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們的責任

  我們的責任

  文珠法師講述

  1995年5月于香港九龍尖沙咀政府文化中心

  (一)對自己負責——嚴持五戒、提升自己

  (二)對家庭負責——學八正道、自行化他

  (叁)對社會負責--實行布施、福利群衆

  (四)對世界負責——推廣慈悲、促進和平

  (五)對佛教負責--弘揚佛法、續佛慧命

  各位法師,居士,今天是全世界最吉祥而又最喜慶的日子,因爲今天,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降生于娑婆世界的紀念日,全世界各地,凡是有佛教徒的地方,無不舉行盛大的慶祝!

  香港佛教聯合會,在慶祝佛陀聖誕的同時,並慶祝金禧紀念,可謂雙喜臨門,所以特別舉行多元化的佛學講座;本人被邀請出席,主持今晚的佛學講座,此刻的心情,可謂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是有機會與各位共同討論佛法,懼的是自己才學疏淺,恐難令各位法喜充滿。尤其是佛教真理,深奧微妙,佛教內容,廣博無涯,現在僅得九十分鍾的時間,真不知道應該從何說起!相信在座各位,大都是已經皈依叁寶,或是對佛教有興趣的人士,那麼,就讓我與各位討論有關我們的責任吧!

  我們,是佛弟子的代表,亦可以包括全人類;責任,是指人類應有的責任。因爲只要是人,無論是男人、或女人,是出家人、抑或是在家人,都有其應盡的責任。也唯有盡了責任之後,才有做人的意義與價值,才能建立人格,維持人性的尊嚴。

  當知,人是家庭的細胞,家庭是社會的命脈,社會是國家的成員,國家又是世界的單位,我們的世界是否幸福,安甯,全視乎組織世界最基層的人類,是否能夠負起做人的責任而定。所以,生而爲人的我們,不但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家庭、社會、國家,甚至全世界,全人類負責。特別是身爲出家人,除了負起做人的責任外,還要負起出家人應有的責任,可謂任重道遠。現分述如下:

  (一)對自己負責——嚴持五戒、提升自己

  人是萬物之靈,頭腦靈活,思想敏捷,忍耐力強,而且有進取的雄心,有學習的精神。所以人應該珍惜自己,愛護自己,切勿對不起自己,或浪費生命,做個醉生夢死的植物人,更不可以做個雖生人世上,未得謂之人的人。根據六道輪回的因果定律,人是六道衆生上升下沈的樞紐,是轉凡入聖的管道,亦是覺悟成佛的基地。因爲天道衆生,耽戀五欲快樂,無心修道;阿修羅道嗔恨心重,好戰好殺,障礙修道;畜生道太蠢,缺乏智慧,不懂得修道;餓鬼與地獄中衆生,苦惱逼迫,不能修道。唯有人道,上有天堂鼓舞,下有地獄警惕,旁有畜生借鏡,容易激發道心,最宜修道。所以諸佛出世,無不選擇人間,作爲主要教化的對象。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降生于人間,出家、成道、轉*輪、甚至入涅槃,都是在人間;目的無非是欲令一切人,皆知道人生的寶貴,持戒修福,保持人身不失;然後從人道提升自己,轉迷爲悟,轉凡成聖,直至究竟成佛,離苦得樂。否則,一失人身,何止失去學佛修行的機會,同時閉塞人天善道,永劫沈淪叁惡道,無法自拔。

  戒有多種,但無論出家、在家的佛弟子,大乘、或小乘的修行人,皆以五戒爲根本,若犯五戒,將被棄于佛法大海之外,不得進而求受具足戒,或菩薩戒,可見五戒,對修行學佛人的重要性。

  五戒,即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是仁慈愛物,不殺害任何有生命的動物。當知有命盡貪生,不分人與畜;我們愛護自己生命,豈可以任意殺害其他生命?何況基于因果定律,殺生之人,必被人殺,即使目前能逃避法律裁判,但終難免因果報應,死必墮落惡道,償還命債。因此,佛勸世人,不得蓄意殺害他人,或殺害一切生物,甚或殺害自己。無論是親手殺,派人殺,教人殺,直接或間接殺,暗殺,謀殺,凶殺,殘殺,都要一律禁止。

  可惜世人不懂因果,喜歡殺生,不但喜歡殺畜生,還喜歡殺人,不僅殺害敵人,且殺害與自己無關的人。如一般狂徒,沖入商店,亂槍殺人;又如羅馬尼亞一個心理學家,運用隔地催眠術,在兩年內殺害叁十七個素昧生平無怨無恨的人,目的只是爲了試驗他的邪術,真的是人面獸心。

  在此獸性擡頭、人性毀滅的時刻,人竟然忍心殺害自己的父母,殺害自己的子女,甚至殺害曾經與自己山誓海盟,相親相愛的人。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有人利用宗教名義,強逼無知教徒,殘殺異己的同胞,或集體自殺,使自己失去做人的資格,變爲食人的羅刹,今生固然是自毀前途,來生必失人身,報在叁塗,受苦無量。

  不偷盜,即是重義輕利,不貪非份之財,不謀非份之利,不貪贓枉法,不沽名釣譽,不邪知邪見爭取名聞利養,不利用職位令人饋贈,做到正其義而不謀其利,明其道而不計其功,以建立完美人格,以保持人身不失。可惜在此物質極端文明的世紀,人每爲滿足自己的私欲與占有,不惜欺騙奸詐,強奪巧取,或侵犯他人權益,或強取他人財物,致使社會禍患日益增,罪惡日益盛,這種惡人,今生固然要接受法律懲罰,死必墮落惡道,酬還宿債,喪失人身。

  不邪淫,即是尚節守禮,亦能尊重他人名節。清心寡欲,潔身自愛,不邪思,不亂倫,不涉足舞場妓館,不強暴非禮,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可惜目前社會,黃潮泛濫,非禮強奸、亂倫邪行,時有所聞;未婚媽媽,無父孤兒,舉目皆然。此皆因人心不正,邪淫墮落所致。這種喪德敗行之人,何異衣冠禽獸?死必墮落惡道,人身不保。

  不妄語,即是據理實說,不乖曲事實,不花言巧語,不挑撥離間,不惡口漫罵,不妒害饞謗,以維護彼此權益,以保持人格尊嚴。可惜世人每因利欲薰心,口出狂言,或妄言绮誇,或挑撥離間,破壞人際正常關系,障礙社會正常發展,製造人間糾紛,增加社會罪惡,使人類世界,變爲魑魅魍魉的鬼域。特別是貪圖名聞利養,妄言證聖的人,自稱真佛,愚惑無知,自害害人,大妄語成,殃墮無間,喪失人身,萬劫不複。

  不飲酒,即是提高理智,不吸食麻醉刺激的毒品。保持頭腦清醒,維持正常作業,不致醉酒闖禍,導致身敗名裂;不致借酒行凶,奸淫邪盜;不致醉酒駕駛,導致意外;不致損害健康,喪身失命。所以,佛製凡是佛弟子,不得飲酒,免招苦果,喪失人身。

  綜上可知,殺、盜、淫、妄、酒,都是罪惡的媒介,是喪失人身的主因,而貪嗔癡,又是導致殺盜淫妄的罪魁禍首。因爲人心自從無始時來,便蘊藏著貪等毒素,加以外界物質誘惑,色情迷惑,環境蠱惑,遂形成人性的弱點,最易侵犯他人,滿足自己,不是因貪、因嗔而殺、而盜,便是因愚癡錯覺,而妄語、而飲酒。是以佛製五戒,令人克製自己,保障他人。

  如果人皆不殺生,一定可以保障他人生命安全,人間怎會發生凶殺,殘殺,謀殺,暗殺,奸殺,自殺等罪惡行爲,世界又怎會弱肉強食,發動戰爭?如果人皆不偷盜,自然可以保障他人財産安全,社會何來強盜與小偷?人與人間怎會有互相欺騙、奸詐等邪惡行爲發生?如果人皆不邪淫,在家居士可保障婚姻安全,出家人可保障人格安全,梵行清淨;社會何來非禮、強奸、通奸,以及桃色糾紛?如果人皆不妄語,必然保障彼此權益,促進人間親善、和諧、合作,何來是非口舌?以及人爲的災害與禍患?如果人皆不飲酒,一定保障健康,繁榮社會,不致荒廢正業,及招致種種意外的損失與不幸。所以佛製五戒,直接可以規範人的身心,改善自己,提升自己,間接可以杜絕社會罪惡,淨化人間。

  過去印度偏僻的農村,有一對夫婦,丈夫名樂修,妻子叫欣見。因爲仰慕佛法,爲求善知識,遷移到舍衛城居住。同時皈依叁寶,求受五戒,自此夫婦二人,精勤修學佛法,嚴持五戒,且樂善好施,人皆贊美,尤其欣見美麗賢慧,更爲人喜愛。

  當時國王名自在,好色,聞欣見貌美,欲想一見,無奈欣見嚴持五戒,除供養有道比丘外,不與外人或男性接觸。于是國王假扮比丘應供,自此念念不忘欣見美色,欲占爲己有,求計于大臣。奸臣獻計,命樂修往千裏外取五色蓮華,必爲叁災所害(盜賊,惡獸,毒蛇)一去不返,就可收迎娶欣見雲雲。

  樂修奉命前往,果遇強盜,幸喜盜亦有道,聞知樂修是叁寶弟子,不加殺害,反派人代往取華,然後護送回城,免被惡獸毒蛇所害。當樂修谒見國王,獻上蓮華,將經過禀告國王時,王心生慚愧、忏悔,亦皈依叁寶,受持五戒,施行仁政,強盜亦改業謀生。自此,國王仁慈,人民安樂,可知念佛持戒,必蒙佛光加被,善神維護,既可以逢凶化吉,又能感化別人。所以,我們要對自己負責,保持人身不失,誠應該受持五戒,奉行十善,作爲提升自己的階梯,轉凡入聖的管道。

  (二)對家庭負責——學八正道、自行化他

  家庭,是兒童的褓姆,是鑄造人格的工場,是人生責任的開始,亦是組織社會的骨幹。社會是否健康,全視乎組織社會的骨幹是否健全而定。古人說:“人之五倫,造端夫婦。”所以夫婦,是人倫的開始,是家庭的主帥,共同組織家庭的夫婦,既然志同道合,願意結爲終身伴侶,就應該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信賴,甘苦與共,分擔家庭責任,養老育幼,傳宗接代,專心教育子女,爲國家作育英材,以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職責。

  可是,現代人思想變了,觀念也變了,普通家庭都喜歡二人世界,既不願養老,也不負責教育兒童。遠離大家庭,抛棄舊禮教,將五倫之愛,濃縮爲兩口子的愛,卿卿我我,好不甜蜜。可惜人畢竟是自私的動物,曾幾何時,竟將夫婦之愛,變爲只愛自己。親如夫婦,每因意見爭執,或因利害沖突,反面無情,互怨互恨,甚而互相殺害,導致婚姻觸礁,家庭破碎,子女前途被毀棄,社會秩序被破壞。

  目前世界各地,單親家庭,愈來愈多,問題兒童,大量生産,此皆因組織家庭的人太自私,不肯負責任之過。當知家庭幸福,夫婦雙方都有責任,必須互愛互助,和衷共濟。特別是…

《我們的責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與青年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