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攝頌釋 第十叁課▪P2

  ..續本文上一頁爲我們家裏的事爭論。實話告訴你們,如來前一段時間和智慧離婚了,現在又複婚了。他這樣勸了以後,兩位出家人也很聽話,隨後就回到宿舍中去了。可能大家皆能體會,這則故事所蘊含的甚深意義。

  作爲智者,因爲他完全通達般若空性的意義,所以永遠也不會毀壞諸法本義——般若。對于一個比較誠實的人來講,他若不懂就不會講;如果真正了解法理,就會一五一十地傳給有緣衆生。所以真正的智者不但不會毀壞般若的法義,相反他會對其異常恭敬。

  子二、宣講所取真實般若之方式:

  

非色非受不緣想,不緣行識盡了知,

  

萬法無生空性理,此即行持勝般若。

  與剛才的道理相反,某位補特伽羅或行者,通過長期依止善知識聞思修行後,完全不耽著世間種種色法,也不耽著所謂的受,也不緣想、行、識,徹底通達差別基五蘊及差別法——無常、空性等一切萬法皆爲空性,並爲他人如此宣說,這就是在真正行持最殊勝的般若波羅蜜多。

  我們這裏很多道友通過聞思已經明白五蘊皆空的道理,他們就會覺得般若非常珍貴,所以不但自己會精勤修學,還願與更多有緣衆生分享,因爲這對每個衆生的生生世世都非常有利。就像世間有一個好人,不但自己不願意離開,還願更多有緣衆生都來親近。的確,在看到世間衆生對名相特別耽著,從而特別煩惱、痛苦時,我就會想:如果他們能被善知識攝受,真正通達空性法理該有多好!如今大家皆能聽受這樣的般若法門,實際上也在行持殊勝的般若,故功德不可思議。

  話說回來,如果前世沒有積累無量資糧,即生中也不可能遇到這樣的般若法,甚至般若法的名號也聽不到。月婆首那翻譯的《勝天王般若波羅蜜多經》雲:“若非無數百千億劫修習衆行種善根者,則不聞是般若波羅蜜名。”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沒有在百千億劫中修習衆多善行,積累下殊勝善根,即生中連般若的名稱也聽不到。

  在《勝天王般若波羅蜜多經》中,還講了很多般若的功德,比如:“如見東方赤,則知日出不久;若聞般若波羅蜜,當知去佛不遠。”意思是說,如果我們見到東方出現紅光,則可推知太陽不久就會出來;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聽聞到般若波羅蜜多法門,則可了知證得佛果並不是很遙遠。在該經中,諸如此類的比喻還有很多,所以大家皆應生起歡喜心。如果你對佛陀的金剛語一點都不信任,那就沒辦法;如果你真正信任佛法,這樣的金剛語就應牢牢記在心間。

  在曼陀羅仙翻譯的《文殊師利所說摩诃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也說:“佛告文殊師利: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得不墮惡趣,當學般若波羅蜜一四句偈,受持讀誦、爲他解說、隨順實相。如是善男子、善女人,當知決定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則住佛國。”所以,如果有人擔心,怕因以前所造的惡業墮入叁惡趣,那就要好好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個偈頌以上的法理,這樣就能獲得解脫。當然,我們見到這些宣說般若功德的金剛語,也算在行持般若波羅蜜多。

  另外,大家對傳講般若波羅蜜多的法師應作佛陀想,有般若波羅蜜多法本存在的地方應作宮殿想。的確,有般若波羅蜜多法本存在的地方,世間的天魔、邪魔等皆不能損害,所有天神和白法方面的護法神也會經常護佑,且能遣除種種邪見,有許許多多功德。所以大家皆應盡心盡力供養般若法寶,這非常重要。當然,若能首先生起視般若法門爲如意寶的信心,之後再不斷修學,且以之與有緣衆生結緣,那自他衆生皆能獲得無量善法。

  癸二(如是宣講之功德)分二:一、宣說真般若之功德;二、彼之原因。

  子一、宣說真般若之功德:

  

有化恒河沙數刹,衆生皆證羅漢果,

  

書此般若經函贈,最上有情福更勝。

  有些人以種種方式對恒河沙數世界的所有衆生宣講佛法,他們通過修行之後最終都獲得了阿羅漢果,當然這個功德不可思議。大家都知道,若有上師通過傳講,相當一部分弟子證得小乘聖者果位,其功德也很大,因爲這對人類社會和佛教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甚至世間高等院校培養出幾千幾萬個大學生,人們也會覺得非常了不起。既然如此,那這樣的功德就更不可思議了。但若有人對般若法門生起極大信心後繕寫,並將經函贈送給能通達且能傳講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最上有情(指福分很好的大乘根機的衆生,他們對般若法門不會生邪見,也不會不屑一顧地放棄,而且還有能力了解和弘揚),那此福德就超過前者。所以,若我們能將本經法本印出來送給別人,其功德就非常大。

  當然,這也是我要求大家共同發心印《般若攝頌》與有緣衆生結緣的原因。的確,我從內心深處對般若法門生起了極大的信心,也希望世間很多人都有這麼好的機緣,所以才以空性法門與大家結緣。在唐朝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尼,其俗名叫任伍娘。她在家時經常殺生,造了許多業。出家以後在寺院中仍然經常吃肉,戒律極不清淨。死後家人把她的名字寫在靈牌上,後來靈牌發出聲音說:我是伍娘,已墮入惡趣,等等。後來她要求家人爲她抄寫《般若叁百頌》(即《金剛經》)七部,家人按她的要求繕寫,七遍完成後她從靈牌傳出聲音說:我已離開惡趣的痛苦,轉生到了善趣。可見,繕寫《般若經》的功德確實很大。

  以前有一位牧童,他很想抄寫《金剛經》,但因條件特別差,沒有買紙的錢。于是他想:若將經文寫在地上,別人踩在上面會有過失,所以只好將《金剛經》寫在空中。寫完後他用妙香作供養並發願:“若經中所言真實不虛,則以此谛實力,願爲我呈現瑞相……”話音剛落,粗糙的地面就變得平坦如掌,花雨也紛飛而下。此後,該地不論晝夜均未出現過冰雪、暴雨、幹旱等災害。因此,大家在有能力、有因緣時,這樣的善法(指繕寫)一定不要放棄。

  前一段時間我去康定、道孚那一帶,在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觀音心咒,因爲他們在整個山體上寫“嗡瑪呢巴美吽”,字特別大。的確這些人的福報很大,因爲所有過路的人都能看見。我小時候也經常把觀音心咒刻在石頭上,有時也刻在路邊的岩石上,以這種方式讓自他衆生通過文字種下善根,這確實很好!

  對漢傳佛教來講,繕寫般若有很好的因緣。叁國時期有一位叫朱士行的僧人,在漢傳佛教曆史上,他是第一位如法出家受戒的沙門。出家受戒後,他就在洛陽鑽研、講解《道行般若經》(2),通過很長時間研讀,他深感該經文句簡略、義理艱澀,令人難以理解大乘之旨,于是發願西行尋找原本。後來聽說西域有完備的《放光般若經》,更聞有高僧能將佛祖密意對照《放光般若經》作根本解讀,于是他曆經衆多艱難困苦、千裏迢迢前往西域尋找梵本和能圓滿解經的上師。到了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帶)以後,他如願以償,終于在這位修學密宗的上師前圓滿聽受了《放光般若經》。

  學習以後,他深感《放光般若經》無比殊勝,心想漢地有這樣的經典該有多好,于是發心抄寫。當90章、60多萬字的《放光般若經》全部抄寫完後,他便派弟子弗如檀(法饒)等送回洛陽。由于當時新疆有一部分小乘人視大乘爲婆羅門教,于是他們上報國王,要求國王不能讓他們把這個法本帶到漢地,否則對佛法有很大損害。後來國王也下命令不准帶到漢地。那個時候朱士行法師對國王說:如果我抄寫的《放光般若經》是婆羅門教的典籍,那就願火把它燒壞;如果它不是假的佛法,那就願它不要毀壞。這樣說谛實語後,便在衆人前堆木柴燃起火來,他把所抄經文全部放在火中,火當即就熄滅了,而經文卻毫發無損。後來國王等生起極大的信心,開許這部般若經流往漢地。到洛陽後又過了九年才進行翻譯,現收集于《大藏經》中。

  雖然與鸠摩羅什所譯的《大品般若經》比較起來,這個譯本有所缺漏,但其影響也非常大。有些曆史中說:中山的支和上使人到倉垣斷絹謄寫,取回中山時,中山王和僧衆具備幢幡,出城四十裏迎接,可謂盛況空前。而一時學者,像帛法祚、支孝龍、竺法蘊等,或加以注疏,或從事講說,皆借《放光般若經》來弘揚般若。後來朱士行法師在新疆圓寂,火化後屍猶能全,有很多瑞相。

  更稀有、更精彩的是,在經過多年修學後,他深刻領會到《放光般若經》中蘊藏著究竟了義的密乘虹化聖義。正如《佛梵持明》中所載《教下宗前聖祖朱士行》一文中所說那樣:《放光般若經》是《虹化經》的簡本,《虹化經》是《放光般若經》的足本。的確是這樣,當我們看了無垢光尊者的《七寶藏》等密宗續論後,《般若經》中的內容就很容易明白。

  從曆史來看,新疆與虹身成就有很殊勝的因緣。最近我翻譯的敦珠法王所著的《藏密佛教史》中,也講述了布瑪莫劄和嘉納思紮依止西日桑哈的史實。西日桑哈是一位修行大圓滿法的漢人上師,布瑪莫紮先到漢地清涼屍陀林依止西日桑哈聽受密法;後來嘉納思紮也從印度來到西日桑哈那裏聽法,所有法藏他都全部聽完並圓滿修行。後來新疆有一個國王迎請他,到了那裏剛好七天,上師便在空中出現。他知道上師要圓寂,于是馬上祈禱,結果西日桑哈將《七釘要訣》賜給了嘉納思紮。所以新疆與虹身成就的教理有很殊勝的因緣。

  的確,不管是《大品般若經》,還是《小品般若經》,或者是《般若攝頌》和其他般若經,大家皆應盡心盡力地弘揚,因爲凡是與之結緣的人都能得到無窮利益。我看到漢地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或一些喜歡書法的學生經常寫《心經》,這非常好!對每個人來講,從小的教育都很重要,不管是般若法門還是其他佛法,從小就要産生信心,這非常重要!在座的道友,大家都有責任將般若法門弘揚到各個地方,所以我們也應讓很多衆生從小都對般若法門産生深厚的信願。

  前一段時間學院開金剛薩埵法會時,剛好是“六一”兒童節,當時我要求菩提學會爲主的佛友,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過一個佛教的兒童節。後來北京等地的佛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到寺院裏去聽法師開示,有些去放生,有些去念經。看到他們通過網絡傳輸過來的照片等時,我非常高興,因爲若能從小與佛法結上善緣,長大之後就不會誹謗佛法,甚至還會深深影響他的一生。爲什麼藏族人對佛教沒有邪見?其原因就是他們從小都隨父母念佛、行善,長大之後也自然成了習慣,而且這種生活習慣對他一生的思想和行爲都會産生深遠影響。所以我非常希望聽受此法門的在家人,皆應讓自己的孩子或下一代接受佛法的熏陶,否則長大之後想扭轉過來也很困難。可能大家也清楚,有些孩子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後,自己不但不學佛,還要說很多非常不公正的話。

  作爲出家人,在這方面發心很重要。現在有些出家人完全有這個能力,我看到有些寺院的住持,他們很有實力,有錢、有智慧,但全部都用在建築上。雖然經堂等硬件設施也爲弘揚佛法之必須,但每天都搞建設我也不是特別贊同。我認識一位老尼師,當地的信衆對她很有信心。很早前遇到她時,她說:我在修大雄寶殿。再過幾年以後,她說:我正在修祖師殿。再過一段時間後,她說:我正在修祖師塔。但對附近人們的佛教教育和學校教育一點都不關心。其實,真正的佛法應從衆生心上安立。什麼時候般若空性的境界于在家人或出家人的相續中生起來,這就是教法和證法的真實體性。而建築輝煌與否並不能代表佛法是否興盛,因爲它們只是水泥等材料做成的工程。所以建築只能是弘揚佛法的所依,並不是佛法。

  有些人拿著一個大大的*輪供養上師說:上師,請常轉*輪!可能他們認爲:像車輪一樣滾動就是轉*輪。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誰都可以轉*輪。講《現觀莊嚴論》時,大家就會清楚*輪的意義,其實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在衆生相續中不斷存在就叫轉*輪。如果認爲佛法在外面的石頭或鋼筋混凝土上,且終生忙于修建,可能就不是轉*輪。所以,我非常希望廣大學者或研究人員,能在這些方面多寫一些文章,以把這個問題闡述清楚。

  其實,即使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在他們的相續中也可不同程度地轉*輪。比如,讓他們對佛陀的故事生起信心,這也是一種轉*輪。前一段時間我跟一些老師講:表面上看來你們只是世間普通學校中的老師,但講課時也可以引用一些佛教的故事,也可宣講慈悲心、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等道理;若能如此,那就成了了不起的大法師。其中有位老師不好意思,她說:您怎麼說我是大法師,我才不是法師呢!很明顯她對法師的概念不懂,其實就是這樣。所以,每個人盡管所處的環境不相同,但都可以成爲法師。若我們能在有緣的家人或親朋好友前適時宣講佛法,那我們就是大轉*輪者。

  好,講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形色:形色即形狀,《俱舍論》講有八種形色,即:長、短、方、圓、高、下、正、歪。

  顯色:顯色即顔色,《俱舍論》講有十二種顯色,即: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暗。

  (2)乃《小品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異譯。

  

《般若攝頌釋 第十叁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