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四课▪P3

  ..续本文上一页构捏造。

  对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洲,有人认为是天方夜谭,有人却对此深信不疑,只是苦于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几个世纪以来,众多考古学家试图证明它的存在,但都纷纷无功而返。直至2009年2月,英国媒体对外宣布:日前,英国航空工程师伯尼·巴姆福德通过“谷歌海洋”软件查看三维海床地图时,震惊地发现在大西洋海底,竟有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海床!这一惊人发现,让全世界的考古学家、海洋学家们充满了兴奋,因为如果它真是一处城市遗址,那很可能就是传说中沉入海底的大西洲。由此可见,人类用肉眼或分别念无法达到的地方,不一定就真的不存在。

  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处藏地的大型遗址,小时候那里就有一些墙,后来我在土堆里又发现许多古代的人骨,还有一些金属材料。忆及昔日此处的风光,觉得一切太无常了。我们现在活在人世间,但死后会给后人留下些什么?每个人理应有所考虑。

  其实,观无常对我来讲非常乐意,周围的一切事物,皆是开示无常的善知识。既然万法无有恒常性,那我们对现在如虫穴般的城市、住宅、寺庙等非常耽著,又有什么用呢?有些城市里的人真的很累,为了住得舒适一点,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把自己一生牢牢绑在房子上;山上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为房子付出了大量时间,今年也修,明年也修,一直不好好地“修”心,只是拼命地“修”房子,最终有什么用啊!

  作为修行人,理应追循噶举派诸前辈大德的足迹:背井离乡,奔赴异地,居住岩洞,与野兽朝夕相伴,将衣食、名誉抛之脑后,过一种知足少欲的生活。不要像现在世间人那样,对物质生活要求特别高,穿的要高档华贵,吃的要山珍海味,结果造的业也罄竹难书。对我们而言,一定要彻底依止噶当“四依处”——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

  什么意思呢?首先,要一心一意地依止佛法,而不依止其他(心依于法)。其次,佛法的境界依靠安贫乐道才能生起,假如你整天追求奢靡豪华,任何修行也不会成功。当然,也不是非让你把所有家当都处理了,变成一个穷光蛋,这个“度”要学会把握(法依于贫)。然后,安贫乐道不能只是一时热情,刚出家时什么都不要了,渐渐却越来越富裕,最后死时家财万贯,这说明法没有融入心。噶当派的大德就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样少欲知足,一辈子都过这样的生活,死时也没什么牵挂,在山洞里安详示寂,但现在许多出家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当然,对城市里的人来讲,这样做可能有点困难,但即便如此,至少也不能贪得无厌(贫依于死)。最后,要死在山谷里,而不是城市里,更不能是医院里。有些修行人知道时日不多,就到寂静地方去,这种做法比较合理。倘若你没有一定的修行境界,死的地方最好选择寺院。以前的大德们都是如此,包括汉传佛教的很多高僧,圆寂时要么在茅棚里,要么在山洞里,身患重病时并没有入于城市——打开《高僧传》就知道,这样的故事相当多。当然,生病时依靠治疗是有必要的,但在死的时候,务必要前往寂静之地(死依于干涸之壑)。

  作为一个修行人,修行务必要自始至终,保持不变。比如,出家人从受戒起一直到临终,都要戒律清净;在家人也应一辈子生活简朴、业际无倒,在非常清净的状态中死去,这是最快乐的。不然,你最初舍弃一切,最后又一一重新捡回来,身陷五欲不能自拔,在欲求不满的心态中离世,这是十分悲惨的。

  总而言之,世间万事万物没有多大意义,我们一定要追循前辈大德的足迹,以他们的传统和教言要求自己,尽量让修行善始善终。否则,末法时代障碍比较多,法越来越深的时候,违缘也越来越重。为此,始终要祈祷上师三宝和护法神垂念、加持自己:不要出现违缘,修法圆圆满满,菩提心日益增上。经常发这个愿,这一点非常重要!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石崇曾与贵戚晋武帝的舅父王恺以奢靡相比。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花椒。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王恺用这株珊瑚树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王恺心疼不已,以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物,石崇一笑置之:“别心疼了,我还给你。”说着便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这些珊瑚树高度皆有三四尺,条干绝俗,光耀如日,比王恺那株强多了。王恺抚然自失。

  (2)中国古代十大富豪:最为著名的富豪陶朱公范蠡、最早的富婆巴寡妇清、营国巨商吕不韦、富可敌国的男宠邓通、靠抢劫富商致富的石崇、靠强取豪夺发家的梁冀、靠以权谋私起家的大奸臣蔡京、江南第一富豪沈万三、红顶商人胡雪岩、大买办商人盛宣怀。

  (3)当热瓦:音译,指当热地区的人。切莫恶语争吵当热瓦,是对当热地区人们的教言,如同我们现在说“切莫恶语争吵东北人”、“切莫恶语争吵桂林人”一样。

  (4)幻化工人:赤松德赞由印度迎请来的工人。

  (5)宫殿的上中下三层,分别是印式、汉式、藏式三种不同民族的风格。

  (6)尊胜宫:帝释天所居宫殿名,在善见城中央。

  (7)红山:布达拉宫所在的山。

  (8)美国世贸大厦,主体是高110层的双塔楼,当时1号塔仅用10秒倒塌,2号塔也仅用8秒倒塌。

  (9)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三人,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四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