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課
思考題
33、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識若貪執外境,分別會有哪些過患?請用比喻一一說明。你對其中的哪個比較有體會?爲什麼?
34、在聞法和修行時,應當如何斷除叁世分別念?如果實在無法斷除,如何才能轉爲道用?請引用無著菩薩的教證進行說明。你今後會怎麼做?
35、倘若對未來不切實際地幻想,如此會有什麼過患?請以公案進行說明。是否對未來所有的打算都不能有?爲什麼?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繼續講聞法時法器的六種垢染。昨天講了傲慢、無正信、不求法叁種過患,今天接著講第四種。
戊四、外散:
心識散亂于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上,是流轉輪回之因。衆生無始以來一直沈溺輪回不得解脫,主要原因就是心識不得自在,對五種妙欲(1)不斷耽著,以耽著而造業,以業力而深陷輪回泥坑無力自拔。一切迷現之根本、一切痛苦之來源,就是心識外散而起執著,因此,無論聞法還是修法,一定要想方設法令心得以專注。
當然,誠如蓮花生大士在《六中陰》中所說,凡夫人剛開始時,心難以控製、無法安住,一刹那也不停止,自己對自己也會生厭煩心。不過這種現象很正常,畢竟你從來沒有觀過心,現在一觀,才發現它動搖得特別厲害,也不要有厭煩心,應當不斷地對治各種執著分別。
不管修學什麼善法,心必須要專注,不要散于外境。如果心散于外境,比如一邊聽課一邊幹活或做事,想同時接受法義相當困難。因爲凡夫人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成功率才比較高。所以,聞法時要盡量把所有瑣事處理完、放下,然後全神貫注地認真谛聽,不要心不在焉,聽到一個聲音、看到一個東西,心就跟著跑了,這樣法不可能融入心。我們並不是一心兩用的大根基,有些人說:“聽法時做其他事情,這是我的強項,是我的能力。”這不太現實,除非你有兩顆心。否則,對一個凡夫人而言,按照因明的說法,無分別識(眼耳鼻舌身五識)同時可有多個,但有分別識(意識)只能有一個。一個人只有一顆心,它若專注到美妙的色法上,或動聽的聲音上,或可口的美味上,絕不可能同時專注于佛法。
(當然,聞法的時候好一點,畢竟有上師在那裏傳授,對很多人來說,除了極少數時間走神以外,大多數時間均可專注在法義上。但是禅修或觀察修的時候,心很容易散于外境中,妄想過去、未來的種種,因此,修行時也應以正知正念來守護。)
聽法的時候,要都攝六根、一心專注。有些人耳朵聽著講法的MP3,眼睛卻在看電視節目,這是不可能接受法義的。所以,我們建議聽法的時候,一定要盡量把瑣事全部處理完,空出時間專心致志地聽,最好不要有各種打擾和影響,如此學習佛法從傳承上和理解上才會圓滿。
下面以比喻進一步說明,聞法時心散于外境有諸多過失。此處主要是從五根識貪執外境來講的,當然,這並不是非常嚴格,因爲按因明的觀點,眼耳鼻舌身五根識,其本身不會有分別念,但依之可以産生分別念。不過這裏並沒有嚴格地區分,只是依循世間說法——“我的眼睛貪執美色”、“我的耳朵貪執妙音”,從沒有細致觀察的角度,闡明五根識耽著外境的過失。
一、眼識貪執色法:
眼睛接觸美好的色法時,如果耽著而生貪心,就會因貪心造業而在輪回中無法解脫。死後不但不能投生善趣,反而會轉生爲飛蛾,由于以前的習氣使然,夜晚時看到美麗的燈火,依然想拼命追求,便不顧一切地撲了上去……其下場只能是自取滅亡。
關于飛蛾撲火,當代有些科學家解釋爲,飛蛾在夜間飛行時,依靠月光來判定方向,這類似于一種“天文導航”。它看到燈火時,錯誤地認爲是月光,按本能使自己同光源保持固定的角度,于是只能繞著燈光打轉轉,直到最後精疲力盡而死去。還有一種說法是,飛蛾有一種趨光性,“撲火”就是這一習性的真實寫照。
但這些說法都不承認前世的習氣。其實今生中特別貪執美色、喜好打扮的人,來世必定會轉生爲飛蛾。原來有個堪布在一個城市裏講經說法時,要求大家不要特別喜歡打扮,不然變成飛蛾就麻煩了。據說聽完那節課後,有一群美女再也不敢打扮了。
二、耳識貪執聲音:
倘若耳朵耽著美妙的聲音,也會導致禍患無窮。就像獐子、鹿子等野獸酷愛琵琶聲,這種習氣被獵人所利用,最終使它們斃命在毒箭、獵槍之下。
其實,很多好聽的聲音只是刺激耳根而已,沒有什麼真正的實義。但有些衆生貪執聲音特別可怕,假如這方面習氣比較重,來世若得不到人身,很可能變成耽著樂器的旁生。有時候守在一些樂器旁的蟑螂、老鼠,前世也許就是非常出名的歌手。
以前我講過,塔爾寺有位著名的蔣揚夏巴上師,他有一次被請去超度亡靈,死者生前是名揚一方的歌手。在超度的過程中,他念了很長時間的往生法,表情好像不太好,到了下午,他突然開始唱情歌,唱完後再念往生法,最後作了回向。在場的人對此大惑不解。回去後,他的弟子大膽問他爲何會有這種舉動,蔣揚夏巴答道:“真是可憐啊!我今天以神通觀察,亡人的中陰身被他方的歌聲所吸引,我怎麼樣勾召,她也不願意回來,只好投其所好,用歌聲來吸引她。由于我的聲音比較好聽,當她對我稍有興趣時,我馬上將她的心與自己的心觀爲一體,然後念往生法,超度了她!”
現在很多人也特別愛聽音樂,在我們道友當中,這種人也不在少數。原來我們區下面有一個道友,每到中午,他就一邊炒白菜,一邊開個破收音機,放各種很難聽的歌(現在好像沒有了)。他可能有特殊的耳根吧,那些聲音除了刺激耳朵以外,根本一點也不好聽。但他喜歡得不得了,就算是做飯,也非要放一些音樂來當佐料,覺得這樣對身體有利。
如今個別人有這樣的說法:聽課的時候,最好是放一個輕柔的背景音樂,比如古筝什麼的,不要太大聲,這種感覺十分惬意。可是你的心若真被佛法所吸引,怎麼會需要這些世間音樂呢?每個衆生的意樂確實不同,但聞法、修法的時候,我們的心必須要專注,沒有必要貪著其他聲音。
叁、鼻識貪執芳香:
鼻子耽著好聞的芳香,其實過患也比較大。現在很多人特別喜歡芬芳的氣味,拼命地在身上塗各種各樣的香,走路經過你的身邊,一陣香風撲面而來,你也不得不停住往後看一看。昨天有個國外來的道友,見我的時候說:“上師對不起啊,我身上噴了妙香。”我說:“妙香的話不用對不起,應該感謝你。”但如果天天往身上、衣服上噴妙香,旁邊有些人可能感覺舒服,有些人也不一定。
假如你一直耽著好聞的芳香,就會像貪執香味的蜜蜂,最終纏死在花叢中。《蓮苑歌舞》中的金蜂達陽、玉蜂阿甯(2),大家應該記得吧,阿甯就是因爲貪執香味,以致纏死于花瓣中。華智仁波切通過描寫這兩只蜜蜂的愛情故事,開示了甚深佛法的修行次第,其所述與《大圓滿前行》的修法相似,法王如意寶也講過其中的加行修法。
記得當時法王如意寶剛講完《上師心滴》,那天是2001年藏曆四月十六日。于圓滿之際,上師告訴沈浸于無比法樂中的弟子:“前些日子,于光明夢境中,我見到了麥彭仁波切。麥彭仁波切叮囑:在傳完《上師心滴》之後,應傳授《大圓滿前行》。當時我心想:目前情形不太好,我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要圓滿傳授《前行》這麼長的法,恐怕有些困難。于是請求:能否改爲傳講《開顯解脫道》,或《蓮苑歌舞》中所述的加行?麥彭仁波切開許了,之後我便發願傳講十萬遍《蓮苑歌舞》中的加行修法。”上師又說:“現在短短的人生中,我不一定能完成十萬遍,所以我將這個任務付囑給你們,你們每個人都要講,只要有十萬個人聽的話,我這個發願就圓滿了。”後來我在課堂上也講過一次,講記可能收錄在《妙法寶庫》中(3)了。不過在圓寂之前,法王還是將《大圓滿前行》完整地傳授了一遍。
我經常這樣想:麥彭仁波切以智慧幻化身攝受法王,要求講完《上師心滴》後傳授《大圓滿前行》,可見《大圓滿前行》是傳承上師賜予的非常非常甚深的教言,從各方面的緣起來觀察,後人依靠《大圓滿前行》的確是獲得了極大利益。
上師如意寶在1997年爲自己擬定了四年傳法計劃,第一年講《百業經》,第二年講《入菩薩行論》,第叁年講密宗總說《大幻化網》,第四年講《上師心滴》。整個四年圓滿以後,又傳講了《賢愚經》和《大圓滿前行》。我獨自一人坐在屋裏時,經常思維上師如意寶的一生,尤其是他老人家晚年的教言。上師最後講了《大圓滿前行》,對我們來講是非常好的緣起,希望道友們這次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對待。
以前我也發願講一千遍還是一萬遍,這次應該能完成。雖然我不是講了這麼多遍,但每個人的耳邊都聽了一遍,有這麼多人聽的話,從耳根的側面來安立,說我沒有講是不可能的,肯定有一千或一萬遍以上了。
四、舌識貪執美味:
假如貪執一頓飯的美味,比如特別愛吃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那就會像魚兒被餌料所誘,最終釣在鐵鈎之上。
現在城市裏的人對飲食十分講究,成天津津樂道的就是某某館子裏這個好吃、那個好吃,看到一個動物,不管是陸地上的,還是水裏的,首先想的是它也許好吃、如何新鮮,這樣的話,所造的業非常可怕。下一輩子你很可能轉生爲動物,而那些動物轉生爲人,到時你就會成爲他們熱鍋裏的美食。
五、身識貪執所觸:
印度的氣候特別炎熱,大象到了中午會…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八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