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無懈怠。迦葉!是爲菩薩有四大藏。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爲菩薩大藏。迦葉白言。雲何四法。一者于諸佛所恭敬供養。二者恒行六度大波羅蜜多。叁者尊重法師心不退動。四者樂居林野心無雜亂。迦葉。如是四法。爲菩薩大藏。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于彼諸佛所 供養一切佛
大乘六度中 所行波羅蜜
尊重說法師 承事心無退
常居林野中 清淨無雜亂
此四善逝說 佛子大法藏
05 (缺)
06 善男子。菩薩有四大藏。何謂爲四。若有菩薩值佛出世。因爾得聞六波羅蜜及其
義趣。以無礙心侍說法者。不暫遠離心無懈怠。住阿蘭若而無放逸。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大藏。
【18】
01 菩薩有四事出于魔界。何謂爲四。一者不舍菩薩心。二者無有瞋恚心向于十方人。大如毛發。叁者悉學外余道。四者恭敬于諸菩薩。是爲四。
02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法越度衆魔。雲何爲四。一者不舍菩薩心。二者心不礙一切衆生。叁者不染著一切諸見。四者不輕慢一切衆生是謂迦葉。菩薩四法越度衆魔
03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法,能過魔事。何謂爲四?常不舍離菩提之心。于諸衆生心無恚礙。覺諸知見。心不輕賤一切衆生。迦葉!是爲菩薩四法能過魔事。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遠離菩薩魔道。迦葉白言。雲何四法。一者所行諸行不離菩提心。二者于一切衆生心無惱害。叁者于一切法明了通達。四者于一切衆生不生輕慢。迦葉。如是四法。遠離菩薩魔道。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所行衆善行 不離菩提心
于彼諸群生 恒時無惱害
諸法善通達 于生絕輕慢
此四善逝說 遠離諸魔道
是人依此行 得彼真空際
05 (缺)
06 善男子。菩薩有四種法能壞魔事。何謂爲四。常不舍離菩提之心。于諸衆生心無
罣礙。于諸執著悉皆覺知。心不輕賤一切衆生。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種法能壞魔事。
【19】
01 (缺)
02 複次迦葉。菩薩摩诃薩有四法。攝受一切善法。雲何爲四。一者常止山澤心無欺詐。二者有恩無恩心常忍辱。叁者念報四恩棄舍身命爲衆生故。四者求法而無厭足。具一切善根故。是謂迦葉。菩薩摩诃薩四法攝受一切善。
03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攝諸善根。何謂爲四?在空閑處,離谄曲心。諸衆生中,行四攝法而不求報。爲求法故,不惜身命。修諸善根,心無厭足。迦葉!是爲菩薩四法,攝諸善根。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集菩薩一切善根。迦葉白言。四法雲何。一者樂住林間寂靜宴默。二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攝諸衆生。叁者樂求妙法棄舍身命。四者聞義不足集諸善根勤行精進。迦葉。如是四法。能集菩薩一切善根。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樂住閑寂處 宴默離喧煩
四攝禦衆生 令登于覺路
勤求于妙法 棄舍于身命
精進集善根 聞法心無足
佛說此四行 出生無邊善
05 (缺)
06 (缺)
【20】
01 菩薩有四事。得功德不可複計。何謂爲四。一者持法施與人。不希望欲有所得。二者人有犯戒者。當慈哀之。叁者多教人爲菩薩道。四者有下賤人來毀辱菩薩。悉當忍之。是爲四
02 複次迦葉。菩薩摩诃薩有四無量福行。雲何爲四。一者法施心無悕望。二者見有犯
戒興大悲心。叁者願一切衆生樂菩薩心。四者見有羸劣不舍忍辱。是謂迦葉。菩薩四無量福行
03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無量福德莊嚴。何謂爲四?以清淨心而行法施。于破戒人生大悲心。于諸衆生中,稱揚贊歎菩提之心。于諸下劣,修習忍辱。迦葉!是爲菩薩有四無量福德莊嚴。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生菩薩無量福德。迦葉白言。雲何四法。一者恒行法施心無吝惜。二者起大悲心救護破戒衆生。叁者化諸有情發菩提心。四者于下劣惡人忍辱救護。迦葉。如是四法。出生菩薩無量福德。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廣說諸妙法 清淨心無吝
毀禁諸有情 救護垂慈愍
令彼衆生類 發于淨覺心
種種劣惡人 救護行忍辱
菩薩及諸佛 同行此四行
05 (缺)
06 善男子。菩薩有四不可思量福德行業。何謂爲四。以清淨心而行法施。于破戒人生大悲心。于諸衆生稱揚歎詠菩提之心。于無力者修習忍辱。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不可思量福德行業。
【21】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能破菩薩意地無明煩惱。迦葉白言。雲何四法。一者所行戒行具足無犯。二者受持妙法身心無倦。叁者隨其意解傳施法燈。四者禮敬投誠稱揚佛德。迦葉如是四法。能破菩薩意地無明煩惱。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堅持具足戒 意地無缺犯
妙法恒受持 晝夜心無倦
所解諸佛教 隨意施法燈
稱贊一切佛 投誠恭敬禮
智者行此四 能斷無明地
一切諸佛心 依此得菩提
05 (缺)
06 善男子。菩薩有四種法。破碎煩惱無明住地。何謂爲四。戒品清淨若輕若重悉皆
不犯。攝持正法不憚劬勞。布施燈明供養福田。舍施財物無有親疏。是名四法破碎煩惱無明住地。
【22】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生菩薩無礙智。迦葉白言。雲何四法。一者所有法施。二者受持妙法。叁者不害他人。四者亦不輕慢。迦葉如是四法。生菩薩無礙智。我今于此。重說頌曰
所行妙法施 令彼得受持
不嫉衆生學 尊重于持戒
四法除宿罪 獲成最上覺
依此得菩提 出生無礙智
複別十二行 智者得菩提
成就甘露味 所有諸衆生
而具深法眼 解說讀誦持
佛說于彼人 獲福無有量
所有恒河沙 俱胝佛剎土
滿中盛七寶 供養一切佛
彼福亦無量 若人念此法
四句伽他經 福德勝于彼
複次迦葉波 若持此四句
未名菩薩者 得名爲菩薩
說此四法中 具足十善行
依法平等心 是故名菩薩
05 (缺)
06 善男子。有四種法得無礙智。何謂爲四。無希望心常行法施。受持正法與理相
應。于他利養不生嫉妒。恒自攝心不生憍慢。是名四法得無礙智。
【23】
01 佛語迦葉言。不用字爲字菩薩也。隨法行。隨法立用。是故字菩薩。菩薩。凡有叁十二事。何謂叁十二事。安隱慈心。于人自念。智慮少去。自用不高。自[仁-二+畜]堅住不動。還所與親厚。乃至般泥洹。
02 複次迦葉。非以菩薩名故稱爲菩薩。行法行等行禅分別故。乃稱菩薩複次迦葉。菩薩摩诃薩成就叁十二法得稱菩薩。雲何爲叁十二。一者至心饒益衆生。二者欲逮薩芸若智。叁者自謙不毀他智。四者不慢一切衆生。五者信心一切衆生。六者愛念一切衆生。七者至竟慈愍衆生。八者等心怨親。九者衆生求于泥洹益以無量福。
03 複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爲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爲菩薩。略說成就叁十二法,名爲菩薩。何謂叁十二法?常爲衆生深求安樂。皆令得住一切智中。心不憎惡他人智慧。破壞憍慢。深樂佛道。愛敬無虛。親厚究竟,于怨親中其心同等,至于涅槃。
04 佛告迦葉波。若諸菩薩。具足叁十二法。名爲菩薩。迦葉白言。雲何叁十二法。所爲利益一切衆生。一切智智種子。不量貴賤令得智慧。爲一切衆生低心離我。真實愍念其意不退。善友惡友心行平等。雖到涅槃
05 (缺)
06 善男子。非但名字號爲菩薩。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爲菩薩。若能成就叁十二法則名菩薩。何謂叁十二法。常爲衆生深求安樂。皆令得住一切智中。常自稱量無上法器。心不憎惡他人智慧。破壞憍慢深樂佛道。心地堅固敬無虛假。親友究竟得至成佛。于親非親心常平等。
【24】
01 善知識惡知識。等心無有異所。作爲不懈怠。常和暢向于十方人。不中斷等心
悉遍至。不斷慈心。索諸經法不忘。于經法中無有飽時。所有惡不覆藏皆發露。他人有短不念其短惡。諸福功德悉究竟。索所施與。但發心索佛耳。一切不索。有所生心。向十方人。不適有所憎。
02 十者見衆生歡喜與語。十一者已許無悔。十二者大悲普遍一切衆生。十叁者求法多聞無厭。十四者己之所犯知以爲過。十五者見他所犯谏而不怒。十六者修行一切威儀禮節。十七者施不望報。十八者忍辱無礙。
03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所爲事業,終不中息。普爲衆生等行大悲。心無疲倦,多聞無厭。自求己過,不說他短。以菩提心行諸威儀。所行惠施,不求其報。不依生處而行持戒。諸衆生中行無礙忍。
04 思念愛語。先意問訊愍見重擔。于諸衆生恒起悲心。常求妙法。心無疲厭。聞法無足。常省己過不說他犯。具諸威儀恒發大心。修諸勝業不求果報。所生戒德滅諸輪回。令諸有情道心增進。
05 (缺)
06 言常含笑言語知量。前應問訊面無颦蹙。所爲事業終不中息。普爲衆生等行大悲。心無疲倦多聞無厭。自責己過不譏彼短。于有罪者慈悲呵責。以菩提心行諸威儀。所行布施不求反報。不求生處而行持戒。于諸衆生生無礙忍。
【25】
01 無思想之禅。不願于其中也。漚和拘舍羅。護于智慧。四事雜布施。不樂于外事。不喜于小道。心喜于大道。離于惡知識。習善知識。以五旬自娛樂。譬如月初生時。稍稍增益。于智慧稍稍如是。不墮非法。所語無異。所說谛者恭敬
02 十九者精進求一切善根。二十者修習禅定出過無色。二十一者以權攝慧。二十二者四恩攝權。二十…
《〈普明菩薩會〉漢譯諸本對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