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地又有丛林,名叫庵婆罗,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阎婆,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婆罗,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多罗,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那多罗,纵广为五十
由旬。又有丛林,名叫为男,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为女,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男女,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其名为散那,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栴檀,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佉詶罗,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波捺婆罗,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毗罗,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香捺,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为梨,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安石留,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为甘,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呵梨勒,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毗酰勒,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阿摩勒,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阿摩犁,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捺,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甘蔗,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苇,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竹,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舍
罗。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舍罗业,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木瓜,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大木瓜,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解脱华,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瞻婆,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婆罗罗,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修摩那,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婆师,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多罗梨,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伽耶,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丛林,名叫葡萄,纵广为五十由旬。
经过这里后,其地为空的(有空地),在其空地中,又有花池,纵广为五十由旬。又有钵头摩池(青莲花池)、俱物头池(黄莲花池)、分陀利池(白莲花池),毒蛇满在其中(有很多毒蛇在里面),各各都为纵广五十由旬。经过这里后,地都是空的(有空地),在其空地中,有大海水,名叫郁禅那。此水的下面有转轮圣王之道,广为十二由旬,挟道的
两边有七重的墙、七重的栏楯、七重的罗网,七重的行树,周匝的校饰,都以七宝而成的。在阎浮提之地,如有转轮圣王出现于世间时,海水自然会退去,其道会平现。离开大海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名叫郁禅。其山乃非常的端严,树木很繁茂。花果很炽盛,种种的香,非常的芬馥,异类的禽兽,没有不有的。离开郁禅山不远的地方有山,名叫金壁,里面有八万的岩窟,有八万的象王止住在此诸窟里面,其身都纯白色,头为杂色,口有六只牙,齿的中间,都以金填的。过了金壁山后,有一座山,名叫雪山,纵广为五百由旬,深度也为五百由旬,东西都入于海里。雪山的中间有一座宝山,高度为二十由旬。
雪山的埵山的高度为一百由旬,其山的顶上有阿耨达池(无热恼池),纵广为五十由旬,其水为清冷,为澄净而无秽污。有了七宝的砌垒,有了七重的栏楯,有了七重的行树,为种种的异色,都以七宝合成的。其栏楯的成分乃为:金栏而银桄
(杆),银栏而金桄,琉璃栏而水精桄,水精栏而琉璃桄,赤珠栏而码瑙桄,码瑙栏而赤珠桄,砗磲栏而以众宝为桄。金网而银铃,银网而金铃,琉璃网而水精铃,水精网而琉璃铃,砗磲网而以七宝为铃。金多罗树则为金根、金枝,而银叶银果,银多罗树则为银根、银枝,而金叶金果,水精树则为水精根、枝,而琉璃的花、果,赤珠树则为赤珠根、枝,而码瑙叶、玛瑙花、果,砗磲树为砗磲根、枝,而众宝的花、果。
阿耨达池之侧,都有了园观浴池,众花积聚,种种的树叶、花果,均很繁茂。有种种的香风,芬馥遍布于四方。种种的异类的诸鸟,都哀鸣相和。阿耨达池的池底,为金沙充满,其池的四边均有梯陛,有金桄而银陛,银桄而金陛,琉璃桄而水精陛,水精桄而琉璃陛,赤珠桄而玛瑙陛,玛瑙桄枕而赤珠陛,砗磲桄而众宝之陛。环遶水池的周匝,均有栏楯,也生有四种之花,青色、黄色、赤色、白色,都
夹杂而参厕其中间。其华都如车轮,其根都如车毂。由花根流出其汁,其色乃白如乳,味之甘,乃如蜜。阿耨达池之东方,有恒伽河,从牛口流出,率从五百河而流入于东海。阿耨达池的南方,有新头河,从师子口流出,率从五百河而流入于南海。阿耨达池的西方,有婆叉河,从马口流出,率从五百河而流入于西海。阿耨达池的北方,有斯陀河,从象口中流出,从五百河流入于北海。阿耨达的宫中,有五柱堂,阿耨达龙王(无热龙王,下面为有关于此龙王的记事),恒住于此里面。」
佛陀说:「为甚么缘故,名叫阿耨达呢?阿耨达的意义是甚么呢?因为在此阎浮提里面所有的龙王,都均为有三种疾患,唯有阿耨达龙没有此三患。那三患呢?第一就是全体阎浮提所有的诸龙,都被热风、热沙着于其身,而烧热其皮肉,及烧热诸龙的骨髓,都以此为其苦恼,唯有阿耨达龙没有此种苦患。第二就徒:全体阎浮提所有的龙宫,都有恶风之暴起,
而吹其宫内,使牠们失去了宝饰衣,龙身就自现体,都以此为苦恼,唯有阿耨达龙王没有如是的苦患。第三就是:全体阎浮提所有的龙王,各在宫中相娱乐之时,会有金翅大鸟飞入于宫中去搏撮,或者始生方便,欲取龙食时(全翅鸟刚展其力,欲搏取龙去为其食料时),诸龙都会怖惧,常为此而怀热恼,唯有阿耨达龙没有如此的苦患。如果金翅鸟生起其念,而欲住的话,就便会命终,因此之故,名叫阿耨达。」(无热)。
佛陀告诉诸比丘们说:「雪山的右边,有一个城,名叫毗舍离,其城北有七黑山,在七黑山的北方有香山,其山常有歌唱伎乐的音乐的声音。山内有二个窟,一名叫做昼,第二窟之名叫做善昼,为天的七宝所成的,为柔软香洁,有如天衣那样。有妙音的干闼婆王(乐神)率领五百位干闼婆止住在其里面。昼窟与善昼窟的北方有婆罗树王,名叫善住,有八千株的树王围遶在其四面。善住树王之下,有象
王,也是名叫善住,都止住在此树下,身体为纯自色,七处(两足下、两手、两肩、顶中之七个地方)都平住,其力能飞行(跑步如飞)。其头为赤色,夹杂有杂色之毛,六支牙都为纤佣,以金填在于其间,有八千只象,围遶随从在那里。其八千株的树王的下面的八千匹象,也是同样的。
善住树王的北方,有大的浴池,名叫摩陀延,纵广为五十由旬,有八千个浴池周匝围遶于此大浴池,其水很清凉,并没有尘秽,都以七宝堑,周匝砌垒而围遶。池有七重的栏楯、七重的罗网、七重的行树,皆七宝所成的。有金栏而银桄,银栏而金桄;水精栏而琉璃桄,琉璃栏而水精桄;赤珠栏而码瑙桄,码瑙栏而赤珠桄;砗磲栏而众宝桄。其金罗网之下,所垂的为银铃,其银罗网之下所垂的为金铃,水精罗网所垂的为琉璃铃,琉璃罗网所垂的为水精铃,赤珠罗网所垂的为码瑙铃,码瑙罗网所垂的为赤珠铃,砗磲罗网所垂的
为众宝铃。其间的金树乃为金根金枝,而银叶与银的花实;其银树即为:银根银枝,而金叶金花金实;水精树为水精根枝,而琉璃花实;琉璃树为琉璃根枝,而水精花实;赤珠树为赤珠根枝,而码瑙花实;码瑙树为码瑙根枝,而赤珠花实;砗磲树为砗磲根枝,而众宝花实。
又其池底,乃以金沙布散的。遶池的周匝,有七宝的阶道。金陛而银蹬,银陛而金蹬,水精陛而琉璃蹬,琉璃陛而水精蹬,赤珠陛而码瑙蹬,码瑙陛而赤珠蹬,砗磲陛而众宝蹬,挟陛的两边,皆有宝栏楯。又其池中,乃生四种的华,青、黄、赤、白,众色参杂其间。其华如车轮那样,其根即如车毂。花根会流出汁,其色如乳那样之白,其味如蜜那样之甘。遶池的四面,有众园观、丛林、浴池,而生种种的花。树木很清凉,花果很丰盛,无数的众鸟,相和而鸣,也是如是。善住象王起念,而欲游戏,而欲进入于池里去洗浴之时,即会念起八千匹的象王之事。这
时,八千匹的象王,也会又念:善住象王现在正在怀念于我们,我们应该赶至象王之处!于是(就这样的),众象即往象王之前而立在于那里。
这时,善住象王乃率领八千匹象,欲到于摩陀延池,在诸象当中,有的为大象王持盖的,有执宝扇在扇大象王的,里面也有作倡伎乐,在前面为导引的。这时,善住象王乃入于池内去洗浴,而作倡伎乐,共相娱乐在那里。或者有象,为象王洗鼻的,也有洗口、洗头、洗牙、洗耳、洗腹、洗背、洗尾、洗足的。里面也有拔起华根,将其洗洁后,给与象王吃食的,也有取四种花,散在于象王的身上的。那个时候,善住象王在于池里洗浴、饮食,共相娱乐之后,就上于岸上,向于善住树而立在那里。其随来的八千象,即在于其后,各自进入于池内去洗浴、饮食,共相娱乐。一切完毕之后,就出池而至于象王之处。
这时,象王率领八千象,前后导引跟
从,而至于善住树王之处,就中,有的持盖去覆荫象王,也有执宝扇去扇象王的,其中也有作倡伎乐,在前引导的。这时,善住象王到了树王之处后,即随其坐卧行步的自由,而游止于其处。其余的八千象,也各自在于树下,坐卧行步都同样的随他们之意,而游止于其处。在树林中,有的树之围,为八寻(一寻为八尺),也有围为九寻,乃至于十寻、十五寻的,唯有善住象王所止住的婆罗树王树之围为十六寻。其八千娑罗树的枝叶堕落之时,会有清风远吹,而把它吹置于林外。又八千象之大小便时,会有诸夜叉鬼(恶鬼的总称),将其除之于树林之外。」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这只善住象王,有很大的神力的功德,就是如是,虽然为畜生,但是所受之福,乃为如是的。」
二、世记经:郁单曰品第二
大意:须弥山北方有大洲,为郁单曰(北俱卢洲,译为胜处。本经叙述此洲的山川草木,鸟…
《三○ 世记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