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没有家庭牵累的出家学道,而学仙人王之修行梵行,是在此弥萨罗,是住在于大天捺林中的。这就是所谓大天王之第一种如意之德。
又次,阿难!那位大天王并没有疾病,乃成就平等食味之道,不冷不热,而安隐无诤。因此之故,其所饮食的都能得以安消,这就是所谓大天王之第二种如意之德。
又次,阿难!那位大天王的身体非常的光泽,为皎洁明净。其美色乃超过于人,少些不及于天耳,是非常的端正姝好,使睹者欢悦。阿
难!如大天王的身体光泽,皎洁明净,美色超过于人,少些不及于天而已,实在端正姝好,使观者都能欢悦,这就是所谓大天王之第三种如意之德。
又次,阿难!那位大天王乃常常爱念梵志和居士,有如人父之怀念其子那样。梵志和居士也是非常敬重那位大天王,都如为人子之敬重父亲那样。阿难!往昔之时,大天王在园观中,告诉其御者说:『徐徐御车(慢慢的开车),我欲久视梵志与居士们。』梵志和居士们也告诉御者说:『请徐徐御车,我们欲久视大天王。』阿难!如大天王常恒的爱念梵志与居士,有如为人父亲之怀念其子;梵志与居士也敬重大天王,有如为人子之敬重其父亲那样,这就是所谓大天王之第四种如意之德。阿难!这叫做大天王之得四种如意之德。
阿难!那位大天王就在于后时,告诉剃发之人说:『你如果发见我的头上生有白发的话,便要通知于我。』于是,剃发之人(为王理发之人)受王之教言后,在于后来之时,为大王沐浴其头时,发见大王之头生有白发,发见后,就启禀大王说:『天王!当知!天使已至,头生白发。』(天使已至表示生老病死的现象。为警醒人应及时修持)。那位大天王又告诉剃发之人说:『你去拿金镊来慢慢的将白发拔掉,然后放在我的手中好了。』这时,剃发之人闻王之教言后,就用金镊,慢慢的将王的白发拔掉,然后放在大王的手中。阿难!那位大天王,即手捧白发,而说颂说:
我头生白发寿命转衰减天使已来至我今学道时
(在我的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来,我的寿命已转为衰减了。是天使已经到来之现象,我现在学道的时间已到了〔应该去学道之时〕。)
阿难!那位大天王发见自已已有白发后,就告诉太子说:『太子!当知!天使已经到来了,我的头上已生有白发了。太子!我已经尽得
人间的欲望(享受人间的富贵荣华)了,现在又当寻求天上之欲(欲享天乐)。太子!我欲剃除须发,欲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王家,而愿为一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太子!我现在将此四天下付授给你,你应当如法去治化民众,不可以用非法,不可使国内有诸多的恶业,以及非梵行的人。太子!你到后来,如果也发见天使已至,头上生有白发的话,到那时候,你就应该将此国政授与你的太子,应该要善教敕他。如授与太子以国政后,你也就应该剎除胡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为舍弃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出家去学道。太子!我现在已经为你转此相继之法有你也应该再次转此相继之法,不可使人民堕在于极边(极尽的边际。也就是此法应相继,不可使此法断灭或变样。不可成为最后授此法的最后的一个人)。太子!甚么叫做我今为你转此相继之法,你也应该一再的转此相继之法,不可使人民堕在于极边呢?太子!假如此国中,传授此法已断绝,不再有人相续的话,就是名叫人民堕在于极边。太子!因此之故,我现在为你转此法。太子!我已经为你转此相继之法了,你也应该一再的转此相继之法,不可使人民堕在于极边。』
阿难!那位大天王将此国政付授与太子,又善于教敕太子后,就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弃家庭的牵累,而去出家学道,而去学仙人王之法,而修行梵行,就在于此弥萨罗的大天捺林中。他也是一位转轮王(指太子),为成就七宝,得人的四种如意之德。怎么成就七宝,得人的四种如意之德呢?都如前所说的七宝,以及得人的四种如意之德。
阿难!那位转轮王,也在于后来的时期,曾告诉为人理发的剃发人而说:『你如果发见我的头上生有白发的话,使应向我禀告。』于是,剃发之人受王的教敕后,在于其后来的某某时候,为王沐浴洗其
头发之时,发见王的头上生有白发,发见后,就禀告大王说:『天王!当知天使已至,您的头上已生有白发了。』那位转轮王又告诉剃发人说:『你去拿金镊来,慢慢的将白发拔掉,然后放在我的手中。』这时,剃发人听王的教敕后,就用金鎁,慢慢的将白发拔掉,放在于王的手中。阿难!那位转轮王手捧白发,而说颂说:
我头生白发寿命转衰减天使已来至我今学道时
(语译如前)
阿难!那位转轮王发见白发后,告诉其太子说:『太子!当知!天使已至,我的头上已生有白发了。太子!我已得人间之欲,现在应该再求天上之欲。太子!我因此,而欲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弃家庭牵累,而为出家人去学道。我现在将此四天下付授给与你,你应当要如法去治化,不可用非法,不可使国内有诸恶业,以及非梵行之人。太子!你后来如果发见天使已至,头上已生白发的话,你也就应该一再的用此国政去授与你的太子,而善于教敕他。你授国给太子后,你也应该像我一样的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弃家庭的牵累,而为出家人去学道。太子!我现在为你转此相继之法,你也应该转此相继之法,不可使人民堕在于极边。太子!甚么叫做我今为你转此相继之法,你也应该一再的转此相继之法,不可使人民堕在于极边呢?太子!如果此国中,传授此法已断绝,不再有人继续的话,就名叫做人民堕在于极边。太子!因此之故,我现在为你传转此法。太子!我已经为你转此相继之法了,你也应该一再的转此相继之法,不可使人民堕在于极边。』
阿难!那位转轮王将此国政付授给太子,并善于教敕后,就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弃家庭的牵累,而为出家人,去学道。去学仙人王,而修行梵行,就在于此弥萨罗大天捺林之中。
阿难!这就是从子至子,从孙至孙,从族至族,从见至于见,而辗转至于八万四千位的转轮王,都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弃家庭的牵累,而出家,而为出家人,去学道,去学仙人王,而修行梵行,在于此弥萨罗的大天捺林中。那位最后的国王,名叫尼弥,为一位如法的法王,所行的法,都如法。此王为太子、后妃、婇女,以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们,乃至蜫虫,都奉持法斋,于每月之初八目、十四日、十五日,都修行布施,而布施诸穷乏的沙门、梵志、贫穷、孤独,和远来的乞者们,都用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明灯。
那时,三十三天都集坐在于善法讲堂(帝释天讲解善法的正殿)。大家都咨嗟称叹尼弥王而说:『诸位贤者们!鞞陀提(毘提诃的族名)之人,有大善利,有大功德。为甚么呢?因为那个地方的最后之王,名叫尼弥(不顺古法去出家学道,使前述之善相继法断绝,故为其王系最后的一名),为一位如法的法王,其所执行之法都如法而行的。他为其太子、后妃、婇女,以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而奉持如法之斋戒。每月之初八日、十四、十五日,都修行布施(将月分为白分与黑分之二分,各分之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之三天,都行布萨会,而持八斋戒,一个月六次,故为六斋日。包括二十三日、廿九、卅日。月小则二十三日、廿八日、廿九日)。都布施给诸穷乏的沙门、梵志、贫穷、孤独等人,以及远来的乞者。都用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以及照明的灯火。』
这时,天帝释(三十三天的帝王,姓释)也在于大众当中。于是,天帝释就告诉三十三天说:『诸位贤者们!你们是否欲在于这地方,即得见到尼弥王吗?』三十三天们白帝释天说:『拘翼(帝释天的另
一名)!我们欲得在于这里见到那位尼弥王。』那时,帝释天就犹如大力士之屈伸其手臂之顷(最短的时间),在于三十三天上忽然隐没不现,实时已经来到尼弥王的王殿。于是,尼弥王看到天帝释在于眼前,看见后,就问说:『你到底是甚么人呢?』帝释回答说:『大王!你听到过天帝释吗?』回答说:『听到过帝释天。』帝释告诉他说:『我就是的!大王你有大善利,有大功德。为甚么呢?因为三十三天的天神们为了你之事而集坐在善法讲堂时,大家都咨嗟称叹而说:诸位贤者们!鞞陀提人有大的善利,有大的功德。为甚么呢?因为那位最后的国王名叫尼弥,为一如法的法王,所执行之法,都是如法,都为其太子、后妃、婇女,以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奉持斋法(依斋戒法教导他们)。每月之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都斋戒修行,都实行布施,都布施给那些穷乏的沙门、梵志,以及贫穷、孤独,和远来的乞者。都用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和照明之灯。大王!你想见三十三天的天神吗?』回答说:『欲见。』帝释就又告诉尼弥王说:『我回到天上去后,当会敕令他们严驾千象所驶之车到这里来,大王就乘其车去娱乐游戏,去升在天上享乐吧!』这时,尼弥王乃为天帝释之邀请一事,而默然纳受。
于是,帝释知道尼弥王已默然受请后,就犹如大力士之屈伸其手臂之顷,在于尼弥王的王殿忽然隐没不现,而剎时,已回到那三十三天。帝释天回到后,就告诉御者说:『你赶快严驾千象之车,往迎尼弥王。到后,对他说:大王!当知!天帝释派遣此千象所驶的车辆来迎接大王你,你可乘此车,去娱乐游戏,而升在于天上。大王如乘车后,就又告诉他而说:大王你到底欲从那一条道送去?是从恶受恶报之道去呢?或者从妙受妙报之道去呢?』
于是,御者受帝释之教敕后,就随时去严驾千象之车,到了尼弥王之处…
《中阿含经卷第十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