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 世記經▪P24

  ..續本文上一頁,乃出照于四天下。月天子之壽,爲天壽五百歲,爲子孫相承的,並沒有異繼。其宮爲不壞,終究爲一劫之久。月宮周行時,其月天子並沒有周行之意,他說:我的行住,都常以五欲自相娛樂的。月宮周行時,有算不盡的百千諸大天神常

  在于前導,都歡樂無倦,好樂于捷疾,因此之故,月天子名叫捷疾。

  明天子之身,乃出千光明,其中五百光明爲下照,五百光明爲傍照,這都是由于其宿業的功德之故,而有此光明的,因此之故,月天子名叫千光。其宿業功德到底是如何呢?如世間有人供養沙門、婆羅門,布施于諸窮乏的人的飲食、衣服、湯藥、象馬、車乘、房舍、燈燭,分布而隨時給與,隨人意所須要的,都不會逆他人之意。又供養持戒的諸賢聖人,由于這些種種無數的法喜,而善心光明。有如剎帝璃王之以水澆其頭之種之初登王位那樣,其善心歡喜,也是如是。由于此因緣,在其身壞命終之時,而爲月天子。月宮殿有千光明,因此之故,說他爲善業得千光明。

  又以何業,而得千光明呢?如世間人,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绮語、不貪取、不瞋恚、不邪見,由于此因緣,善心歡喜。有

  如在四衢道頭,有大浴池,爲清淨無穢。有一個人,由于遠行,面疲極熱渴,到這裏來而入于此池內,去澡浴清涼,而歡喜快樂。那位行持十善的人,其善心歡喜,也是如是。其人身壞命終之後,爲月天子,而居于月宮殿,有千光明,由于此因緣之故,名叫善業千光。

  又以甚麼因緣,而得千光明呢?如世間有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欺诳、不飲酒,由于此因緣,而善心歡喜,在其身壞命終之後,爲月天子,而居于月宮殿,而有千光明,由于此因緣之故,名叫善業千光。六十個念頭之頃,名叫一羅耶,叁十羅耶名叫摩睺多,一百摩睺多名叫優婆摩。如日宮殿的六個月南行,日行叁十裏,極南不超過于閻浮提那樣,這時,月宮殿在一年的半年間南行,也不超過于閻浮提,月之北行,也是如是。

  由于甚麼緣故,月宮殿會有小小的損減呢?有叁種因緣之故,月宮殿會有小小(漸漸)的損減的。第一就是月光出于維

  (角行之故,背向轉出),就是其第一緣故月光會損減的。其次,月宮殿內有諸大臣身著青服,隨次而上,住處就會爲青,因此之故,月光會損減,就是第二因緣之月光會日日損減。其次,日宮有六十光,光照于月宮,映而使其不現,因此之故,所映之處,月光就會損減,就是其第叁因緣,月光會損減的。

  又以甚麼因緣之故,月光會漸滿呢?乃有叁種的因緣,使月光會漸滿的。那叁種呢?第一就是月光向于正方,因此之故,月光會滿。第二就是月宮的諸臣都穿青衣,哪位月天子乃以十五日,處在于中而坐,而共相娛樂,其光明遍照,遏阻諸天之光,因此之故,月光會普滿的。有如在衆燈燭當中,又燃一大炬火,此火乃遏諸燈明那樣,那位月天子也是如是。以月的十五日,在于天衆當中,遏絕衆光明,其光明乃獨照,也是如是的,這就是其第二因緣。第叁就是日天子雖有六十光照于月宮,十五日之時,月天子也能以光明逆

  照,使其不掩翳。這就是其叁因緣,月宮會圓滿,而沒有損減的。又以甚麼因緣,月光中有黑影呢?由于閻浮樹影在于月中,因此之故。月光中有影的。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心當如月的清涼而無熱,而到了檀越(施主)之家時,應專念不亂。又以何緣,而有諸江河呢?由于日月有熱度,由于熱而有炙,由于炙而有汗,由于汗而成江河,因此之故,世間裏會有江河。有甚麼因緣,在世間裏,會有五種子呢?由于有大亂風,從不敗的世界,將種子吹至而來生于此國的。第一就是根的子,第二就是莖的子,第叁就是節的子,第四就是虛中的子,第五就是子的子。就是其五種的種子。由于此因緣,世間裏有五種的種子之出生。此閻浮提爲日中之時,弗于逮(東勝身洲)的地方就是日沒之時,拘耶尼(西牛貨洲)爲日出之時,郁單曰(北勝洲)的地方爲夜半之時。拘耶尼之日中之時,閻浮提爲日沒之時,郁單曰的地方爲日出之時,弗于逮爲

  夜半之時,郁單曰之日中之時,拘耶尼爲日沒之時,弗于逮爲日出之時,爲閻浮提之夜半之時。如果弗于逮爲日中的話,郁單曰爲日沒之時,閻浮提日出之時,爲拘耶尼之夜半。閻浮提如果爲東方的話,弗于逮就爲西方,閻浮提如果爲西方的話,拘耶尼就爲東方,拘耶尼爲西方的話,郁單曰就爲東方,郁單曰爲西方的話,弗于逮就爲東方。

  閻浮提之所以名叫閻浮提的原因,就是下面有金山,高度爲叁十由旬,由于閻浮提樹而生(提樹下河水中産金),因此之故,名叫閻浮金。閻浮樹的果實,有如蕈,其味有如蜜,樹有五大孤,四面有四孤,上面有一孤。其東邊的孤,其孤果乃爲幹闼和(幹闼婆,執樂神)所食的,其南邊之孤,乃爲七國的人所食的。七國之一爲拘樓國,第二爲拘羅婆,第叁爲毗提,第四名叫善毗提,第五名叫漫陀,第六名叫婆羅,第七名叫婆梨。其西方的孤果,乃爲海蟲所食的,其北方的孤果爲禽

  獸所食,其上方的孤果,乃爲星宿天所食的。七大國之北方有七大黑山,一名裸土,二名叫做白鶴,叁名叫做守宮,第四名叫仙山,第五名叫高山,第六名叫禅山,第七名叫土山。其七黑山的上面有七位婆羅門仙人,此七仙人的住處,第一名叫善帝,第二名叫善光,第叁名叫守宮,第四名叫仙人,第五名叫護宮,第六名叫伽那那,第七名叫增益。」

  佛陀告訴比丘說:「劫初之時,衆生食地味之後,乃久住于世間,其食多的,其顔色爲麄悴,其食少的,其顔色爲光潤。因此之故,在其後來,乃得以知道衆生的顔色形貌的優劣,也因此而互相是非,都這樣說:『我乃勝過你,你乃不如我的。』由于他們之心存有彼與我,而懷著诤競之故,地味也就消竭。其次,有地皮(蕈狀的植物)之産生,其狀有如薄餅,色味都很香潔。那個時候,衆生都聚集在于一處,都懊惱悲泣,椎胸而說:『咄哉!爲禍!現在地味忽然不再顯現了!』

  有如現在的人之得盛美味,而稱言爲美善,然而後來又失去其美味,因此而憂惱那樣,他們也是如是的憂惱悔恨。後來就這樣的食地皮,而漸得其味。那些食多一些的人,其顔色都麄悴,那些食少一些的人,其顔色乃爲潤澤。然後乃知衆生之顔色形貌之有優劣,因此而互相是非,大家都說:『我乃勝過于你,你乃不如于我的。』由于其心存有彼與我,懷著诤競之故,地皮就同樣的消竭。

  其後,又有地膚(狀如蔓草的植物)之生出,轉更爲麄厚,其色乃如天華,其軟則若天衣,其味似如蜜。這時諸衆生又取而共食,而久住于世間。那些食多的,其顔色就轉損,那些食很少的人,其顔色乃有光澤,然後乃知道衆生的顔色形貌乃有優劣,而互相是非,大家都說:『我勝過于你,你乃不如于我。』由于其心存有彼與我,而懷著诤競之故,地膚也同樣的消竭。其後又有自然的粳米之産生,而沒有糠糩。不必(用)加以調和,就備有衆美

  味。那個時候,衆生都聚集而說:『咄哉!爲禍!現在地膚忽然不再顯現了。』有如現在的人之遭禍逢難,而叫苦說:『苦哉!』那樣。那個時候的衆生也是如是的懊惱悲歎!

  其後來,衆生便共取那些粳米去食,其身就因之而爲麄醜。也有男女之形(男女性相),都互相瞻視,因此,遂生欲想,而共在于屏處,去行那些不淨之行,其余的衆生看見後,都說:『咄!此爲非啊!爲甚麼衆生會共生而有如此之事呢?』那些行不淨的男子,看見他人的呵責之後,就自悔過而說:『我所作的爲非。』就將其身投在于地上。那位女人看見其男子將其身投在地上悔過而不起來,女人就便送食,其余的衆生看見後,問那位女人說:『妳持此飲食,到底是欲給與誰的呢?』回答說:『那位悔過的衆生,墮入于不善之行的人,我乃送食給他食的。』由于此言之故,在世間上,便有了不善的夫主之名。由于送飯給與其夫,因之而名叫妻。

  其後來的衆生,遂爲淫逸,不善之法就增加,爲了障蔽自己之故,遂造房舍,由此因緣之故,始有房舍之名。其後,衆生之淫逸轉增,就遂成爲夫妻。有一些衆生之壽、行、福,都消盡之時,從其光音天命終,而來生于此世間。那個時候,就托胎在于母胎之中,因此之故,世間裏,乃有了處胎之名。那個時候,首先建造瞻婆城,其次建造伽屍城,婆羅捺城,其次則造王舍城。在日出之時建造,即日出之時就完成。由于此因緣,世間便有了城郭、郡邑,爲國王所治之名。

  那個時候,衆生都初食自然的粳米之時,都早上收成,而夕暮又再成熟,夕暮收成時,翌日的晨朝乃又成熟,收成後,又再生,並沒有莖稈。這時,有衆生默自念而說:『爲甚麼須要這樣的日日去收獲,去疲勞我身幹嗎?現在應該並取,以供應數日之份爲是。』就這樣的實時並獲,都積聚數日之糧。其余的人,稍後,乃對此人而說:『我們可以互相去共取粳

  米吧!』此人回答說:『我已經先積了,不須要更取了。你如果欲取的話,就自隨意去取吧!』後人又自念而說:『前面的人能取二日的余糧,我豈不能取叁天的糧呢?』此人就這樣的去積叁日的余糧。又有其它的人對他說:『我們共同去取糧來吧。』此人回答說:『我已取叁天的余糧了,你如果欲取的話,就自己隨意去取吧。』此人思念說:『那個人能取叁日的糧,我豈不能取五日之糧呢?』就這樣的取五日的糧。這時,衆生都競積余糧之故,那時的粳米便生出糠糩來,同時,一旦收取後,就不再生,而有枯稈的現象。

  那時,衆生集在于一處,都懊惱悲泣,都拍胸而說:『咄!這就是災禍哉!』都自悼責而說:『我們本來都是化生的,都以念爲食,都有身光自照,有神足能飛空,都安樂無礙。其後,地味始生時,色味都具足。當時我們都食此地味,都由之而久住于世間。其中,食多的人,其顔色都轉麄,其食少的人,其顔色仍然有光

  …

《叁○ 世記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