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 世记经▪P10

  ..续本文上一页王所治的地方,其纵广都为六千由旬,其城有七重,有七重的栏楯、七重的罗网、七重的行树,乃至算不尽的众鸟,都相和患鸣,也是如是的情形。

  然而那位阎罗王,在昼夜三时,都有大铜镬自然的在于前面。如果镬出在于宫内时,王一看见,就会怖畏,就会舍其处而出于宫外,假如镬乃出于宫外之时,王一看见,就会怖畏,而舍弃其处,而入于宫内。有大狱卒,会捉拿阎罗王,将倒卧在于热铁之上,用铁钩去擗其口,使其开口,然后用烊铜灌他,而烧其唇舌,从咽至于腹,通彻下过,全身都没有不燋烂的

  地方。受此罪完毕后,又再和诸婇女共相娱乐。那些诸大臣们,同样的受此福的,也是如是。」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有三位使者(天使),第一为老,第二为病,第三为死。如有众生,其身行恶业,其口言恶言,其心念恶念的话,其身坏命终之后,就会堕入于地狱之中,狱卒就会带此罪人去诣阎罗王之处。到达后,白阎罗王说:『这个人是天使您所召的,唯愿大王善于问其辞(好好的问其罪)!』阎罗王问罪人说:『你不看见初使吗?』(第一天使)。罪人回答说:『我不看见。』王又告诉他说:『你在阳间的人世当中时,是否看见老人的头发都白而齿落,目视蒙蒙(有眼睛而看不见),皮肤都松缓而肌肤筋肉满满都是皱纹,已因偻脊而须依靠拐杖,都呻吟而行步,身体战掉,气力衰微。你看见这种人吗?』罪人说:『看见过。』王又告诉他说:『你为甚么不自念: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呢?』那人回答说:『我那个

  时候(在世时),都因放逸之故,不自觉知的。』王又对他说:『你自己只知放逸,不能修身、口、意,不能改恶从善,现在当使你知道放逸的苦痛!』王又告诉他说:『你现在所受之罪,并不是父母之过,也不是兄弟之过,更不是天帝,也不是先祖,也不是善知识,以及僮仆,使用等人之过,同时也不是沙门、婆罗门的过失。都因你自己造有恶业,你现在才要自受其恶果的!』

  这时,阎罗王以第一天使(老人)问罪人之后,又用第二天使(疾病)问罪人说:『你的意见如何呢?你不看见第二天使吗?』回答说:『并不看见。』王又问他说:『你本来为人时,是否看见过人的疾病因笃,卧倒在床褥,也在屎尿臭秽之处,其身倒卧在其上面,不能起来居止,饮食时须靠他人,百节都酸疼,都流泪而呻吟,而不能说话。你看见这些人吗?』回答说:『看见过。』王又对他说:『你为甚么不自念:像如是的病苦,我也当会

  这样呢?』罪人回答说:『我在世时,都放逸,不自觉知。』王又对他说:『你自放逸,不能修身、口、意,不能改恶从善,现在当使你知道放逸之苦!』王又告诉他说:『现在你所受的罪苦,并不是你父母之过,也不是你的兄弟之过,更非天帝之过,也不是先祖,也不是善知识,以及僮仆、使人,也不是沙门、婆罗门之过。是你自己造恶业,你现在自受其恶果的!』

  这时,阎罗王用第二天使,去问罪人之后,又用第三天使去问罪人说:『你的意见如何呢?你不看见第三天使吗?』回答说:『并不看见。』王又问说:『你本来为人时,是否看见人的死亡,身坏命终之时,诸根(六根)都永灭,身体乃挺直,有如枯木那样,而被捐弃在于冢问,被鸟兽所食;或者衣放在棺椁,或者用火烧燃。你看见这些情形吗?』罪人回答说:『实在看见。』王又问他说:『你为甚么不自念:我也当会死亡,和他们没有不同

  吗?』罪人回答说:『我在世时,都放逸,并不自觉知。』王又对他说:『你自己放逸,不能修身、口、意,不能改恶从善,现在当使你知道放逸之苦!』王又告诉他说:『你现在所受之罪,并不是父母的过失,不是兄弟的过失,也不是天帝,更不是先祖,也不是善知识,不是僮仆、使用人,也不是沙门、婆罗门之过。是你自己造恶业,你现在应当自受其罪苦!』这时,阎罗王用三天使,都均诘问后,就付给狱卒。这时,那些狱卒就带此罪人诣于大地狱,那个大地狱的纵广为百由旬,下面的深度为百由旬。」

  那时,世尊即说偈颂而说:

  四方有四门 巷陌皆相当 以铁为狱墙 上覆铁罗网

  以铁为下地 自然火焰出 纵广百由旬 安住不倾动

  黑焰熢勃起 赫烈难可覩 小狱有十六 火炽由行恶

  (大地狱的四方有四个门,巷陌均为是

  相当的〔都有夹道井然〕。大地狱是以铁作为狱墙,上面也覆有铁的罗网的。也以铁为下地〔地面也用铁造的〕,都自然的有火焰的放出。纵广为百由旬,安住而不倾动。狱中有黑焰,熢勃而起,赫赫猛烈,令人难以忍覩!小狱有十六个,都为火炽之狱,这都是由于行恶所致的。)

  佛陀又告诉比丘们说:「这时,阎罗王自生念而说:世间的众生乃为迷惑无识,身作恶行,口与意也行恶行,然后命终,命终后,很少有人不受此苦的。世间的众生如果能悔改其恶,能修身、口、意,而为善行的话,其命终之后就能享受快乐,如那些天神一样!我(阎罗王)如果命终,而转生于人中之时,假若能遇如来的话,当会在于正法当中,剃除须发,服三种法衣,出家去修道,而以清净信,去净修梵行,而修到所谓:所作已办,断除生死,在于现法当中,自身作证,不受后有之身。」

  那时,世尊又用偈颂而说:

  虽见天使者 而犹为放逸 其人常怀忧 生于卑贱处

  若有智慧人 见于天使者 亲近贤圣法 而不为放逸

  见受生恐畏 由生老病死 无受则解脱 生老病死尽

  彼得安隐处 现在得无为 已渡诸忧畏 决定般涅槃

  (虽然看见天使之事〔指老病死〕,然而仍然为放逸,这种人定会常怀忧苦,而生于卑贱之处。如果为有智慧的人的话,看见天使之时,定会去亲近贤圣之法,而不会放逸的。看见受生的可恐畏,都会经由于生老病死;如无受生的话,就会得解脱,生老病死都会尽。他就能得住于安隐之处,现在能得无为,已经渡过诸忧畏,决定能得般涅槃。)

  

  

  

  五、世记经:龙鸟品

  

  

  

  大意:首先说明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的四种龙,以及四种金翅鸟之所报。次说持戒的种类与果报,更缕述行兔枭戒、狗戒、牛戒、鹿戒等沙门、婆罗门,以破斥恶见邪说之非,而以盲人探象之喻,垂示大众!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有四种龙(龙为天龙八部之一)。那四种呢?第一为卵生,第二为胎生,第三为湿生,第四为化生,就是其四种。也有四种金翅鸟(迦楼罗,也是八部众之一),那四种呢?第一就是卵生,第二就是胎生,第三就是湿生,第四就是化生,就是其四种。大海水底里,有娑竭罗(大海)龙王宫,纵广为八万由旬,宫墙有七重,有七重的栏楯,

  七重的罗网,七重的行树,都周匝严饰,均为是七宝所成的,乃至有无数的众鸟,相和而鸣,也是如是的。须弥山王和佉陀罗山,在此二山的中间,有难陀、跋难陀的二龙王之龙宫(二龙为兄弟),各各都纵广六千由旬,宫墙为七重,也有七重的栏楯,七重的罗网,七重的行树,都周匝校饰,都以七宝而成的,乃至有无数的众鸟,都相和而鸣,也是如是的。

  大海的北岸有一大树,名叫究罗睒摩罗。龙王和金翅鸟共有此树。其树下之围为七由旬,高度为百由旬,枝叶四布为五十由旬。此大树的东方,有卵生的龙王宫,和卵生的金翅鸟宫,其宫各各都纵广为六千由旬,宫墙有七重,有七重的棚楯,七重的罗网,七重的行树,都周匝校饰,都以七宝而成的,乃至有无数的众鸟,都相和患鸣,也是如是。此究罗吱摩罗树之南方,有胎生的龙王宫,和胎生的金翅鸟宫,其宫各各都纵广为六千由旬,宫墙有七重,有七重的栏桅,七重的罗

  网,七重的行树,都周匝校饰,都以七宝而成的,乃至有无数的众鸟,都相和悲鸣,也是如是。

  究罗睒摩罗树的西方,有湿生的龙官。和湿生的金翅鸟宫,其宫各各的纵广都为六千由旬,宫墙有七重,有七重的栏楯,七重的罗网,七重的行树,都周匝校饰,都以七宝而成的,乃至有无数的众鸟相和而鸣之事,也是如是。究罗睒摩罗树的北方,有化生的龙王宫,和化生的金翅鸟宫,其宫各各的纵广都为六千由旬,宫墙有七重,有七重的栏楯,七重的罗网,七重的行树,都周匝校饰,都以七宝而成的,乃至有无数的众鸟,相和悲鸣之事,也是如是。

  如卵生的金翅鸟欲搏食卵生之龙之时,就会从树的东枝飞下,用其翅去搏击大海水,海水两披(分散两边)为二百由旬,而取卵生之龙去食,可得随意自在,然而不能取胎生、湿生、化生的诸龙。

  假如胎生的金翅鸟欲搏食卵生的龙之

  时,就从树的东枝飞下,以翅去搏击大海水,海水两披为二百由旬,而取卵生之龙去食,得以自在随意。如胎生的金翅鸟欲食胎生之龙之时,就从树的南枝飞下,以翅去搏击大海水,海水两披为四百由自,而取胎生之龙去食,得以随意自在,然而不能取湿生、化生的诸龙去食的。

  湿生的金翅鸟欲食卵生之龙之时,就从树的东枝飞下,以翅去搏击大海水,海水两披为二百由旬,而取卵生之龙去食,得以自在随意。湿生的金翅鸟欲食胎生的龙之时,就会由于树的南枝飞下,以翅去搏击大海水,海水为两披四百由旬,而取胎生之龙去食,乃得自在随意。湿生的金翅鸟欲食湿生的龙之时,就在于树的西枝飞下,以翅去搏击大海水,海水两披为八百由旬,而取湿生之龙去食,可得自在随意,然而不能取得化生之龙去食。

  化生的金翅鸟欲食卵生之龙之时,就会从树的东枝飞下,用翅去搏击大海水,海水为两披二百由旬,而取卵生之龙去食,

  可得自在随意。化生的金翅鸟欲食胎生之龙之时,就会从树的南枝飞下,用翅去搏击大海水,海水两披四百由旬,而取胎生之龙去食,可得随意自在。化生的金翅鸟欲食湿生之龙之时,就会从树的西枝飞下,以翅去搏击大海水,海水为两披八百由旬,而…

《三○ 世记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