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聽到其聲音。至提婆菩薩(指龍樹弟子聖天)有偈說:
諸相如夢如幻變,諸佛徒等皆能言。
不學感應道交者,夢幻實相不得見。
(3)認證一切法皆爲嘛雅 此法如教說:
叁界一切動靜法,認證無二無異體。
修行者如能達到控製叁摩地的心境,加上對真空實相的認證,則觀察所有一切現象,如生死涅槃等,初似二邊對待,究其實際,當體元空,所以當兩邊無執著時,融爲一道真空,無二無異。凡所有表面上的真理,終不外正叁摩地所勘破的幻法而已。
集中心神于上述禅定,保持絕對的安止境,方可進而圓證究竟真際的淨光明境。
3.夢觀成就法
夢觀成就法分爲:(1)明悉夢境,(2)轉變夢境,(3)認證夢境爲幻變,(4)禅定于夢境的實相。
(1)明悉夢境 此有3種方法:①依心願力,②依風息力,③依觀想力。
①依心願力的修習,也叫做“初步的夢境明悉法”,使日間及夜間的意識,以心願力保持相續不斷,就是說,在一切情況下,修煉者堅持這一觀念:白天的一切就是夜間的夢境。並且堅具心願,必定能夠明悉夢境真相。且于夜間入睡時,誠懇請求上師,使自己能明悉夢境,並堅具心願,明悉夢境無遺,入定于此,心能明悉。如偈所說:
一切皆由因得果,完全依靠心願力。
②依風息力 依風息力的修習方法是:行者右側臥,如獅子臥。右手大拇指和無名指,抵壓喉部顫動脈管,用左手遮鼻孔,合口貯津液。如果此時睡著了,所夢鏡相,如同醒時一一經曆分明,而無散失。這樣修習感到熟練境地時,記憶相續而不斷,所有夢中、醒中的一切幻法觀相,曆曆明悉,而沒有遺漏。
③依觀想力 此又分爲叁:
甲、觀想自身,觀想自身變成金剛瑜伽母,于靈脈喉輪中,有紅色“e :”字,放射光明,這是金剛報身的真體。(藏密認爲,喉輪喉管間,有穴管狀,長3寸余,當靈力靜止其中之時,熟睡無夢,若于其中動蕩之時,則夢境産生。)
心神集中于研字光明,照射法界,于是能認知世間的一切現象,如鏡中諸影、夢中境相,皆幻而不真,並不實存。
乙、獲得觀想效益 就是說夜間睡眠時,如上作觀,明悉夢境。晨醒,作寶瓶氣呼吸7次,懇請金剛上師11次,請求明悉夢境。將心神集中在雙眉之間的白色明點,明點大小如豆,光亮而不刺眼。如果是血液過多的人,觀想此明點爲紅色;如果屬于神經過敏的人,明點爲綠色。
如依上述方法而仍然未能明悉夢境的,除在夜間入睡時禅定于明點外,于早晨醒起時,作寶瓶氣呼吸21遍,並懇求金剛上師21遍,再觀想海底輪有黑色明點。這樣,所有夢境,將明悉無遺。
丙、防止夢境的散失 夢境散失有4種情況:A、醒時散失,B、疲勞過度,C、身心痛苦,D、沈寂消極。
A、人在睡夢中,正要明悉其夢境,忽然醒來,于是夢境散失。對治方法是:多吃營養食物和加強身體運動,使睡夢能安穩深沈。
B、行者如果疲勞過度,則會出現夢多繁雜,且多重複。對治方法是:經常禅定于夢境,堅定明悉夢境的心願,更配以寶瓶氣呼吸,並觀想眉間之明點,二者混合施行。
C、因身心痛苦,常出現夢多但醒後什麼也記不起的情況。對治方法是避免一切穢惡不潔刺激的環境和事由,重新接受叁摩地大灌頂,並且加上海底輪觀明點。
D、因沈寂消極,一般睡中無夢境,對治方法是,在修寶瓶氣的呼吸時,同時觀想海底輪有明點;並且按照儀軌,供養護法空行如“毗羅”( 意“勇父”)及“空行女”等。
(2)轉變夢境 轉變夢境指不爲夢中境相所左右,比如在夢中見到火光,應自思,這是夢中火,有何懼哉?堅定自信,反而用足踏在火上。凡在夢中見到類似的境相,均用足踏。
修煉此法成熟後,轉移心願,深信自己能見到諸佛刹土。在睡覺時,觀想一紅色明點在喉輪內,同時堅誠祈願,就會見到想望見的佛刹,那裏無比莊嚴,如教所示,于心念中一一分明。能如是專一其心念的觀修者,定當見到佛刹淨勝境界,如兜率內院、西方極樂世界、東方金剛喜知世界(即妙喜世界)等勝境。
這是轉變夢境的實驗法門。
(3)認證夢境爲幻變 此法如偈所說:
雲何認識夢幻境,當先遣除恐怖想。
夢火轉水以對治,夢微物者轉成大。
夢見大物變成小,如是了達形式幻。
一變成多多變一,一多等幻亦皆了。
依此精勤不斷修,直至究竟了于幻。
宇宙本來就是幻,一切爲真如(自性、實相)所示現;夢境也是幻,一切爲八識所示現。(密宗于是有修夢成佛的說法。)對于一切水火、大小、一多等幻象,發展自心靈力,能依靠自己的意志力,改變幻夢中的境界。進一步,明了幻夢之境原爲隨心所變現,等同海市蜃樓。又進一步,明了醒時一切見聞覺知都是生死夢幻,沒有一種是實存的,也是幻變而已。最後一步,就得到大認證,宇宙間的一切,如莊嚴如佛刹,卑劣如地獄,大至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小而有情無情,物質與非物質,都是真知示現的一切幻象,與八識示現的夢境一樣。修習者如果能深入禅定,離言絕思,叁密相應,則宇宙森羅萬象,隱一念而不動,無不消歸真如,世界幻象,遂與自心交相融化,無迹可尋,其中寂靜光明,不可言說。一不相應,妄心妄境生起分別心,有關世界的種種境相又複出現。因此,世界或融爲一體或呈現分別的現象,都完全操自我心,一言以蔽之,世界者,就是我心的表現啊。
此時方能印證根本正智,而産生塵刹相入、滴海交融、無二無別的涅槃大樂境界。一時舉地當前,彼無所不具、無盡無余,一切智智的真實體性,妙明淨心的究竟真相就是這樣的。
修習者到這個境界,可以自我觀察,我擁有的身體,無異于夢中的幻色,其他人、其他生命的身也是如此。再觀察世間一切現象,都是本尊的神畫幻變。如是自得認證一切,都是“嘛雅”(幻變)。
(4)禅定于夢境的實相 禅定于夢境的實相,就是禅定于實相的本質。當夢中出現本尊(或聖相),集中心神,妄念不動,絕對安心,本尊形象保持于心,處于無想情況中;久之,此聖淨本尊自與無相之心和融無間,合爲一體,這時,真實清淨光明發生。這種淨光的本質是真空,即非真非空。
修煉到這時屬于成熟階段,則可以在醒時,在夢中,認知世界一切現象,都是幻而不真,爲淨光所産生,此爲幻變的真相。乃至認知世界一切幻象,皆爲真如(本體)所示現。
4.淨光成就法
淨光成就又叫“光明成就”。淨光有3種:(1)根本淨光,(2)道淨光,(3)果淨光。
(1)根本淨光 正如教中偈頌所說:
最極上妙教,厥爲淨光法。
根本道及果,是叁應善學。
意思是說,最高妙的法門是淨光法。要認知淨光,應該修學根本淨光、道淨光和果淨光。淨光不可思議,無處不在,照耀一切的心,在一切有情的心中生長。
所謂心之真體,諸法實相,不二不異的真空,超越一切現象。行者修煉到並受用于無上清淨大安樂境時,就獲證到超越一切思想者--這就是根本淨光。
(2)道淨光 道淨光的修學有叁:
①日中道行,融合淨光;
②夜間道行,融合淨光;
③中陰現前,融合淨光。
①修習日中道行,融合淨光,有五個原則(五要妙教授),亦作爲測驗標准,考察行者是否在菩提道中,實施了清淨叁智,究竟達到何種程度?五個原則是:實相之認識;淨光之程度;清淨叁智(淨光叁喻);修持進度;修行的果境。密乘瑜伽上師在接受弟子時,常作測驗,測驗的標准,就是了解弟子對于淨光之喻的功候,達到什麼程度?對于真如認識的切實功夫,造境如何?
淨光叁喻是:
①子淨光,由勤習谛洛巴的“六不法”而有證得者。
②母淨光,即根本淨光,此于前念方滅、後念未生之間而證得者。
③和合淨光,是前二者已經證得並和合爲一的正智淨光明境。
修習密法的首要是什麼
皈依上師,修習與上師相應的瑜伽爲首要。
修習淨光法的總相是什麼?恰如母體出生嬰兒。
修習淨光法的境界是怎樣的
有叁種境界:光、燃、持。
詳細解釋是這樣的:行者修習淨光法應當首先求證母淨光或根本淨光。在此基礎上,子淨光方能出生,所以有母體生嬰的比喻。
證得母淨光,稱做“光”,由此母淨光顯發照耀,稱做“燃”,由于燃照的德能能夠長住靈明之境,叫做“持”。
母淨光的證得,必發生在前念已滅、後念未生的時候。
子淨光的發生,必須修習谛洛巴的“六不法”,其偈說:
不想像 不思慮 不分別
不禅定 不回憶 不動念
(不禅定的意思是指行者不思考從事禅定這件事。不思考禅定,才能入定。)
禅定到這種程度,生子淨光。空與幻象,原本爲一。此源出于無垢染本元真心之清淨光明;先已發生的是母淨光。
認證母淨光與子淨光融合爲一,即融合了道淨光的本質,合爲一元。
②修習夜中道行融合淨光,如偈說:
觀自心輪中,有四葉蓮花。
四葉及蕊臺,齊皆舒展放。
中央有“>”(音:吽)字,周“e-QÖ-L-_”(音:阿努打羅)。
又有偈說:
于五蘊大及諸界,集中兩時能知力。 (兩時所謂“光”者,不是光,而是空明大樂現前的境界。所謂“燃”是說此樂境持續和明悟。所謂“持”,是指此種境相,依次顯發而不失。這與前面的同名叁境界不同。)
淨光的認證,必在醒境方終、睡境初至的中間獲得。
顯發淨光妙用者。須把禅定法門融合于睡眠境中。
融合淨光與禅定,先須懇求上師加持,期望能夠認證淨光,然後堅定心願,即得認證。
睡時右側臥,即“獅子臥”。觀想自身變成本尊,在自心內有一朵四葉蓮花及中心蕊臺,中央有“>”字,前花瓣上面有一“e”字,右花瓣上有“QÖ”字,後…
《明行道六成就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