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與健康▪P2

  ..續本文上一頁”一文中說:“我食餐時,常備好幾味美味可口的素食,所以我從來沒有想到食肉。事實上,由于多年來在實驗室研究畜類的種種疾病,和臨床見到病人皆因食肉而引起的疾病,使我素食的心更爲堅決,深信終此余生,更不葷食了。”可是,其他聰明的人類,卻因貪一時口腹之欲,竟然願意接收病菌,不斷將帶有傳染病菌的腥臭肉類送進體內,使自己的腸胃,作爲動物的墳場,使自己的身體,成爲動物葬身之地,真的不可以想像。

  美國有位生物化學家,從事蘆筍研究,發現它含有某種蛋白質,能增殖新的細胞,抵抗癌細胞的繁殖外,還可使新陳代謝速度加強而增進人體健康。此外,大豆、綠豆、胡蘿蔔、波菜、芹菜、馬鈴薯、高麗菜、蘆筍、南瓜、純蜂蜜、海帶、紫菜等,都有抗癌功效,多食有益,特別是海帶、紫菜含有大量碘質,爲一種變質劑,能分解人體各種硬結組織,在預防淋巴腺癌,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在二千多年前,釋尊已經在楞伽經中說:“夫食肉者,諸天遠離,口氣常臭,易生瘀癬。”所以佛教提倡素食,不但使人腸胃清潔,避免病菌感染,還可以預防疾病發生。因爲素食,以五谷瓜果蔬菜爲主,而五谷等食物,含有大量纖維質,特別是谷類,在消化過程中,像掃帚一樣,清掃腸胃積垢,促進消化,避免因便秘引生種種毛病,特別是腸癌。現代醫學及營養專家,都認爲如要保持健康,最好每天吃大量蔬菜水果,以清理體內組織,及淨化血液。所以我說:素食可以避免病菌傳染,減少人的疾病。

  (二)素食可以改變人的氣質

  人之所以異于禽獸,除了人的外表,還有人的智慧,人的氣質。人的氣質是否高貴,又要視乎人的個性是否良善而定。孔子說:“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刨廚也:”這種說法,正是人性中恻忍的表現;食肉之人,連一點恻忍之心都沒有,可謂人性沈淪,獸性擡頭。法國生理學博士利嘉士歐認爲:“牛善鬥,往往同類相殘,人類食其肉,則人性日遠,牛性日近;日積月累,子孫繼承而不自覺,人性乃變成牛性,于是弱肉強食,紛亂疊起…。”如果人能夠不食肉,自然不致感染畜牲凶殘之性,自然可以保持人性本質的良善。

  英國營養生理學家阿拉卡明博士,及F.R.尹斯博士,曾經對幾個有犯罪紀錄的不良少年,用食物來作試驗,結果,由于用粗面粉和生果蔬菜作爲食物,而非常成功的將幾個少年的沖動性格,改爲沈靜溫和。因爲植物所含的礦物質,特別是鈣,有使容易興奮的神經緩和作用。因此,英國現在所謂不良少年,無論男女,一旦被捕,即給予含鈣特別豐富的食物,確實解決不少社會上因不良少年,所發生的種種問題。

  根據科學的報導,個性輕浮不穩定的人,終日惶恐不安,最好多吃蔬菜沙拉,及新鮮果汁之類,特別是大豆、花生等含有鈣質食物。性情暴躁,情緒容易沖動的人,顯然體內鈣質不夠,宜多吃含鈣質的植物,如小松菜、芹菜、甘蘿蔔,加以海産昆布、海帶之類,以減少其火氣。至于個性憂郁的人,宜多吃含有豐富蛋白質的大豆、花生,及其製品。個性孤獨,不喜歡社交,不熱心公益的人,吃熱帶水果,有助于改變性格。由是可知,素食的確可以改變人的性格,使個性暴躁的人,變成良善溫柔的高貴氣質。

  或有人懷疑,世界上人皆學佛,皆慈悲不殺,雞鴨牛羊之類,豈不充塞人間,威脅人類?這種想法,簡直是杞人憂天。世界上除了被人作爲食物的生物外,其他飛禽走獸,種類很多,人不殺食,何曾爲患?即使是虎豹豺狼,其性凶殘無比,人不食之,又何曾威脅人類?何況有些動物,每繁殖至一定階段,便會集體自殺一次,北歐的一種鼠類,以及鯨魚都有這種紀錄。

  有一次,美國康乃狄克州蝗蟲爲患,幾位生物學家商討,將農田分爲甲乙兩區。甲區盡量運用各種強力殺蟲劑來撲滅蝗蟲,乙區則不采用任何殺蟲劑,任由其自生自滅。結果,甲區蝗蟲雖然被撲滅許多,但生存的蝗蟲,免疫性和抵抗力越來越強,到最後,不但甲區的水源和空氣都汙染了,連農作物和家禽畜生都被害。而乙區的情形則顯然不同,雖然乙區農民眼看農作物被蝗蟲吃光,連樹上都長滿蝗蟲,實在可怕,但大概一個月後,都産生很多捕食蝗蟲的鳥類,把蝗蟲全部吃光,原來這種鳥類因蝗蟲多,容易捕食而繁殖起來,變成蝗蟲的克星,被蝗蟲啃得光禿禿的樹枝,春天又開始長出嫩芽,田野又展現一片活潑的生機,乙區農民收獲農作物,仍然相當豐富,從這事實看來,“慈愛一切生物”,的確是可以利己利人。

  佛教提倡素食,主要是徹底取消人性的凶惡殘暴,而培養人性的慈悲。涅槃經雲:“夫食肉者,斷大慈種”。楞伽經雲:“菩薩摩詞薩觀諸衆生,皆是親屬,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應食一切肉。”又雲:“菩薩慈念一切衆生,猶如己身,雲何見之而作食意,是故菩薩不應食肉”梵綱經亦雲:“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衆生見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衆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然人能夠不殺生,不食肉,保持佛性種子不失,何止令人凶惡個性變爲善良,減少人間互相搏鬥,互相殘殺的罪行,還可以本乎佛性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入世救世,利己利人。

  (叁)素食可以令人體格健美

  時至今日,人類飲食知識,逐漸進步,已經知道肉食帶菌,有害健康,但又有人擔心素食不夠營養。殊不知蔬菜大豆之類,比較肉食營養更豐富,人類必須選擇素食,才能正常發揮身體器官的每一項功能。例如:大麥、小米、玉米、糙米、燕麥等五谷之類,是人身體熱能的重要來源,也是維他命B、鐵、磷等主要來源;黃豆、黑豆、紅豆、花生、黑芝蔗、葵瓜子等食物,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含有鐵、磷、鈣等礦物質,與維生素B及B 1;而綠色、黃色蔬菜,富于維他命A和C,洋芋含有維他命B和C,蕃茄、柑橘含有維他命C最多,香蕉、葡萄、棗幹、梅幹,含鐵質更多,這些天然營養,較之名貴的維他命丸,對身體有益得多。

  營養專家認爲五谷蔬菜、瓜果的營養,遠勝于肉類,因爲五谷等食物,不特增進人體和心智的堅強耐久能力,還可以使病人迅速恢複健康。特別是心髒病及糖尿病患者,非取消肉食不可。哈佛大學教授德烈史博士DR FREARICK STARE說:“硬殼果、谷類、豆類、蔬菜等,營養豐富,並不少于肉類,有此素食,何複他求。”

  人體很多疾病,除了由飲食導致外,就是導源于蛋白質的不足,因爲蛋白質不足,將影響血液循環,血液循環不好,使人容易衰老、生病。醫學證明,植物的蛋白質,優良于動物性蛋白質,人類若靠從各種谷類、豆類以及蔬菜瓜果,獲得足夠的能量,絕不可能缺乏蛋白質。所以,爲了健康,每天最好素食,從黃豆及黃豆所製的食物中,例如:豆腐、豆腐幹、豆奶之類,攝取充分的蛋白質,因爲黃豆及其所製品,所含蛋白質分量,等如一切肉類,且較肉類安全可靠不致“禍從口入”。最近,飲食市場,出現一種組織化的黃豆蛋白質,稱爲“人造肉”,營養價值與肉類相等,這種用植物性蛋白質製成的營養食品,該是最優秀的“代肉食物”,可惜製造商在調味方面,用太多味精及鹽,使之變質,實在美中不足。

  還有,人體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各種糖分澱粉、膠質、纖維素,在植物體中都非常豐富,至于其他鐵、鈣、鉀、磷和許多其他礦物質,都可以從蔬菜瓜果,谷類豆類,及各種硬殼果與種子中獲得。所以植物,該是人類主要食品,這種食品不但使人健康,還可以使人年青貌美。

  很多人,都因皮膚粗糙,或有黑點、雀斑等而煩惱,甚至求助于醫生,及美容專家,很少會想到素食,其實素食才是最高級的美容師。素食不止使人皮膚幼滑光潤,還可以改變人的體質;因爲皮膚狀態,往往與血液有關,血液不好,皮膚必受其害。人肉食過多,血液中酸性隨之提高,這種酸性,隨著汗水來到皮膚表面,會不斷侵入皮膚細胞,使皮膚粗糙,甚至失去強壯,松弛無力,被日光曝曬,變成黑點,通過冷風或接觸不潔之物,便會裂開發炎。如果多吃富含堿性礦物質的植物,使血液變成微堿性,減少血液中乳酸,不致侵害皮膚,皮膚自然光潤潔白,何必求助于醫生或化妝品?至于年青人的粉刺,雀斑,以及其他皮膚毛病,大都由于體內未能排出的殘余廢物,轉變爲毒素,進入血液,侵害皮膚所致。所以要美容,使皮膚健康美麗,必須素食,多吸取植物性食物中的纖維素,促進排便暢通,將體內有害皮膚的廢物排出體外,使體內腸胃清潔,自然可以減少皮膚疾病,甚至令皮膚嬌豔,美麗可愛。

  根據瑜伽自然療法一書所載,古印度人將食物分爲叁大類:

  一是悅性食物:即是使人身心悅偷,提升身心平衡的理想食物,如五谷、水果,大部份蔬菜,硬殼果種子,蜂蜜等,含有高度碳水化合物的東西,食之令人精神甯靜,活力充沛,腸胃清潔,身體健康。

  二是變性食物:或可能是含有剌激性的食物,如咖啡、濃茶、酒精、強烈的調味品,醬油、泡菜、海帶、白蘿蔔、巧克力、可口可樂,以及各種含碳酸的飲料,此等食物,對人體組織有刺激興奮作用,能損害微細組織,特別是腦部,令人産生不良的情緒,如嫉妒、憤怒、憎恨、恐懼、沮喪等,應該少食爲妙。

  叁是惰性食物:包括所有肉類,魚、蛋、蔥、蒜,芥末,以及菇類,還有麻醉性的煙、酒各種毒品,及放置過久或陳腐的食物,吃了容易懶散、疲倦、粗暴、仇視、昏昧,甚至欲望奮亢,對身體都有損害,爲了身體健康,心靈甯靜、和平,應該完全避免,不用此類食物。

  每種食物,不是對身體有益,便是有害。有益的食物,使人身體強壯;有害的食物,使人容易衰老,甚至疾病、死亡。所以,我們爲了體格健美,對于飲食,必須嚴加選擇。楞嚴經言:“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應該小心謹慎。

  (…

《佛教與健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