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我们家里的事争论。实话告诉你们,如来前一段时间和智慧离婚了,现在又复婚了。他这样劝了以后,两位出家人也很听话,随后就回到宿舍中去了。可能大家皆能体会,这则故事所蕴含的甚深意义。
作为智者,因为他完全通达般若空性的意义,所以永远也不会毁坏诸法本义——般若。对于一个比较诚实的人来讲,他若不懂就不会讲;如果真正了解法理,就会一五一十地传给有缘众生。所以真正的智者不但不会毁坏般若的法义,相反他会对其异常恭敬。
子二、宣讲所取真实般若之方式:
非色非受不缘想,不缘行识尽了知,
万法无生空性理,此即行持胜般若。
与刚才的道理相反,某位补特伽罗或行者,通过长期依止善知识闻思修行后,完全不耽著世间种种色法,也不耽著所谓的受,也不缘想、行、识,彻底通达差别基五蕴及差别法——无常、空性等一切万法皆为空性,并为他人如此宣说,这就是在真正行持最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
我们这里很多道友通过闻思已经明白五蕴皆空的道理,他们就会觉得般若非常珍贵,所以不但自己会精勤修学,还愿与更多有缘众生分享,因为这对每个众生的生生世世都非常有利。就像世间有一个好人,不但自己不愿意离开,还愿更多有缘众生都来亲近。的确,在看到世间众生对名相特别耽著,从而特别烦恼、痛苦时,我就会想:如果他们能被善知识摄受,真正通达空性法理该有多好!如今大家皆能听受这样的般若法门,实际上也在行持殊胜的般若,故功德不可思议。
话说回来,如果前世没有积累无量资粮,即生中也不可能遇到这样的般若法,甚至般若法的名号也听不到。月婆首那翻译的《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云:“若非无数百千亿劫修习众行种善根者,则不闻是般若波罗蜜名。”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在百千亿劫中修习众多善行,积累下殊胜善根,即生中连般若的名称也听不到。
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还讲了很多般若的功德,比如:“如见东方赤,则知日出不久;若闻般若波罗蜜,当知去佛不远。”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见到东方出现红光,则可推知太阳不久就会出来;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听闻到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则可了知证得佛果并不是很遥远。在该经中,诸如此类的比喻还有很多,所以大家皆应生起欢喜心。如果你对佛陀的金刚语一点都不信任,那就没办法;如果你真正信任佛法,这样的金刚语就应牢牢记在心间。
在曼陀罗仙翻译的《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也说:“佛告文殊师利: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得不堕恶趣,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四句偈,受持读诵、为他解说、随顺实相。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当知决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住佛国。”所以,如果有人担心,怕因以前所造的恶业堕入三恶趣,那就要好好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个偈颂以上的法理,这样就能获得解脱。当然,我们见到这些宣说般若功德的金刚语,也算在行持般若波罗蜜多。
另外,大家对传讲般若波罗蜜多的法师应作佛陀想,有般若波罗蜜多法本存在的地方应作宫殿想。的确,有般若波罗蜜多法本存在的地方,世间的天魔、邪魔等皆不能损害,所有天神和白法方面的护法神也会经常护佑,且能遣除种种邪见,有许许多多功德。所以大家皆应尽心尽力供养般若法宝,这非常重要。当然,若能首先生起视般若法门为如意宝的信心,之后再不断修学,且以之与有缘众生结缘,那自他众生皆能获得无量善法。
癸二(如是宣讲之功德)分二:一、宣说真般若之功德;二、彼之原因。
子一、宣说真般若之功德:
有化恒河沙数刹,众生皆证罗汉果,
书此般若经函赠,最上有情福更胜。
有些人以种种方式对恒河沙数世界的所有众生宣讲佛法,他们通过修行之后最终都获得了阿罗汉果,当然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大家都知道,若有上师通过传讲,相当一部分弟子证得小乘圣者果位,其功德也很大,因为这对人类社会和佛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甚至世间高等院校培养出几千几万个大学生,人们也会觉得非常了不起。既然如此,那这样的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但若有人对般若法门生起极大信心后缮写,并将经函赠送给能通达且能传讲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最上有情(指福分很好的大乘根机的众生,他们对般若法门不会生邪见,也不会不屑一顾地放弃,而且还有能力了解和弘扬),那此福德就超过前者。所以,若我们能将本经法本印出来送给别人,其功德就非常大。
当然,这也是我要求大家共同发心印《般若摄颂》与有缘众生结缘的原因。的确,我从内心深处对般若法门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也希望世间很多人都有这么好的机缘,所以才以空性法门与大家结缘。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比丘尼,其俗名叫任伍娘。她在家时经常杀生,造了许多业。出家以后在寺院中仍然经常吃肉,戒律极不清净。死后家人把她的名字写在灵牌上,后来灵牌发出声音说:我是伍娘,已堕入恶趣,等等。后来她要求家人为她抄写《般若三百颂》(即《金刚经》)七部,家人按她的要求缮写,七遍完成后她从灵牌传出声音说:我已离开恶趣的痛苦,转生到了善趣。可见,缮写《般若经》的功德确实很大。
以前有一位牧童,他很想抄写《金刚经》,但因条件特别差,没有买纸的钱。于是他想:若将经文写在地上,别人踩在上面会有过失,所以只好将《金刚经》写在空中。写完后他用妙香作供养并发愿:“若经中所言真实不虚,则以此谛实力,愿为我呈现瑞相……”话音刚落,粗糙的地面就变得平坦如掌,花雨也纷飞而下。此后,该地不论昼夜均未出现过冰雪、暴雨、干旱等灾害。因此,大家在有能力、有因缘时,这样的善法(指缮写)一定不要放弃。
前一段时间我去康定、道孚那一带,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观音心咒,因为他们在整个山体上写“嗡玛呢巴美吽”,字特别大。的确这些人的福报很大,因为所有过路的人都能看见。我小时候也经常把观音心咒刻在石头上,有时也刻在路边的岩石上,以这种方式让自他众生通过文字种下善根,这确实很好!
对汉传佛教来讲,缮写般若有很好的因缘。三国时期有一位叫朱士行的僧人,在汉传佛教历史上,他是第一位如法出家受戒的沙门。出家受戒后,他就在洛阳钻研、讲解《道行般若经》(2),通过很长时间研读,他深感该经文句简略、义理艰涩,令人难以理解大乘之旨,于是发愿西行寻找原本。后来听说西域有完备的《放光般若经》,更闻有高僧能将佛祖密意对照《放光般若经》作根本解读,于是他历经众多艰难困苦、千里迢迢前往西域寻找梵本和能圆满解经的上师。到了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以后,他如愿以偿,终于在这位修学密宗的上师前圆满听受了《放光般若经》。
学习以后,他深感《放光般若经》无比殊胜,心想汉地有这样的经典该有多好,于是发心抄写。当90章、60多万字的《放光般若经》全部抄写完后,他便派弟子弗如檀(法饶)等送回洛阳。由于当时新疆有一部分小乘人视大乘为婆罗门教,于是他们上报国王,要求国王不能让他们把这个法本带到汉地,否则对佛法有很大损害。后来国王也下命令不准带到汉地。那个时候朱士行法师对国王说:如果我抄写的《放光般若经》是婆罗门教的典籍,那就愿火把它烧坏;如果它不是假的佛法,那就愿它不要毁坏。这样说谛实语后,便在众人前堆木柴燃起火来,他把所抄经文全部放在火中,火当即就熄灭了,而经文却毫发无损。后来国王等生起极大的信心,开许这部般若经流往汉地。到洛阳后又过了九年才进行翻译,现收集于《大藏经》中。
虽然与鸠摩罗什所译的《大品般若经》比较起来,这个译本有所缺漏,但其影响也非常大。有些历史中说:中山的支和上使人到仓垣断绢誊写,取回中山时,中山王和僧众具备幢幡,出城四十里迎接,可谓盛况空前。而一时学者,像帛法祚、支孝龙、竺法蕴等,或加以注疏,或从事讲说,皆借《放光般若经》来弘扬般若。后来朱士行法师在新疆圆寂,火化后尸犹能全,有很多瑞相。
更稀有、更精彩的是,在经过多年修学后,他深刻领会到《放光般若经》中蕴藏着究竟了义的密乘虹化圣义。正如《佛梵持明》中所载《教下宗前圣祖朱士行》一文中所说那样:《放光般若经》是《虹化经》的简本,《虹化经》是《放光般若经》的足本。的确是这样,当我们看了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等密宗续论后,《般若经》中的内容就很容易明白。
从历史来看,新疆与虹身成就有很殊胜的因缘。最近我翻译的敦珠法王所著的《藏密佛教史》中,也讲述了布玛莫札和嘉纳思扎依止西日桑哈的史实。西日桑哈是一位修行大圆满法的汉人上师,布玛莫扎先到汉地清凉尸陀林依止西日桑哈听受密法;后来嘉纳思扎也从印度来到西日桑哈那里听法,所有法藏他都全部听完并圆满修行。后来新疆有一个国王迎请他,到了那里刚好七天,上师便在空中出现。他知道上师要圆寂,于是马上祈祷,结果西日桑哈将《七钉要诀》赐给了嘉纳思扎。所以新疆与虹身成就的教理有很殊胜的因缘。
的确,不管是《大品般若经》,还是《小品般若经》,或者是《般若摄颂》和其他般若经,大家皆应尽心尽力地弘扬,因为凡是与之结缘的人都能得到无穷利益。我看到汉地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或一些喜欢书法的学生经常写《心经》,这非常好!对每个人来讲,从小的教育都很重要,不管是般若法门还是其他佛法,从小就要产生信心,这非常重要!在座的道友,大家都有责任将般若法门弘扬到各个地方,所以我们也应让很多众生从小都对般若法门产生深厚的信愿。
前一段时间学院开金刚萨埵法会时,刚好是“六一”儿童节,当时我要求菩提学会为主的佛友,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过一个佛教的儿童节。后来北京等地的佛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到寺院里去听法师开示,有些去放生,有些去念经。看到他们通过网络传输过来的照片等时,我非常高兴,因为若能从小与佛法结上善缘,长大之后就不会诽谤佛法,甚至还会深深影响他的一生。为什么藏族人对佛教没有邪见?其原因就是他们从小都随父母念佛、行善,长大之后也自然成了习惯,而且这种生活习惯对他一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我非常希望听受此法门的在家人,皆应让自己的孩子或下一代接受佛法的熏陶,否则长大之后想扭转过来也很困难。可能大家也清楚,有些孩子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自己不但不学佛,还要说很多非常不公正的话。
作为出家人,在这方面发心很重要。现在有些出家人完全有这个能力,我看到有些寺院的住持,他们很有实力,有钱、有智慧,但全部都用在建筑上。虽然经堂等硬件设施也为弘扬佛法之必须,但每天都搞建设我也不是特别赞同。我认识一位老尼师,当地的信众对她很有信心。很早前遇到她时,她说:我在修大雄宝殿。再过几年以后,她说:我正在修祖师殿。再过一段时间后,她说:我正在修祖师塔。但对附近人们的佛教教育和学校教育一点都不关心。其实,真正的佛法应从众生心上安立。什么时候般若空性的境界于在家人或出家人的相续中生起来,这就是教法和证法的真实体性。而建筑辉煌与否并不能代表佛法是否兴盛,因为它们只是水泥等材料做成的工程。所以建筑只能是弘扬佛法的所依,并不是佛法。
有些人拿着一个大大的*轮供养上师说:上师,请常转*轮!可能他们认为:像车轮一样滚动就是转*轮。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谁都可以转*轮。讲《现观庄严论》时,大家就会清楚*轮的意义,其实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在众生相续中不断存在就叫转*轮。如果认为佛法在外面的石头或钢筋混凝土上,且终生忙于修建,可能就不是转*轮。所以,我非常希望广大学者或研究人员,能在这些方面多写一些文章,以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
其实,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他们的相续中也可不同程度地转*轮。比如,让他们对佛陀的故事生起信心,这也是一种转*轮。前一段时间我跟一些老师讲:表面上看来你们只是世间普通学校中的老师,但讲课时也可以引用一些佛教的故事,也可宣讲慈悲心、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道理;若能如此,那就成了了不起的大法师。其中有位老师不好意思,她说:您怎么说我是大法师,我才不是法师呢!很明显她对法师的概念不懂,其实就是这样。所以,每个人尽管所处的环境不相同,但都可以成为法师。若我们能在有缘的家人或亲朋好友前适时宣讲佛法,那我们就是大转*轮者。
好,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1)形色:形色即形状,《俱舍论》讲有八种形色,即:长、短、方、圆、高、下、正、歪。
显色:显色即颜色,《俱舍论》讲有十二种显色,即: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
(2)乃《小品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异译。
《般若摄颂释 第十三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