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二 遊行經▪P5

  ..續本文上一頁國王聽此教訓後,就跟隨大王巡行諸國,而至東海之表。依次而至南方、西方、北方,都隨著金輪所到之處而行。所到的地方,其國王們都願意獻出其國土,大王都一一予以婉謝,其事如同東方諸小王。善見王既隨金輪周行四海,到處都以道開化民衆,安撫大家,至此,即取道回到其本國-拘舍婆城。到時,金輪寶就安住于宮門之上面的空中。大善見王很歡喜此事而說:「此金輪寶是我的瑞相,我現在已經是正真正銘的轉輪聖王的了!」以上爲金輪寶成就的由來。

  其次敘述白象寶成就的由來。

  善見大王于清晨在正殿坐好時,有象寶忽然現在其前。象毛純白,全身七處都平隱,有健步如飛之力。象首雜色,六牙纖臃,以真金填其間。大王見後,私自念言:「此象非常的好,如善于調馴,定合于我乘騎!」大王即時令人試探調習,而發現諸能悉備。大王于是親自試騎,于清晨出城,周行四海,到吃飯時,已回到本城。大王覺得很滿意,而說:「此绀馬寶

  是我的瑞相,我現在是正真的轉輪聖王!」

  其次描述神珠寶成就的由來。

  大王于清晨坐在殿上,神珠忽現于前。神珠的質色清徹,沒有半點的瑕穢。大王看後說:「此珠妙好,如有光明,既能照明宮內」。大王欲試探此珠,就召集四兵,叫他們將此珠置于高幢上面。在冥暗中捧幢出城,神珠的光明照諸軍隊,猶如白畫。珠光普照在軍衆外之周圍,有一由旬之普。住于城內之人,都以爲已經是天亮時刻,而開始各人的工作。善見大王看此情形,非常的歡喜而說:「此神珠是我的瑞相,我確爲轉輪聖王無疑!」

  其次描述玉女寶成就之由來。

  一時玉女寶忽然此現。顔色從容,面貌端正。不長、不短、不粗、不細、不白、不黑、不剛、不柔。冬天則身溫,夏天則體涼。由全身之毛孔放出栴檀之香。從口裏放出優缽羅華之香氣。說起話來很柔軟,舉起動來很安祥,先起後坐,不失規

  則。大王因清淨無著之故,短時也不被其所動,何況親近?不過大王也因得此玉女而喜悅,大王說:「此玉女寶真是我的瑞相,我今爲正真的轉輪聖王!」

  其次爲居士寶成就之由來的描述。

  有一時,居士丈夫,忽然自出,寶藏自然的藏有無量的財富。居士的宿福之眼光,善能徹知地中之伏藏。不管是有主人的,或無主人的,悉皆得見而知!其有主人的,能爲之擁護,沒有主人的,即取而爲王之所需。這時居士寶往白大王而說:「大王!如有所需,是不成問題的。我自會辦得到的!」這時大王欲試探居士寶,即令嚴飾船只,在水中遊戲,大王對居士說:「我需要金寶,汝趕快與我吧!」居士回答說:「大王!且待片刻,到岸上就會與您!」大王逼令而說:「我停靠岸時急用,今正爲此而來!」這時居士寶受大王的嚴令所逼,即跪在船上,以右手插入水中,寶瓶即由水中隨手而出,有如毘蟲之攀樹那樣之容易。其它的居士寶們,

  也同樣的將手插入水中,即有寶瓶隨手而出,剎時寶物充滿于船上,然後向善見王說:「剛才令我獻醜了,不知王所需要的爲幾何?」大王聽後說:「好啊!好啊!我實在不急用,剛才是欲試探而已。你現在的表現就是已供養我似的了!」居士聽後,即將寶物還投水中。大王看在眼裏,喜在心中,大王說:「此居士寶真是我的瑞相。我現在是正真的轉輪聖王的了!」

  其次爲描述主兵寶成就的由來。

  有一時,主兵寶忽然出現。此主兵寶,乃一智謀雄猛,英略獨決之人。他詣于王處而說:「大王!如需討罰的地方,即請王不免憂慮,我自會爲王辨理!」這時大王欲試探主兵寶,實時召集四兵,而告主兵寶說:「你現在指揮兵隊吧!你將未集合的,令他們集合,已集合的,即把他們皈放,未嚴裝者令嚴裝,已嚴裝者即令解散,未去者令去,已去者令停住下來!」主兵寶聽王之語後,就將四兵調遣-未集者即集,已集者就放。未嚴裝的即令其嚴裝,已嚴裝者即解之。未去者令去,已去者令停住下來。大王看後,非常的滿意,大王說:「此主兵寶是我的瑞相,我現在真是轉輪聖王了!」

  佛陀話說到此,而叫一聲阿難說:「阿難!以上就是善見轉輪聖王之成就七寶之由來」。(成就七寶之事,巴利本雖亦有其記事,然而並不一一詳說)。

  佛陀其次敘述善見大王具有四神德(四種功德)之事,其項目如下(巴利本缺)。

  1.長壽不夭,無能及者。2.身強無患,無能及者。3.顔貌端正,無能及者。4.寶藏盈溢,無能及者。

  佛陀又對阿難說:善見大王後來令人駕車出遊後園。大王曾對禦者說:「我想觀察全國民衆是否安居樂業?你駕車時應特別的注意。」王出遊時,民衆都夾道而觀,都對各自帶來的侍從們吩咐而說:「應慢慢的走,我想仔細的拜觀聖王的威顔」。如是這般,善見王之慈育民物,有如父親慈愛其子,民衆仰慕國王,即如孩子敬仰慈父一樣,凡是有特殊珍奇之物,都想貢奉給大王而說:「大王!願您慈悲納受,這都是出自我們願意奉獻的」。大王回話說:「大家的誠意我已心領了。我自有我所需的寶物,你們還是拿回去自用吧!」

  有一個時候,大王曾欲蓋個宮殿,此事被人一傳開來,民衆即紛紛詣于大王,大家都願意出資出力爲王造作宮殿。大王都一一婉謝,大王說他很願意接受大家的好意,但是大王他自有寶物可供蓋殿之用。民衆卸一再的請願,願和大王共同建造宮殿。大王終于隨從民意,不再婉拒。民衆因此而以八萬四千那麼多數量之車輛,運載金錢,到了拘舍婆城,建造大王施法的宮殿。這時在忉利天(叁十叁天)之第二天子-妙匠天子,曾自默想如下之事:「只有我才能與善見王堪以蓋造正法殿(正法堂、法殿)」。佛陀在這裏,又叫一聲阿難,然後又說:那時妙匠天所造的法殿,縱長六十裏,寬度叁十裏,是以西寶去莊嚴的,地基非常的平整,以七重寶磚砌其階。其法殿有八萬四千的支柱。金柱托銀栌。銀柱搭金栌,也有琉璃水精的栌柱。殿的四周都有欄楣圍繞,均爲四寶所成的。四階陛也同樣的以四寶所成。其法殿的上面,有八萬四千的寶樓。金樓以金縷織成,而布在其座上。水精琉璃樓,其狀亦同。殿的光明眩曜人眼,猶如太陽之盛明,使人不得正視似的。

  善見王于此時曾自想念說:「我應在此殿的左右多起造園池」。于是即造縱橫一由旬的園池。又私自念言:「應在法殿的前面造一法池」。于是又施造縱橫一由句的法池。池裏之水,清澄潔淨無穢。以四寶之磚廁砌其下。池的四邊,有欄楯圍繞,均爲黃金、白銀、水精、琉璃等四寶所合成的。在水池裏有衆雜華之生殖,如優缽羅華(青蓮花)、波頭摩華(紅蓮花)、俱物頭華(黃蓮花)、分陀利華(白蓮花)等是。這些華會放微妙的香氣,馚馥四散!池四邊的陸地也有花的繁殖,如何酰物多華(善思華)、瞻葡華(金色華)、波羅羅華(喇叭華)、須曼陀華(素罄華)、婆師迦華(雨生華),檀俱摩梨華(美麗華)等是。那些路過的人,一看此池,沒有不被吸引,而想入池中一浴爲快者!在那裏遊戲時,會覺得清涼,會隨其心之所欲。如須漿時,就會給他漿,須食時,就會給他之食。不管衣服車馬,香華財寶,都不會逆人之意。

  佛又叫一聲阿難而說:那時善見王有八萬四千只象,都以金銀校飾,寶珠絡用。其中以齊象王爲第一。又有八萬四千只馬,都以金銀校飾,寶珠絡用。其中以力馬王爲第一。有八萬四千車輛,都以獅子革絡,四寶莊嚴,其中以金輪寶爲第一。有八萬四千寶珠,其中以神珠寶爲第一。有八萬四千玉女,其中以玉女寶爲第一。有八萬四千城市,以拘屍婆提城爲第一。有八萬四千殿,以正法殿爲第一。有八萬四千樓,以大正樓爲第一。有八萬四千,均以黃金白銀所成的,而以氍氀毾氈,蜿蜒細軟之物,布放在此床上。有八萬四千億之衣物,以初摩衣(麻衣)、迦屍衣(竹絲衣)、劫波衣(綿布衣)爲第一。有八萬四千之食物,每日所供設之食的滋味,都有所不同。

  阿難!那時善見王騎在所有象群當中之齊象王上面,拂曉時由拘屍城出城外,去巡察天下,共行迹周遍于四海,而只費須臾的時間,回城時還來得及吃早餐。又乘在馬群中之王-力馬寶上面,拂曉時到了天下去巡察,足迹遍及四海,須臾之間,已還回城內吃早餐。又在群車中之最-金輪車裏,駕力馬寶,乘此車,拂曉出城去巡察天下,遍及四海,須臾之間,已回到城內吃早食。王以衆神珠當中之神珠寶照明宮內,使晝夜都常明。一群玉女中,以玉女寶善賢,侍奉其身邊。衆居士當中,最能供給的人,即任命爲居士寶。衆剎帝利(武士)當中,善能討罰的,即任命爲主兵寶。八萬四千城中,以拘屍城爲政府的所在地。在衆殿中,王常莅臨之處,是在正法殿。在衆樓當中,王常止居之樓,是在大正樓。在衆座位當中,王常止坐的,是在頗梨座,是取安禅之故。所穿的衣物上面,雖都以妙靈莊飾,但都隨意而穿,是表慚愧的緣故。在所有的食物當中,二所常吃的,爲自然飯,是表知足之故。

  那個時候曾有八萬四千只象出現,但因太多之故,衆象當中互相沖突蹈蹋,傷害了很多的衆生。因之而私自念言:「這些象,常常出現,致傷衆生,自今以後,每經百年,只許出現一象」。就這樣的每百年轉次而出現一象,始終都一樣的周而複始!

  

  遊行經(後)

  佛陀對阿難說此善見大王的果報,是由于布施、持戒、禅思的叁種因緣而來的。並說大王在其法殿修四禅時,玉女寶曾經看見大王之異瑞,而生起大王是否將臨終之念。大王即爲玉女說「諸行無常」之理後,就真的命終逝世,而生到第七梵天。佛陀並說佛陀之涅槃逝世後,不會再受「後有」等事。其夫簡述如下:

  佛陀對阿難說:當時的善見大王私自念言:我從前到底是積甚麼功德,修甚麼善本,而能于現在獲得果報(福報)巍巍如是?又私自念言:此福報一定是由于叁種因緣所致!一爲布施,二爲持戒,叁爲禅思(禅定)。

  善…

《二 遊行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叁 典尊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