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 世记经

  (三○)世记经{一八-二二}

  

  大意:

  此经为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俱利窟时,参集于讲堂的诸比丘们,正在论议有关于天地的成败,众生所居的国邑等事。佛陀听后,就为诸比丘们述说器世间的发生成立,展转变化,终未皈趋,以及构成组织等事。这虽然是原始的,但也可以说是佛教的宇宙观。下面计有十二品,是有关于其详细的说明:

  1.阎浮提洲品,2.郁单曰品。3.转轮圣王品,4.地狱品,5.龙鸟品,6.阿须伦品,7.四天王品,8.忉利天品,9.三灾品。10.战斗品,11.三中劫品,12.世本缘品。

  又此经是基于佛说之名,而集诸散在诸经里面之有关于有情世间及物器世间之说,暨佛教的基本教理之三法印、正、像、末三时的思想等事。各品的概要如下:

  1.阎浮提洲品:

  首先提示三千大千世界之成坏,以及众生所居的国土之佛剎的成坏之说,为世纪经的眼目,而进入本论。以佛教宇宙观的基训之须弥山(妙高山)为中心,举出诸天的居处。其次为四方间隔山海。而有东胜神洲(东毘提诃)。南有阎浮提(南赡部洲),西有俱耶尼(西牛货洲),北有郁单曰(北俱卢洲、胜处)。说南阎浮提洲才是众生所居的国土,是缘阎浮提树而名。此土南狭北广,纵广七千由旬。说人面也仿照此种地形之说以推,即会令人想起印度本土的地形,实寓意很深!继之而缕述阎浮提洲的严饰之诸相。

  2.郁单曰品:

  详述位于须弥山之北的一大洲──郁单

  曰之山川草木,鸟兽住人等诸相。里面有关于住民的部份,则说容貌端正,没有甚么系恋,寿命常定,死后会生到天界,是因修习十善道的果报之故。又众生、物器两世界的诸相之因,是由于业之如何而来。说郁单曰为三天下中的最上最胜者。

  3.转轮圣王品:

  详述转轮圣王之出现于此阎浮提洲时,会具足如下之七宝:(1)金轮宝,(2)白象宝,(3)绀马宝,(4)神珠宝,(5)玉女宝,(6)居士宝,(7)主兵宝。为赞转轮圣王的威神功德,而说其时国土丰饶,人民炽盛,天下泰平,国界安隐等,是一理想的王国。其基本思想是因国王能依正法治国,教民修持十善业,有以致之。

  4.地狱品:

  在二大金刚山(铁围山)的中间,有八大地狱。八大地狱里,各有十六小地狱。又在二大金刚山之间,僧佉(数)风所起之处,又有十地狱,计为一百四十八地狱。这一品曾详述这些地狱的诸相。堕地

  狱的原因,是由于三恶业,而举出瞿婆梨比丘(牛守,提婆达多的弟子)之例为证。其次以老、病、死为三使者,依身口意之三恶业而堕地狱,而受阎罗(缚,地狱总司)的判决。

  5.龙鸟品:

  此品叙述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等四种龙,以及四种鸟之所报,提示持戒的种类和果报。缕述持守龙戒、鸟戒、兔枭戒、狗戒、牛戒、鹿戒,或痖戒,或摩尼婆陀(宝贤,夜叉八大将之一)戒等,均得不到生天,还会堕入同类之众生,以破恶见邪说。又举出盲人探象之喻,作彻底的破邪!

  6.阿须伦品:

  此品叙述须弥山之北,大海水底之阿须伦(阿修罗,非天)的宫殿、园林之严饰。显示在其处游戏的情形之阿须伦王之福报、功德、威神力等事。

  7.四大天王品:

  叙述四天王的居城园林之庄严,以及在

  其处游戏娱乐之四天王的福报、功德、威神力等事。

  8.忉利天品:

  叙述位于须弥山顶之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居城、园林、水池、阶道、诸花、光明的庄严相,以及忉利天的福报、功德、威神力等事。又说住于四大洲的人们之身长、寿命、食物、生活、婚姻等事。并说依各人之业而持生于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处的次第。其次述说外道梵志的恶见邪税,以及鬼神的守护,暨四大洲各各之三胜事。又说地水火风的四大神之恶见,以及对于此,而说四圣谛之教示,以及四大神之得三皈五戒等事。

  9.三灾品:

  此品说明成住坏空之四事(四事为四劫,为长久无量无限,不可以日月岁数所能计算得出之时节)。是以火、水、风等三灾到来时之三灾为品名者。里面说坏劫时,火灾会烧至光音天之边际(指烧至第二禅天之下,即初禅天是)。其次水灾会

  淹至遍净天之边际(第三禅天下面,即指淹盖二禅天)。最后之风灾会吹至果实天的边际(四禅下面,指吹尽三禅天)。当火灾始欲起时,世人皆行正法,正见不邪,修十善业,因行此法之故,即得第二禅天(光音天)。依次而得第三禅天(遍净天)、第四禅天(果实天)。遇此火水风三灾时,即依次而会将初禅、二禅、三禅败坏迨尽,是藉此以示一切无常,及度世解脱之故。里面并述及三灾后,世界之复原等事。

  10.战斗品:

  详述阿须伦(阿修罗)与帝释诸天争斗之相。

  11.三中劫品:

  因十恶不善行的果报,由人寿四万岁渐减而至十岁的期间,以及修十善行,而由十岁渐增而至于四万岁的前后二期合而为一中劫(俱舍所谓之一小劫)。在前期中怀有瞋恚害心,而无慈仁,而为刀兵劫。怀悭贪,而无施与心,而为谷贵劫(饥饿

  劫)。在后期中,有疾疫劫之期。是时世人修持正法,都有正见,具有十善行。此时此界之鬼神都放逸媱乱,不能保护世人。世人即被他界而来的鬼神侵娆得很利害。此界之鬼神也因畏惧他界之鬼神之力大,而回避,致被搅得一塌糊途!好哉疾疫劫期间的人们,都因能互询「病愈与否?身安稳否?」故能藉此因缘。命终之后,即升天界。

  12.世本缘品:

  此品是有关于成劫之叙述,是关于佛教之宇宙开辟之记事。说三灾过后,天地将回复成就时,在光音天的人,命终之后,即展转下生。世界渐次成就,国土即被庄严。人民初来,而有男女之分,他们之间因而生起爱染之心。到了食用之物渐次隐没,而为诤讼之端,为此而立国王,而定君臣之别,而制四姓,是为世界回复成立的因缘。

  

  

  

  一、世记经:阎浮提洲品第一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之俱利窟(花林窟)时,集合在讲堂的诸比丘,正在谈论天地的成败,众生所居的国邑等事。佛陀为他们而开讲有关于宇宙世界的发生成立,展转变化等所谓佛教的宇宙观,分为下列的十二品:1.阎浮提洲品,2.郁单品,3.转轮圣王品,4.地狱品,5.龙鸟品,6.阿须伦品,7.四天王品,8.忉利天品,9.三灾品,10.战斗品,11.三中劫品,12.世本缘品。阎浮提洲品乃以须弥山为中心,展述众生所居的世界。首先举出诸天所居之处,依次而说隔山隔海之外围四方,有四大洲(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

  货洲、北俱卢洲-胜处)。其中以南赡部洲为众生所居的国土,缘于阎浮提树而名。说南狭北广,纵广七千由旬,人面也和此地形相似,继之而缕述阎浮提洲的严饰的诸相。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住在于俱利窟(花林窟,祇园精舍中的一建筑物),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在。

  这时,众比丘们吃食之后,集在于讲堂上论议而说:「诸位贤者!真是未曾有之事,现在看得到的此天地,到底会由于甚么理由而败坏?是由于甚么缘由而成立的呢?众生所居的国土到底是如何呢?」

  那个时候,世尊在于闲静处,由于天耳彻听,而听到诸比丘在于食后,集聚于讲堂上面议论如此之言。那时世尊,就在于

  静窟站起,到了讲堂,坐在于该堂。世尊知而故问,问诸比丘们说:「刚才所议的,是谈议甚么事呢?」诸比丘们白佛说:「我们在于吃食后,集合在于法讲堂上论议而说:『诸位贤者!真是未曾有之事!现在这天地到底会由于甚么缘由而败坏?由于甚么缘由而成就的呢?众生所居的国土到底是怎样呢?』我们集在于讲堂,乃论议如是之事的。」

  佛陀告诉诸比丘们说:「善哉!善哉!凡是出家的人,应该要行二种法:第一就是贤圣默然(要静默思道),第二就是讲论法语(谈论真理)。你们集合于讲堂,也应该如是的:不是贤圣默然,就是讲论法语。诸比丘们!你们欲听闻如来记说天地的成败,众生所居的国邑与否吗?」这时,诸比丘们白佛说:「唯然!世尊!现在正是时候,我们愿乐欲闻。如世尊讲说后,当会奉持教言!」

  佛陀说:「比丘!谛听!谛听!听后要善思念它,当会为你们讲说。」佛陀于是

  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有一个太阳与月亮,周行于四天下,其光明所照得到的范围那样,像如是的,有千个世界,千世界当中,有一千个日与月,有一千个须弥山王(妙高山,为一小世界的中心),有四千个天下,四千个大天下,四千个海水,四千个大海水,四千只龙,四千只大龙,四千只金翅鸟,四千只大金翅鸟,四千处恶道,四千处大恶道,四千位王,四千位大王,七千株大树,八千处大泥犁(地狱),十千个大山,千名阎罗王(缚,地狱的总司),千处四天王天(持国、增长、广目、多闻,第一层天),千处忉利天(三十三天,第二层天),千处焰摩天(时分天,第三层天),千处兜率天(知足天,第四层天),千处化自在天(化乐天,第五层天),千处他化自在天(第六层天,欲界天到此为止),千处的梵天(大梵天,里面包括梵众天、梵辅天,为初禅天),以上就是一个小千世界。像如是之一个小千世界,其处,有小千世界的

  千倍的世界,为之中千世界;如一个中千世界那样,其处的中千世界的千倍世界,就为之三千(小千、中千、大千)的一个大千世界。像如是的,有世界的周匝成败,众生所居的,名叫一佛剎(佛土、佛国,指一佛所教化的范围)。

  佛陀继之而告诉比丘们说:「现在的此大地,其深度为十六万八千由旬(由旬译为限量,转译为驿,为帝王一日之行程,或为三十里、四十里,实际约为七里,或二哩,为计算距离的单位),其边无际,…

《三○ 世记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