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我们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

  文珠法师讲述

  1995年5月于香港九龙尖沙咀政府文化中心

  (一)对自己负责——严持五戒、提升自己

  (二)对家庭负责——学八正道、自行化他

  (三)对社会负责--实行布施、福利群众

  (四)对世界负责——推广慈悲、促进和平

  (五)对佛教负责--弘扬佛法、续佛慧命

  各位法师,居士,今天是全世界最吉祥而又最喜庆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娑婆世界的纪念日,全世界各地,凡是有佛教徒的地方,无不举行盛大的庆祝!

  香港佛教联合会,在庆祝佛陀圣诞的同时,并庆祝金禧纪念,可谓双喜临门,所以特别举行多元化的佛学讲座;本人被邀请出席,主持今晚的佛学讲座,此刻的心情,可谓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有机会与各位共同讨论佛法,惧的是自己才学疏浅,恐难令各位法喜充满。尤其是佛教真理,深奥微妙,佛教内容,广博无涯,现在仅得九十分钟的时间,真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相信在座各位,大都是已经皈依三宝,或是对佛教有兴趣的人士,那么,就让我与各位讨论有关我们的责任吧!

  我们,是佛弟子的代表,亦可以包括全人类;责任,是指人类应有的责任。因为只要是人,无论是男人、或女人,是出家人、抑或是在家人,都有其应尽的责任。也唯有尽了责任之后,才有做人的意义与价值,才能建立人格,维持人性的尊严。

  当知,人是家庭的细胞,家庭是社会的命脉,社会是国家的成员,国家又是世界的单位,我们的世界是否幸福,安宁,全视乎组织世界最基层的人类,是否能够负起做人的责任而定。所以,生而为人的我们,不但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家庭、社会、国家,甚至全世界,全人类负责。特别是身为出家人,除了负起做人的责任外,还要负起出家人应有的责任,可谓任重道远。现分述如下:

  (一)对自己负责——严持五戒、提升自己

  人是万物之灵,头脑灵活,思想敏捷,忍耐力强,而且有进取的雄心,有学习的精神。所以人应该珍惜自己,爱护自己,切勿对不起自己,或浪费生命,做个醉生梦死的植物人,更不可以做个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的人。根据六道轮回的因果定律,人是六道众生上升下沉的枢纽,是转凡入圣的管道,亦是觉悟成佛的基地。因为天道众生,耽恋五欲快乐,无心修道;阿修罗道嗔恨心重,好战好杀,障碍修道;畜生道太蠢,缺乏智慧,不懂得修道;饿鬼与地狱中众生,苦恼逼迫,不能修道。唯有人道,上有天堂鼓舞,下有地狱警惕,旁有畜生借镜,容易激发道心,最宜修道。所以诸佛出世,无不选择人间,作为主要教化的对象。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降生于人间,出家、成道、转*轮、甚至入涅槃,都是在人间;目的无非是欲令一切人,皆知道人生的宝贵,持戒修福,保持人身不失;然后从人道提升自己,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直至究竟成佛,离苦得乐。否则,一失人身,何止失去学佛修行的机会,同时闭塞人天善道,永劫沉沦三恶道,无法自拔。

  戒有多种,但无论出家、在家的佛弟子,大乘、或小乘的修行人,皆以五戒为根本,若犯五戒,将被弃于佛法大海之外,不得进而求受具足戒,或菩萨戒,可见五戒,对修行学佛人的重要性。

  五戒,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仁慈爱物,不杀害任何有生命的动物。当知有命尽贪生,不分人与畜;我们爱护自己生命,岂可以任意杀害其他生命?何况基于因果定律,杀生之人,必被人杀,即使目前能逃避法律裁判,但终难免因果报应,死必堕落恶道,偿还命债。因此,佛劝世人,不得蓄意杀害他人,或杀害一切生物,甚或杀害自己。无论是亲手杀,派人杀,教人杀,直接或间接杀,暗杀,谋杀,凶杀,残杀,都要一律禁止。

  可惜世人不懂因果,喜欢杀生,不但喜欢杀畜生,还喜欢杀人,不仅杀害敌人,且杀害与自己无关的人。如一般狂徒,冲入商店,乱枪杀人;又如罗马尼亚一个心理学家,运用隔地催眠术,在两年内杀害三十七个素昧生平无怨无恨的人,目的只是为了试验他的邪术,真的是人面兽心。

  在此兽性抬头、人性毁灭的时刻,人竟然忍心杀害自己的父母,杀害自己的子女,甚至杀害曾经与自己山誓海盟,相亲相爱的人。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有人利用宗教名义,强逼无知教徒,残杀异己的同胞,或集体自杀,使自己失去做人的资格,变为食人的罗刹,今生固然是自毁前途,来生必失人身,报在三涂,受苦无量。

  不偷盗,即是重义轻利,不贪非份之财,不谋非份之利,不贪赃枉法,不沽名钓誉,不邪知邪见争取名闻利养,不利用职位令人馈赠,做到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以建立完美人格,以保持人身不失。可惜在此物质极端文明的世纪,人每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与占有,不惜欺骗奸诈,强夺巧取,或侵犯他人权益,或强取他人财物,致使社会祸患日益增,罪恶日益盛,这种恶人,今生固然要接受法律惩罚,死必堕落恶道,酬还宿债,丧失人身。

  不邪淫,即是尚节守礼,亦能尊重他人名节。清心寡欲,洁身自爱,不邪思,不乱伦,不涉足舞场妓馆,不强暴非礼,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可惜目前社会,黄潮泛滥,非礼强奸、乱伦邪行,时有所闻;未婚妈妈,无父孤儿,举目皆然。此皆因人心不正,邪淫堕落所致。这种丧德败行之人,何异衣冠禽兽?死必堕落恶道,人身不保。

  不妄语,即是据理实说,不乖曲事实,不花言巧语,不挑拨离间,不恶口漫骂,不妒害馋谤,以维护彼此权益,以保持人格尊严。可惜世人每因利欲薰心,口出狂言,或妄言绮夸,或挑拨离间,破坏人际正常关系,障碍社会正常发展,制造人间纠纷,增加社会罪恶,使人类世界,变为魑魅魍魉的鬼域。特别是贪图名闻利养,妄言证圣的人,自称真佛,愚惑无知,自害害人,大妄语成,殃堕无间,丧失人身,万劫不复。

  不饮酒,即是提高理智,不吸食麻醉刺激的毒品。保持头脑清醒,维持正常作业,不致醉酒闯祸,导致身败名裂;不致借酒行凶,奸淫邪盗;不致醉酒驾驶,导致意外;不致损害健康,丧身失命。所以,佛制凡是佛弟子,不得饮酒,免招苦果,丧失人身。

  综上可知,杀、盗、淫、妄、酒,都是罪恶的媒介,是丧失人身的主因,而贪嗔痴,又是导致杀盗淫妄的罪魁祸首。因为人心自从无始时来,便蕴藏著贪等毒素,加以外界物质诱惑,色情迷惑,环境蛊惑,遂形成人性的弱点,最易侵犯他人,满足自己,不是因贪、因嗔而杀、而盗,便是因愚痴错觉,而妄语、而饮酒。是以佛制五戒,令人克制自己,保障他人。

  如果人皆不杀生,一定可以保障他人生命安全,人间怎会发生凶杀,残杀,谋杀,暗杀,奸杀,自杀等罪恶行为,世界又怎会弱肉强食,发动战争?如果人皆不偷盗,自然可以保障他人财产安全,社会何来强盗与小偷?人与人间怎会有互相欺骗、奸诈等邪恶行为发生?如果人皆不邪淫,在家居士可保障婚姻安全,出家人可保障人格安全,梵行清净;社会何来非礼、强奸、通奸,以及桃色纠纷?如果人皆不妄语,必然保障彼此权益,促进人间亲善、和谐、合作,何来是非口舌?以及人为的灾害与祸患?如果人皆不饮酒,一定保障健康,繁荣社会,不致荒废正业,及招致种种意外的损失与不幸。所以佛制五戒,直接可以规范人的身心,改善自己,提升自己,间接可以杜绝社会罪恶,净化人间。

  过去印度偏僻的农村,有一对夫妇,丈夫名乐修,妻子叫欣见。因为仰慕佛法,为求善知识,迁移到舍卫城居住。同时皈依三宝,求受五戒,自此夫妇二人,精勤修学佛法,严持五戒,且乐善好施,人皆赞美,尤其欣见美丽贤慧,更为人喜爱。

  当时国王名自在,好色,闻欣见貌美,欲想一见,无奈欣见严持五戒,除供养有道比丘外,不与外人或男性接触。于是国王假扮比丘应供,自此念念不忘欣见美色,欲占为己有,求计于大臣。奸臣献计,命乐修往千里外取五色莲华,必为三灾所害(盗贼,恶兽,毒蛇)一去不返,就可收迎娶欣见云云。

  乐修奉命前往,果遇强盗,幸喜盗亦有道,闻知乐修是三宝弟子,不加杀害,反派人代往取华,然后护送回城,免被恶兽毒蛇所害。当乐修谒见国王,献上莲华,将经过禀告国王时,王心生惭愧、忏悔,亦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施行仁政,强盗亦改业谋生。自此,国王仁慈,人民安乐,可知念佛持戒,必蒙佛光加被,善神维护,既可以逢凶化吉,又能感化别人。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保持人身不失,诚应该受持五戒,奉行十善,作为提升自己的阶梯,转凡入圣的管道。

  (二)对家庭负责——学八正道、自行化他

  家庭,是儿童的褓姆,是铸造人格的工场,是人生责任的开始,亦是组织社会的骨干。社会是否健康,全视乎组织社会的骨干是否健全而定。古人说:“人之五伦,造端夫妇。”所以夫妇,是人伦的开始,是家庭的主帅,共同组织家庭的夫妇,既然志同道合,愿意结为终身伴侣,就应该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信赖,甘苦与共,分担家庭责任,养老育幼,传宗接代,专心教育子女,为国家作育英材,以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职责。

  可是,现代人思想变了,观念也变了,普通家庭都喜欢二人世界,既不愿养老,也不负责教育儿童。远离大家庭,抛弃旧礼教,将五伦之爱,浓缩为两口子的爱,卿卿我我,好不甜蜜。可惜人毕竟是自私的动物,曾几何时,竟将夫妇之爱,变为只爱自己。亲如夫妇,每因意见争执,或因利害冲突,反面无情,互怨互恨,甚而互相杀害,导致婚姻触礁,家庭破碎,子女前途被毁弃,社会秩序被破坏。

  目前世界各地,单亲家庭,愈来愈多,问题儿童,大量生产,此皆因组织家庭的人太自私,不肯负责任之过。当知家庭幸福,夫妇双方都有责任,必须互爱互助,和衷共济。特别是…

《我们的责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与青年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