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明行道六成就法▪P5

  ..续本文上一页花瓣上有“L”字,左花瓣上有“_”字。

  于睡态朦胧时,观一切见闻觉知融入自身,于是自身举体,融入四叶莲花中。

  继于睡意渐浓时,再观一切觉知,融入前面“e”字内,再入右面“QÖ”,再入后面内“L”,再入左边“_”,再进入中央“>”内。继复观“>”字之最下端母音“ Ö”,融入(声母)“d”;次则,“d”融入上端的新月“ %”; “ %”再次融入圆圈;圆圈后亦融化,入没于其最尖顶如火焰尖处。最后、极微细的焰尖,亦完全熔化,入于大自然真空。

  如是观空后,而入睡境者,即能成就安然而入“睡眠净光定”境。这种修习法称“回顾(返观)”禅定法。如果仅观五真言全轮组(中之“>”字),也可入定,此叫“全轮融空观”。

  如上观修者,可于醒境睡境中间之时际,证得根本母净光,即为“光”境。

  由此得到安稳的睡境,即为“燃”境。

  深入睡眠定者,即为“持”境。

  深睡时所现的净光,就是母净光。一时专注,心无他念,但依法修得者,即为子净光。这样既得母净光,又得子净光,终至如同旧识重逢,一见即行认证,即母子净光融合无间的境界。

  ③中阴成就融合净光,详见后面“中阴成就法”。

  (3)果净光 修习果净光,如偈说:

  尊圣净幻体,净光具圆明。

  由净光出现,如鱼乍跃水。

  金刚总持体,由眠警觉生。

  此皆表融合,母子两净光。

  若此最胜果,由于勤修习。

  修习之根本,上师与传承。

  如此法证入果地者,即已登第十二地金刚大乐地,此地果法,如下偈说:

  幻色无色合,明觉现于前。

  了达缠幻苦,及解脱真乐。

  净光与其心,成熟与神通。

  此瑜伽明行,无上八成就。

  达到这种境地,已是金刚总持,已达完满的佛境,无余道可修。

  如下偈所云:

  圆具一切金刚力,身语意及诸妙果。

  动静显变俱无碍,庄严福德一切成。

  如是无上八最胜,即是瑜伽圆满果。

  5.中阴成就法

  中阴成就,分三种证入;(1)证入净光境之法身;(2)证入中阴境之报身;(3)证入中阴境之化身(或转世)。

  (1)证入净光境的法身

  首先于中阴境内,证入净光境之清净法身。如偈说:

  光消灭及色消灭,想消灭及识消灭。

  识消灭已又识生,此际净光即开始。

  母光子光当合一,有其已教与未教。

  融其已教入未教,此名成就得证果。

  人死亡之时,紧接于中阴境之前。中阴境临前时,如秋日无云之晴空,其间也有光、燃、持三种界分。净光之认证,必须在世间知觉方息、死后知觉未生这一中间时际。于此道中,显发净光妙用者,要善巧运用教授的秘法,使道行与真心融合为一,这是最重要的。

  藏密对濒死过程及死后历程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白的叙述。其叙述和认识对人类认识生死有极大的价值。藏密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意五识;方死之时,内返退失,凡一切幻色知觉的,皆内返散降退灭。此谓“光消灭”(此光指世间光)。此时即觉地大降于水大,内体消失其系着性。次则水大降于火大,有口鼻干苦之象。次则火大降于风大,有体温消失之症。次则风大降于识大(或空大),这时,死者如有恶业(生前、前生作恶),即遭受痛苦;死者如有善业(生前、前生作善),就有诸佛菩萨、护法空行陆续前来迎接于最后的一息。

  最后一息停止,则此色身内返退失。最后一息刚停止不久之时,体中灵力犹存,即气息已停但其识神尚未出离内体之际,这时会生起认知的各觉境。其觉于外者,有似月亮的燃境之后不久转入“持”境,40种贪欲消灭。其觉于外者,如月蚀日时,日中所现的黑月光影;觉于内者,如油灯外蒙半透明的罩发出的朦胧光,此为方死时的“持”境。

  由“持”境再转入净光明境,7种无明(痴分别心)消失,此时幻识皆已消灭。其觉于外者,如黎明破晓之光;觉于内者,如秋日无云之晴空,此为方死时的“净光”境。

  上述中阴前行境,与死之诸境,衔接而生,修习有成者,可现此境,或称为“起海”中阴,认为此是死后中阴诸境发轫之期。

  (  上述境界,或许是藏密修习者方死的境界。藏密认为,密乘行者,修持有成,最高者即生成佛,已无生死。其次的也能临终成佛,因行者修本尊已成,临终时本尊来度,观我即本尊,本尊即我,二无分别,则我与本尊,合而为一。又修阿弥陀佛往生大法者,临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引。以上情形均不现中阴境。

  但对于那些常人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藏密认为,死者生前有善业而不修佛法者,升天而已,所谓“异香满室”、“仙乐空迎”为升天之兆;如有恶业,即堕地狱。所队大善大恶之人,死时亦不现中阴境。普通之人,生前不作大恶,不为大善,临终中阴境出现,已死的父母至亲常前来迎接。但修行人不可随去,否则必堕入鬼道。)

  提示:临终要诀

  临终时,应舍割世缘,放弃世间一切所有,忘却喜爱仇恨。在上述死灭退降进行时,安止其心,不起想念,则历经各退失境界,自然安静,这样子净光出现了。于是继续得母净光的出现。这时母净光出现在子净光之后,其含义有如生“子”以后,其“母”方成立之喻。而一念灵明朗照,明白这两净光的体性,应使母子净光融合为一,有如旧交重逢。安住于此净光明境,随乐久暂,善巧使用“三步反观”瑜伽,能运灵识,由顶门梵穴而出,直证佛果,即使修持稍逊者,也可成就第十地菩萨持金刚之位。“三步反观”瑜伽修习极不容易。

  其法如下:人在舍命以前之顷,有白如月、红如日、及黑昏之三种光观前。瑜伽者,就采取相反次第,观想黑昏、红日及白月,并回溯观想死。后三境,一为母净光,二为幻识的消亡,三为色身的消亡。在反溯观想时,还应警觉自问:我今在何处

  我究竟是什么

  我的经历如何

  然后修“破瓦”转识法,则其识神自然能由顶门出去,就能成就佛地。

  (2)证入中阴境的报身

  中阴成就第二等为证入报身,如偈说:

  显然以生出,具幻色之身。

  感官皆具有,且行动无碍。

  业不可思议,变化幻现力。

  证入中阴的报身,由于没能认证净光,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7种无明生起,在大空境中,有业果光现前。这种业果光甚劣于果净光,以其未得觉悟,自障其净光,如同云遮,因此称为业果光,这是“持”境。

  次则由于40种贪欲,相继生起,于是有“燃”境出现,在最极空境中经验。

  次则33种嗔心,相继生起,于是“光”境现前,而经验于自性空境。

  由于未得觉悟,妄自奋起轮回道的灵力,造成识神由9窍之一出离肉体,而成为中阴身。

  中阴身,又称“意生身”,是意识所生,有感官意识,它的形状和颜色依其所应投之道而不同(道即六道轮回的道)。换言之投生之道有异,中阴身也有异。(这种说法,其他佛教经典中尚未发现。)但中阴身运行自由,毫无障碍,是未转世的状态。它来往于一大千世界,随其意愿,想到何处,就到何处,不可思议。在中阴境中,如彼此所投的道相同的话,他们之间还可以见面。如同属应生天道的中阴身,则彼此相见于天,余道类似。

  在中阴境中的中阴身,以鼻吸气为食。中阴境中,没有昼夜、不见日月,似明似暗,如像破晓或黄昏时分。死后3天半就处于这种境地,其间处于昏迷状态。经过这段时间便醒觉过来,明白自己已死,便极悲哀苦恼,也明白了中阴的真相。然而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在昏迷中已受生于六道之中,当然不会产生前述醒觉,也不会认证中阴境及取受中阴身。。但一经认证中阴境界,马上就会有种种的猛利倒妄生于心中。在此之时,所谓正是其时。当此之时,最重要者是要牢记已学过的有关中阴的训导,以纠正这些错误倒妄。

  对于舍报命终的人,要使他能了知已死及认知中阴的灵识,持续而不断,如偈所说:

  命终入中阴,方将受有身。

  应证彼如幻,圣悲智合体。

  圆满证悟者,即得净报身。

  一经认知已死成中阴身,立即观想自身成本尊;修持回顾禅定及五真言观空等法(见净光成就,置身于净光境中)。于是更修“三步返观”瑜伽,结果得金刚大持尊悲空不二之圣净境相现前,而成就圆满的报身佛地。

  (3)证入中阴境的化身

  证入中阴境的化身,就是转世。

  如果在中阴第二期(藏名“踵倚”中阴),未能证得法身、报身的人,就会听到4种恐怖的声音:①由于地大的生命力,发出如山倒的巨声;②由于水大的生命力,发出如海啸的巨声;③由于火大的生命力,发出如林焚的巨声;④由于风大的生命力,发出如千雷齐鸣的巨声。

  不堪忍受这些恐怖之声而逃,就产生轮回。在逃奔时,又忽然面临3处最极险恶可怖的绝壁:一为白色,一是红色,一是黑色。深不见底,堕下任一处绝壁,即入轮回。堕入白色绝壁的,生入天道;堕红色绝壁的,生入饿鬼;堕黑色绝壁的,生入地狱。都是轮回生死,终苦无乐。非瑜伽行者所宜往投。

  又出现5条光亮的径道,已善学中阴成就的应当明白,误入其中之一的即被导入茫茫生死轮回中:白色光径,导入天道。如烟如雾,导入地狱。黄色光径,导入人道。红色光径,导入饿鬼。绿色光径,导入阿修罗。

  还有其他种种现象,或如强烈发光的巨球体;间杂于无数无量的喷射火花中;或如身后有可怕的狂风暴雨,相逼追逐而来;或出现极忿怒男女怪身,前来威逼攫捉;或阴司照业镜审判,酷刑可怖,被关进畏怖的地狱,囚入铁围。这些怖畏无穷之境使中阴身各奔“前程(转世)”:

  狂奔于树穴或地洞中,即生饿鬼道或畜生道。

  如果堕入一湖,水面有天鹅游行者,即生东胜神洲。

  如果堕入一湖,岸畔有牛正在吃草,即生西牛贺洲。

  如堕入一湖,岸畔有马正在吃草,即生北俱卢洲。

  如见大厦中有…

《明行道六成就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世出世间真谛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