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四▪P6

  ..續本文上一頁什麼戒業,所以才得生于此梵天的呢?」

   這時,世尊便誦偈答說:

   「過去久遠劫之時,在一廣大的原野中,

  有很多的修行大衆,他們大多是賢聖梵行之人,

  因饑乏沒有資糧可食,你曾救助使他們度過難關,

  你這慈悲救人的心連續不斷,經過整劫的長時間也不失去;

  這就是你過去所受持的功德,

  我都能憶念知道,這雖是很久以前的事也近如一覺醒來那樣明了。

  又過去有一個村落,被盜賊所劫掠,

  你當時曾去救助全村人,使他們得解脫于搶匪;

  這就是你過去世所受持的福業,

  我憶念這件因緣,雖是很久以前的事也近如一覺醒來那樣明了。

  又過去有衆多的人,乘船于恒河水中,

  有惡龍來執持那艘船,想害盡他們的生命,

  你當時運用神通力,去救渡使他們得以因果;

  這就是你過去世所受持的福業,

  我憶念這件因緣,雖是很久以前的事也近如一覺醒來那樣明了。」

  婆句梵天又誦偈說:

  「您確實都知道我古今壽命的事情,

  也知道其余一切事,這就是一位正覺的聖者;

  所以您所受之身,發出金色的光焰普照,

  您的身體雖住于此,可是發出的光明卻是遍于全世間。」

     當時,世尊又爲婆句梵天講說種種佛法,給予示教照喜後,就如他所獲的正受,從梵天隱沒,回到王舍城來。

  第一一七九經注釋:

  1、「梵天七十二……唯謂我長存」: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我等七十二,依于功德業,爲世統治者,超越生與老,以生此梵天,是爲最後生。我乃通吠陀,是故諸衆人,尊崇稱贊我。」北傳之「明論」即南傳之「吠陀」,是古代婆羅門教之經典,有四吠陀,故雲諸明論。

  2、尼羅浮多獄:地獄名,八寒地獄之一,譯作疱裂,寒風刺骨,令身疱裂。

  

  一一八O、本經敘說有一梵天起常見,生我慢,世尊與阿若俱鄰尊者等四弟子乃往天上爲彼說法,破其邪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有一位梵天住于梵天上生起這樣的邪見:「這裏是常住、永恒、不會變易,純一出離的地方。我從未曾看見有人能來到這裏,更何況怎會有能超過這裏之上的呢?」

    當時,世尊知道了那位梵天心裏所想的,便進入叁昧之中,就如他所得的正受,從舍衛國中隱沒,出現于梵天宮中,在于那位梵天的頂上方,于虛空中結跏趺坐,正身系念而住。

    那時,阿若俱鄰尊者這樣想著:今天世尊是在什麼地方呢?于是就運用勝過人間凡眼的清淨天眼去觀察,看見世尊在于梵天上。看到後,便進入于叁昧之中,就如他所得的正受,從舍衛國中隱沒,出現在那梵天世界的東方,面對西方向著佛陀,結跏趺坐,端身系念而住,位在佛座之下,梵天座位的上方。

    那時,摩诃迦葉尊者也這樣想著:今天世尊是在什麼地方呢?于是就運用勝過人間凡眼的清淨天眼去觀察,看見世尊在于梵天上。看到後,便進入于叁昧之中,就如他所得的正受,從舍衛國中隱沒,出現在那梵天世界的南方,面對北方向著佛陀,結跏趺坐,端身系念而住,位在佛座之下,梵天座位的上方。

    那時,舍利弗尊者也這樣想著:世尊現在是在什麼地方呢?于是就運用勝過人間凡眼的清淨天眼去觀察,看見世尊在于梵天上。看到後,便進入于叁昧之中,就如他所得的正受,從舍衛國中隱沒,出現在梵天世界的西方,面對東方向著佛陀,結跏趺坐,端身系念而住,位在佛座之下,梵天座位的上方。

    那時,大目揵連尊者也這樣想著:今天世尊是在什麼地方呢?于是就運用勝過人間凡眼的清淨天眼去觀察,遙見世尊在于梵天上。看到後,便進入于叁昧之中,就如他所得的正受,從舍衛國中隱沒,出現在梵天世界的北方,面對南方向著佛陀,結跏趺坐,端身系念而住,位在佛座之下,梵天座位的上方。

    這時,世尊告訴梵天說:「你現在還會生起這樣的見解:『從原本以來,我未曾看見有人超過于我之上的。』嗎?」

   梵天答佛陀說:「我現在不敢再說:『我從未曾看見有能超過于我之上的人。』我只看見梵天的光明如今都被障蔽了。」(言佛光普照,梵光相形失色之意。)

    這時,世尊就爲那位梵天講說種種佛法,給予示教照喜後,便入于叁昧之中,就如他所得正受,從梵天上隱沒,回到舍衛國來。

  阿若俱鄰尊者、摩诃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也爲那位梵天講說種種佛法,給予示教照喜後,便入于叁昧之中,就如他們所得正受,從梵天上隱沒,回到舍衛國來,只有大目揵連尊者仍留在那兒。

    當時,那位梵天就問大目揵連尊者說:「世尊其余的弟子們是否也都具有如此的大德大力呢?」

    當時,大目揵連尊者便誦偈答說:

  「世尊有威德的弟子具足叁明,能觀知他人的心念,

  如此盡滅煩惱的阿羅漢,其人數有無量多!」

    當時,大目揵連尊者又爲那位梵天講說種種的佛法,給予示教照喜後,便入于叁昧之中,就如他所得正受,從梵天上隱沒,回到舍衛國來。

  

  一一八一、本經敘說佛陀于雙樹林下般涅槃,帝釋、梵天及弟子們各誦偈抒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俱屍那竭國力士生地堅固雙樹林中。

    那時,世尊即將入于般涅槃,他告訴阿難尊者說:「你在堅固雙樹間,安置一繩床,床頭在北方,如來將在今天中夜時分進入于無余涅槃中。」

    當時阿難尊者接奉世尊的教示,就在兩棵堅固樹間,爲世尊安置繩床,把床頭安置在北方後,就回到世尊處,向佛陀頂禮,禀告世尊說:「我已經爲如來在兩棵堅固樹間安置好繩床,床頭就在北方。」

    于是,世尊就走到繩床處,右脅著地,頭向北方橫臥,兩腳相疊,內心系念于光明之相。

    那時,世尊就在于中夜,進入于無余般涅槃中。已入于般涅槃後,這兩棵堅固樹立即開出花朵來,四周枝條都下垂,以花來供養世尊。

    當時,有一位比丘就唱誦詩偈說:

     「這善好的堅固樹,枝條都垂下來禮敬佛陀,

   並以妙花來供養大師的般涅槃!」

   不久,天帝釋提桓因也唱誦詩偈說:

   「諸行都是無常,這些都是生滅變易之法;

   雖然生起,但旋即會壞滅,只有這寂滅才是真正的安樂。」

   不久,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接著唱誦詩偈說:

   「世間一切衆生,雖有成立,但終究都會舍離;

   像如此神聖的大師,世間是沒有人能比得上他的!

   他已獲得了如來的十力,能普爲世間人的眼目;

   但終究會歸于磨滅,進入于無余涅槃裏!」

   阿那律陀尊者接著也唱誦詩偈說:

   「如來的出息、入息都已停止,立心于定而善攝護,

   他從所作依而來,在此人世間入于般涅槃。

   這消息令人生起大恐怖,身毛因之而豎起,

   一切行(身、口、意淨行)、力(十力)具足的大師,就要般涅槃了。

   他的心不懈怠,也不住于各種貪愛,

   心意已得到了解脫,就如薪柴燒盡火熄滅一樣。」

   如來涅槃七天後,阿難尊者前往放置有佛陀舍利的塔祠之處,他唱誦詩偈說:

   「導師這寶貴的身體,已經去到梵天上了,

   您以如此大神通力,引發內火還燒自身。

   用五百條的毛布包纏的身體,全都被燒得光淨,

   用千件的細毛衣,穿在如來的身上,

   只剩兩件衣服沒燒毀,那就是最上面的一件,還有襯身的那一件。」

   當阿難尊者唱誦這首詩偈時,衆比丘聽了都靜默著,內心悲喜交加!

  第一一八一經注釋:

  1、俱屍那竭國力士生地堅固雙樹林:俱屍那竭國位于中印度加毗羅衛城之東,爲末羅(即力士)族所居地,即佛世時,十六大國之末羅力士國。其北有雙樹(娑羅樹、堅固樹),位于希連禅河邊,爲佛陀涅槃處。

  2、「出息入息住……如薪盡火滅」:別譯雜阿含經卷六第四經此偈作「法主意止住,出入息己斷;如來所成就,行力悉滿足。今入于涅槃,其心無怖畏,都舍于諸受,如油盡燈滅;滅有入涅槃,心意得解脫。」行力││行,指身、口、意之淨行;力,佛陀具足十力。

  3、支提:即塔祠。

  雜阿舍經卷第四十四終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