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 大本經▪P23

  ..續本文上一頁「太子初生」的時候,其「父王──盤頭」王就因急欲知道此子的將來命運,而「召集」了天下的名「相師」,以及有「道術」的人。印度的相師、道術師,在古時都是以修行得道者當之,如爲釋迦太子(悉達多太子)占相的人,大家都知道爲阿私陀仙人一樣,都是以行者、大哲學家的身份來爲人看相,來占蔔判斷人家的吉凶禍福。盤頭大王邀集諸占相師後,就命「令」他們開始「觀」占「太子」的相貌,以便「知」道此子將來的「吉凶」。

  這「時諸」位「相師」們「受」盤頭大王之「命」後,就展開其「觀」相占蔔的工作。相師「即」時趨「前,披」開太子的「衣」棠,也就是將穿在太子身上的衣棠掀開一看,即看「見」這位太子「有」了種種相好的「具相」,所謂叁十二種具足之相是也。「占」師們說:具「有此相」的人,「當」然會「趣」向「二處」,是「必然」的,是「無」有「疑」問的。也就是將來定會是上二條路,絕對不會有錯的。其一爲:倘「若在家」裏,也就是成家立業的話,「當爲轉輪聖王」。轉輪聖王略稱轉輪王。此王身具叁十二種大人之相,即位時傳說會感得輪寶,會轉其輪寶,降服四方,故名。所謂「王四天下」,即指此王能服四方。神秘一點,即指東西南北的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四兵具足」的四兵爲: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是擁有足夠抵禦天下的一切軍種、軍隊之意。其實轉輪王之能夠隱定天下,並不完全靠著其軍隊,是「以正法」,正法爲真正的道法,是指契理沒有差誤(正)。以叁寶中的法寶──教理行果之四者爲體(法),故「治」無不治。這樣即大公無私,「無有偏」,沒有「枉」曲之法,故其「恩」澤會普「及」于「天下」所有的老百姓。此王定有「七寶自至」,七寶爲:1.輪寶、2.象寶、3.馬寶、4.珠寶、5.女寶、6.居士寶、7.典兵寶。輪王的七寶雖依經典的不同,而其名目有異,但都是指輪王應具備而有的無上至寶與相輔的賢者。「千子勇健」。傳說輪王有千子,「能伏外敵」,也就是說輪王有好多足智多謀的子民,可以抵禦各地的敵對者,使大家都不敢冒險與之爭地。「兵杖不用,天下太平」。輪王雖具有如上述的良好條件,但是因爲所用以統治天下之法既爲正法,自然的無需藉仗這些軍人與兵器,而能使天下子民常過太平的盛世。以上爲毘婆屍太子如在俗時的話。

  然而這位太子如「若出家」去「學道」的話,「當成正覺」。正覺爲叁菩提之譯,是如來的實智,也是一切諸法的真正覺智,故成佛叫做成正覺。同時會「十號具足」。十號爲佛陀的十大德號,是由各角度去觀察佛陀的爲人之美稱。通常都以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以及佛陀爲佛的十號。

  這「時諸」位「相師」們,「即」將其占蔔的結果仰「白」大「王」而「言」,也就是向王報告說:大「王所生」的太「子」,經我們觀察占蔔的結果,已有了結論。首先得恭禧大王,因爲這位太子生來就具「有」了「叁十二」種大人之相,具有了這種相好的人,「當趣二處,必然無疑」。將來定會趨向如下之二途,是不會有疑問的。其一爲:如果「在」俗「家」的話,「當」然會成「爲轉輪聖王」,而一統天下,而布善政。第二爲:假「若」不喜歡于享受凡俗的生活,而志願「出家」去用功修行的話,「當」然會「成」就「正覺」而爲佛陀,而「具足」諸佛所具的「十」種德「號」。

  佛時頌曰:

  百福太子生,相師之所記,如典記所載,趣二處無疑。

  若其樂家者,當爲轉輪王。七寶難可獲,爲王寶自至。

  真金千輻具,周匝金辋持,轉能飛遍行,故名爲天輪。

  善調七牙住,高廣白如雪,能善飛虛空,名第二象寶。

  馬行過天下,朝去暮還食,朱髦孔雀胭,名爲第叁寶。

  清淨瑠璃珠,光照一由旬。照夜明如晝,名爲第四寶。

  色聲香味觸,無有與等者,諸女中第一,名爲第五寶。

  獻王琉璃寶,珠玉及衆珍。歡喜而貢奉,名爲第六寶。

  如轉輪王念,軍聚速來去,捷疾如王意,名爲第七寶。

  此名爲七寶,輪象馬純白。居士珠女寶,典兵寶爲七。

  觀此無有厭,五欲自娛樂,如象斷靽,出家成正覺。

  王有如是子,二足人中尊,處世轉*輪,道成無懈怠。

  釋尊又以偈頌說:

  具足百福莊嚴相的太子已誕生了。據相師們所說,即如典記所載的,這種孩子將來定會趨向如下之二途。是沒有疑問的。第一:如果喜歡居家的話,就會成爲一位地道的轉輪聖王。七寶雖爲很難具足得手之物,但做輪王後,就會有七寶自然而至!1.真金的千輻具備,周圍都是金辋(框)纏持,一轉即如飛而遍行各處,所以叫做天輪之寶。2.調馴的七只牙很安定,體積高且廣,有如白雪之白,善能飛行虛空,名爲第二──象寶。3.駿馬能行遍天下,早晨出發,到了暮色就能還回吃晚餐,如珠的髦,如孔雀的胭美,名叫第叁寶(馬寶)。4.潔淨的琉璃珠,其光明至于一由旬之遙,能照明夜闇,使其清明如白晝,名爲第四寶(珠寶)。5.色相、聲音、香氣、味道、感觸等,都無人能與相匹敵,是女人中的第一位,名爲第五寶(女寶)6.呈獻給大王以琉璃寶、珠玉,以及種種的珍寶,歡歡喜喜的願意貢獻出來,名叫第六寶(居士寶)。7.能如滿足輪王的心念,軍衆被召,即來去很快速,其健疾的程度,能如大王之意,名叫第七寶(典兵寶)。以上就是輪王的七寶。所謂輪寶、象寶、純白的馬寶、居士寶、珠寶、女寶,以及典兵寶爲之七寶。輪王能欣賞這些寶物不會厭嫌。世上的五欲也能自受用,能盡情的去享受,好像斷除繩子之象!如果去出家的話,定會成就正覺。大王您有這種孩子,是福德智慧兩足,是人中之尊,會住世而大轉*輪度化衆生。他成道後定不會懈怠,定會去廣度衆生!

  偈頌裏面,是將七寶的一一,詳細的陳列出來,此點和散文略爲不同之處。不遇首先仍然是由相師們的豫言開始。

  「百福太子生」。百福爲百福莊嚴相。

  據說一位菩薩行的行者,經過叁大阿僧祇(無量數)劫之後,更在一百大劫的久長之間,種植福慧,可至佛果,而感叁十二相之福業(一一各種一百福,也就是以一百福莊嚴一相,一一之相都以百福之業因感得之故,才叫做百福莊嚴相)。「相師之所記」就是經過相師道術師(婆羅門)們觀察占相之後,記明這位太子具有叁十二相(百福莊嚴相)之意。「如典記所載」,典記爲古典傳記經書等書籍。相師們說如古典所記載的,即這種百福相的人,將來定會「趣」向「二處」,是「無」有「疑問」的。「若其樂家者」。如果這位太子長大後,其性格喜歡于俗家主持國事的話,「當」會成「爲」一位統一天下的「轉輪王」。

  「七寶難可獲,爲王寶自至」。七寶是轉輪王始有可能具足之事物。一般來說,是難以期望得到。不過這位太子既有百福叁十二相,自會成爲轉輪王,到時七寶自會出現在轉輪王的家裏。七寶如下:

  1.輪寶:「真金千輻具」。輻爲車輪中直的木頭,輪寶具有如車輪的輻辏千只,尤其是以真金打造的。「周匝金辋持」。辋爲車輪周圍的外框。轉輪聖王具有的車輛,其周圍外框均爲純金所造。「轉能飛遍行」。輪寶不但是輪王的象征之物,其寶自體就是神秘的化現。如輪王紹繼王位,經過半個月,齋戒沐浴,升高臺殿,臣僚輔翼,東方即忽有此種金輪寶顯現。或早晨起來,在樹上,或在地面,發現光明晃耀,尋之,或掘之,即得此寶。在王遊行之處,此寶必自前進,而調伏四方,故此寶物雖爲物體,因一轉而能飛行自在似的各處遍行。也因如此之「故」,其「名」又叫做「天輪」。

  2.象寶:「善調七牙住」。善調爲善調伏,是象中之王。佛經到處記載都是嘴裏有六只牙的白象,很少有七只牙的白象,也許是象王中之王之故。這種象寶是輪王爲乘駕而感得之象中最勝者。其體「高」又「廣」,其「白」有「如」白「雪」之白。此象王「能善飛虛空」,所謂健步如飛是也。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順,故聖者都表乘象而來的爲多。這種象既柔順又有威力,能符聖王統禦天下之意,故「名」爲轉輪聖王的「第二」種寶物──「象寶」。

  3.馬寶:輪王所有的駿「馬」一旦「行」跑起來,即能「周」遍「天下」各地。其疾捷的程度很驚人,如「朝」晨跑「去」,而夕「暮」黃昏時就已「還」回本處,還來得及吃晚「食」。此馬是「珠髦孔雀胭」,珠爲真珠,髦爲毛中最長之毛(也是毛之意)。孔雀爲産在熱帶的鳥名,雄的尾有長羽,能張開作扇狀,翠綠斑紋,很美麗,胭爲脂,是女人化裝時所用之物,代表美好,故輪王的寶馬之美,可以和孔雀比美!這種寶馬「名爲」輪王的「第叁寶」。

  4.珠寶:輪王擁有寶珠,比珠是「清淨」的「琉璃」(青色寶)的如意寶珠,其「光」明能普「照一由旬」之遙。由旬爲計裏程的稱目,據說有大中小(八十裏、六十裏、四十裏),其實一由旬約爲七哩程,或叁公哩。能光「照」黑夜,使其清明有「如」白「晝」,是「名爲」輪王「第四」種的寶物。

  5.女寶:「色、聲、香、味、觸」是形容絕色的女人的一切,不管是色相形貌,或聲音、香氣、味道、感觸等,都與人不同,所謂天香國色,是「無有與等者」,也就是所有天下的美女,都不能與之匹敵,是絕無僅有的女人!可說是「諸女」人當「中」的「第一」人。輪王擁有此女「名爲第五」種之「寶」。

  6.居士寶:呈「獻」給輪王「琉璃寶、珠玉,及衆珍」。琉璃寶如上述,具音爲吠琉璃、毘琉璃,譯爲遠山寶、不遠山寶等,都是就山而名。如須彌山爲遠山,不遠山即離波羅奈城不遠之山。是青色的寶石,一切寶皆不能壞,瑩徹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其它如珠玉,以及衆珍寶物,均爲世人舍不得之物,但因輪王之威德能感化天下,便那些擁有龐大…

《一 大本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二 遊行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