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1990年于香港九龍梁顯利中心

  一、觀世音菩薩的來曆

  二、觀音菩薩的性別

  叁、觀音菩薩聖號的含義

  四、觀音菩薩修證的法門

  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即是楞嚴經中的耳門圓通。屬于二十五種圓通之一,是一種特別而又殊勝的修證方法。文殊菩薩在楞嚴經選擇圓通時說:“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可見此法門是何等的殊勝!由于太殊勝,並非一般初學佛,或善根淺薄的人所能修證,是以釋尊爲應衆生種種根機,而說種種法門,或大或小,或顯或密,或漸或頓,或權或實,所謂法門無量,皆爲衆生而設。耳門圓通,是無量法門中最殊勝的法門,可以說是成佛的法門,但並非絕無僅有的法門。因爲,耳門圓通,是觀世音菩薩所說自己修證的法門,亦是古之觀音如來所傳授的法門,故耳門圓通,又名觀音菩薩修行法門。

  但此一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並不是近日邪知邪見的人所說的觀音菩薩修行法門。邪人所說的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是循聲流轉,向外攀緣,爲聲困擾,爲魔所惑的邪門。而耳門圓通,是觀世音菩薩,棄生滅,守真常,旋聞機,聞自性,音性圓銷,滅音圓聞的法門。本人誠恐不懂佛法的人,被人愚弄,魚目混珠,或爲邪說所惑,故今天特別提出討論,以正視聽,以辨真僞,以析邪正。但內容比較深入難懂,不像講故事、說笑話那麼輕松動聽,希望各位留心谛聽,不明之處,請于提問題時,提出討論。

  耳門圓通,既然是觀音菩薩,親自修證的法門,亦是觀音菩薩親自宣說的法門。那麼,我們在理解耳門圓通之前,首先應該了解觀音菩薩的來曆與性別,及其得名之由。相信,這是各位所想知道的。

  一、觀世音菩薩的來曆

  觀世音菩薩,雖然與娑婆世界衆生特別有緣。尤其是中國浙江一帶,幾乎無人不知道觀音菩薩,所謂: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即使是美國人,知道有Happy BUDDHA的人不少,但知道有觀音GWANYIN的人更多。可是觀音菩薩,卻是遠在十萬億佛土以外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一生補處菩薩。現正在輔助阿彌陀佛教化衆生,無量劫後,阿彌陀佛于上半夜入滅,觀音菩薩,即于下半夜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佛。

  其實,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因大悲心切,愍物長迷,故帶果行因,現菩薩身,助佛轉輪,何止輔助阿彌陀佛,亦助十方一切諸佛。釋尊降籎娑婆,觀音菩薩亦于娑婆世界,印度南部的普陀洛伽山,示現道場,助釋尊轉*輪,度衆生(見華嚴經)。

  及佛法東來,觀音菩薩又在中國浙江南海普陀山,建立行化道場。據說南北朝時代,大約梁明貞年間,日本有一位名慧谔和尚,到中國求佛法,于五臺山朝禮文殊菩薩時,看見一尊觀音菩薩聖像,清淨莊嚴,非常喜歡,欲請回日本供養,又恐主持不允,結果不與而取,立即買舟東渡,欲回日本。當船行至浙江舟山群島,新羅礁附近,忽見海中出現無數鐵蓮華,阻擋船只,不能前進。如是叁日叁夜,船只不能通過,因此禱告菩薩說:“假使日本衆生,無緣見您,當隨所向,弟子即于該處,建立精舍,供奉聖像。”禱畢舟行,竟至潮音洞邊停下。當時慧谔和尚,棄舟登山,見一漁翁,說明來意,漁翁大受感動,將房舍讓出,供奉觀音,名“不肯去觀音院”。慧谔和尚亦成爲普陀山第一代的開山祖師。由是可知,觀音菩薩大有來曆,何止是一生補處菩薩,而且是佛道中再來的菩薩。何來籍貫之有?

  二、觀音菩薩的性別

  觀音菩薩,既然是從佛道中來的菩薩,早證佛果,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衆生,與諸衆生,同一悲仰。何止是以叁十二應身,化度群迷,同時以十四無畏,四不思議施于衆生,則其性別,說是男是女,是凡是聖,是人非人,皆無不可。瑜伽焰口中的面燃大士,便是觀音菩薩所現的鬼王身。然則,又豈可僅憑凡夫妄念,測度菩薩的性別?當知凡夫境界,未出輪回,爲時空所困,處處執著,因此見有男女、人畜、凡聖、甚至善惡好醜種種對待之法,若能超越時空,脫離輪回,悟歸佛性;佛性平等,絕對待,謝是非,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何來生佛之分,凡聖之別?聖凡都無,生佛一如,遑論性別矣!

  所謂性別,只是凡夫之人,妄想執著的假名假相而已。爲佛弟子,不知會相歸性,破妄顯真,反而固執性別,妄論高低,甚至重男輕女,實不應該。維摩經中,有一天女散華,華至菩薩,即皆墜落,及至大弟子們身上,便著不墜,身爲佛之大弟子,滿身皆花,實在不雅觀,于是衆大弟子,皆用神通,力謀去花,但華終不去,于是天女問舍利佛,何故去花?舍利弗答:“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天女說:“勿謂此華爲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爲不如法;若無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爲也。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于是,展開一番辯論。

  舍利弗心想,女輩之流,有此辯才見識,真是不容易;既有如斯辯才見識。又何必作爲女輩之流?因此說:“汝何不轉女身?”天女答:“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爲正問不?”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天女言:“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有定相,雲何乃問不轉女身?”即是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女反而自己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爲女身。”天女說:“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複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人,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還複如故,天女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天女言:“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最後維摩居士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諸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所現,教化衆生。天女僅供養九十二億諸佛,成就菩薩遊戲神通,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便可隨意現種種身,教化衆生,何況觀音菩薩,久證佛道,當然更能隨意,現男身,現女身,甚至現十二類衆生身。故法華經說:“應以何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何身而爲說法。”至此,各位對于觀音菩薩的性別,應該有所認識了?

  叁、觀音菩薩聖號的含義

  菩薩之所以稱名觀世音,可從其因中修證,及其果上施化兩方面來說明。若約菩薩因中修證而言,“觀”是菩薩能觀之智,“世音”是菩薩所觀之境,在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說自已在因中修行,久遠劫前,得值觀音如來,蒙觀音如來教以“如幻聞熏聞修金剛叁昧”,依之修證,從耳根聞性本覺的理體,起始覺妙智,觀叁種世間所有音聲,皆唯心所現,故不循聲轉,反觀聞聲之性,入流亡所,解六結,越叁空、終證圓通,故得古之觀音如來授以觀世音號。

  若約果上施教論,則“觀”該是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世音”是世間衆生稱念菩薩聖號的音聲,或求救的音聲。如法華經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是能救能度的人,“世音”是所救度之機,能所不二,機教相投,謂之觀世音。

  至于菩薩的意思,譯名覺有情。據自利釋,覺是菩薩自覺之心,有情是指菩薩的本身,身爲菩薩,並非泥塑木雕的偶像,而是與一般人一樣,具有知情意精神活動的高等生命。不過一般人在迷,菩薩在覺,故一般人是迷惘的人,菩薩是覺悟的人而已。所以菩薩是芸芸衆生中,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聖者。

  若據利他言,覺是指菩薩所證的覺道,有情是被菩薩所教化的衆生。人之所以被稱爲菩薩,原因是此人能于覺悟真理之後,本乎同情心,正義感,運悲啓智,深入社會,以斯道,覺斯民,解除人生的迷惘,促進人性的覺悟。如果綜合自利利他而說,覺是上求佛道的自利功德,有情是下化衆生的利他行爲,人能上求佛道之覺以自利,又能下化有情以利他,自利是智,利他是悲、悲智雙連,自他兼利,故名覺有情,亦即是菩薩。

  不過菩薩,有凡夫菩薩,聖人菩薩,及佛菩薩之別。位居凡夫,得聞大乘佛法,因而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但初發心,功德未深,煩惱未除,雖有滿胸熱情,但爲境所牽,未能與宏願相應,謂之凡夫菩薩。若已久發菩提心,久修菩薩行,斷煩惱,了生死,分證佛道功德,甚至分身無量,在諸佛前助佛教化,紹隆佛種,名真佛子,常爲諸佛所稱贊,名聖人菩薩。亦是名符其實的菩薩摩诃薩。若然叁覺圓,萬德備,早成佛道,但悲願深切,愍物長迷,倒駕慈航,隨流九界,現種種身,說種種法,度種種衆生,如觀音菩薩,過去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文殊菩薩,過去成佛,名龍種淨尊王佛;維摩居士,過去成佛,名金粟如來。而佛弟子中,須菩提過去成佛,名青龍陀佛;央屈摩羅,過去成佛,名一切衆生樂見如來;舍利弗過去是金龍陀佛,此皆是佛界中的菩薩。觀音菩薩既然早已成佛道,當然亦是佛界中示現的菩薩。

  四、觀音菩薩修證的法門

  觀音菩薩修證的法門,是從耳根聞性下手,終于反妄歸真,覺悟成佛,因名耳門圓通。在未研究觀音菩薩修證耳門圓通反妄歸真之前,讓我們首先了解衆生迷真起妄的過程。關于衆生如何迷真起妄,又如何反妄歸真,在楞嚴經中有詳盡的說明,現在限于時間,僅作簡單的介紹。

  …

《觀世音菩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