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父母正行房事,即生南瞻部洲。
如見天宮輝煌壯麗而入其中,即生天道。
由于業力積習,令人迷妄顛倒,至此境界,仍極盛強,熾然急欲求生。因此這時期稱“食香者求生期”。
選擇胎門的瑜伽法
轉世擇胎,有切要法,如偈說:
貪著與厭惡,諸欲悉排除。
堅住善淨念,離一切妄想。
一心唯專注,選擇善胎門。
及修習轉識,生“喜知”等土。
行者應當知道一切恐怖驚奇的聲音形色,都是幻妄,則不堪投入的胎門,自能閉息。凡是回憶生前已學的自性真空之理,及上師本尊,則不堪投入的胎門,亦自閉息。
觀想自己即將往生之處,必爲尊貴富有的人間積善之家,有緣來世再修,則如此之生,隨念即得,這就是勝化身。
瑜伽行者生前精勤修持,臨終即使未能證見淨光,亦能離開人間,不退菩薩之位,往生十方淨土,如西方極樂世界,金剛薩埵“喜知”世界(即東方妙喜世界)。種種淨樂佛土,亦能隨願往生。
6.轉識成就法
轉識成就,一譯“遷識”、“神識遷移法”,藏名“破瓦”或“頗哇”。有叁等成就之分:上等者,轉識成法身;中等者,轉識成報身;下等者,轉識成勝化身。
最上者于初期中陰,認知淨光,成就法身。
中等者于中期中陰,證入智悲合體,成就報身。
下等者只取勝善轉生身。
上述叁種成就是就身言,而修法非有3種,唯有1種。
根本上師瑜伽轉識法
依于金剛上師修持“破瓦”轉識法,
有偈說:
先作寶瓶氣,風息叁七遍。
用意提識神,經脊椎上行。
于叁七靈輪,一一輪提升。
上升複下降,相應誦賓言。
此所誦真言,有全半兩聲。
誦真言之聲,呼出高且響。
導能知識神,趣入淨樂界。
臨終時一至,轉識頓成就。
此法分常修和臨用兩部分。
1)常修
先發願心,誓成佛道。次則觀想自身成金剛瑜伽母,通體空明。于脊椎處,有中脈,上大下小,下抵會陰,封口,而上端開孔如天窗。如天窗孔外,上面坐有金剛持,其體亦空,體之中心也有智慧中脈;此中脈與自己的中脈,連通爲一根管道;自心與本尊之心相通。
次則觀想上師金剛總持心中有字“>”(音吽),藍色光明,細如毫毛。自己心中也有同樣的字,即爲自己的識神。然後修寶瓶氣21遍。
觀上師心中字下端母音符“ Ö”,伸長如鈎,垂下于自已心中,將自心中吽字,向上提長。于是高呼“嘿”,觀想吽字沖上梵門。再呼“降”(略似“迦”),想自心吽字,循中脈下降心輪。這樣觀想吽字,一升一降,共21次。一定要訓練純熟。
2)臨用(臨終所用)
臨終時,將自己心中吽字往上提,沖入上師心中的吽字,合而爲一。于是自身舉體投合上師本尊,識神隨之往生淨土,而住入非可言喻的聖境。
異譯本:
簡明六法草稿(竹巴·白瑪噶波著 佘萬治、萬果合譯)
------------------------------------------------------------
頂禮神聖具德的上師。
掌握金剛身的心風緣起之樞紐,不由自主證得俱生智。此處講解特殊方便道,分作兩點:證果者們(傳承的曆史和)傳承所出教誡。其中,證果者們傳承的曆史,如傳承的祈禱文所述。傳承所出教誡分兩點:依據本續相屬的方便道和依據加持相屬的耳傳。這裏介紹依據加持相屬的耳傳,分爲前行和正行兩點。其中,前行儀軌,由別的前行文可知;正行是猛厲火、幻身、夢境、光明、中有、往生等六法。
一、 猛厲火成就法
猛厲火成就法分叁點:前行、正行和發揮效益。
前行分爲:(1)外邊身體空明,(2)裏邊脈道的空明,(3)護輪,(4)修練脈道,(5)住于脈道賜加持。
1.前行
(1)外邊身體空明。修習上師瑜伽等法,觀想並守持心如下:自己是金剛瑜伽母,身色紅如光芒四射的紅寶石,一面兩臂叁眼,右手執持閃光的彎刀,揮向天空,斬斷虛妄分別引發的所有憂苦,左手執盛血的顱器,置于胸間,以無漏安樂的滋味令人滿足,以脫水幹燥的人頭爲頭飾,以五十個鮮血淋淋的人頭作環形項鏈,以淹泡骨灰的五種法印爲飾,手肘挾持象征陽體本尊勝樂金剛的天杖,裸體,年華正茂,二八一十六,右腳蜷曲,左腳伸直,踩在屍體的胸間,周圍是熊熊的智慧火。身體外表是本尊的行相、體內有空蕩院落之名,透明瑩潔,無遮蔽,連手指管道都是空明的。周身如紅綢搭設的帳幕,或似吹了氣的薄膜,最初大如自己的身量。繼而,大如房子,山嶽,最後充盈天空。又逐漸縮小,小如芥子粒,或芝麻粒。以其極清晰的身相、增(縮)相爲所緣。
(2)裏邊脈道的空明。再次心中明白顯現自己是瑜伽母,在相當于自己身量時,身體明亮清澈,正中中脈筆直,紅如紫梗液,明如油燈,端直如芭蕉樹心,空如紙卷。具備以上四種性相,長約中等箭杆。觀想它大如細線、手杖、柱子、房子、山嶽,乃至身體充盈整個虛空,脈道遍滿身體手指的表層以內各部分;觀想身體縮小至芥子粒大小時,中脈細約發梢的百分之一。(佛)說:“不明之時承認有空間,不能守持時承認有空間,不能安住之時承認有空間。”
(3)觀想護輪,應具備身體要點、風息要點、所緣要點等叁要點。
身體要點是毗盧七法。
風息要點是叁次呼出濁氣,壓抑上體氣息,短暫上引下體氣息,守持二者剛剛會合。
所緣要點。氣息外行時,七次觀想所有汗毛孔放出無量五彩光,五彩光的自性充滿整個宇宙;吸氣時,彩光從所有汗毛孔進入,充滿整個身體。繼之,七次觀想五彩光化作形形色色的“>”(音:吽)字,氣息外行時,“>”字充盈宇宙;風息入體時,“>”字充滿軀體。接著,七次觀想衆“>”字分別化作一面兩臂忿怒明王(金剛),忿怒明王右手持金剛(金剛杵),向天揮舞,左手放置胸間結期克印(降伏印),忿怒威猛,身色五彩,小如芥子粒,觀想它隨著消氣充盈宇宙,隨著吸氣入體加以守持時,它充盈體內。以上觀想共二十一次。其後,觀想身體的所有汗毛孔中忿怒明王朝外,布滿全身,如披甲般。
(4)修練脈道。觀想中脈左右排列精脈、血脈,二脈從腦膜上方插入鼻孔,下端紮入私處的頂端(爲臍下四指處)。孔隙(中脈)的左側內儲存著咒字“e-eî, eÉ-eÉî, eÓ-eîÚ, _Ë-_Ëî, `É-`îÉeä-eè, eé-eí, e(-e(î,”(音:阿「短音」阿「長音」,伊「短音」伊「長音」,瓯「短音」瓯「長音」,纥裏、纥梨,裏、梨,藹「短音」藹「長音」,奧「短音」奧「長音」,盎「短音」盎「長音」),右側內儲存著“A-B-C- -E, V-W-X- -J, f-M-h- -P, L-M-N- -P, R-S-T- -U, ^-_-`- -a-ú-c-d-ü:”(音:迦法伽伽「濁音」哦,者車社社「濁音」若,叱(打)陀荼荼「濁音」努,多他陀陀「濁音」那,波頗婆婆「濁音」麼(瑪),也(雅)羅羅縛奢沙娑诃(哈)叉)諸字如蓮花璎珞,相互重疊,細而又細,色紅。呼氣時,諸字一一到達遠處;吸氣時,從私處頂端進入體內,如旋火輪(迅速轉動線香或柴頭余燼形成的環形火光),守持心于此,觀想氣息會合。這猶如在引水之前清除水渠一樣,極端重要。
(5)住于脈道賜加持。觀想體內正中的中脈,粗細如中等麥稭,在心間的脈管內安住根本師,根本師的頭上疊羅漢似地安住傳承六法的諸上師,猶如珍珠璎珞一般排列,十分微小。祈禱說:“請賜予六法;或請賜予加持,使出現猛厲火的感覺;或請賜予加持,使出現幻變的感覺;或請賜予加持,使出現光明的感覺;或請賜予加持,使出現叁身的感覺;或請賜予加持,使往生上升;或請賜予加持,使我獲得殊勝成就。”觀想諸傳承上師融入根本師,根本師熔化爲無漏安樂的本體,充滿周身。
2.正行
正行分爲叁點:羯磨猛厲火、經驗猛厲火、殊勝猛厲火。
(1)羯磨猛厲火分作叁點:居住--身體要點、靜猛--風息要點、觀修--所緣要點。
第一、居住--身體要點。經書說:
身結金剛跏趺姿, 脊呂穿成珠寶鏈,
雙肩後張挺胸膛, 下颌俯曲喉結藏,
舌頭微微抵上腭, 手結定印貼臍下,
眼和神識無變化, 心風歸一猛調伏,
金剛跏趺正等覺。 或者身體端直坐,
雙腳交叉如格子。
以上說的內容是:右腳在上,結跏趺坐;手在臍下結定印,肘貼上體;脊呂似疊銅錢一般正直,挺胸;下颌壓喉結;舌抵上腭;眼觑鼻尖或前方天空。或者,其他方面如前所述,身體端坐雙腳交叉似格子;禅帶拐彎,其長度是頭可轉動,將它拴在靴帶上,約束身體;尾椎骨觸及坐褥。坐褥寬一肘,高四指,有內絮。
第二、靜猛--風息要點。柔和的氣息和剛猛的氣息二者之中,柔和的氣息分爲前行九節吐氣和正行具備四加行。
前行九節吐氣是,由右鼻孔入息,流入精脈;由左鼻孔入息,流入血脈。由兩鼻孔徑直呼出,柔和得人不覺察,做叁次;剛猛呼出,做叁次;隨意呼出,做叁次,共爲九節。
鐵鈎似地扭曲, 瓶子似地充盈,
空心結般束縛, 似箭向上發射。
或者:
吸入滿息和消除, 加上射出共四種,
倘若不知四加行, 功德化作過患險。
以上所說內容是,風息從體外十六指處無聲進入兩鼻孔內,叫做吸入;壓抑所納之氣,稍稍上引下體氣息,二者會合,守持之,叫做滿息;快要不能守持時,少量納氣,閉氣于血脈、…
《明行道六成就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