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叫做日。日有二种义,第一就是住常度,第二叫做宫殿。宫殿的四方,远见之故为圆的,寒温都很和适,为天金所成的,颇梨(水晶)间厕其间为二分,一分为天金,为纯真无杂,外内都清彻,光明远照。另一分之颇梨,为纯真无杂,外内都清彻,光明远照。日宫的纵广为五十一由旬,宫墙以及地薄,乃如梓柏那样。
宫墙为七重,有七重的栏楯、七重的罗网,七重的宝铃、七重的行树,都周匝校饰,都以七宝而成就的。所谓金墙配银门,银墙配金门;琉璃墙配水精门,水精墙配琉璃门,赤珠墙配码瑙门,码瑙墙配赤珠门,砗磲墙配众宝门,众宝墙配砗磲
门。又其栏楯,即金栏而配银桄(银杆),银栏而配金桄,琉璃栏而配水精桄,水精栏而配琉璃桄,赤珠栏即配码瑙桄,码瑙栏则配赤珠桄,众宝栏即配砗磲桄,砗磲栏即配众宝桄。金网配银铃,银网配金铃,水精网配琉璃铃,琉璃网配水精铃,赤珠网配码瑙铃,码瑙网配赤珠铃,砗磲网配众宝铃,众宝铃配砗磲铃。其金树,即为银叶、银华、银实,银树则为金叶、金华、金实,琉璃树即为水精华、实,水精树即为琉璃华实,赤珠树即为码瑙华实,码瑙树则为赤珠华实,砗磲树则为象宝华实,众宝树则为砗磲华实。宫墙有四门,其门都有七阶,都周匝栏楯。有楼阁台观,有园林浴池,都次第相比,而生众宝之华,行行都相当,有种种的果树,华叶都为杂色,树香都芬馥,周流于四方远处,也有杂类的众鸟,都相和而鸣。
其日宫殿,乃为五风所持,第一叫做持风,第二叫做养风,第三叫做受风,第四
叫做转风,第五叫做调风。日天子所休止的正殿,都以纯金所造,高度为十六由旬,其殿有四个门,都周匝栏楯。日天子之座,纵广为半由旬,为七宝所成的,乃为清净柔软,有如天衣。日天子的自身能放出光明普照于金殿,金殿之光乃普照于日宫,日宫的光明出照于四天下。日天子的寿命为天寿五百岁(人寿一百年为天的一小),子孙都相承,而没有间断异样。其宫殿不损害,终究为一劫的期间。日宫运行时,其日天子并没有行之意,他说:『我不管是行、是住,都常以五欲自相娱乐的。』日宫行时,有无数的百千诸大天神在前导从,欢乐而无倦,好乐而疾捷,由于此之故,日天子之名叫做捷疾。
日天子的身上会出千光,其五百光为下照,五百光为傍照,这都是由于其福业的功德之故,才有了此千光,也因此之故,日天子的名叫做千光。其宿业功德到底如何呢?或者有一人发心供养沙门、婆罗门,也济诸穷乏的人,都布施那些饮食、
衣服、汤药、象马、车乘、房舍、灯烛,都分布而常时给与他们,都随着他们之所须要,不会逆他人之意,也供养那些持戒的诸贤圣人。由于其种种算不尽的法喜光明的因缘,而善心欢喜。有如剎帝利王,以水浇其头的种姓之初登王位那样的欢悦,其善心欢喜,也是如是。由于此因缘,在其身坏命终之后,为日的天子,而得日的宫殿,而有千光明,因此之故,说他为:善业得千光明。
其次,以甚么缘故,名叫宿业光明呢?或者有一人,他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不贪取、不瞋恚、不邪见,由于此因缘,而善心欢喜。有如在四衢道头,有大的浴池,清净而无秽。有人远行,而疲极,而热渴,就进入于此水池内去澡浴而得清凉,而欢喜爱乐那样,其行十善的人,善心欢喜,也是如是。那人身坏命终之后,而为日天子,居于日宫殿,而有千光明,由于此因缘之故,名叫善业光明。
又以甚么因缘,而名叫千光明呢?或者有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欺诳、不饮酒,由于此因缘,而善心欢喜,在其身坏命终之后,为日天子,而居于日宫殿,而有千光明,由于此因缘之故,名叫善业千光明。以六十个念顷(念顷为起心的一剎那,为极短的时间),名叫一罗耶,三十罗耶名叫一摩睺多,一百摩睺多名叫一优波摩,日宫殿每年的六个月南行,日行三十里,极南不超过于阎浮提,日天子之北行,也是如是。
由于甚么缘故,日光会炎热呢?有十种的因缘。那十种呢?第一为:须弥山外有佉陀罗山,高度为四万二千由旬,纵广为四万二千由旬,其边为无量,为七宝所成的,日光照山时,触而生热,这就是第一缘之日光会炎热。第二就是:佉陀罗山之表,有伊沙陀山,高度为二万一千由旬,纵广也为二万一千由旬,周匝为无量,为七宝所成的,日光照此山,触而生热,就是第二缘的日光炎热。第三就是:伊沙陀
山之表,有树提陀罗山,上高为一万二千由旬,纵广也为一万二千由旬,周匝为无量,为七宝所成的,日光照此山时,触而生热,就是第三缘之日光炎热。第四就是:离开树提陀罗山之表,有山,名叫善见,高度为六千由旬,纵广也为六千由旬,周匝为无量,为七宝所成的,日光照此山时,触而生热,就是第四缘之日光炎热。第五就是:善见山之表,有马祀山,高度为三千由旬,纵广也为三千由旬,周匝为无量,为七宝所成的,日光照此山时,触而生热,就是第五缘之日光炎热。
第六就是:离开马祀山之表,有尼弥陀罗山,高度为一千二百由旬,纵广为一千二百由旬,周匝为无量,为七宝所成就的。日光照此山,一触而生热,就是第六缘之日光炎热。第七就是:离开尼弥陀罗山之表,有一座叫做调伏之山,高度为六百由旬,纵广也为六百由旬,周匝无量,为七宝所成就的,日光照此山,一触而生热,就是第七缘之日光炎热。第八就是:
调伏山表有金刚轮山,高度为三百由旬,纵广也为三百由旬,周匝为无量,为七宝所成就的。日光照此山,一触而生热,就是其第八缘之日光炎热。又次,上面万由旬之处,有天宫殿,名叫星宿,为琉璃所成就的,日光照到那个宫殿,一触就生热,就是其第九缘之日光炎热。又次,日宫殿之光照于大地,一触而生热,就是其第十缘-日光炎热。」
那时,世尊用偈颂而说:
以此十因缘 日名为千光 光明炎炽热 佛日之所说
(由于此十种因缘,太阳就名叫千光,光明之炎,很炽盛而热度很强,为佛陀如日光之所说的〔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故形容佛陀为佛日〕)。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为甚么缘故冬天的日宫殿为寒而不可以近呢?为甚么有光,而会冷呢?有十三种因缘,使日虽会光,而令冷的。那十三种呢?第一就是须弥山与佉陀罗山(伽陀罗山,须弥山边之
山)的中间有水。其广为八万四千由旬,周匝无量。其水乃生很多的杂华,所谓优钵罗华(青莲花)、拘勿头华(黄色莲花)、钵头摩华(红色莲花)、分陀利华(白莲花)、须干提华(黑色莲花),日光所照其水,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一缘,日光为冷。第二就是佉陀罗山与伊沙陀罗山(离佉陀罗山不远之山)的中间有水,其广为四万二千由旬,纵广也为四万二千由旬,周匝为无量。有水而有诸杂华,日光所照,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二缘,日光为冷。第三就是伊沙陀罗山与树提陀罗山(离伊沙陀罗山不远之山)的中间有水,广度为二万一千由旬,周匝为无量,水中生有诸杂华,为日光所照,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三缘,日光为冷。第四就是善见山(离巨陀罗山不远之山)与树提山的中间有水,广度为一万二千由旬,周匝为无量,水中生有诸杂华,日光所照,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四因缘,日光为冷。
第五就是善见山与马祀山(离善见山不远之山)的中间有水,广度为六千由旬,水中生诸杂华,日光所照,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五缘,日光为冷。第六就是马祀山与尼弥陀罗山(离马食山不远之山)的中间有水,其广度为一千二百由旬,周匝为无量,水中生有诸杂华,日光所照,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六因缘的日光为冷。其次,尼弥陀罗山与调伏山(离尼弥陀罗山不远之山)的中间有水,广度为六百由旬,周匝为无量,水中生有诸杂华,日光所照,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七因缘的日光为冷。调伏山与金刚轮山(离调伏山不远之山)的中间有水,其广度为三百由旬,周匝为无量,水中生有诸杂华,日光所照,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八缘之日光为冷。
又次,此阎浮提之此利地,有大海江河,日光所照,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九缘日光为冷。阎浮提的地方,河比较少,拘耶尼(西牛货洲)的地方,水比较多,
日光所照,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十缘的日光为冷。拘耶尼之河比较少,弗于逮(东胜身洲)之水比较多,日光所照,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十一缘之日光为冷。弗于逮之河比较少,郁单曰(北胜洲)之河比较多,日光所照,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十二缘之日光为冷。又次,日宫殿之光,照于大海水,日光所照,一触而生冷,就是其第十三缘之日光为冷。」
佛陀于此时,以偈颂而说:
以此十三缘 日名为千光 其光明清冷 佛日之所说
(由于此十三种因缘,日名为之千光的,其光明乃为清冷的,是佛陀如日之所说的。)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月宫殿有时有损质,由盈满而亏缺,光明会损减,因此之故,月宫名之为损。月有二种义。第一为住常度,第二叫做宫殿。四方远见之故,为之圆,寒与温都很和适,为天银、琉璃所成就的。有二分,一分的天银为纯真无
杂,内外清彻,光明远照,另一分之琉璃为纯真无杂,外内清彻,光明远照。月宫殿的纵广为四十九由旬,宫墙以及地薄,都如梓柏。宫墙有七重,有七重的栏楯、七重的罗网、七重的宝铃、七重的行树,周匝都校饰,乃以七宝所成就的。乃至有算不尽的众鸟相和而鸣。
其月宫殿为五风所执持,第一叫做持风,第二为之养风,第三叫做受风,第四为之转风,第五叫做调风。月天子所止的正殿,为琉璃所造的,高度为十六由旬。正殿有四个门,周匝有栏楯。月天子之座纵广为半由旬,为七宝所成就的,为清净柔软,有如天衣。月天子的身乃放光明,照琉璃殿,琉璃殿的光明又照于月宫,月宫之光…
《三○ 世记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