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遍涅槃大經▪P13

  ..續本文上一頁

  翻第五誦。

  6.1 然後有幸者喚具壽阿難:

  「阿難!你們的應是如是,也許存在:『教言 [是] 師已過去的;我們的師不存在。』阿難!而這確實不應如是被見。阿難!凡是已被我對你們說示、施設的法及律,在我消逝後,彼是你們的師。

  6.2 阿難!而像現在,諸比丘任何一者對其他者,以說『友!』稱呼;在我消逝後,不應如是被你們稱呼。阿難!更(ㄍㄥˋ)新參的比丘應被更長老的比丘,以名,或以姓,或以說『友!』 稱呼;更長老的比丘應被更新參的比丘,稱呼『尊者!』或『具壽!』

  6.3 阿難!但願正在希望的僧伽,在我消逝後,除去微小及隨微小的諸學句。

  6.4 阿難!在我消逝後,闡怒比丘的梵罰應被作。」

  「尊者!那幺,何者是梵罰?」

   「阿難!闡怒比丘凡是想要欲求、想要說彼者,彼不應如此被諸比丘說,也不應被勸告,也不應被隨教誡。」

  6.5 然後有幸者喚諸比丘:

  「比丘們!即使一比丘的疑惑或疑慮,于已覺者,或于法,或于僧伽,或于道,或于行道,亦也許存在。比丘們!請你們問。不要以後變成諸痛念者:『我們的師變成已在面前,我們不能夠從面前反問有幸者。』」

  如是在已被說時,彼等比丘變成沈默。有幸者第二次亦…

   有幸者第叁次亦喚諸比丘:

   「比丘們!即使一比丘的疑惑或疑慮,于已覺者,或于法,或于僧伽,或于道,或于行道,亦也許存在。比丘們!請你們問。不要以後變成諸痛念者:『師變成在我們的面前時,我們不能夠從面前反問有幸者。』」彼等比丘第叁次亦變成沈默。

  然後有幸者喚諸比丘:

  「比丘們!也許存在因對師敬重,你們亦不想要問。比丘們!但願同伴亦對同伴通報。」

  如是在已被說時,彼等比丘變成沈默。

  6.6 然後具壽阿難對有幸者說這:

  「尊者!不可思議!尊者!未曾有!尊者!我于此比丘僧伽,已如是明淨:即使一比丘的疑惑或疑慮,于已覺者,或于法,或于僧伽,或于道,或于行道,亦不存在。」

   「阿難!你從明淨說。阿難!在此處,如來的智確實如此:于此比丘僧伽不存在;即使一比丘的疑惑或疑慮,于已覺者,或于法,或于僧伽,或于道,或于行道,亦不存在。阿難!確實對此等五百比丘,凡是最落後的比丘者,彼是已行(ㄒㄧㄥˊ)向流者,無墮處法者,已被決定的以完全覺爲歸宿者。」

  6.7 然後有幸者喚諸比丘:

  「啊!比丘們!今我告訴你們:『諸一起作是諸衰滅的法,應以不放逸,使之完全行。』」此是如來的最後語。

  6.8 然後有幸者一起行(ㄒㄧㄥˊ)向第一禅那。從第一禅那奮起後,彼一起行向第二禅那。從第二禅那奮起後,彼一起行向第叁禅那。從第叁禅那奮起後,彼一起行向第四禅那。從第四禅那奮起後,彼一起行向虛空無邊處。

  從一起行向虛空無邊處奮起後,彼一起行向識無邊處。從一起行向識無邊處奮起後,彼一起行向無任何處。從一起行向無任何處奮起後,彼一起行向不如此一起知也不無一起知處。從一起行向不如此一起知也不無一起知處奮起後,彼一起行向滅一起知及已被感受。

  然後具壽阿難,對具壽阿那律說這:「阿那律尊者!有幸者已遍涅槃。」

   「友阿難!有幸者不是已遍涅槃,是已一起行向滅一起知及已被感受。」

  6.9 然後有幸者從一起行向滅一起知及已被感受奮起後,一起行向不如此一起知也不無一起知處。從一起行向不如此一起知也不無一起知處奮起後,彼一起行向無任何處。從一起行向無任何處奮起後,彼一起行向識無邊處。從一起行向識無邊處奮起後,彼一起行向虛空無邊處。從一起行向虛空無邊處奮起後,彼一起行向第四禅那。從第四禅那奮起後,彼一起行向第叁禅那。從第叁禅那奮起後,彼一起行向第二禅那。從第二禅那奮起後,彼一起行向第一禅那。從第一禅那奮起後,彼一起行向第二禅那。從第二禅那奮起後,彼一起行向第叁禅那。從第叁禅那奮起後,彼一起行向第四禅那。從第四禅那奮起後,有幸者遍涅槃,完全無中途。

  6.10 在有幸者已遍涅槃時,一起從遍涅槃,大地震變成,令人恐懼、身毛豎立,並且諸天鼓裂開。

  在有幸者已遍涅槃時,一起從遍涅槃,梵天沙航拔谛說此偈:

   「一切諸生物如此,在世間將抛下軀體;像這樣的師在世間,無與倫比的個人,如來已得達力,已完全覺者已遍涅槃。」

   在有幸者已遍涅槃時,一起從遍涅槃,諸天之王帝釋說此偈:

  「諸一起作確實無常,有被生及衰滅的法,被生後被滅;彼等的擴大全部平息是樂。」

   在有幸者已遍涅槃時,一起從遍涅槃,具壽阿那律說此等偈:

  「對這樣已停止的心,呼氣及吸氣不變成。確立平息後,無動的牟尼作凡是死時者;以無退縮的心,使之滯留在感受上;燈的如此涅槃,心的釋放開變成。」

   在有幸者已遍涅槃時,一起從遍涅槃,具壽阿難說此偈:

  「凡是令人恐懼者是那時,那時是令人身毛豎立;在已經曆作一切最好的已完全覺者已遍涅槃時。」

   在有幸者已遍涅槃時,在彼處,凡是彼等比丘未離染的另一些者,伸出諸臂後,號泣;徹底落下,如已被切斷的徹底落下;前俯後仰:「過度迅速!有幸者已遍涅槃;過度迅速!已善去者已遍涅槃;過度迅速!眼目在世間已消失。」

  而凡是彼等比丘已離染者,彼等已念,一起徹底知,使之滯留在「諸一起作無常;在此處,彼從何處可以被得?」上。

  6.11 然後具壽阿那律喚諸比丘:

  「足夠!友們!不要悲傷,不要遍哭泣。友們!以前這難道未被有幸者如此講述?如此從一切可愛的,中(ㄓㄨㄥˋ)意的,變成種種,變成無,變成與其它不同。友們!在此處,彼從何處可以被得?凡是彼已被生、已被變成、已被一起作者,是徹底壞散的法;『彼確實不要被徹底壞散』,這地方不被知。友們!諸天神譏嫌我們。」

  「尊者!那幺具壽阿那律作意諸天神已變成如何?」

  「友阿難!在虛空中,存在一起知地的諸天神,垂下諸頭發後,號泣;伸出諸臂後,號泣;徹底落下,如已被切斷的徹底落下;前俯後仰:『過度迅速!有幸者已遍涅槃;過度迅速!已善去者已遍涅槃;過度迅速!眼目在世間已消失。』

   而凡是已離染的諸天神,彼等已念,一起徹底知,使之滯留在『諸一起作無常;在此處,彼從何處可以被得?』上。」

  6.12 然後具壽阿那律及具壽阿難,以談論法,度過彼夜間的剩下部分,然後具壽阿那律喚具壽阿難:

   「去!友阿難!進入拘屍那羅後,請對拘屍那羅的諸末羅人通報:『婆私咤們!有幸者已遍涅槃,今你們思量凡是時宜者。』」

  「如是,尊者!」具壽阿難對具壽阿那律回答後,在午前時,換衣服後,拿起缽及衣後,自我及同伴,進入拘屍那羅。

   而在彼時,拘屍那羅的諸末羅人,如此以彼應被作的事,變成已集合在集會所。然後具壽阿難,完全走近拘屍那羅的諸末羅人的集會所所在之處,完全走近後,對拘屍那羅的諸末羅人通報:「婆私咤們!有幸者已遍涅槃,今你們思量凡是時宜者。」

   聽到具壽阿難的此後,諸末羅人,及末羅人諸子,及末羅人諸媳婦,及末羅人諸妻,有痛苦,意難過,心的苦已被移入;另一些垂下諸頭發後,號泣;伸出諸臂後,號泣;徹底落下,如已被切斷的徹底落下;前俯後仰:「過度迅速!有幸者已遍涅槃;過度迅速!已善去者已遍涅槃;過度迅速!眼目在世間已消失。」

  6.13 然後拘屍那羅的諸末羅人,命令諸人:「確實因彼,我說,請在拘屍那羅收集香及花環,及一切樂器。」

   然後拘屍那羅的諸末羅人,拿起香及花環,及一切樂器,及五百對布後,完全走近烏跋單諸末羅人的沙羅樹林有幸者的身體所在之處,完全走近後,以諸舞蹈、諸歌、諸奏樂、諸花環、諸香,正在恭敬,正在作敬重,正在尊敬,正在禮敬有幸者的身體,正在作布天篷,正在准備圓形會館;如是度過彼日。

   然後拘屍那羅的諸末羅人的這變成:「可火葬有幸者的身體,今日是過度離時宜。明日今,我們將火葬有幸者的身體。」然後拘屍那羅的諸末羅人,以諸舞蹈、諸歌、諸奏樂、諸花環、諸香,正在恭敬,正在作敬重,正在尊敬,正在禮敬有幸者的身體;正在作布天篷,正在准備圓形會館;亦度過第二日,亦度過第叁日,亦度過第四日,亦度過第五日,亦度過第六日。

  6.14 然後在第七日,拘屍那羅的諸末羅人的這變成:「我們以諸舞蹈、諸歌、諸奏樂、諸花環、諸香,正在恭敬,正在作敬重,正在尊敬,正在禮敬有幸者的身體,經南方,運送去城的南方後,經外部,從城的南方,到外部,將火葬有幸者的身體。」

   而在彼時,八末羅人首長,已沐浴頭,已穿上未損壞的諸衣服:「我們將擡起有幸者的身體」;不能夠擡起。 然後拘屍那羅的諸末羅人,對具壽阿那律說這:「尊者!什幺因什幺緣,此等八末羅人首長所在之處,已沐浴頭,已穿上未損壞的諸衣服:『我們將擡起有幸者的身體』;不能夠擡起?」

   「婆私咤們!你們的欲求與其它不同;諸天神的欲求與其它不同。」

  6.15 「尊者!那幺諸天神的欲求如何?」

  「婆私咤們!你們的欲求:『我們以諸舞蹈、諸歌、諸奏樂、諸花環、諸香,正在恭敬,正在作敬重,正在尊敬,正在禮敬有幸者的身體,經南方,運送去城的南方後,經外部,從城的南方,到外部,將火葬有幸者的身體。』

  婆私咤們!諸天神的欲求:『我們以諸天的諸舞蹈、諸歌、諸奏樂、諸花環、諸香,正在恭敬,正在作敬重,正在尊敬,正在禮敬有幸者的身體,經北方,運送去城的北方後,經北門,使之進入城後;經中間,運送去城的中間後,經…

《遍涅槃大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