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八 散陀那经▪P2

  ..续本文上一页些苦行的人,得人的供养后,其心不会贪着,晓知远离,知道出要之法,这就是苦行者的无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坐禅均有常法,不管是有人,或者是没有人在那里,都不会有不同(坐禅不是坐给人看的,是为自己的功行。故都有一定的常法)。这就是苦行者的无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听说他人的正义,就欢喜而印可(承认其功德),这就是苦行者的无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他人向其正问(问的有理),就为人欢喜解说,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如果看见有人供养沙门、婆罗门的话,就会代其欢喜,而不会呵止人,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如果看见沙门、婆罗门食更生之物时,也不会呵责他,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有不净食

  时,其心也不会悋惜;如有净食的话,也不会染者,都能反见自己的过咎,而知出要之法,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并不称誉自己,也不毁废他人。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不贪取、不嫉妒、不邪见(以上为十善业),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乃精勤而不忘,好习禅坐的功行,多于修习智慧,不会如兽之愚痴,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不起贡高,不憍慢,不自大(不增上慢),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常怀信义,都修反复之行(忏悔之法),能持守净戒,勤受人家的训诲,常和善人作为伴党,而积善不已,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不怀瞋恨,不作巧伪,不恃怙自己的见解,不求他人之短,不怀邪见,也没有边见,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你的意见如何呢?梵志!像如是的苦行的话,是否为清净离垢之法吗?」

  回答说:「如是!这实在是清净离垢之法的。」梵志又白佛说:「齐于此苦行(这种范围的苦行),是否名叫第一,名叫坚固之行吗?(得第一、得真实之行吗?)」佛陀说:「未也,始是皮耳(还不是,还是刚起步,如树之外皮而已。对于最上位来说,是属于开始,对于真实位来说,是属于树皮的程度)。」梵志说:「愿说树节!」(节为禁制,也就是由树皮而进行到树的核心的修行阶梯)。佛陀告诉梵志说:「您应当善听!我现在当会为你说。」梵志说:「唯然!愿乐欲闻!」

  佛陀说:「梵志!那些苦行的人,自己不杀生、不教人杀生。自己不偷盗、不教人偷盗、自己不邪淫,不教人邪淫。自己不妄语,也不教人去说妄语(四禁制)。他也以慈心而遍满于一方,其它的各方也同样的以慈心遍满。其慈心广大,没有其他之第二可比类,而为无量,而没有结恨,而遍满于世间(都以慈,而没有怨)。心以悲与喜与舍,也同样的道理。能齐于此苦行,名叫树节。」(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梵志白佛说:「愿说苦行坚固之义!」佛陀告诉梵志说:「谛听!谛听!我当会为你解说。」梵志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是的!世尊!我很乐意听佛的阐说。)

  佛陀说:「那些苦行的人,自己不杀生,也教人不可杀生。自己不偷盗,也教人不可以偷盗。自己不邪淫,也教人不可以邪淫。自己不妄语,也教人不可以妄语。他乃以慈心遍满于一方,遍满于其余的他方,也是同样的。其慈心乃广大,无二而无量,没有结恨,而遍满于世间。其悲心、喜心、舍心,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些苦行的人,自己识知往昔之无数劫前之事,过去一生、二生,乃至于无数生,其中国土的成败,劫数的始终,都尽见尽知。同时又能自己见知如下之事:我曾经出生为那些种姓,为如是的名字,食如是这般的饮食,有如是的寿命,如是所受的苦乐,从彼处而转生于此处,从此处而转生于彼处。像如是的尽能忆起无数劫之事。这就是,梵志!就是那些苦行者的牢固无坏!」

  梵志白佛说:「甚么为之第一呢?」佛陀说:「梵志!谛听!谛听!我当会为你解说。」梵志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陀说:「那些苦行的人,自己不杀生,也教人不可以杀生。自己不偷盗,也教人不可以偷盗。自己不邪淫,也教人不可以邪淫。自己不妄语,也教人不可打欺诳人的妄语。他乃以慈心遍满于一方,其余之他方,也同样的遍满。其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没有结恨,而遍满于世间。悲心、喜心、舍心,也同样的道理。那些苦行的人,自己能识知往昔无数劫之事,如一生、二生,乃至于无数生的那些国土的成败,劫数的终始,都能尽见尽知。又能自知白见如下之事:我曾经转生于那种姓族的家庭,为如是的名字,食如是的饮食,有如是的寿命,像如是的所经过的苦乐,从那个地方转生于此地方,从此地方又转生于那个地方等,像如是的,都能尽忆起无数劫前以来之事。他能以天眼净观众生之类,众生之死在于此,而转生于彼,其颜色的好丑,由善恶业而所趣的地方,随行业之所堕处,都能尽见尽知。又能知道众生之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诽谤贤圣,信邪倒之见,其身坏命终之后,堕入于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等事。或者有众生,其身行善,口与意也行善,都不诽谤贤圣,见正信行(正见正信之行),在其身坏命终之后,往生于天、人当中等事。那些行者都能天眼清净,而观见众生,乃至他们的随行所堕之事,都没有不见知,这就是苦行的第一优胜的。」

  佛陀又告诉梵志说:「在这些法当中,又有优胜的,我都常说此法去化度诸声闻,他们都以此法而行梵行!」这时,五百名梵志的弟子,都各大举声(都发出高大的声音),大家自相谓言:「现在观察世尊,发见世尊为最尊最上,我师乃不及于世尊。」

  这时,那位散陀那居士对梵志说:「你从来自己说:『瞿昙如果到这里来的话,我们应当要称他叫做瞎牛。』世尊现在来在这里,你为甚么不称世尊为瞎牛呢?再者,你刚才说:『当用一言,去困穷那位瞿昙,能使他默然无语,好像龟之藏六那样(头尾四脚都缩入其壳内)。你说可以无患,而能用一箭去射中,使他没有逃避之处。』你现在为甚么不用你的一言,去穷困如来呢?」

  佛陀乃问梵志说:「你能忆记刚才曾经说过这种话吗?」回答说:「实在说过。」佛陀告诉梵志说:「你是否不从先宿的梵志之处,听闻诸佛、如来,乃独处于山林,乐于闲静之处,如我今天乐于闲居,不如你们之法之那种乐于愦闹,而说无益于修行之事,以过终日吗?」梵志回答说:「听到过去的诸佛乃乐于闲静,独处于山林,有如今天的世尊那样,不如我们之法之乐于愦闹,说无益之事,以终于日呢?」

  佛陀又告诉梵志说:「你岂不念:瞿昙沙门能说菩提(道,为觉者所证的真理),自己能调伏自己,也能调伏他人。自己得止息,也能使人得止息。自己能渡至彼岸,也能渡人至于彼岸。自得解脱,也能解脱他人。自己得灭度(寂灭,涅槃,佛法最高的境界),也能灭度他人等事吗?」

  这时,那位梵患,乃从他的座位站起,到佛前,头面向佛作礼,双手扪摩佛足,自称自己之名而说:「我是尼俱陀梵志!我是尼俱陀梵志!现在要自归依,而礼拜在世尊的双足下。」佛陀告诉梵志说:「止!止!且住!我要使你的心能知解,那时,便可以来礼敬。」这时,那位梵志就重新礼佛双足,然后退在一边而坐。

  佛陀告诉梵志说:「你是否认为佛陀乃为了利养才为人说法的吗?千万不可以起此心!如果有利养的话,就尽施给你。我所说之法,乃为微妙第一之法,都是为了灭除不善,增益善法的!」又告诉梵志说:「你是否认为佛陀乃为了名称(称誉),为了被人尊重之故,为了为导首(领导人物)之故,为了眷属(为多诸徒众)之故,为了大众(为得大众的赞仰)之故,才为人说法的吗?千万不可生起这种心!现在你的眷属,都尽属于你。我所说之法,乃为了灭除不善,乃为了增长善法的。」又告诉梵志说:「你是否认为佛陀乃以你放置在于不善聚,在于黑冥聚之中吗?千万不可生起此种心!诸不善聚,以及黑冥聚,你但舍弃,我自会为你说善净之法的。」

  又告诉梵志说:「你是否认为佛陀乃黜(绝、退)你在于善法聚、清白聚吗?千万不可以起这种心!你但在(尽可)于善法聚、清白聚中,精勤修行,我自会为你说善净法,为你灭除不善之行,使你增益善法。」

  那个时候,五百名梵志的弟子,都端心正意(诚心诚意)的听佛所说。这时,魔王波旬(为恶魔波旬的音译,为障碍学佛之人的道行的鬼神)曾作如是之念:此五百名梵志的弟子,现在都端心正意的从佛听法,我现在宁可去破坏他们之心。那时,恶魔就用其自己的大力,去坏乱大众之心。那个时候,世尊就告诉散陀那说:「此五百位梵志的弟子,乃端心正意的从我听法,天魔波旬却来坏乱其心。现在我欲回去,你可以一同回去。」那时,世尊即用右手接散陀那居士,放置在其手掌中,就乘虚空而归去。

  这时,散陀那居士,和尼俱陀梵志,以及五百位梵志的弟子,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八 散陀那经》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九 众集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