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攝頌釋 第二十九課

  

第二十九課

  

思考題

  1.須菩提尊者爲什麼要請世尊宣說不退轉相,這有何必要?

  2.本課所講的不退轉相是哪些?爲什麼不退轉菩薩能具有這些相?這對我們修行有何啓示?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繼續講《般若攝頌》,其中講宣說加行者補特伽羅,當然這裏的補特伽羅主要指不退轉菩薩。

  辛叁(宣說加行者補特伽羅)分二:一、以請問略說;二、以答複廣說。

  壬一、以請問略說:

  

須菩提問世尊言:功德海無煩惱相,

  

大力如何不退轉?功德少分請佛宣。

  “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問叁界導師——本師釋迦牟尼佛:具有無量功德、無有煩惱的菩薩,有很多不退轉的相,到底它們是哪些?不退轉的大威力菩薩具體是怎麼樣的?以什麼樣的相或標志,能發現不退轉菩薩?希望佛陀能在不退轉菩薩的無量功德相中給我們宣說少部分內容,讓人們知道哪些是真正的不退轉菩薩。

  我以前也講過,在唐玄奘翻譯的《大般若》中有一個《不退轉品》,其中宣說了很多不退轉菩薩的不共相,即對這個問題有廣說。比如,不退轉菩薩在某一位上師那裏求法的時候,他只會一心一意地求法,根本不會觀察上師的好壞,也即他對上師的好壞根本不重視,只重視法要。有諸如此類的許多不退轉相。而《般若攝頌》則把《大般若經》中一些零散的相全部歸納起來宣講,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這些不退轉菩薩的相,這樣就能了解哪些人具有不退轉的相,從而生起信心。若有這樣的信心,自相續中的法就會圓滿。可見這種推斷非常重要,因爲它就像依靠煙來推斷火存在一樣,誰有這些菩薩的相,我們就能准確知道哪些是菩薩,從而對叁寶生起不共的信心,以讓自相續得到利益。

  有些人有這樣的懷疑:我以前學外道時或沒有皈依之前造了很多惡業,現在到底有沒有救護的希望?關于這個問題,隋天竺叁藏那連提耶舍翻譯的《佛說德護長者經》講得很好,經雲:“先信于外道,而造諸惡業,今信于世尊,得如是大利。”意思是說,有些人先信奉外道造了各種各樣惡業,後來因前世因緣成熟或今世種種順緣具足信仰了佛教或世尊,接著自己行持善法獲得了非常大的利益,即以前所造罪業全部得以清淨,根本不會墮入惡道當中。我覺得,這樣的教言對很多人來講非常重要。《日藏經》也有相似的教證,即:“有情誰人皈依佛,俱胝魔衆不能害,縱破戒律心散亂,彼亦定能趨涅槃。”《佛說德護長者經》還講,對佛陀有信心就不會墮入惡趣,頌雲:“一心恭敬信,出世勝導師,無量百千劫,不墮諸惡道。”意思是說,如果我們對出世間的叁界導師——本師釋迦牟尼佛,有著特別虔誠、恭敬的信心,即使以前造了種種惡業,但因信心的威力,在百千劫當中也絕對不會墮入惡趣。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諸佛菩薩的不共威力。

  現在世間當中,包括傳承上師在內,肯定有很多不退轉菩薩。我經常想,我們遇見的很多上師,有些非常出名,有些不一定很出名,但依靠《般若經》等來觀察時,就敢肯定他們是不退轉菩薩。

  《華嚴經》中講了十種不退轉相:聽到世間有佛、無佛,在佛法中信心不退轉,這是第一個不退轉相;聽到有法、無法也住于不退轉中,這是第二個不退轉相;聽到世間有菩薩、無菩薩也不退轉,這是第叁個不退轉相;聽到有菩薩行、無菩薩行也不退轉,這是第四個不退轉相;聽到有菩薩修行能出生死輪回、有菩薩修行不能出生死輪回也不退轉,這是第五個不退轉相;第六個不退轉相是聽到有過去佛、無過去佛心不退轉;第七個是聞有未來佛、無未來佛心不退轉;第八個是聞有現在佛、無現在佛心不退轉;第九個是聞佛智有盡、佛智無盡心不退轉;第十個是聞叁世一相、叁世非一相心不退轉。這些不退轉相跟《大般若經》和《般若攝頌》中所講的有些道理比較相同,但現在很多人經常在有佛無佛等見解上心不平靜,很明顯這並非不退轉菩薩。

  《阿含經》裏講了七種不退轉相(1):第一個不退轉相是上下和合,即恭敬上面的人、愛護下面的人,不會人到了以後上上下下全都搞亂了。第二個不退轉相是順從其教,即根本不會做與佛教相違的事情。第叁個是不求世間的福樂或榮華富貴,因爲已經通達諸法無常或如幻如夢。第四個是不讀世間雜書,即不會通過世間雜書在自相續中産生情義、貪嗔癡等。第五個是精進修行、斷除睡眠,不會一兩天很精進,然後就倒下去再也不起來了。(有些人天天早上都遲到,問他爲什麼,他說我睡著了;問他爲什麼睡得這麼沈,他說我昨天看小說時間太長了。這就不太好!)第六個是不求算術,經常喜歡于寂靜處修習佛法。第七個是不樂世間、喜愛禅定,即不喜歡貪嗔癡所造的種種世間瑣事,天天都在自己屋裏修習禅定。

  壬二(以答複廣說)分叁:一、認清表示不退轉之相;二、不退轉之行爲特點;叁、宣說退轉與不退轉之差別。

  癸一、認清表示不退轉之相:

  本科判所講的不退轉相有叁十種,在這裏我按麥彭仁波切的講義,憑自己的理解,一個一個讓大家了解。希望大家在有時間時,也應看一下《大般若經》,因爲裏面講得比較廣,這樣就能更細致地了解。

  

離異體想具理語,沙門梵志余不依,

  

依智恒時斷叁途,十善業道極精進。

  在須菩提請佛宣說部分不退轉相後,佛陀雖然已爲不同衆生宣說了如海般的不退轉相,但在這裏佛陀還從這些功德中取出一部分,以頌詞的方式爲須菩提爲主的所化衆生一一開示。

  第一個不退轉相是離異體想。也就是說,證悟甚深法界的不退轉菩薩現見一切萬法在真如中無二無別,也即對清淨不清淨、快樂痛苦、光明黑暗等種種世間異相的法全都沒有分別。的確,在通達勝義谛的人面前,絕對不會有分別念幻變出來的世間黑白相、男女相等種種形象,因爲他們恒時安住內在甚深智慧境界之故。

  第二個不退轉相是具理語。也就是說,不退轉菩薩宣說甚深法門時,他所說出來的語言全都符合實際真理,非常有說服力,任何一個人想轉變他的語言都不可能;而且不管是人也好、非人也好,一切衆生對他的說法全都會贊歎不已。所以,不退轉菩薩的金剛語任何人也沒辦法找到過失,也不可能破斥、推翻。當然,這是在說他的語言具有相當大的加持力和說服力。

  第叁個不退轉相是不依他教。因爲不退轉菩薩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及其教法通過智慧觀察後已經深信不疑,所以他對世界上包括婆羅門教在內的任何一個外道宗派及其學說都不會有信心,也不會認爲外道沙門及婆羅門能給自己指引開示解脫道,而發自內心地依賴、依靠、依止,並進而修持其教言。所以,愛學外道的、對佛教退失信心的,就是凡夫人。一般來講,今天有一個外道花言巧語宣傳得特別不錯,很多凡夫人都會蜂擁而至,而且還會以歡喜心馬上希求這種法。而真正的不退轉菩薩,他對佛教的教理已經完全了如指掌,所以絕不可能退轉。不要說真正的不退轉菩薩,就是對佛教的教理真正有一些定解的人,也不可能被世間邪門外道所轉,故見解穩固的人也接近不退轉菩薩的相。

  第四個不退轉相是恒斷叁途。因爲不退轉菩薩完全了達因果不虛等道理,所以具有甚深的智慧和堅定的信心,這樣就能從根本上斷除現行的不善業,再也不會造殺盜淫妄等罪業,而且世間一切不賢良的現象和行爲也全部予以斷絕,由此便獲得了時時刻刻或恒常遠離地獄、餓鬼、旁生叁途的善業。由此我們也可看出,真正的不退轉菩薩不可能造墮入叁惡道的因(在《藏傳淨土法》中,墮入叁惡道的因講了很多,比如說惡語等十不善業),而我們只要認真學習般若法門,或自己得到一定境界,就不會再造這些業墮入叁惡趣。

  第五個不退轉相是行持十善。意思是說,不退轉菩薩不但自己始終行持不殺、不盜、不淫等十種善法,而且還通過各方面的努力,讓無數衆生也趣入這樣的十善業道當中來,也即他會努力讓衆生行持十善,不讓他們再造惡業。我們也看得出來,有些大德不但自己行爲很清淨,恒時住于十善業中,而且他還通過弘法利生的事業,或者說依靠他的威力和加持,讓成千上萬衆生也懂得十善法,並逐漸趣入十善業道,很明顯這就是一種不退轉相。

  

無染爲衆隨說法,專喜正法常雅言,

  

行住坐臥具正知,視轭木許無心亂。

  第六個不退轉相是無染說法,即說法時心中沒有染汙。意思是說,不退轉菩薩根本不會有爲了名聲、財富、恭敬等世間八法的染汙心,他會按照諸佛菩薩的行爲爲衆生說法,即諸佛菩薩如何相應衆生的根機宣說真正的妙法,他也會如理如法地爲不同衆生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等法來利益衆生。

  在曆史上,很多大德依靠般若開悟後皆不斷爲他人宣說般若等佛法。比如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剛開始他對儒道文化很精通,二十多歲時依止道安法師聞受般若,並從中獲得開悟。開悟後他說:儒道九流就像糠粃一樣,沒有多大的實義,一切諸法的精華唯一是般若空性。從此以後,他便著重弘揚般若和淨土。所以,對不退轉者來講,或對開悟的大德或菩薩來說,真正讓自相續得到非常大利益的法門,一定會爲衆生繼續弘揚,因爲他們不懂佛法非常可憐!拿我們這裏很多道友來講,當自己在佛法中受到很大利益時,就會想跟沈溺在貪嗔癡輪回淤泥中特別可憐的親朋好友,乃至與自己結上仇怨的衆生溝通,以…

《般若攝頌釋 第二十九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