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十四▪P3

  ..续本文上一页,到达后,对大王说:『大王!当知!帝释派遣此千象之车来迎接大王你。大王可乘此车娱乐游戏,而升于天上。』这时,尼弥王就这样的升上该车辆。坐好后,御者就又告诉尼弥王说:『大王你欲令我从那一条道送上呢?是从恶受恶报之道呢?或者要从妙受妙报之道呢?』

  这时,尼弥王告诉御车说:『你就从那两道的中间送我上去,也就是恶受恶报之道,与妙受妙报之道的中间之道。』于是,御车便在于其两道的中间送王上去。所谓由恶受恶报与妙受妙报的中间之道是。于是,三十三天的天神们,遥见尼弥王之来到,大家看到后,都称善而说:『善来!大王!善来!大王!你可以和三十三天的我们共住娱乐。』这时,尼弥王乃为三十三天而说颂说:

  犹如假借乘一时暂求车此处亦复然谓为他所有

  我还弥萨罗当作无量善因是生天上作福为资粮

  (犹如假借而乘的样子〔气分,不是自己的福报而得到的〕是一时暂时求得而乘的车辆。在这天上界的地方,也是如是的道理,所谓是他人所有的地方。我还回弥萨罗城后,当会作算不尽的善,因为唯有如此去作,才能升上天上来,由于作福,才能为升上的资粮。)

  佛陀说到这里,又叫一声阿难而说:「阿难!往昔的大天王者,你以为是异人(他人)吗?你不可以作此念:你应当知!那位往昔的大天王就是我的前身啊!阿难!我往昔之时(指最初的那一位大天王),从子而至于子,从孙而至于孙,从族而至于族,都从我辗转,而有八万四千的转轮王,都去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没有家庭牵累的出家人,去出家学道,而学仙人王,而修行梵行,都住锡在此弥萨罗的大天捺林中。阿难!我在那时,为自己之

  饶益,也饶益于他人,饶益于很多人。都愍伤世间,而为天、为人求义,以及饶益,而求安隐快乐。不过那个时候所说之法,乃不至于究竟,为不究竟白净之法,不究竟梵行。由于不究竟梵行而讫之故,那时不能脱离生老病死,不能离开世上之啼哭忧戚,也不能得脱一切的苦恼。

  阿难!我现在出现在此世间,为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调御丈夫)、天人师,号为佛,为众佑(世尊)。我现在乃为自己饶益,也饶益他人,饶益很多人。愍伤世间,而为天、为人求义,以及饶益,而为求安隐快乐。我现在所说之法,都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已讫之故,我现在已得脱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等事,我现在已经得脱一切的苦恼的了。

  阿难!我现在要为你转相继之法,你也应该再次的转此相继之法,不可使佛种有所断绝。阿难!甚么是我现在会叫你应转的相维之法,也教你应该再次的转此相继之法,不可使佛种有所断绝呢?所谓八支圣道,也就是正见……乃至正定之八正道。阿难!这就是我现在为你要转的相继之法,你也应该再次的转此相继之法,不可使佛种有所断绝。」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尊者阿难,以及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六十八、大善见王经第四(第二小土城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欲在拘尸城之婆罗双树间入于涅槃。阿难不知佛陀选此偏僻的小城入灭的原因。佛乃为说过去世之拘尸城之故事,所谓城主大善见王,为佛的前生。曾依法治国,愍念众生,及于昆虫,都修净妙之行,而断离一切欲,而得四禅,住于四无量心,命终之后,往生于梵天。以拘尸城为如来因缘之地,在此曾六次为转轮王而舍身,现在为第七次,因此之故,如来之身,乃选择此地,为最后的身。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拘尸城(拘尸那),住在于惒跋单(本生处)力士(末罗族)的娑罗林中。

  那时,世尊最后欲取般涅槃(入灭)时,曾对阿难说:「阿难!你到达双娑罗树间(两棵并排而生的娑罗树的中间),以为如来北首敷床(为佛敷一头在北边的床)。如来将在于今天的中夜(九点至翌晨一点),当会在于该处进入般涅槃(入灭)。」

  阿难尊者受如来的教语,就到了双树之处,就在于双树的中间,为如来敷一头在北方的床。床既敷好后即还诣佛所,稽首礼足,然后退住在一边。他仰白佛陀说:「世尊!我已为如来您,在于娑罗的双树间,敷一头在北边的床了,唯愿世尊您,自当知道时宜!」于是,世尊就带阿难尊者,到了双树间。到后,将郁多罗僧(上衣)折为四迭,而敷在床上,又将僧伽梨(重衣)襞折而作为枕头。佛陀乃在此上面右协而卧,足与足相累迭,最后欲取般涅槃。

  这时,阿难尊者在佛身边执拂尘,而侍佛。阿难尊者乃叉手(合掌)向佛,而白佛说:「世尊!更有其它的大城,如一名瞻波城,二

  名舍卫城,三名鞞舍离城,四名王舍城,五名波罗城,六名加维罗卫城(佛诞生之城,迦毘罗卫城)。世尊为甚么不在这些大城当中的任何一城里进入般涅槃?而为甚么缘故,正要在此小土城呢?诸城当中,这里就是最为卑下的城啊!」

  这时,世尊告诉他说:「阿难!你不可以说这里为之小土城,不可说诸城之中这里为最卑下之城。为甚么呢?因为在过去之时。此拘尸王城乃为一极大丰乐。多有人民的地方。阿难!拘尸王域之长有十二由延,其广有七由延。阿难!此城曾造立楼橹(鉴视台)的高度为如一人,或二、三、四……乃至七人的高度。阿难!拘尸王城在外的周匝(周围)有壍为七重。那些壍则用四宝砖累迭的,所谓金、银、琉璃,以及水精是。壍底乃布以四种宝沙,也是金银琉璃,以及水精是。阿难!拘尸城的周匝外,有七重的垣墙,其墙也是以四宝砖累迭的,同样也是金银琉璃,及水精。阿难!拘尸王城的周匝有七宝的行树,为四宝的多罗树。所谓金、银、琉璃,及水精。金多罗树则配合银的叶、华、实,银多罗树则为金的叶、华、实,琉璃多罗树则以水精的叶、华、实,水精的多罗树就是以琉璃的叶、华、实。

  阿难!那些多罗树的中间,有种种的华池,所谓青莲华池、红莲、赤莲、白莲华池等是。阿难!那些莲华池的岸,乃以四宝砖累迭的,所谓金银琉璃及水精是。其底也布以金银琉璃及水精的四种宝沙。阿难!那些莲华池中有四宝的梯陛,所谓金银琉璃及水精是。金陛则以银蹬,银陛则以金蹬,琉璃陛则以水精蹬,水精陛则以琉璃蹬。阿难!那些莲池的周匝有金银琉璃及水精的四宝的钩栏,金栏则以银钩,银栏则以金钩,琉璃栏则为水精钩,水精栏则为琉璃钩。阿难!那些莲池盖有罗网,有铃悬在其间。那些铃为金银琉璃及水精的四宝所造成的。金铃则为银舌,银铃则为金舌,琉璃铃则为水精舌,水精

  铃则为琉璃舌。

  阿难!在那些莲池当中,植有种种的水华,所谓青莲华、红莲华、赤莲华、白莲华是,平常都有水,都有华,并没有守视的人,可通于一切人。阿难!那些池岸植有种种的陆地之华,所谓修摩那华(善意华)、婆师华(夏生华)、瞻卜华(素馨花)、修揵提华(好香莲花)、摩头揵提华(蜜香花)、阿提牟哆华(增上信花)、波罗头华(波罗赖华赤花)是。

  阿难!那些华池的岸边,有好多的女人,身体都光泽,皎洁明净。其美色乃超过于人,少些不及于天而已。其姿容很端正,使观者欢悦,都以众宝的璎珞,去严饰的非常的圆满具足。那些地方有人行施,都随其所须要,不管是饮食,或衣被、车乘、屋舍、床褥、氍氀(毛席)、给使,以及照明之灯,都悉数供给。

  阿难!那些多罗树的树叶,在风吹之时,都会放出极上妙的音乐之声,有如五种妓工师所作的音乐那样,为极妙上好,而谐和之音。阿难!那些多罗树叶,被风吹之时,也是如是。阿难!拘尸城中,假如有弊恶极下之人,他们欲得五种妓乐的话,就会一同往至那多罗树间,均能在那个地方任意取得,极意娱乐。阿难!拘尸王城常有十二种声,未曾断绝过,所谓象声、马声、车声、步声、吹螺声、鼓声。薄洛皷声、仗鼓声、歌声、舞声、饮食声、惠施声是。

  阿难!拘尸城内有一位国王,名叫大善见,为转轮王,是一位聪明智慧的国王,有四种军队,整御天下。可由自己自在,为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宝,也得人的四种如意之德。甚么为之成就七宝,得人的四种如意之德呢?也就是如上述之七宝与四种人的如意之德是。阿难!于是,拘尸王城里的梵志、居士们,都取很多的珠宝,以及钳婆罗宝(毛织品),都运载而诣大善见王,到后,都说:『天王!这些

  许多的珠宝,及钳婆罗宝(毛织),都呈献给您,天王!当为见您的慈愍之故,愿垂纳受!』大善见王告诉梵志、居士们说:『卿等所奉献的,我实在是没有甚么须要,因为我也自有很多的宝物的缘故。』

  阿难!又有八万四千的诸小国王,都诣大善见王,到后,都说:『天王!我们欲为天王您盖一栋正殿。』大善见王告诉诸小国王说:『卿等欲为我盖正殿,但是并不是我所须要的,我自有正殿啊!』八万四千的诸小国王都叉手(合掌)向于国王,而再三的仰白国王说:『我们欲为天王您盖一栋正殿,我们欲为天王您盖一栋正殿。』于是,大善见王乃为了八万四千的诸小王之故,默然而听(只默默不发言的在听他们的建议耳)。那时,八万四千的诸小国王知道大善见王只默然而听,并不允许后,就拜谒辞退,绕大王三匝后,而回去,各还其本国后,用八万四千的车辆,运载自重的金,并及钱财,和去工作或不工作的人。又用一一珠宝之柱,都载往拘尸城,在离开城不远之处,盖造一大正殿(硬性的把它盖好)。

  阿难!那个大正殿的长度为一由延,其广也为一由延。阿难!那个大正殿乃用四宝砖所累迭的,所谓金、银、琉璃,以及水精是。阿难!那个大正殿有四宝的梯陛,所谓金、银、琉璃,以及水精是。金陛则配银蹬,银陛则为金蹬,琉璃陛为水精蹬,水精陛为琉璃蹬。阿难!大正殿中有八万四千柱,是用金银琉璃,以及水精的四宝所作的,金柱则用银的栌…

《中阿含经卷第十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