銀柱則用金的栌磉,琉璃柱則用水精的栌磉,水精柱則用琉璃的栌磉。阿難!大正殿內,立有八萬四千的樓,都用金銀琉璃,以及水精的四寶所造的。金樓則用銀覆,銀樓則用金覆,琉璃樓則用水精覆,水精樓則用琉璃覆(栌,柱端的方木)。

  阿難!大正殿中設有八萬四千的禦座,也是用金銀琉璃,以及水精

  等四寶製造的。在金樓裏則設有銀的禦座,用氍氀、毾氈敷之,用錦绮羅縠覆之,有襯體被,有兩頭的安枕,都用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最好的羚鹿皮製成的毛氈)。像如是的,在那銀樓裏,則設有金的禦座,琉璃褛則設水精的禦座,水精樓則設琉璃的禦座,都敷以氍氀、毾氈,都覆以錦绮羅縠,有襯體被,兩頭的安枕,都用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毛織品)。阿難!那棟大正殿,周匝都繞有金銀琉璃,以及水精等四寶的鈎欄。金欄則配銀鈎。銀欄則配金鈎,琉璃欄則配水精鈎,水精欄則配琉璃鈎。阿難!那棟大正殿覆有羅網,懸鈴在其中間。鈴都用金銀琉璃,以及水精的四寶所作的。如金鈴則爲銀的舌,銀鈴則爲金舌,琉璃鈴則爲水精舌,水精鈴則爲琉璃舌。

  阿難!那棟大正殿像如是的具足而完成後,八萬四千的諸小國王們,又在離開正殿不遠之處,作有大華池。阿難!那大華池之長,有一由延,廣也一由延。阿難!那個大華池也是以金銀琉璃,以及水精等四寶磚所累疊的。其池底則布以金銀琉璃,及水精等四種寶沙。阿難!那大華池有金銀琉璃及水精等四寶的梯陛,金陛爲銀蹬,銀陛爲金蹬,琉璃陛爲水精蹬,水精陛爲琉璃蹬。

  阿難!那大華池的周匝,繞有金銀琉璃及水精等四寶的鈎欄。金欄爲銀鈎,銀攔爲金鈎,琉璃欄爲水精鈎,水精欄爲琉璃鈎。阿難!那大華池有羅網蓋覆,有鈴懸在其中間,鈴有金銀琉璃及水精等四寶的製品,金鈴爲銀舌,銀鈴爲金舌,琉璃鈴爲水精舌,水精鈴爲琉璃舌。阿難!那大華池的水池中,則有種種的水華,所謂青蓮華、紅蓮華、赤蓮華、白蓮華等是。經常都有水有華,有守視者(管理人),不通于一切人之入內。阿難!那大華池的岸上,則有種種的陸華,所謂修摩那華(善意華)、婆師華(夏生華)、瞻蔔華(素馨華)、修鄉揵提華(好香蓮華)、摩頭揵提華(蜜香華)、阿提牟哆華(增上

  信花)、以及波羅賴華(赤花)。

  阿難!像如是的,那棟大殿,以及大華池,都成就而具足後,那些八萬四千的諸小國王們,則在于離開那大殿不遠之處,作一多羅樹的樹園。阿難!那個多羅園的長度爲一由延,廣也爲一由延。阿難!多羅園內植有八萬四千的多羅樹,也是由于金銀琉璃及水精等四寶所構成的。金的多羅樹,則以銀葉、銀華、銀實,銀的多羅樹,則以金葉、金華、金實,琉璃多羅樹則以水精的葉、水精的華,水精的實。阿難!波多羅園的周匝,有金銀琉璃及水精的四寶的鈎欄,金欄爲銀鈎,銀欄爲金鈎,琉璃欄爲水精鈎,水精攔爲琉璃鈎。阿難!那個多羅園覆有羅網,有鈴懸在其間,鈴也以金銀琉璃及水精等四寶所成的,金鈴則以銀舌,銀鈴則以金舌,琉璃鈴則以水精舌,水精鈴則以琉璃舌。

  阿難!像如是的大殿、華池,以及多羅園都具足而完成後,八萬四千的諸小國王即共往詣大善見王,而白王說:『天王!大殿、華池,以及多羅園,都已經具足而完成了,唯願天王您,隨意所欲而享用。』阿難!那時,大善見王便作如是之念:我不應該先于升上此大殿。如有上尊的沙門、梵志們,依靠在此拘屍王城而住的話,我甯可請他們一切都來集坐于此大殿。應施設上味,極美的肴馔,種種的豐饒的食噉含消(飲食物),應親自斟酌,均使他們都能飽滿。若食後,就收器,就行澡水,然後發遣令還(請他們解散,歸回原處。)

  阿難!大善見王作此念後,就請上尊的沙門、梵志們,依靠在那拘屍王城而住的,一切都請來集會,都請他們升上大正殿。等大家都集坐後,就自行澡水。便用上味,極美的肴馔,種種豐饒的食噉含消,親自斟酌,都使大家飽滿。大家食後,就收器,並行澡水完畢,而受咒願後,發遣令還。

  阿難!大善見王又作此念:現在我不應該在此大正殿中行諸欲樂。我甯可獨帶一位侍候的人,升在大殿而住爲是。阿難!大善見王則在于後來之時,帶一位侍從的人,升在大正殿,便進入金樓,而坐在銀的禦床。是敷有氍氀、毾氈,覆有錦绮羅縠。有襯體被,有兩頭安枕,有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毛織品)。大王坐定後,就用功而達到離開欲念,離開惡不善之法,而爲有覺、有觀的離生喜樂,逮得初禅的境地,而成就而遊止于其境中。大王嗣後就從金樓出來,其次則進入銀樓,而坐在于金的禦床。金床敷有氍氀、毾氈,覆有錦绮羅縠。有襯體被,有兩頭的安枕,都是用伽婆惒邏波遮悉多羅那(毛織品)。大王在此禅坐後,用功而至于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而爲有覺、有觀,而離生喜樂,逮得初禅而成就遊止于其境界。大王嗣後又從銀樓出來,而進入琉璃樓,坐在于水精的禦床。也是敷有氍氀、毾氈,覆有錦绮羅縠,有襯體被,有兩頭的安枕,都用加陵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毛織品)。大王在此禅坐後,用功而至于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而爲有覺有觀,而華生喜樂,而逮得初禅,而成就而遊止于其境界。大王嗣後,從琉璃樓出來,而進入水精樓,坐在于琉璃的禦床。也敷有氍氀、毾氈,覆有錦绮羅縠,有襯體被,也有兩頭的安枕,都用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毛織品)。大王坐定後,就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而爲有覺有觀的離生喜樂,而逮得初禅,而成就而遊止于其境界。

  阿難!那時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們,都久久不見大善見王,因此而各懷饑虛之感,都渴仰欲見大王。于是,八萬四千的夫人,就一同往詣女寶之處,白女寶說:『天後!當知!我們都久久不能觐見大王。天後!我們現在都欲拜見大王。」女寶聽後,告訴主兵臣說:『你今當知!我們都久久不能觐見天王,現在欲往見大王。』主兵臣

  聽後,就送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到了大正殿。有八萬四千匹象、八萬四千匹馬,八萬四千輛車,八萬四千的步兵,八萬四千的小王,也于同時共侍,而送至于大正殿。當出發欲去之時,其聲高大,音響震動的非常的厲害。大善見王聽其聲之高大,音響之震動,聽後,就問旁邊的那位侍從說:『這是誰的聲那麼的高大,音響怎麼會這麼的震動呢?」侍者白王說:『天王!是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現在都來詣大正殿。八萬四千匹象、八萬四千匹馬、八萬四千的步兵,八萬四千的小王,也都共同來詣大正殿,因此之故,其聲就很高大,音響就會大震動。』大善見王聽後,告訴侍從的人說:『你趕快下殿,可在于露地疾敷金床,如弄好了,就回來告訴我。』侍從的人就受教,就從大殿下去,而在于露地疾敷金床後,回去禀告大王說:『已經替天王在于露地敷金床完了,可隨天王之意了。』

  阿難!大善見王就和侍者一同由大殿下來,升在那金床的上面,在那裏結跏趺坐起來。阿難!那時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都一同向前,詣大善見王。阿難!大善見王遙見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見後,就便閉塞他的諸根。于是八萬四千夫人,以及女寶,看見大王閉塞諸根後,便作如是之念:天王現在一定不要用我們了,爲甚麼呢?因爲天王剛看見我們後,便閉塞他的諸根。

  阿難!于是,女寶則前往詣大善見王,到後,白王說:『天王!當知!那些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我,均爲是天王您所有的,唯願天王常念我們,乃至命終!還有那些八萬四千匹的大象,八萬四千匹的良馬,八萬四千輛的車隊,八萬四千名的步兵,八萬四千的小王,均爲是天王您所有,唯願天王能常念我們,乃至命終!』

  那時大善見王聽此語後,就告訴女寶說:『賢妹!你們長夜(久來)都教我爲惡(都引誘天王享受世樂),不使我行慈(不呈言天王

  應行慈悲)。賢妹!你們從今以後,應該勸教大行慈悲,不可使我作些罪惡。』阿難!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都退住在一旁,大家都涕零悲泣,而作此言:『我們並不是天王之妹,而現在天王卻稱我們爲妹。』

  阿難!那些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各各都用衣服去抆拭(抹拭)她們的眼淚,又前往詣大善見王,到後,仰白大王說:『天王!我們到底要怎樣教天王行慈,而不作惡業呢?』」大善見王回答說:『諸位賢妹們!你們爲我,應該要如是而說:天王!您知道嗎?人命乃非常的短促,都會就于後世(死亡),故應修梵行,因爲有生,就沒有不終(死亡)的。天王!當知!那個法(無常)必定會來到,並不是可以愛念的。也不可以歡喜的。會壞一切的世間,就名叫做死。因此之故,天王對于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如有所懷念,有所欲愛的話,就願天王您悉數把它斷滅,把它舍離。直至臨終,都不可懷念!對于八萬四千象、八萬四千馬、八萬四千車,以及八萬四千的步兵、八萬四千的小王等,如果天王您有所欲,有所念的話,就願天王您悉斷、舍離,直至命終,都不可懷念!諸位賢妹們!你們應如是的教我行慈,不可使我再造惡業。』

  阿難!那些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們白王而說:『天王!我們從今以後,當會勸請天王行慈,不會使天王再造惡業了。天王!人命乃非常的短使,當會就于後世(死亡)。那種法必定會來到,並不可以愛念,也不可以歡喜,會壞一切世間,名叫做死亡。因此之故,天王您如果對于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有所懷念,有所愛欲的話,就願天王您統統把她斷除舍離,至于臨終,都不可懷念!對于八萬四千匹象、八萬四千匹馬、八萬四千步兵、八萬四千小王等,天王您如果有欲有念的話,就願天王您悉斷、舍離,至于臨終,都不可懷念!』阿難!大善見王曾爲那些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說法,勸發她們的渴仰,成就其歡喜。都用無量的方便,爲她們說法,勸發其渴仰,成就其歡喜後,就發遣令還(發令叫她們回去)。阿難!那些八萬四千的夫人,以及女寶們,知道大善見王叫她們回去之事後,就各人拜辭天王而回去。

  阿難!那些八萬四千的夫人及女寶回去後不久,大善見王就和其侍從,還升大殿,就入于金樓,坐在于銀的禦床。床座上面敷有氍氀、毾氈,覆有錦绮羅縠,有襯體被,有兩頭安枕,是用加陵伽波惒邏波悉遮多羅那(毛織品)。天王坐定後,曾作如是之觀:我是最後的邊際了。那些念欲(貪欲)、念恚(瞋恚)、念害(傷害人之心)、鬥诤、相憎、谀谄、虛僞、欺诳、妄言等無量的諸惡不善之法,都是最後的邊際了。我的心與慈俱,遍滿于一方,而成就而遊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遍滿于二叁四方,遍滿于四維上下,普周于一切,都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而甚大,爲無量的善修,遍滿于一切世間,成就而遊止于其境界。

  天王嗣後從金樓出來,其次則進入銀樓,而坐在于金的禦床。其床敷有氍氀、毾氈,覆有錦绮羅縠,有襯體被,有兩頭安枕,都用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毛織品)。天王坐定後,作如是之觀:我是最後的邊際,那些念欲、念志、念害、鬥诤、相憎、谀谄、虛僞、欺诳、妄言等無量的諸惡不善之法,是最後的邊際。我的心與悲俱,遍滿于一方,而成就而遊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遍滿于二叁四方,遍滿于四維上下,普周于一切,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而甚大,無量的善修,遍滿于一切世間,而成就而遊止于其境界。

  其後天王從銀樓出來,進入于琉璃樓,坐在于水精的禦床。床敷有氍氀、毾氈,覆有錦绮羅縠,有襯體被,有兩頭的安枕,都用拘陵伽

  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毛織品)。坐定後,就作如是之觀:我是最後之邊際,那些念欲、念恚、念害、鬥诤、相憎、谀谄、虛僞、欺诳、妄言等無量的諸惡不善之法,均爲是最後的邊際。我的心與喜俱,而遍滿于一方,而成就而遊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遍滿于二叁四方,遍滿于四維上下,普周于一切,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而甚大,無量的善修,遍滿于一切世間,而成就而遊止于其境界。

  天王嗣後從琉璃樓出來,而進入于水精樓,就坐在于琉璃禦床。床敷有氍氀、毾氈,覆有錦绮羅縠,有襯體被,有兩頭的安枕,都用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毛織品)。坐定後,作如是之觀:我是最後之邊際,那些念欲、念恚、念害、鬥诤、相憎、谀谄、虛僞、欺诳、妄言等無量的諸惡不善之法,是最後之邊際。我的心與舍俱,而遍滿于一方,而成就。而遊止于其境界。像如是的遍滿于二叁四方,遍滿于四維上下,普周于一切,無結無怨,無恚無诤,極廣而甚大,無量的善修,遍滿于一切世間,而成就,而遊止于其境界。

  阿難!大善見王在于最後之時,曾生微微的死痛,有如居士,或居士之子的食,極妙之食,而生微小之煩那樣。阿難!大善見王在于最後之時,所産生的微微的死痛,也是如此的。阿難!那時大善見王修習四梵室(慈悲喜舍),舍棄其念欲後,就乘此功德,而命終後,往生于梵天中。

  阿難!在往昔的異時(過去世之時),那位所謂大善見王者,你以爲是異人嗎?你不可作此念:你應當知!即是我啊!阿難!我在于那時,爲了自己的饒益,也饒益他人,饒益很多的人。爲愍傷世間,爲了天,爲了人,而求義,及求饒益,和求安隱快樂。不過那個時候的說法,並不至于究竟,並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之故,那時便不能離開生老病死、啼哭憂戚,也未能得脫一切的苦惱。

  阿難!我現在出現在世間,爲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爲(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師(調禦丈夫)。天人師,號爲佛,爲衆佑(世尊)。我現在爲自饒益,也饒益他人,饒益很多人。愍傷世間,而爲了天,爲了人,而求義及饒益,而求安隱快樂。我現在所說之法,乃得至究竟,乃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之故,我今能得脫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戚,我現在已得脫一切的苦惱!

  阿難!從拘屍那城,從惒跋單力士的娑羅林,從尼連然河(希連河。尼連然河爲佛成道附近,希連河才爲佛入滅的附近),從婆求河,從天冠寺(拘屍那竭城的東郊外,火化佛陀遺骸之處),從替我敷床的此地方,我曾經在于其中間七反舍身(誕生而舍身過七次),就中六反轉輪王(前六次都爲轉輪王),現在今生,乃爲第七次,爲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阿難!我不再見世間中的天及魔,和梵、沙門、梵志們,從天到人之間,更再舍身者,沒有這道理的(佛陀絕對不會再在人天中轉生而舍身)。阿難!我現在的此生就是最後之生,爲最後有、最後身、最後形,得最後之我,我說這是苦邊!」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尊者阿難,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中阿含經卷第十四完

  

  

《中阿含經卷第十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