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些苦行的人,得人的供養後,其心不會貪著,曉知遠離,知道出要之法,這就是苦行者的無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坐禅均有常法,不管是有人,或者是沒有人在那裏,都不會有不同(坐禅不是坐給人看的,是爲自己的功行。故都有一定的常法)。這就是苦行者的無垢法。那些苦行的人,聽說他人的正義,就歡喜而印可(承認其功德),這就是苦行者的無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他人向其正問(問的有理),就爲人歡喜解說,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如果看見有人供養沙門、婆羅門的話,就會代其歡喜,而不會呵止人,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如果看見沙門、婆羅門食更生之物時,也不會呵責他,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那些苦行的人,有不淨食
時,其心也不會悋惜;如有淨食的話,也不會染者,都能反見自己的過咎,而知出要之法,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並不稱譽自己,也不毀廢他人。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绮語、不貪取、不嫉妒、不邪見(以上爲十善業),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乃精勤而不忘,好習禅坐的功行,多于修習智慧,不會如獸之愚癡,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不起貢高,不憍慢,不自大(不增上慢),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常懷信義,都修反複之行(忏悔之法),能持守淨戒,勤受人家的訓誨,常和善人作爲伴黨,而積善不已,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不懷瞋恨,不作巧僞,不恃怙自己的見解,不求他人之短,不懷邪見,也沒有邊見,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你的意見如何呢?梵志!像如是的苦行的話,是否爲清淨離垢之法嗎?」
回答說:「如是!這實在是清淨離垢之法的。」梵志又白佛說:「齊于此苦行(這種範圍的苦行),是否名叫第一,名叫堅固之行嗎?(得第一、得真實之行嗎?)」佛陀說:「未也,始是皮耳(還不是,還是剛起步,如樹之外皮而已。對于最上位來說,是屬于開始,對于真實位來說,是屬于樹皮的程度)。」梵志說:「願說樹節!」(節爲禁製,也就是由樹皮而進行到樹的核心的修行階梯)。佛陀告訴梵志說:「您應當善聽!我現在當會爲你說。」梵志說:「唯然!願樂欲聞!」
佛陀說:「梵志!那些苦行的人,自己不殺生、不教人殺生。自己不偷盜、不教人偷盜、自己不邪淫,不教人邪淫。自己不妄語,也不教人去說妄語(四禁製)。他也以慈心而遍滿于一方,其它的各方也同樣的以慈心遍滿。其慈心廣大,沒有其他之第二可比類,而爲無量,而沒有結恨,而遍滿于世間(都以慈,而沒有怨)。心以悲與喜與舍,也同樣的道理。能齊于此苦行,名叫樹節。」(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梵志白佛說:「願說苦行堅固之義!」佛陀告訴梵志說:「谛聽!谛聽!我當會爲你解說。」梵志說:「唯然!世尊!願樂欲聞。」(是的!世尊!我很樂意聽佛的闡說。)
佛陀說:「那些苦行的人,自己不殺生,也教人不可殺生。自己不偷盜,也教人不可以偷盜。自己不邪淫,也教人不可以邪淫。自己不妄語,也教人不可以妄語。他乃以慈心遍滿于一方,遍滿于其余的他方,也是同樣的。其慈心乃廣大,無二而無量,沒有結恨,而遍滿于世間。其悲心、喜心、舍心,也是同樣的道理。那些苦行的人,自己識知往昔之無數劫前之事,過去一生、二生,乃至于無數生,其中國土的成敗,劫數的始終,都盡見盡知。同時又能自己見知如下之事:我曾經出生爲那些種姓,爲如是的名字,食如是這般的飲食,有如是的壽命,如是所受的苦樂,從彼處而轉生于此處,從此處而轉生于彼處。像如是的盡能憶起無數劫之事。這就是,梵志!就是那些苦行者的牢固無壞!」
梵志白佛說:「甚麼爲之第一呢?」佛陀說:「梵志!谛聽!谛聽!我當會爲你解說。」梵志說:「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陀說:「那些苦行的人,自己不殺生,也教人不可以殺生。自己不偷盜,也教人不可以偷盜。自己不邪淫,也教人不可以邪淫。自己不妄語,也教人不可打欺诳人的妄語。他乃以慈心遍滿于一方,其余之他方,也同樣的遍滿。其慈心廣大,無二無量,沒有結恨,而遍滿于世間。悲心、喜心、舍心,也同樣的道理。那些苦行的人,自己能識知往昔無數劫之事,如一生、二生,乃至于無數生的那些國土的成敗,劫數的終始,都能盡見盡知。又能自知白見如下之事:我曾經轉生于那種姓族的家庭,爲如是的名字,食如是的飲食,有如是的壽命,像如是的所經過的苦樂,從那個地方轉生于此地方,從此地方又轉生于那個地方等,像如是的,都能盡憶起無數劫前以來之事。他能以天眼淨觀衆生之類,衆生之死在于此,而轉生于彼,其顔色的好醜,由善惡業而所趣的地方,隨行業之所墮處,都能盡見盡知。又能知道衆生之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誹謗賢聖,信邪倒之見,其身壞命終之後,墮入于叁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等事。或者有衆生,其身行善,口與意也行善,都不誹謗賢聖,見正信行(正見正信之行),在其身壞命終之後,往生于天、人當中等事。那些行者都能天眼清淨,而觀見衆生,乃至他們的隨行所墮之事,都沒有不見知,這就是苦行的第一優勝的。」
佛陀又告訴梵志說:「在這些法當中,又有優勝的,我都常說此法去化度諸聲聞,他們都以此法而行梵行!」這時,五百名梵志的弟子,都各大舉聲(都發出高大的聲音),大家自相謂言:「現在觀察世尊,發見世尊爲最尊最上,我師乃不及于世尊。」
這時,那位散陀那居士對梵志說:「你從來自己說:『瞿昙如果到這裏來的話,我們應當要稱他叫做瞎牛。』世尊現在來在這裏,你爲甚麼不稱世尊爲瞎牛呢?再者,你剛才說:『當用一言,去困窮那位瞿昙,能使他默然無語,好像龜之藏六那樣(頭尾四腳都縮入其殼內)。你說可以無患,而能用一箭去射中,使他沒有逃避之處。』你現在爲甚麼不用你的一言,去窮困如來呢?」
佛陀乃問梵志說:「你能憶記剛才曾經說過這種話嗎?」回答說:「實在說過。」佛陀告訴梵志說:「你是否不從先宿的梵志之處,聽聞諸佛、如來,乃獨處于山林,樂于閑靜之處,如我今天樂于閑居,不如你們之法之那種樂于愦鬧,而說無益于修行之事,以過終日嗎?」梵志回答說:「聽到過去的諸佛乃樂于閑靜,獨處于山林,有如今天的世尊那樣,不如我們之法之樂于愦鬧,說無益之事,以終于日呢?」
佛陀又告訴梵志說:「你豈不念:瞿昙沙門能說菩提(道,爲覺者所證的真理),自己能調伏自己,也能調伏他人。自己得止息,也能使人得止息。自己能渡至彼岸,也能渡人至于彼岸。自得解脫,也能解脫他人。自己得滅度(寂滅,涅槃,佛法最高的境界),也能滅度他人等事嗎?」
這時,那位梵患,乃從他的座位站起,到佛前,頭面向佛作禮,雙手扪摩佛足,自稱自己之名而說:「我是尼俱陀梵志!我是尼俱陀梵志!現在要自歸依,而禮拜在世尊的雙足下。」佛陀告訴梵志說:「止!止!且住!我要使你的心能知解,那時,便可以來禮敬。」這時,那位梵志就重新禮佛雙足,然後退在一邊而坐。
佛陀告訴梵志說:「你是否認爲佛陀乃爲了利養才爲人說法的嗎?千萬不可以起此心!如果有利養的話,就盡施給你。我所說之法,乃爲微妙第一之法,都是爲了滅除不善,增益善法的!」又告訴梵志說:「你是否認爲佛陀乃爲了名稱(稱譽),爲了被人尊重之故,爲了爲導首(領導人物)之故,爲了眷屬(爲多諸徒衆)之故,爲了大衆(爲得大衆的贊仰)之故,才爲人說法的嗎?千萬不可生起這種心!現在你的眷屬,都盡屬于你。我所說之法,乃爲了滅除不善,乃爲了增長善法的。」又告訴梵志說:「你是否認爲佛陀乃以你放置在于不善聚,在于黑冥聚之中嗎?千萬不可生起此種心!諸不善聚,以及黑冥聚,你但舍棄,我自會爲你說善淨之法的。」
又告訴梵志說:「你是否認爲佛陀乃黜(絕、退)你在于善法聚、清白聚嗎?千萬不可以起這種心!你但在(盡可)于善法聚、清白聚中,精勤修行,我自會爲你說善淨法,爲你滅除不善之行,使你增益善法。」
那個時候,五百名梵志的弟子,都端心正意(誠心誠意)的聽佛所說。這時,魔王波旬(爲惡魔波旬的音譯,爲障礙學佛之人的道行的鬼神)曾作如是之念:此五百名梵志的弟子,現在都端心正意的從佛聽法,我現在甯可去破壞他們之心。那時,惡魔就用其自己的大力,去壞亂大衆之心。那個時候,世尊就告訴散陀那說:「此五百位梵志的弟子,乃端心正意的從我聽法,天魔波旬卻來壞亂其心。現在我欲回去,你可以一同回去。」那時,世尊即用右手接散陀那居士,放置在其手掌中,就乘虛空而歸去。
這時,散陀那居士,和尼俱陀梵志,以及五百位梵志的弟子,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八 散陀那經》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