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阿含經卷第八▪P6

  ..續本文上一頁叁種未曾有之法,使諸比丘們見後,都喜樂于其中。

  (4)又次,婆羅邏!如大海水之鹹都同爲一味那樣,婆羅邏!我的正法與律也是如是,都是以無欲爲味,都是覺味、息味,以及道味。婆羅邏!如我的正法與律,都以無欲爲味,都爲覺味、息味,以及道味之事,就是我的正法與律當中的第四種未曾有之法,而使諸比丘們見後,都喜樂于其中。

  (5)又次,婆羅邏!如大海申有很多的珍寶,有無量的璝異,及種種的珍琦,充滿在于其中,珍寶的名叫做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瑪瑙、瑇瑁、赤石、琁珠。婆羅邏!我的正法與律也是如是。也是多有珍寶,有無量的璝異,及種種的珍琦,充滿在其中間。珍寶的名就是所謂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正勤(己生之惡,令其斷滅,未生之惡,使其不起,未生之善使其生起,已生之善,令其增長),四如意足(所謂欲、心、精進、思惟等四方面去修習禅定,使神通力現行。如1.欲叁摩地斷行成就神足,2.心叁摩地斷行成就神足,3.勤叁摩地斯行成就神足,4.觀叁摩地斷行成就神足是),五根(信、精進、念、定、慧,爲生善法之根),五力(信、精進、念、定、慧,具有治五障之力),七覺支(七菩提分: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婆羅邏!如我的正法與律當中,有很多的珍寶,有無量的璝異,有種種的珍琦,都充滿在于其中。珍寶的名就是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等法的話,這就是我的正法與律當中的第五種未曾有之法,使諸比丘們見後,就喜樂于其中。

  (6)又次,婆羅邏!如大海中爲大神所居。夫神之名叫做阿修羅、幹塔惒、羅剎、魚摩竭、龜、鼍、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羅、提帝麑伽羅。又次,大海中甚奇!甚特!衆生的身體有百由延,有二百由延,有叁百由延,有至于七百由延,其身都居在于海中那樣,我的正法與律也是如是,聖衆大神都居在于其中。大神的名就是所謂阿羅诃(阿羅漢)、向阿羅诃(阿羅漢向)、阿那含(不還果)、向阿那含(阿那含向)、斯陀含(一來果)、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須陀洹(入流果)、向須陀洹(須陀洹向)是。婆羅邏!如我的正法與律當

  中,聖衆大神都居在于裏面,大神的名就是所謂阿羅诃、向阿羅诃、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的話,這就是所謂我的正法與律當中的第六種未曾有之法,使諸比丘們見後,就喜樂于其中。

  (7)又次,婆羅邏!如大海爲清淨,不納受死屍,假如有命終的衆生,過夜便會被風吹到岸上。婆羅邏!我的正法與律也是如是,聖衆都清淨,不受死屍,如有不精進的人,而惡生,不是梵行稱爲梵行,不是沙門稱爲沙門。這種人雖隨在聖衆當中,然而離開聖衆極遠,聖衆也是去離這種人甚遠。婆羅邏!如我正法與律當中的聖衆爲清淨,乃不納受死屍,如有不精進的人,惡生,而將不是梵行稱爲梵行,不是沙門稱爲沙門。這種人雖隨在聖衆當中,然而去聖非常的遠,聖衆也去離這種人甚遠。這就是我的正法與律當中的第七種未曾有之法,使諸比丘們見後,都喜樂于其中。

  (8)又次,婆羅邏!如大海有閻浮洲中的五大河,一叫恒伽,二叫搖尤那,叁叫舍牢浮,四叫阿夷羅婆提,五叫摩企,都流入于大海裏。既流入大海中後,就各舍其本名,統統叫做大海。婆羅邏!我的正法與律也是如是。如剎利種族姓子(王種、上流人物),剃除其須發,穿著袈裟衣,乃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的出家人,而學道後,他就舍去其本名,都同樣的名叫沙門;那些梵志之種(神職人物),居士之種(豪族),工師(商工農民)等種族姓子們,剃除須發,而著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出家人,去學道,他們都同樣的會舍去其本名,都同名叫做沙門,像這樣之事,就是我的正法與律當中的第入種未曾有之法,使諸比丘們看見後,都會喜樂于其中。

  婆羅邏!這叫做正法與律當中,有八種未曾有之法,使諸比丘們見後,都會喜樂于其中。婆羅邏!你的意見如何呢?如我正法與律當中有八種未曾有之法,和如你的大海中的八種未曾有之法,此二種未曾有之法,到底是那一種爲上、爲勝、爲妙、爲最呢?」

  婆羅避回答說:「世尊!我們的大海中有八種未曾有之法,乃不及于如來的八種未曾有之法。爲不如于千倍萬倍,不可比、不可喻、不可稱、不可數的。唯世尊的八種未曾有之法爲上、爲勝、爲妙、爲最!世尊!我現在要自歸依于佛,自歸依于法,以及自歸依于比丘衆,唯願世尊受我爲優婆塞!我從今日起,都終身自歸依叁寶,乃至命盡!」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婆羅邏阿修羅王,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中阿含經卷第八完

  

  

《中阿含經卷第八》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中阿含經卷第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