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閉氣于精脈和二脈平衡閉氣,叫做消除;繼而,快要不能憋氣時,由鼻孔首尾微微呼出,中間猛烈呼出,叫做似箭射出。
其次,剛猛風息。不回氣是呼出的要點;氣息進入本位是納入的要點;風息自在圓滿是滿息的要點;氣息被鼓入脈道是消除的要點;內外風息混合是呼出的要點。
第叁、觀修--所緣的要點,分叁點:外猛厲火、內猛厲火和秘密猛厲火。
①外猛厲火。如謂:
刹那觀想本尊神, 其身宛若幻術般。
如前文所述,心中明白顯現瑜伽母空明之身其高略等自己的身量。
②內猛厲火。如謂:
觀想體內四脈輪, 如傘如車而存在。
觀想空明的身體之正中中脈表自性,故空;色表安樂,故紅;功用爲清除蓋障,故明;性相表中柱,故直,即具備四性相。它從囟門穿過兩鼻孔斷面,紮入臍下四指處。其左右側是精脈和血脈,如木偶羊子的腸子一般,從腦膜的上方朝前拐彎,插入鼻孔,其下端紮入中脈,因此狀若“G”字(音:恰)的下半截一樣。叁脈會合處在頭頂的脈瓣爲叁十二,朝下;在喉間,脈瓣爲十六,朝上;在心間,脈瓣爲八,朝下;在臍間,脈瓣爲六十四,朝上。如傘之骨架,或如車輪與輻條。
③秘密猛厲火。所謂“形如垂筆(“,”)的短音“e”字猛厲火是對境之要點”,即觀想在臍下四指處中脈內精脈、血脈會合的頂端,形如垂筆的短音“e”字(音:阿)具備菩提的行相,高半指,色紅黃,熱觸,如風吹毛稍一樣迅速晃動,發出“澎澎”(風吹繩索)之聲。
頂間中脈內白色的“d(”字(音:杭)快要滴降甘露。吸氣進入精脈、血脈,二脈如吹入氣息一樣充盈。氣息進入中脈內,擊中形如垂筆的短音“e”字,短音“e”字變爲紅彤彤的,就在滿息和消氣之時,專心守持。呼氣時,觀想氣息從中脈排出如青煙直冒。實際上是從鼻孔排出的。對此獲得心一境性後,第二次修練同樣的氣息時,觀想從形如垂筆的短音“e”字燃起半指高,火舌十分尖銳的火,它具備四種性相(直、明、紅、空),狀如镖槍。
每次呼吸,猛厲火燃燒增高半指,八指高時便燃到臍間。呼吸十次,火充盈臍間脈瓣。再呼吸十次,火向下竄,直至腳趾尖皆充盈火。繼之,呼吸十次,火上竄,心間以下火滿盈。再呼吸十次,喉間以下火充盈。再十次,充滿腳趾尖以上的全身。一座呼吸一百零八次。最初每日修習六座,以後修習四座,等等,應觀待呼吸長短來修持。除了進食和養身睡眠,不間斷地觀修。因爲針對身、心、風叁者之業,故叫羯磨(業)猛厲火。
(2)經驗猛厲火,共通和特殊的經驗。
①共通的經驗。詩雲:
風息業已守持住, 首先出現靈熱感,
第二出現安樂感, 第叁生起無分別。
繼而妄念自然滅, 出現煙子和陽焰、
熒光黎明的景象, 無雲晴空的景象。
以上說的是:精勤地阻止風息向外轉移,令其住于原地,叫做守持;因此氣息流動次數減少,叫做守持流動;又,手指之量縮短,叫做守持長短;向外流動的勢頭衰落,叫做守持勢頭;繼之,了知顔色,叫做守持顔色。接著,各個大種的功用隱沒,叫做守持威勢。如是,守持風息,猛厲火浪潮穩定。接著,置風心于本原,遂生暖,暖打開脈道,風息帶領明點而行,叫做脈道穿透和明點穿透。
出現淨治六道依止處,是第一勝會,叫做苦位或暖位,隨即得到無量有漏安樂,是爲第二勝會,叫做安樂位。繼之,心貪著體內的安樂,對外邊的實有法喜愛減退,此因熄滅恒常的分別心,心到達本元,出現無所分別寂止叁摩地,熟悉它,是第叁勝會,叫做無分別位。如斯之寂止,並非具備平等受的性相,煙、陽焰、螢光、燈,或黎明、無雲晴空之內心感受無量,特別明亮。瑜伽師在叁次勝會的任何分位皆不摒棄所出現的征相,不成就無有,隨意地護持羯磨猛厲火。從而風息堪能,外邊的病老等任何外緣不能加害,並出現有漏的五通等無量功德。
②特殊經驗。如雲:
由此外緣于中脈, 諸種風息導入內。
在所謂“特別五征相、八勝德”之時,勤勉地鼓氣入中脈,叫做命力導氣入中脈,又叫以瑜伽之力導入中脈。內外風息融合爲一,持命風和下行風渾然一體,從身體中心私處脈輪進入中脈,且僅僅從四脈輪之中心來往于脈間,猛厲火變爲智慧火力,菩提心聚集于諸脈,脈結松開,由此之故,出現五種征相,叫做燃、月、日、羅睺、電,自己置身于黃光、白光、紅光、藍光、淡紅光五種彩光之中,獲得八勝德的證悟。八勝德是:土德,具無欲子(遍入天異名)之力;
水德,柔軟,火不能毀;火德,可生滅萬物,不沈水;風德,神行,身輕如木棉;空德,飛行,地、水等無質礙;月(白分)德,身如晶石瑩澈,無陰影;日(紅分)德,清淨濁垢之身,化爲虹身,他人看不見;遍行功德,封閉身之九竅,阻塞語之四門,打開二意門,體內産生大樂。因此,隨時隨地連續生起超越定。
(3)殊勝猛厲火。如謂:
原品固有俱生智, 住于無漏叁摩地。
因此,左側五蘊之氣息--如來之自性,右側五大種之氣息--如來佛母的自性,次第融入中脈,從而真切地證悟無漏大樂,它是具備一切種相殊勝的空性無別的原始心之本體俱生智。在臍間、心間、喉間、頂間諸處等流果、異熟果、士夫功用、離系果之四性使菩提心上行,中脈上端僵硬,成就無見頂相(頂上有肉隆起如髻之相)。
3.發揮功效
發揮功效分爲兩點:發揮靈熱的功效、發揮安樂的功效。
第一、發揮靈熱力功效,分叁點:身體要點、氣息要點和所緣要點。
(1)身體要點:端直坐,腳交叉,在膝的二穴,遠處手交叉,近處隨意摟抱,搓壓胃的左右部位,各叁次。繼之,盡量按摩。最後,像烈馬抖擻般地猛烈窸窸窣窣地抖擻,同時輕輕拍擊一次。同樣的動作反複做叁次,最後重拍大關節各一次。
(2)氣息要點:壓抑上體的氣息,束縛下體的氣息,修練瓶氣。
(3)所緣要點。觀想自己是瑜伽母,心中明白顯現空明體內叁脈、四脈輪和形如垂筆的短音“e”字。觀想下方手掌和腳掌各有一太陽,手掌腳掌相貼。叁岔口(指臍下叁脈會合處)有一太陽。摩擦手、腳之太陽,火燃燒,照射臍下的太陽。臍下太陽燃起火,照射形如垂筆的短音“e”字,“e”字燃起火,全身充盈火。呼氣時,整個宇宙作爲火的自性燃燒起來。一座重拍身體二十一次。若修練七天,勿庸置疑棉布衣服能禦寒。
第二、發揮安樂的效益,分作叁點:前行意生明妃、正行熾降、結行承認身之幻輪。
(1)前行意生明妃。觀想前方想像中的明妃,她是人世間合格的女子,令人愛慕。
(2)正行熾降。身體要點是火爐六綱;風息要點是具備四加行;所緣要點是,心中明白顯現自己是勝樂金剛,身體透明、空明,如藍綢搭設的帳篷,內中叁脈、四脈輪、形如垂筆的短音“e”字,以及“d(”字等,如上文所述,風息吹動形如垂筆的短音“e”字,從而燃起火,火的靈熱熔化“d(”字,逐漸滴降,落在形如垂筆的短音“e”字上,伴隨著爆裂聲,火舌下竄,更加猛燃,到達臍間,“ d(”字熔化,滴降到火上,火往下竄,熔化的菩提心液滴使火勢更大,火舌到達心間。
此狀況使火舌竄到喉間和頂間。“d(”字熔化發出咝咝聲,菩提心液流落下來充滿喉間脈輪,在愉悅安樂、各種刹那加行和空的境界中入根本定。
繼之,菩提心液充滿心間脈輪,在勝喜、異熟刹那加行和極空的境界中入根本定;
充滿臍間脈輪,在殊喜、非異熟刹那加行和大空境界中入根本定;
菩提心液最後落到私處頂端,通達俱生喜、無相刹那加行、一切空和光明,守持菩提心液不滴漏。菩提心液充滿臍間、心間、頂間諸脈輪,通達喜乃至俱生喜。
(3)結行。承認身之幻輪,修練根本幻輪--那若六法法類、《二十頌》、《叁十頌》等。
二、 幻身法
幻身成就法分作叁點:修練不淨幻身爲幻變、修練清淨幻身爲幻變、修練二攝諸法爲幻變。
1.修練不淨幻身爲幻變
修練不淨幻身爲幻變,即所謂異熟幻身。在自己前邊小棍上系一鏡子或其他的什麼均可,自照身影,觀想有財施、榮譽、稱頌、安樂加于鏡中影像,其心歡喜。複又觀想,其財用被奪,受他人加以惡名、譏毀和苦痛,鏡中影像心生不喜。同樣,在自己與鏡子之間,觀想如斯影像,有種種苦樂之事加于其身。然後觀想自己與鏡中影像無異。繼之,以十六喻觀諸法,皆如幻術。以此修心,視爲要點,斷除執實之心。
2.修練清淨幻身爲幻變
修練清淨幻身爲幻變,分兩點:生起次第幻變和圓滿次第幻變。
(1)修練生起次第幻變。
有偈雲:
秘密灌頂諸分位, 潔淨無垢明鏡上,
繪畫金剛勇識像, 表象同于彼影像。
因此,設一面鏡子,令其照映金剛勇識或本尊神的妙肖聖像,學者眼和心神專注鏡中影像。繼之,心中如實明白顯現聖像。聖像栩栩如生顯現于前。又觀想鏡中影像與自己之間無異。其後,觀想自己就是鏡中本尊之聖像,設想現在可觸及鏡中聖像,觀一切所見之色均是此本尊之身。若觀想清晰明白,則心中明白所觀一切色均是本尊神,所有景象全是本尊的遊戲神變,叫做本尊的真實性,又叫做“生起次第幻變”和“清淨有法本尊與佛母”。
(2)修練圓滿次第幻變。
偈雲:
彼爲遍知之種子, 即將真正得成就。
此成就法是毗盧七法坐姿,心勿追念過去,不預念未來,不寄念于現在,一心不散逸,專注前方空明的天空,于是風心進入中脈,分別心寂滅,隨即出現煙等五種征相,尤其是在無雲的晴空中顯現佛像,如水中月、鏡中影一般明亮、瑩潔。其後出現顯現爲聲音的報身。
聖天說:
佛教徒們都說道, 諸法宛若夢幻般,
與我加持相悖逆, 不見諸法如夢幻。
(另本譯爲:諸相如夢如幻變,…
《明行道六成就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