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1990年于香港九龙梁显利中心
一、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二、观音菩萨的性别
三、观音菩萨圣号的含义
四、观音菩萨修证的法门
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即是楞严经中的耳门圆通。属于二十五种圆通之一,是一种特别而又殊胜的修证方法。文殊菩萨在楞严经选择圆通时说:“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可见此法门是何等的殊胜!由于太殊胜,并非一般初学佛,或善根浅薄的人所能修证,是以释尊为应众生种种根机,而说种种法门,或大或小,或显或密,或渐或顿,或权或实,所谓法门无量,皆为众生而设。耳门圆通,是无量法门中最殊胜的法门,可以说是成佛的法门,但并非绝无仅有的法门。因为,耳门圆通,是观世音菩萨所说自己修证的法门,亦是古之观音如来所传授的法门,故耳门圆通,又名观音菩萨修行法门。
但此一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并不是近日邪知邪见的人所说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邪人所说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是循声流转,向外攀缘,为声困扰,为魔所惑的邪门。而耳门圆通,是观世音菩萨,弃生灭,守真常,旋闻机,闻自性,音性圆销,灭音圆闻的法门。本人诚恐不懂佛法的人,被人愚弄,鱼目混珠,或为邪说所惑,故今天特别提出讨论,以正视听,以辨真伪,以析邪正。但内容比较深入难懂,不像讲故事、说笑话那么轻松动听,希望各位留心谛听,不明之处,请于提问题时,提出讨论。
耳门圆通,既然是观音菩萨,亲自修证的法门,亦是观音菩萨亲自宣说的法门。那么,我们在理解耳门圆通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观音菩萨的来历与性别,及其得名之由。相信,这是各位所想知道的。
一、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观世音菩萨,虽然与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尤其是中国浙江一带,几乎无人不知道观音菩萨,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即使是美国人,知道有Happy BUDDHA的人不少,但知道有观音GWANYIN的人更多。可是观音菩萨,却是远在十万亿佛土以外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一生补处菩萨。现正在辅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无量劫后,阿弥陀佛于上半夜入灭,观音菩萨,即于下半夜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佛。
其实,观世音菩萨,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因大悲心切,愍物长迷,故带果行因,现菩萨身,助佛转轮,何止辅助阿弥陀佛,亦助十方一切诸佛。释尊降籎娑婆,观音菩萨亦于娑婆世界,印度南部的普陀洛伽山,示现道场,助释尊转*轮,度众生(见华严经)。
及佛法东来,观音菩萨又在中国浙江南海普陀山,建立行化道场。据说南北朝时代,大约梁明贞年间,日本有一位名慧谔和尚,到中国求佛法,于五台山朝礼文殊菩萨时,看见一尊观音菩萨圣像,清净庄严,非常喜欢,欲请回日本供养,又恐主持不允,结果不与而取,立即买舟东渡,欲回日本。当船行至浙江舟山群岛,新罗礁附近,忽见海中出现无数铁莲华,阻挡船只,不能前进。如是三日三夜,船只不能通过,因此祷告菩萨说:“假使日本众生,无缘见您,当随所向,弟子即于该处,建立精舍,供奉圣像。”祷毕舟行,竟至潮音洞边停下。当时慧谔和尚,弃舟登山,见一渔翁,说明来意,渔翁大受感动,将房舍让出,供奉观音,名“不肯去观音院”。慧谔和尚亦成为普陀山第一代的开山祖师。由是可知,观音菩萨大有来历,何止是一生补处菩萨,而且是佛道中再来的菩萨。何来籍贯之有?
二、观音菩萨的性别
观音菩萨,既然是从佛道中来的菩萨,早证佛果,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何止是以三十二应身,化度群迷,同时以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施于众生,则其性别,说是男是女,是凡是圣,是人非人,皆无不可。瑜伽焰口中的面燃大士,便是观音菩萨所现的鬼王身。然则,又岂可仅凭凡夫妄念,测度菩萨的性别?当知凡夫境界,未出轮回,为时空所困,处处执著,因此见有男女、人畜、凡圣、甚至善恶好丑种种对待之法,若能超越时空,脱离轮回,悟归佛性;佛性平等,绝对待,谢是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何来生佛之分,凡圣之别?圣凡都无,生佛一如,遑论性别矣!
所谓性别,只是凡夫之人,妄想执著的假名假相而已。为佛弟子,不知会相归性,破妄显真,反而固执性别,妄论高低,甚至重男轻女,实不应该。维摩经中,有一天女散华,华至菩萨,即皆坠落,及至大弟子们身上,便著不坠,身为佛之大弟子,满身皆花,实在不雅观,于是众大弟子,皆用神通,力谋去花,但华终不去,于是天女问舍利佛,何故去花?舍利弗答:“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女说:“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于是,展开一番辩论。
舍利弗心想,女辈之流,有此辩才见识,真是不容易;既有如斯辩才见识。又何必作为女辈之流?因此说:“汝何不转女身?”天女答:“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天女言:“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即是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女反而自己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转而为女身。”天女说:“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人,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即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还复如故,天女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天女言:“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最后维摩居士语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诸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所现,教化众生。天女仅供养九十二亿诸佛,成就菩萨游戏神通,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便可随意现种种身,教化众生,何况观音菩萨,久证佛道,当然更能随意,现男身,现女身,甚至现十二类众生身。故法华经说:“应以何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至此,各位对于观音菩萨的性别,应该有所认识了?
三、观音菩萨圣号的含义
菩萨之所以称名观世音,可从其因中修证,及其果上施化两方面来说明。若约菩萨因中修证而言,“观”是菩萨能观之智,“世音”是菩萨所观之境,在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说自已在因中修行,久远劫前,得值观音如来,蒙观音如来教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依之修证,从耳根闻性本觉的理体,起始觉妙智,观三种世间所有音声,皆唯心所现,故不循声转,反观闻声之性,入流亡所,解六结,越三空、终证圆通,故得古之观音如来授以观世音号。
若约果上施教论,则“观”该是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世音”是世间众生称念菩萨圣号的音声,或求救的音声。如法华经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是能救能度的人,“世音”是所救度之机,能所不二,机教相投,谓之观世音。
至于菩萨的意思,译名觉有情。据自利释,觉是菩萨自觉之心,有情是指菩萨的本身,身为菩萨,并非泥塑木雕的偶像,而是与一般人一样,具有知情意精神活动的高等生命。不过一般人在迷,菩萨在觉,故一般人是迷惘的人,菩萨是觉悟的人而已。所以菩萨是芸芸众生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圣者。
若据利他言,觉是指菩萨所证的觉道,有情是被菩萨所教化的众生。人之所以被称为菩萨,原因是此人能于觉悟真理之后,本乎同情心,正义感,运悲启智,深入社会,以斯道,觉斯民,解除人生的迷惘,促进人性的觉悟。如果综合自利利他而说,觉是上求佛道的自利功德,有情是下化众生的利他行为,人能上求佛道之觉以自利,又能下化有情以利他,自利是智,利他是悲、悲智双连,自他兼利,故名觉有情,亦即是菩萨。
不过菩萨,有凡夫菩萨,圣人菩萨,及佛菩萨之别。位居凡夫,得闻大乘佛法,因而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但初发心,功德未深,烦恼未除,虽有满胸热情,但为境所牵,未能与宏愿相应,谓之凡夫菩萨。若已久发菩提心,久修菩萨行,断烦恼,了生死,分证佛道功德,甚至分身无量,在诸佛前助佛教化,绍隆佛种,名真佛子,常为诸佛所称赞,名圣人菩萨。亦是名符其实的菩萨摩诃萨。若然三觉圆,万德备,早成佛道,但悲愿深切,愍物长迷,倒驾慈航,随流九界,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度种种众生,如观音菩萨,过去成佛,名正法明如来;文殊菩萨,过去成佛,名龙种净尊王佛;维摩居士,过去成佛,名金粟如来。而佛弟子中,须菩提过去成佛,名青龙陀佛;央屈摩罗,过去成佛,名一切众生乐见如来;舍利弗过去是金龙陀佛,此皆是佛界中的菩萨。观音菩萨既然早已成佛道,当然亦是佛界中示现的菩萨。
四、观音菩萨修证的法门
观音菩萨修证的法门,是从耳根闻性下手,终于反妄归真,觉悟成佛,因名耳门圆通。在未研究观音菩萨修证耳门圆通反妄归真之前,让我们首先了解众生迷真起妄的过程。关于众生如何迷真起妄,又如何反妄归真,在楞严经中有详尽的说明,现在限于时间,仅作简单的介绍。
…
《观世音菩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