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地乃依止于水輪。水輪的深度爲叁千叁十由旬,其邊無際,水輪乃依止于風輪。風輪的深度爲六千四十由旬,其邊爲無際。比丘們!其大海水的深度爲八萬四千由旬,其邊爲無際的。須彌山王入于海水中爲八萬四千由旬,出于海水上面,其高度爲八萬四千由旬,下其根,連于地,多爲堅固的地分。其山乃直上,沒有阿曲(不彎曲),生有種種的樹,樹木都出衆香氣,其香遍于山林,有好多的賢聖,爲大
神妙之天所居止的。其山的下基,有純金沙,其山的四面分出有四埵,其高度爲七百由旬,爲雜色間廁(山埵裏有種種顔色夾在其間),爲七寶(金、銀、琉璃、玻瓈〔水精〕、砗磲〔狀如車的牙辋,體堅色明〕、赤珠、瑪瑙)所成的,四埵都斜低,曲臨于海上。
須彌山王有七寶的階道,其下階道之廣,爲六十由旬,挾道兩邊,有七重的寶牆,七重的欄楯(欄幹)、七重的羅網(以寶珠連綴而成之綢)、七重的行樹。有金牆而銀門,有銀牆而金門,有水精牆而琉璃門,有琉璃牆而水精門,有赤珠牆而瑪瑙門,有瑪瑙牆而赤珠門,有砗磲牆而衆寶門。其欄楯的話,即金欄(欄幹的縱木爲欄)而銀桄(欄幹的橫木爲楯,爲桄),銀欄而金桄,水精欄而琉璃桄,琉瑙欄而水精桄,赤珠欄而瑪瑙桄,瑪瑙欄而赤珠桄,砗磲欄而衆寶桄。其欄楯的上面有寶羅網,其金羅網的下面,懸有銀鈴,其銀羅網的下面,懸有金鈴,琉璃羅
網,懸有水精鈴,水精羅網懸有琉璃鈴,赤珠羅網懸有瑪瑙鈴,瑪瑙羅網懸有赤珠鈴,砗磲羅網懸有衆寶鈴。其金樹,即:金根金枝,銀葉華實;其銀樹的話,即:銀根銀枝,金葉華實;其水精樹,即爲水精根枝,琉璃華葉;其琉璃樹即爲琉璃根枝,水精華葉;其赤珠樹,即爲赤珠根枝,瑪瑙華葉;其瑪瑙樹,即爲瑪瑙根枝,赤珠華葉;砗磲樹的話,即爲砗磲根枝,衆寶華葉。
其七重牆來說,其牆乃有四個門,門有欄楯。七重牆的上面,均爲有樓閻臺觀,周匝圍遶,而有園觀浴池,生有衆寶的華與葉。有寶樹行列(排列的一行一行,很整齊),花果都很繁茂,香風四起,而悅可人心。有凫鴈鴛鴦。有異類的奇鳥,爲算不盡的千種類,都相和而嗚。又,須彌山王,其中級階道,其廣爲四十由旬,挾道兩邊,有七重的寶牆,欄楯也爲七重,羅網也爲七重,行樹也爲七重,乃至算不盡的衆鳥,都相和而鳴。亦(又)如下階
(其下級階道也同樣的情形)。上面的級階道,其廣爲二十由旬,挾道的兩邊,有七重的寶牆,欄楯也有七重,羅網也爲七重,行樹也有七重,乃至算不盡的衆鳥,都相和而鳴,也和中階一樣的情形。」
佛陀繼續不斷的又告訴諸比丘們說:「其下階道,有鬼神住在那裏,名叫伽褛羅足(金翅鳥之名);其中階道也有鬼神住在那裏,名叫持鬘;其上階道也有鬼神住在那裏,名叫喜樂。其四埵的高度爲四萬二千由旬,其處爲四天大王所居的宮殿,有七重的寶城,欄楯也七重、羅網也七重、行樹也七重。有諸寶鈴,乃至算不盡的衆鳥,其相和而鳴的情形,也和上舉之事一樣。須彌山頂有叁十叁天宮(忉利天宮),寶城爲七重,欄楯也爲七重,羅網也爲七重,行樹也爲七重,乃至算不盡的衆鳥,其相和而鳴的情形,也是如是。超過叁十叁天的由旬爲其一倍之處,有焰摩天宮(時分天宮),超過焰摩天宮的由旬爲其一倍之處,有兜率天宮(知足天
宮),超過兜率天宮的由旬,爲其一倍之處,有化自在天宮(化樂天宮),超過化自在天宮的由旬,爲其一倍之處,有他化自在天宮,越過他化自在天宮的由旬,爲其一倍之處,有梵加夷天宮(淨身宮,色界初禅的通稱)。
在于他化自在天,與梵加夷天的中間,有摩天宮(摩天神宮,爲欲界的頂上的天神,都以他化自在天爲之)。縱廣爲六千由旬,宮牆爲七重,欄楯也七重,羅網也七重,行樹也七重,乃至算不盡的衆鳥,其相和而鳴的情形,也是如是這般。越過梵伽夷天宮的由旬,爲其一倍之處,有光音天宮(色界叁禅的第叁天),超過光音天的由旬,其爲一倍之處,有遍淨天宮(色界叁禅的第叁天),越過遍淨天,其由旬加一倍之處,有果實天宮(廣果天,色界四禅天之初天),越過果實天宮,由旬加一倍之處、有無想天宮(色界四禅天之二),越過無想天,由旬加一倍之處,有無造天宮(無煩天,色界四禅天之
叁),越過無造天,其由旬加一倍之處,有無熱天宮(色界初禅天之四),越過無熱天,由旬加一倍之處,有善見天宮(色界四禅天之五),越過善見天,由旬加一倍之處,有大善見天宮(善現天,色界四禅天之六),越過大善見天,由旬加一倍之處,有色究竟天宮(爲色界四禅的頂天),越過色究竟天,其上面有空處智天(無色界天之一),有識處智天(無色界天之二),無所有處智天(無色界之叁),有有想無想處智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之四),齊于此,名叫衆生邊際,也就是衆生的世界。一切衆生都有生、老、病、死,都會受陰、受有,齊于此,不能越過于此。」
佛陀告訴比丘說:「須彌山的北方,有一天下,名叫郁單曰(北俱盧洲,勝處,四大部洲之一),其土地爲正方形的,縱廣都爲一萬由旬,人的面也是正方形的,都相似于其地形。須彌山之東方,也有一天下,名叫弗于逮(東勝身洲,四大部洲
之一),其土地爲正圓形,縱廣都爲九千由旬,人面也是圓形的,也像其土地之形。須彌山的西方,也有一天下,名叫俱耶尼(西牛貨洲,四大部洲之一),其土地之形,有如半月,縱廣都爲八千由旬,人面也同樣的,都像其地形。須彌山之南方,也有一天下,名叫閻浮提(南贍部洲,四大部洲之一,有樹名閻浮-勝金,爲吾人所住的地方),其土地爲南狹北廣,縱廣都爲七千由旬,人面也同樣的,都像此地形。須彌山的北面的天上,有金所成的光明,照耀于其北方。須彌山的東面的天上,有銀所成的光明,照耀于其東方。須彌山的西面的天上,爲水精所成的光明,照耀于其西方。須彌山的南面的天上,有琉璃所成之光,照耀于其南方。
郁單曰(勝處,北洲)有一大樹王,名爲庵婆羅,其圍有七由旬,高度爲百由旬,枝葉遍布于四方,爲五十由旬。弗于逮(勝身,東洲)有一大樹王,名爲伽藍浮,其圍爲七由旬,高度爲百由旬,枝葉
遍布于四方,爲五十由旬。俱耶尼(牛貨,西洲)有一大樹王,名叫斤提,其圍爲七由旬,高度爲一百由旬,枝葉遍布于四方,爲五十由旬。又其樹下,有石牛幢(由有石牛,故名牛貨洲),高度爲一由旬。閻浮提(勝金,南洲),有一大樹王,名叫閻浮,其圍爲七由旬,高度爲一百由旬,枝葉遍布于四方,爲五十由旬。
金翅鳥王,(八部衆之一),以及龍王,(八部衆之一),其樹名叫做俱利睒婆羅,其圍爲七由旬,高度爲百由旬,枝葉遍布于四方,爲五十由旬。阿修羅王(非天,八部衆之一,被帝釋征服的大力鬼神)也有樹,名叫善畫,其樹圍爲七由旬,高度爲百由旬,枝葉遍布于四方,爲五十由旬。忉利天(叁十叁天,第二層天,帝釋所居之天)有樹,名叫晝度,樹圍爲七由旬,高度爲百由旬,枝葉遍布于四方,爲五十由旬。
須彌山的旁邊有一山,名叫伽陀羅,高度爲四萬二千由旬,縱廣爲四萬二千由
旬,其邊際非常的廣遠,雜色間廁,七寶所成(爲七寶間夾混合而成的山)。其山離開須彌山爲八萬四千由旬,其間純生優缽羅花(青蓮花)、缽頭摩花(赤蓮花)、俱物頭花(黃蓮花)、分陀利花(白蓮花),也有蘆葦、松、竹,叢生在于其裏面,都放出種種的香,香氣都充遍。離開佉陀羅山(伽陀羅山)不遠的地方有一山,名叫伊沙陀羅,高度爲二萬一千由旬,縱廣爲二萬一千由旬,其邊際很廣遠,爲七寶間雜而夾廁混合所成的。離開佉陀羅山(伽陀羅山)四萬二千由旬的地方,其間純生優缽羅花、缽頭摩花、俱物頭花、分陀利花,也有蘆葦、松、竹,叢生在其中,都放出種種的香,其香氣都充遍于其處。離開伊沙陀羅山不遠之處有一山,名叫樹巨陀羅,其高度爲一萬二千由旬,縱廣也爲一萬二千由旬,其邊際很廣遠,爲七寶間雜而夾廁混合所成的。離開伊沙陀羅山二萬一千由旬,其間純生四種雜花,也有蘆葦、松、竹,叢生在于其
中,而放出種種的香,香氣都充遍于該處。離開樹巨陀羅山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山,名叫善見,高度爲六千由旬,縱廣爲六千由旬,其邊際很廣遠,爲七寶間雜而夾廁混合所成的。離開樹巨陀羅山一萬二千由旬,其間純生四種的雜花,也有蘆葦、松、竹,叢生在其中,而放出種種香,香氣都充遍該處。
離開善見山不遠之處,有一座山,名叫馬食山,高度爲叁千由旬,縱廣也叁千由旬,其邊際很廣遠,爲七寶間雜夾廁混合所成的。離開善見山六千由旬,其間純生四種雜花,也有蘆葦、松、竹,叢生在其中,而放出種種之香,香氣都充遍于該處。離開馬食山不遠處,有一座山,名叫尼民陀羅,高度爲一千二百由旬,縱廣也爲一千二百由旬,其邊際很廣遠,爲七寶間雜夾廁混合所成的。離開馬食山叁千由旬,其間純生四種雜花,也有蘆葦、松、竹,叢生其中,而放出種種之香,香氣充遍于該處。離開尼民陀羅山不遠之處,有
一座山,名叫調伏,高度爲六百由旬,縱廣也爲六百由旬,其邊際很廣遠,爲七寶間雜夾廁混合所成的。離開尼民陀羅山一千二百由旬,其間純生四種雜花,也有蘆葦、松、竹,叢生在其中,而放出種種之香,香氣都充遍于該處。離開調伏山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山,名叫金剛圍,高度爲叁百由旬,縱廣也爲叁百由旬,其邊際很廣遠,爲七寶間雜夾廁混合所成的。離開調伏山六百由旬,其間純生四種的雜花,也有蘆葦、松、竹,叢生在其中,而放出種種的香,香氣充遍于該處。
離開大金剛山不遠的地方,有大海水,海水的北岸,有一大樹王,名叫閻浮,其圍爲七由旬,高度爲一百由旬,大樹的枝葉遍布于四方,爲五十由旬。其邊的空…
《叁○ 世記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