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樣的詩偈:
「鄙惡的法不應近,放逸的事不應行,
不應該修習邪見,使它在世間增長。
假使在這世間中,有增長正見的人,
雖又輪回百千生,終究不墮于惡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一、本經說明二種正見,爲前第七九七經之略說,請參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有一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與世尊見面互相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向佛陀問說:「瞿昙啊!所謂正見,到底什麼是正見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正見有二種。有一種正見是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于人、天的善道;有一種正見是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于離苦的涅槃境地。怎樣叫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于人、天善道的正見呢?就是說能正確知見有布施、有咒說、有齋戒,……乃至自己知道不再受生死輪回的果報。婆羅門啊!這樣就叫做世俗的,有煩惱、有執取,是轉向于人、天善道的正見。婆羅門啊!怎樣叫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于離苦的正見呢?就是聖弟子于苦能思考苦谛的道理,于苦集能思考集谛的道理,于苦滅能思考滅谛的道理,于滅道能思考道谛的道理,以無漏的思惟相應各種事象,對于諸法加以選擇、分別,求得覺悟,運用方便善巧,以智慧去觀察。這樣就叫做神聖、出世間,沒有煩惱、沒有執取,能正確滅盡苦惱,是轉向于離苦的正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生聞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就如本篇「正見」的經文所述,像這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經,每一經內容都與前面相同。
八○二、本經說明邪及邪道,正及正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有邪惡之處及邪道,有正確之處及正道。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爲你們解說。什麼是邪惡之處呢?就是地獄、畜生、餓鬼。什麼是邪道呢?就是邪見……乃至邪定。什麼是正確之處呢?就是人、天、涅槃。什麼是正道呢?就是正見……乃至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叁、本經也是說明邪、邪道,正、正道,但內容與前經有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有邪惡之處與邪道,也有正確之處與正道。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爲你們解說。什麼是邪惡之處呢?就是地獄、畜生、餓鬼。什麼是邪道呢?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欲、瞋恚、邪見。什麼是正確之處呢?就是人、天、涅槃。什麼是正道呢?就是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無貪、無恚、正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四、本經敘說五逆罪是惡趣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的話,就如前經內容一樣,差別的是:「什是惡趣道呢?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惡心出佛的身血,其余就如前經所說一樣。」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八○四經注釋:
1、「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僧、惡心出佛身血」:此五事又稱五無間罪、五逆罪,造此五大惡業之一,死後墮生阿鼻地獄中受「五無間苦」。
八○五、本經敘說順流道即八邪道,逆流道即八正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有隨順生死流之道,也有違逆生死流之道。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爲你們解說。什麼是隨順生死流之道呢?就是邪見……乃至邪定。什麼是違逆生死流之道呢?就是正見……乃至正定。」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順流、逆流」的經文所述,像這退道、勝道,下道、上道,以及叁經道迹,也是同樣地說法。
第八○五經注釋:
1、順流:指隨順生死之流。
2、逆流:指逆生死之流,即脫離生死之流。
八○六、本經敘說八聖道爲沙門法,成就八聖道者是沙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有沙門及沙門法。你們要好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爲你們解說。什麼是沙門法呢?就是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什麼是沙門呢?如果成就這八聖道的話,這就叫沙門。」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七、本經敘說八聖道爲沙門修行之法,叁毒永盡及煩惱永盡是沙門之修行目標。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有沙門的修行方法及沙門的修行目標。什麼是沙門的修行方法呢?就是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什麼是沙門的修行目標呢?就是永遠滅盡貪欲,永遠滅盡瞋恚、愚癡,永遠滅盡一切煩惱,這就叫沙門的修行目標。」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八○八、本經敘說八聖道爲沙門內法,阿羅漢等果爲沙門果。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有沙門之法及沙門之果。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爲你們解說。什麼是沙門之法呢?就是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什麼是沙門之果呢?就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終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