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構捏造。
對柏拉圖筆下的大西洲,有人認爲是天方夜譚,有人卻對此深信不疑,只是苦于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幾個世紀以來,衆多考古學家試圖證明它的存在,但都紛紛無功而返。直至2009年2月,英國媒體對外宣布:日前,英國航空工程師伯尼·巴姆福德通過“谷歌海洋”軟件查看叁維海床地圖時,震驚地發現在大西洋海底,竟有一塊貌似城市遺址的海床!這一驚人發現,讓全世界的考古學家、海洋學家們充滿了興奮,因爲如果它真是一處城市遺址,那很可能就是傳說中沈入海底的大西洲。由此可見,人類用肉眼或分別念無法達到的地方,不一定就真的不存在。
前段時間,我去看了一處藏地的大型遺址,小時候那裏就有一些牆,後來我在土堆裏又發現許多古代的人骨,還有一些金屬材料。憶及昔日此處的風光,覺得一切太無常了。我們現在活在人世間,但死後會給後人留下些什麼?每個人理應有所考慮。
其實,觀無常對我來講非常樂意,周圍的一切事物,皆是開示無常的善知識。既然萬法無有恒常性,那我們對現在如蟲穴般的城市、住宅、寺廟等非常耽著,又有什麼用呢?有些城市裏的人真的很累,爲了住得舒適一點,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把自己一生牢牢綁在房子上;山上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爲房子付出了大量時間,今年也修,明年也修,一直不好好地“修”心,只是拼命地“修”房子,最終有什麼用啊!
作爲修行人,理應追循噶舉派諸前輩大德的足迹:背井離鄉,奔赴異地,居住岩洞,與野獸朝夕相伴,將衣食、名譽抛之腦後,過一種知足少欲的生活。不要像現在世間人那樣,對物質生活要求特別高,穿的要高檔華貴,吃的要山珍海味,結果造的業也罄竹難書。對我們而言,一定要徹底依止噶當“四依處”——心依于法、法依于貧、貧依于死、死依于幹涸之壑。
什麼意思呢?首先,要一心一意地依止佛法,而不依止其他(心依于法)。其次,佛法的境界依靠安貧樂道才能生起,假如你整天追求奢靡豪華,任何修行也不會成功。當然,也不是非讓你把所有家當都處理了,變成一個窮光蛋,這個“度”要學會把握(法依于貧)。然後,安貧樂道不能只是一時熱情,剛出家時什麼都不要了,漸漸卻越來越富裕,最後死時家財萬貫,這說明法沒有融入心。噶當派的大德就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樣少欲知足,一輩子都過這樣的生活,死時也沒什麼牽挂,在山洞裏安詳示寂,但現在許多出家人在這方面做得不太好。當然,對城市裏的人來講,這樣做可能有點困難,但即便如此,至少也不能貪得無厭(貧依于死)。最後,要死在山谷裏,而不是城市裏,更不能是醫院裏。有些修行人知道時日不多,就到寂靜地方去,這種做法比較合理。倘若你沒有一定的修行境界,死的地方最好選擇寺院。以前的大德們都是如此,包括漢傳佛教的很多高僧,圓寂時要麼在茅棚裏,要麼在山洞裏,身患重病時並沒有入于城市——打開《高僧傳》就知道,這樣的故事相當多。當然,生病時依靠治療是有必要的,但在死的時候,務必要前往寂靜之地(死依于幹涸之壑)。
作爲一個修行人,修行務必要自始至終,保持不變。比如,出家人從受戒起一直到臨終,都要戒律清淨;在家人也應一輩子生活簡樸、業際無倒,在非常清淨的狀態中死去,這是最快樂的。不然,你最初舍棄一切,最後又一一重新撿回來,身陷五欲不能自拔,在欲求不滿的心態中離世,這是十分悲慘的。
總而言之,世間萬事萬物沒有多大意義,我們一定要追循前輩大德的足迹,以他們的傳統和教言要求自己,盡量讓修行善始善終。否則,末法時代障礙比較多,法越來越深的時候,違緣也越來越重。爲此,始終要祈禱上師叁寶和護法神垂念、加持自己:不要出現違緣,修法圓圓滿滿,菩提心日益增上。經常發這個願,這一點非常重要!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
(1)石崇曾與貴戚晉武帝的舅父王恺以奢靡相比。王恺飯後用糖水洗鍋,石崇便用蠟燭當柴燒;王恺做了四十裏的紫絲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裏的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塗牆壁,石崇便用花椒。晉武帝暗中幫助王恺,賜了他一株珊瑚樹,高二尺許,枝柯扶疏,世所罕比。王恺用這株珊瑚樹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揮起鐵如意將珊瑚樹打得粉碎,王恺心疼不已,以爲石崇嫉妒自己的寶物,石崇一笑置之:“別心疼了,我還給你。”說著便命左右取來六七株珊瑚樹,這些珊瑚樹高度皆有叁四尺,條幹絕俗,光耀如日,比王恺那株強多了。王恺撫然自失。
(2)中國古代十大富豪:最爲著名的富豪陶朱公範蠡、最早的富婆巴寡婦清、營國巨商呂不韋、富可敵國的男寵鄧通、靠搶劫富商致富的石崇、靠強取豪奪發家的梁冀、靠以權謀私起家的大奸臣蔡京、江南第一富豪沈萬叁、紅頂商人胡雪岩、大買辦商人盛宣懷。
(3)當熱瓦:音譯,指當熱地區的人。切莫惡語爭吵當熱瓦,是對當熱地區人們的教言,如同我們現在說“切莫惡語爭吵東北人”、“切莫惡語爭吵桂林人”一樣。
(4)幻化工人:赤松德贊由印度迎請來的工人。
(5)宮殿的上中下叁層,分別是印式、漢式、藏式叁種不同民族的風格。
(6)尊勝宮:帝釋天所居宮殿名,在善見城中央。
(7)紅山:布達拉宮所在的山。
(8)美國世貿大廈,主體是高110層的雙塔樓,當時1號塔僅用10秒倒塌,2號塔也僅用8秒倒塌。
(9)柏拉圖:古希臘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裏士多德叁人,並稱爲古希臘叁大哲學家。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叁十四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