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明行道六成就法▪P3

  ..續本文上一頁色甘露液,盈溢至頂,灌溉全身。如是即于頂輪,又變成紅年甘露液,傾降而下,周潤全身,直達手指足趾之尖端而無余。

  靈熱成就的根本修習,到此才達到至極超勝的境界。

  (3)實驗

  實驗分爲兩個階段:①獲證熱益修習法;②獲證極樂修習法。

  ①獲證熱益 此又分爲3個部分:甲、練身,乙、風息,丙、觀想。

  甲、練身 練身的姿勢是,兩小腿交叉而坐,右小腿在外,兩足跟墊置兩大腿之下;兩膝壓在兩趾上;又于膝內彎隙中,插入兩手,以兜攀抓住大腿。如手臂過長,可交叉之,即左手抓右腿,右手抓左腿;如不過長,不必交叉。坐穩後,扭動胸腹,先由右而左,次由左而右,各作叁遍。繼而用力震動腹部,攪動內部,再用力抖動全身,如烈馬振毛。隨即依于兩膝著地,及兩手抓住膝彎大腿的姿勢,將全身用力上提,盡所能地離開地面,越高越好。然後又用力向下猛然抛跌,而頓坐于禅座上(此法愈能上提離地,愈能猛力抛跌頓坐者,則愈有效)。以上動作各作叁遍後,再加上一個極其用力的高舉抛坐,如此算一課。總共作叁課。

  乙、風息 調風息者,用力將吸息逼入肺部最下端,氣封于密,忍至無可再忍,然後噴出。(可參照寶瓶氣的修法)

  丙、觀想 觀想自身爲內體空明的金剛瑜伽母,體內左中右叁大靈脈、四輪、及臍下四指處等(如上述者)一一專念觀想,務必達到了分明;次又觀想兩掌心及兩足底,各有一個太陽,並使這四太陽,兩兩對合。再觀想臍下命門處,也有一個太陽,正在叁脈會合的地方。

  然後進行以下修習:以手足心相對相搓,觀想有熱極的火爆生,此火産生後,又觸發命門處日輪之火。日輪之火也爆生,延燒到半阿字。又發爆生之火,延及全身,無處不熾,然後有靈熱之火,勃然怒生。這樣,當呼息時,觀想此靈熱之火,噴出充滿整個空間。作此觀想時,須伴隨作上述的舉身離地及猛力抛跌而坐的動作叁七21遍。作此修習法時,除手足相搓外,其余時候要保持原坐姿。如是觀想練習,7天以後,行者只穿單衣就可抵禦嚴寒的天氣。

  ②獲證極樂修習法 此法又分爲叁部分:甲、觀想金剛瑜伽母,乙、月液的融降,丙、秘密的體功。

  甲、觀想金剛瑜伽母。此觀想法的功能就是使表陽極的菩提心月液能夠融解頂輪的杭字而流降

  乙、菩提月液的融降。在進行此法前,行者須先修習靈熱六體功法、呼吸四種合法及種種發生靈熱觀想等。(六體功法見下文,其他諸法均見于上述根本修習法中。)以上各法修習成熟後,乃可行此。此時行者觀想自身變作藍色的“火集輪”(梵名“桑巴羅洽格羅”,藏名“柯爾羅董巴”。它代表心的男性,而金剛瑜伽母代表心的女性)。藍色者,表如一大晴空的真實不變,無上大自在空。無德不集,故名大集。金剛通體空明,如藍色極薄絹所張的帳篷,通明透亮,中有叁脈四輪、半阿字及杭字等,一一如前文所述。

  靈力觸動,發生火焰,上升至頂輪中,溶化,滴降月液,落于上。又當字融化,即猛然一聲爆炸,其火焰急速下降,火焰增熾,至于臍輪。此時字,更加溶化,月液下降,使彼火焰更加熾盛,複上升延燒心輪,再至喉輪,最後至頂輪。

  最後字,全部融化,降落喉輪,此時即有“大喜樂”生起(此爲四喜的初喜,二喜爲超喜樂,叁喜爲奇喜樂,均屬有漏的世間成就。第四喜爲俱生喜樂,方爲無漏的出世間成就)。同時,這時就有刹那萬變的種種境相現前(這種種境相,就像快溺死又被救起來的人一樣,悲喜交集,自述有:沈沒遭溺時感受到的種種境相。瑜伽行者修行到本段“大喜樂”生時,自己本身過去遭受的種種悲懼喜樂及平等對待的境相,全在這時出現,但是,須了悟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都是空幻不實的,及了悟色空不二的無二真空性)。行者就能得到安住于一切法平等的真空境。

  隨後,字的菩提月液滴降而下,達于心輪時,就有“超喜樂”産生,有成熟業的知覺,證于無邊際的空境。

  月液再下降,到達臍輪時,有“奇喜樂”生起,即獲證于通體靈脈,一時振奮,豁然而得入住于大自在的空境。

  最後字菩提月液降至海底輪中,就獲證俱生喜樂,這時連極微細分的時間法性,亦皆了達,而得入住于無二空境,唯一清淨光明,任何世間法都不足以擾動此妙明真空的心境。

  以上是依于菩提月液,溶化流降入于四靈脈輪,而依次序獲證“大”、“超”、“奇”及“俱”四喜樂的微妙實驗修習。

  丙、秘密的體功法

  那若巴祖師秘傳根本體功法,分六事、二十事及五十事,行者當修習。

  原藏文本所述靈熱成就至此已完。下述六體功法,不見于原書者,是原書英譯的達瓦上師得之于不丹的大修行者諾蒲上師,原名爲“大樂行體功法訓練五肢的根本心要”。達瓦上師發大慈利衆之心,將六事體功法譯傳于此。然後世修習者,當須首先皈教曆代上師。

  那若巴祖師秘傳六事體功法

  那漠嘛哈母渣(皈敬大手印)。

  A、兩拳安膝上,兩足跏趺坐,扭轉腰身,身隨腰轉,由右而左,由左而右,各叁次。此功能使所部諸患消除,且能解開臍輪靈脈中的結系(結系解除後,身中乃得健康)。

  B、次則扭轉及俯仰頭頸。這一動作有助于使頂喉際的結系解開。

  C、展掌覆于膝上,掌心向下,坐式仍如前,扭動上身,由右而左,由左而右,則上身疾患得以消除,而上身的各脈道的結系得以解開。

  D、伸縮四肢以消除疾患,而解開四肢脈道的結系。具體修法是:先做兩手及膀臂的動作,將右臂膀平直向前伸出,展掌並指,水平向下,同時左手展掌並指,從右肩而下(外側),用力擦摸至右手指尖。翻轉,從右掌心而上(裏側),用力擦摸至臂至膀,末以擊拍式用力拍擊右肋窩處。此動作做叁遍後,換手照前法進行,也作叁遍。最後作一個提舉身體離地,用力抛跌頓坐的動作。次用左右手摩擦兩腿足,也作叁次,後再作舉身抛跌的坐式。這是伸法。縮法者,以兩手握拳曲臂,緊靠兩乳際,而以兩膀夾拍兩肋骨,用力拍擊,如鳥夾拍翅膀,加上舉身跌坐法,共作叁次。最後做下肢的動作:兩手展掌,平放于身後地上或坐墊,以支撐其身,用臀部坐穩,乃將兩腿足輪流向前方空中,用力伸踢直出,並抖動。

  E、舉身抛跌頓坐之法可以把全身脈道的所有結系開解。然舉體高升之時,向左右扭動,且用力抖振其身體,以穩定其著地的小腿與足。

  F、身向前俯屈,以兩手支撐于地或坐墊,用力抖振身體,並用力發uh(音嗚)聲,呼出陳息,然後擡起身體而用手摩擦全身。這樣,全身所有的脈道,皆得安靜,而各安其部位矣。

  2.幻觀成就法

  幻觀成就法分爲叁部分:(1)認證不清淨的幻色身爲“嘛雅”(藏音Maya,義爲幻變),(2)認證清淨的幻色身亦爲“嘛雅”,(3)認證一切法皆爲“嘛雅”。

  (1)認證不清淨的幻色身都爲“嘛雅”,如偈雲:

  依于業成熟,幻色身得生。

  修煉此法。需在面前適宜的地方,放置一面大鏡子,自照其身,並細細觀察。觀想此鏡子中的幻我有種種榮耀、地位、高官厚祿,並享有種種榮譽,並加谄媚等事,全部加于其身,心生喜樂,且形于顔面。繼而又反之,想有某種心愛之物被人剝奪,或無緣無故受到誣陷、譏毀、聲譽受損等,心生不喜樂,且形于顔面。觀想時,設想鏡中幻我與己身之間,有種種喜樂及不喜樂的事情,加于其身。這種觀察法,爲使行者能自我窺盼他的幻色身所依靠的我和我執。因爲鏡中觀己,即同他人觀我,我觀他人,觀對方一遇順心遂意的事情,加于身、生于心,形于顔面,喜樂的情感一下子就表現在面部了。這正像世間愚人和猢狲的行爲。行者如是深刻修作此觀,結果自能明了于我所執的弊端,了解一切傲慢自高的愚癡,實是修學聖道的障礙。

  接著觀此鏡中幻相,與我的幻身,原爲一體,無二無別。並以16種比喻法(指喻爲如幻城、如水中月、如幻術、如夢中物、如鏡中相等),自忖自思,再觀之。這樣精勤修習此觀的結果,即能認證此身原爲幻化之身,所謂“嘛雅”,並非實在者。

  (2)認證清淨幻色身亦爲嘛雅,此認證包括兩部分,①爲觀想所成的清淨幻色身,②爲圓滿現出的清淨幻色身。

  ①觀想所成的清淨幻色身,如偈雲:

  應如鏡中所現者,金剛薩埵妙肖像。

  感應道交攝受際,于無垢鏡面上現。

  以塑鑄或繪畫的金剛薩埵,或其他種種本尊的肖像,放于適當的位置,令其受照射,而反映于面前的白幕中。專注視覺及心念以觀想聖像,入定于白幕,久即能見其像,活潑如生,在白幕與己身之中間,懸空宛然而住。

  上述觀法成熟後,繼則觀想自己之身,與此聖像,一一相同,無二無別。此之功候成熟後,繼複舉任何他人之身能見者,等同聖像,無二無別。又成熟後,觀一切能見者,等同本尊,無二無別。此之功候成熟後,則所有一切世間的各種物體示現,行者觀之,無非本尊的遊戲神通所變觀。

  這就是成就本尊的實相的如如觀,或叫如幻觀,也名爲轉變一切現見成父佛或母佛觀。

  ②圓滿現出的清淨幻色身 此法(一似甯瑪派之大圓滿妥噶頓超之修法)如教說:

  是爲一切智根本,能證入考涅槃近。

  如前所說,修習毗盧遮那佛七式之坐儀,能了知一切身心靈命的真實妙谛。要想證得圓滿出現的清淨幻色身,須做到:勿追念過去,勿預念未來,勿寄念現在,唯以一心不亂,專注觀于當前無盡的天空。于是心念之力,得隨靈力安住中脈,而一切雜亂心想,得寂靜境。

  在此境中,會出現如靈熱成就所出現的五種現象和煙霧等。修習得好的行者,還可以在無雲晴空中,顯現出至極圓滿相好光明的佛相,如水映現清淨月輪,或如鏡中顯現勝相,爲佛的應化身,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了了分明;如果是佛的無上報身,行者看不見,但可…

《明行道六成就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世出世間真谛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