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 世記經▪P23

  ..續本文上一頁叫做日。日有二種義,第一就是住常度,第二叫做宮殿。宮殿的四方,遠見之故爲圓的,寒溫都很和適,爲天金所成的,頗梨(水晶)間廁其間爲二分,一分爲天金,爲純真無雜,外內都清徹,光明遠照。另一分之頗梨,爲純真無雜,外內都清徹,光明遠照。日宮的縱廣爲五十一由旬,宮牆以及地薄,乃如梓柏那樣。

  宮牆爲七重,有七重的欄楯、七重的羅網,七重的寶鈴、七重的行樹,都周匝校飾,都以七寶而成就的。所謂金牆配銀門,銀牆配金門;琉璃牆配水精門,水精牆配琉璃門,赤珠牆配碼瑙門,碼瑙牆配赤珠門,砗磲牆配衆寶門,衆寶牆配砗磲

  門。又其欄楯,即金欄而配銀桄(銀杆),銀欄而配金桄,琉璃欄而配水精桄,水精欄而配琉璃桄,赤珠欄即配碼瑙桄,碼瑙欄則配赤珠桄,衆寶欄即配砗磲桄,砗磲欄即配衆寶桄。金網配銀鈴,銀網配金鈴,水精網配琉璃鈴,琉璃網配水精鈴,赤珠網配碼瑙鈴,碼瑙網配赤珠鈴,砗磲網配衆寶鈴,衆寶鈴配砗磲鈴。其金樹,即爲銀葉、銀華、銀實,銀樹則爲金葉、金華、金實,琉璃樹即爲水精華、實,水精樹即爲琉璃華實,赤珠樹即爲碼瑙華實,碼瑙樹則爲赤珠華實,砗磲樹則爲象寶華實,衆寶樹則爲砗磲華實。宮牆有四門,其門都有七階,都周匝欄楯。有樓閣臺觀,有園林浴池,都次第相比,而生衆寶之華,行行都相當,有種種的果樹,華葉都爲雜色,樹香都芬馥,周流于四方遠處,也有雜類的衆鳥,都相和而鳴。

  其日宮殿,乃爲五風所持,第一叫做持風,第二叫做養風,第叁叫做受風,第四

  叫做轉風,第五叫做調風。日天子所休止的正殿,都以純金所造,高度爲十六由旬,其殿有四個門,都周匝欄楯。日天子之座,縱廣爲半由旬,爲七寶所成的,乃爲清淨柔軟,有如天衣。日天子的自身能放出光明普照于金殿,金殿之光乃普照于日宮,日宮的光明出照于四天下。日天子的壽命爲天壽五百歲(人壽一百年爲天的一小),子孫都相承,而沒有間斷異樣。其宮殿不損害,終究爲一劫的期間。日宮運行時,其日天子並沒有行之意,他說:『我不管是行、是住,都常以五欲自相娛樂的。』日宮行時,有無數的百千諸大天神在前導從,歡樂而無倦,好樂而疾捷,由于此之故,日天子之名叫做捷疾。

  日天子的身上會出千光,其五百光爲下照,五百光爲傍照,這都是由于其福業的功德之故,才有了此千光,也因此之故,日天子的名叫做千光。其宿業功德到底如何呢?或者有一人發心供養沙門、婆羅門,也濟諸窮乏的人,都布施那些飲食、

  衣服、湯藥、象馬、車乘、房舍、燈燭,都分布而常時給與他們,都隨著他們之所須要,不會逆他人之意,也供養那些持戒的諸賢聖人。由于其種種算不盡的法喜光明的因緣,而善心歡喜。有如剎帝利王,以水澆其頭的種姓之初登王位那樣的歡悅,其善心歡喜,也是如是。由于此因緣,在其身壞命終之後,爲日的天子,而得日的宮殿,而有千光明,因此之故,說他爲:善業得千光明。

  其次,以甚麼緣故,名叫宿業光明呢?或者有一人,他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绮語、不貪取、不瞋恚、不邪見,由于此因緣,而善心歡喜。有如在四衢道頭,有大的浴池,清淨而無穢。有人遠行,而疲極,而熱渴,就進入于此水池內去澡浴而得清涼,而歡喜愛樂那樣,其行十善的人,善心歡喜,也是如是。那人身壞命終之後,而爲日天子,居于日宮殿,而有千光明,由于此因緣之故,名叫善業光明。

  又以甚麼因緣,而名叫千光明呢?或者有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欺诳、不飲酒,由于此因緣,而善心歡喜,在其身壞命終之後,爲日天子,而居于日宮殿,而有千光明,由于此因緣之故,名叫善業千光明。以六十個念頃(念頃爲起心的一剎那,爲極短的時間),名叫一羅耶,叁十羅耶名叫一摩睺多,一百摩睺多名叫一優波摩,日宮殿每年的六個月南行,日行叁十裏,極南不超過于閻浮提,日天子之北行,也是如是。

  由于甚麼緣故,日光會炎熱呢?有十種的因緣。那十種呢?第一爲:須彌山外有佉陀羅山,高度爲四萬二千由旬,縱廣爲四萬二千由旬,其邊爲無量,爲七寶所成的,日光照山時,觸而生熱,這就是第一緣之日光會炎熱。第二就是:佉陀羅山之表,有伊沙陀山,高度爲二萬一千由旬,縱廣也爲二萬一千由旬,周匝爲無量,爲七寶所成的,日光照此山,觸而生熱,就是第二緣的日光炎熱。第叁就是:伊沙陀

  山之表,有樹提陀羅山,上高爲一萬二千由旬,縱廣也爲一萬二千由旬,周匝爲無量,爲七寶所成的,日光照此山時,觸而生熱,就是第叁緣之日光炎熱。第四就是:離開樹提陀羅山之表,有山,名叫善見,高度爲六千由旬,縱廣也爲六千由旬,周匝爲無量,爲七寶所成的,日光照此山時,觸而生熱,就是第四緣之日光炎熱。第五就是:善見山之表,有馬祀山,高度爲叁千由旬,縱廣也爲叁千由旬,周匝爲無量,爲七寶所成的,日光照此山時,觸而生熱,就是第五緣之日光炎熱。

  第六就是:離開馬祀山之表,有尼彌陀羅山,高度爲一千二百由旬,縱廣爲一千二百由旬,周匝爲無量,爲七寶所成就的。日光照此山,一觸而生熱,就是第六緣之日光炎熱。第七就是:離開尼彌陀羅山之表,有一座叫做調伏之山,高度爲六百由旬,縱廣也爲六百由旬,周匝無量,爲七寶所成就的,日光照此山,一觸而生熱,就是第七緣之日光炎熱。第八就是:

  調伏山表有金剛輪山,高度爲叁百由旬,縱廣也爲叁百由旬,周匝爲無量,爲七寶所成就的。日光照此山,一觸而生熱,就是其第八緣之日光炎熱。又次,上面萬由旬之處,有天宮殿,名叫星宿,爲琉璃所成就的,日光照到那個宮殿,一觸就生熱,就是其第九緣之日光炎熱。又次,日宮殿之光照于大地,一觸而生熱,就是其第十緣-日光炎熱。」

  那時,世尊用偈頌而說:

  以此十因緣 日名爲千光 光明炎熾熱 佛日之所說

  (由于此十種因緣,太陽就名叫千光,光明之炎,很熾盛而熱度很強,爲佛陀如日光之所說的〔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故形容佛陀爲佛日〕)。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爲甚麼緣故冬天的日宮殿爲寒而不可以近呢?爲甚麼有光,而會冷呢?有十叁種因緣,使日雖會光,而令冷的。那十叁種呢?第一就是須彌山與佉陀羅山(伽陀羅山,須彌山邊之

  山)的中間有水。其廣爲八萬四千由旬,周匝無量。其水乃生很多的雜華,所謂優缽羅華(青蓮花)、拘勿頭華(黃色蓮花)、缽頭摩華(紅色蓮花)、分陀利華(白蓮花)、須幹提華(黑色蓮花),日光所照其水,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一緣,日光爲冷。第二就是佉陀羅山與伊沙陀羅山(離佉陀羅山不遠之山)的中間有水,其廣爲四萬二千由旬,縱廣也爲四萬二千由旬,周匝爲無量。有水而有諸雜華,日光所照,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二緣,日光爲冷。第叁就是伊沙陀羅山與樹提陀羅山(離伊沙陀羅山不遠之山)的中間有水,廣度爲二萬一千由旬,周匝爲無量,水中生有諸雜華,爲日光所照,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叁緣,日光爲冷。第四就是善見山(離巨陀羅山不遠之山)與樹提山的中間有水,廣度爲一萬二千由旬,周匝爲無量,水中生有諸雜華,日光所照,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四因緣,日光爲冷。

  第五就是善見山與馬祀山(離善見山不遠之山)的中間有水,廣度爲六千由旬,水中生諸雜華,日光所照,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五緣,日光爲冷。第六就是馬祀山與尼彌陀羅山(離馬食山不遠之山)的中間有水,其廣度爲一千二百由旬,周匝爲無量,水中生有諸雜華,日光所照,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六因緣的日光爲冷。其次,尼彌陀羅山與調伏山(離尼彌陀羅山不遠之山)的中間有水,廣度爲六百由旬,周匝爲無量,水中生有諸雜華,日光所照,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七因緣的日光爲冷。調伏山與金剛輪山(離調伏山不遠之山)的中間有水,其廣度爲叁百由旬,周匝爲無量,水中生有諸雜華,日光所照,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八緣之日光爲冷。

  又次,此閻浮提之此利地,有大海江河,日光所照,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九緣日光爲冷。閻浮提的地方,河比較少,拘耶尼(西牛貨洲)的地方,水比較多,

  日光所照,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十緣的日光爲冷。拘耶尼之河比較少,弗于逮(東勝身洲)之水比較多,日光所照,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十一緣之日光爲冷。弗于逮之河比較少,郁單曰(北勝洲)之河比較多,日光所照,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十二緣之日光爲冷。又次,日宮殿之光,照于大海水,日光所照,一觸而生冷,就是其第十叁緣之日光爲冷。」

  佛陀于此時,以偈頌而說:

  以此十叁緣 日名爲千光 其光明清冷 佛日之所說

  (由于此十叁種因緣,日名爲之千光的,其光明乃爲清冷的,是佛陀如日之所說的。)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月宮殿有時有損質,由盈滿而虧缺,光明會損減,因此之故,月宮名之爲損。月有二種義。第一爲住常度,第二叫做宮殿。四方遠見之故,爲之圓,寒與溫都很和適,爲天銀、琉璃所成就的。有二分,一分的天銀爲純真無

  雜,內外清徹,光明遠照,另一分之琉璃爲純真無雜,外內清徹,光明遠照。月宮殿的縱廣爲四十九由旬,宮牆以及地薄,都如梓柏。宮牆有七重,有七重的欄楯、七重的羅網、七重的寶鈴、七重的行樹,周匝都校飾,乃以七寶所成就的。乃至有算不盡的衆鳥相和而鳴。

  其月宮殿爲五風所執持,第一叫做持風,第二爲之養風,第叁叫做受風,第四爲之轉風,第五叫做調風。月天子所止的正殿,爲琉璃所造的,高度爲十六由旬。正殿有四個門,周匝有欄楯。月天子之座縱廣爲半由旬,爲七寶所成就的,爲清淨柔軟,有如天衣。月天子的身乃放光明,照琉璃殿,琉璃殿的光明又照于月宮,月宮之光…

《叁○ 世記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