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語譯同前。然而由聖者之口說出,則其義才可說爲是超越而正確)。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那些比丘說此偈的話,才能名叫善受,乃名善說,是我所印可的。爲甚麼呢?因爲這種比丘,其淫、怒、癡都已盡,已脫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故,我說此人已離開了苦的根本。」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一切人民所居的舍宅,均爲有鬼神,並沒有空的。一切的街巷四衢道之中,和屠兒市肆(宰殺家畜、市場買賣等處),以及丘冢之間,均爲有鬼神,並沒有空的。凡諸鬼神,都隨著其所依止之處,就以此爲其名。如依人就名人,依村就名村,依城就名城,依國就名國,依土就名土,依山就名山,依河
就名河。」(如某某山神,某某河神等是。)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一切樹木,其極小的,有如車軸的,也都有鬼神依止在那裏,並沒有空的。一切的男子、女人,其最初剛出生之時,均爲有鬼神,都隨逐而擁護。假如其死亡之時,則那些守護的鬼神,會收攝其精氣,其人就會死亡。」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假如有外道的梵志來問而說:『諸位賢者!如果一切男女,在其初始出生之時,均爲有鬼神隨逐守護,在其將欲死亡之時,那些守護的鬼神會收攝其精氣,其人就會死亡的話,則現在的人,爲甚麼緣故,有的會被鬼神所觸娆(作祟擾人),有的卻不會被鬼神所觸娆呢?』假如有此問的話,你們就應該回答他而說:『世人爲非作歹,都邪見顛倒,造十惡業,像如是的人之輩,則在百人,在千人當中,只有一位鬼神的守護耳。譬如群牛、群羊,不管是百只,或者是千只,都是一人在守牧那樣,他也是如
是,因爲行非法之行,而邪見顛倒,作十惡業,像如是的人之輩,如百人,或千人,才有一鬼神在守護耳。假若有人,修行善法,見正信而行,而具足十善業的話,則像如是的人,雖爲一人,而有了百千的鬼神在守護的。譬如國王、國王的大臣,有了百千人在衛護一人,他也是如是,修行善法,具足了十善業,像如是的人,則一人而有百千的鬼神在守護的。由于此緣故,世人當中,有的被鬼神所觸娆的,有的卻不被鬼神所觸娆的。』」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閻浮提(南贍部洲)的人,有叁種事勝過于拘耶尼(西牛貨洲)的人。那叁種呢?第一就是勇猛強記,能造業行。第二就是勇猛強記,勤修梵行。第叁就是勇猛強記之故,佛陀乃出現在其國土,以此叁事,而勝于拘耶尼。拘耶尼的人,也有叁事,而勝于閻浮提的。那叁事呢?第一就是多牛,第二就是多羊,第叁就是多珠玉,以此叁事,而勝于閻浮提的。
閻浮提人有叁事,勝于弗于逮(東勝身洲),那叁事呢?第一就是勇猛強記,能造業行,第二就是勇猛強記,能修梵行,第叁就是勇猛強記,佛陀出現于其國土,以此叁事,而勝于弗于逮。弗于逮的人,也有叁事,勝于閻浮提,那叁事呢?第一就是其土極廣,第二就是其土極大,第叁就是其土極妙,以此叁事,乃勝于閻浮提。
閻浮提人有叁事,勝于郁單曰(北勝坤洲),那叁事呢?第一就是勇猛強記,能造業行,第二就是勇猛強記,能修梵行,第叁就是勇猛強記,佛陀出現于其國土,以此叁事,乃勝于郁單曰。郁單曰人又有叁事勝于閻浮提,那叁事呢?第一就是無所系屬,第二就是沒有我所,第叁就是壽命固定爲千歲,以此叁事,而勝于閻浮提。
閻浮提的人,也以上面叁事,勝于餓鬼趣。餓鬼趣也有叁事勝于閻浮提,那叁事呢?第一就是長壽,第二就是身大,第叁
就是他作自受,(從他的希求,而自受饑渴),以此叁事,而勝于閻浮提。
閻浮提人也以上面的叁事,而勝于龍、金翅鳥。龍、金翅鳥又有叁事而勝于閻浮提。那叁事呢?第一就是長壽,第叁就是長大,第叁就是宮殿,以此叁事,而勝于閻浮提。
閻浮提人乃以上面的叁事,勝于阿須倫(非天)。阿須倫又有叁事勝于閻浮提,那叁事呢?第一就是宮殿高廣,第二就是宮殿莊嚴,第叁就是宮殿清淨,以此叁事,而勝于閻浮提。
閻浮提人乃以上面之叁事勝于四天王(第一層天)。四天王又有叁事勝于閻浮提,那叁事呢?第一就是長壽,第二就是端正,第叁就是多樂,以此叁事勝于閻浮提。
閻浮提人也以上面的叁事勝于忉利天(叁十叁天,第二層天)、焰摩天(時分天,第叁層天)、兜率天(喜足天,第四層天)、化自在天(第五層天)、他化自
在天(第六層天)。此諸天又有叁事勝于閻浮提,那叁事呢?第一就是長壽,第二就是端正,第叁就是多樂。」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欲界的衆生有十二種類,那十二種類呢?第一爲地獄,第二爲畜生,第叁爲餓鬼,第四爲人,第五爲阿須倫,第六爲四天王,第七爲忉利天,第八爲焰摩天,第九爲兜率天,第十爲化自在天,十一爲他化自在天,十二爲魔天。
色界天的衆生有二十二種:第一就是梵身天,第二爲梵輔天,第叁爲梵衆天,第四爲大梵天,第五爲光天,第六爲少光天,第七爲無量光天,第八爲光音天,第九爲淨天,第十爲少淨天,第十一爲無量淨天,第十二爲遍淨天,第十叁爲嚴飾天,第十四爲小嚴飾天,第十五爲無量嚴飾天,第十六爲嚴飾果實天,第十七爲無想天,第十八爲無造天,第十九爲無熱天,第二十爲善見天,第二十一爲大善見天,第二十二爲阿迦尼咤天(色究竟
天)。
無色界天的衆生有四種,那四種呢?第一就是空智天,第二就是識智天,第叁就是無所有智天,第四就是有想無想智天。」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有四種大天神,那四種呢?第一就是地神,第二就是水神,第叁就是風神,第四就是火神。在往昔之時,地神曾經心生惡見《不正確的見解)而說:『地當中並沒有水與火,以及風。』那時,我知道這位地神之所念,就往其處,而說:『妳當于生起念頭之時,曾經說:地中並沒有水、火、風嗎?』地神回答說:『地中實在並沒有水、火、風的。』我在那時,就對他說:『妳不可以生此念,不可說地中並沒有水、火、風。爲甚麼呢?因爲地中確實具有水、火、風,只因地大特別多之故,得地大的名耳。』」
佛陀告訴諸比丘們說:「我在那個時候,曾經爲那位地神次第說法,去滅除她
的惡見,對她示教利喜,而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說欲貪爲不淨,上漏爲患(由于貪而漏出煩惱),出要爲上(解脫生死爲最要緊),敷演開示那些清淨的梵行。我于那時,知道她的心已淨,已柔軟而生歡喜,已沒有陰蓋,容易可以開化,就以諸佛的常法,而爲她說苦聖谛、苦集谛、苦滅谛、苦出要谛(苦集滅道的四谛),演布開示。那個時候,那位地神就在其座上,遠離塵垢,而得法眼淨(看透事理的來源的智識)。譬如潔淨的白衣,容易受染其它色相那樣,她也是如是的具有了清淨的信心,而逐得法眼,並沒有半點的狐疑。見法而決定,而不墮于惡趣,不再向于其余之道,而成就無畏。就向我表白而說:『我現在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盡形壽都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亂、不欺诳、不飲酒。請佛聽許我在于正法當中作爲一優婆夷(清信女,地神爲女性之故。水、火、風也同樣爲女性)!』」
佛陀告訴比丘說:「在往昔之時,有一位水神曾經心生惡見而說:『水中並沒有地、火、風。』在這時候,地神知道那位水神心生此惡見,就去對水神說:『妳實在心起此見而說水中並沒有地、火、風嗎?』回答說:『實在的。』地神對她說:『你不可以生起這種見解,不要說水中沒有地、火、風。爲甚麼呢?因爲水中確實有地、火、風,只因水大特多之故,得水大之名而已。』這時,地神就藉此而爲她說法,而除去其惡見,示教利喜她。首先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說欲貪爲不淨,上漏(煩惱)爲災患,出要(解脫)爲最上,而敷演開示清淨的梵行。當時,地神已知道那位水神之心已柔軟,已歡喜而信解,清淨而無陰蓋,容易可以開化,就開示如佛的常法,而說苦聖谛、苦集谛、苦滅谛、苦出要谛,這樣的對她演布開示。這時,那位水神就遠塵離垢,而得法眼淨,有如淨潔的白衣容易受色之染那樣,她也是如是,已信心清淨,得法眼
淨,而沒有狐疑,決定能得正果,不再會墮于惡道,不再向于其余之道,而成就無畏,而白地神說:『我現在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盡形壽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亂、不欺诳、不飲酒,請聽我在于正法當中爲一位優婆夷!』」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在往昔之時,有一位火神曾經生起惡見而說:『火中並沒有地、水、風。』這時,地神、水神知道那位火神心生此見,就共同去對火神說:『妳實在生起這種見解嗎?』回答說:『實在的。』地水二神對她說:『你不可以生起此惡見。爲甚麼呢?因爲火中有地、水、風,只因火大多故,火大得到其名而已。』這時,地水二神就爲火神說法,去除滅其惡見,示教利喜,而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說欲貪爲不淨,上漏爲災患,出要爲上,敷演開示那些清淨的梵行。二神知道那位火神的心已柔軟,已歡喜信解,已淨而沒有陰蓋,已容易可以開化,就以如諸佛的常法,而爲她說苦
聖谛、苦集谛、苦滅谛、苦出要谛,這樣的演布開示。這時,那位火神就因此而遠塵離垢,而得法眼淨。有如淨潔的白衣,容易爲受染色,她也是如是,已信心清淨,遂得法眼,而沒有狐疑。已決定會得正果,不會再墮于惡趣,不再向于其余之道,而成就無畏。就白地、水二神說:『我現在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聖衆(僧),願盡形壽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亂、不欺诳、不飲酒,請聽我在于正法當中爲一位優婆夷!』」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往昔之時,有一位風神曾經生起惡見而說:『風中並沒有地、水、火。』地、水、火神知道那位風神生此惡見,就去對她說:『妳實在生起此見解嗎?』回答說:『實在的。』地水火叁神說:『妳不可以生起此見解曾爲甚麼呢?因爲風中有地、水、火,只因風大特…
《叁○ 世記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