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境根 安住于戒定
虽得佛菩提 不舍有情界
行彼真实慈 令求无上德
此四佛所宣 速得善逝果
05 (缺)
06 善男子。菩萨有四调顺之相。何谓为四。随所闻法而善说之如说而行。依止于法不依言说。承奉师教能知意旨易与言语。所作皆善不失师意。不退戒定以调顺心而受供养。见诸善调信顺大士恭敬爱乐。随顺善训禀受德行。善男子。是名菩萨有四调顺之相。
【11】
01 菩萨有四事得其过。何谓四事。一者本不相习不当妄信。二者佛有深法不当妄教人。是为大过。三者人有喜菩萨道者。反教人罗汉道。是为大过。四者于比丘僧中。布施心不等与者。是为大过。是为四。
02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差违。云何为四。一者未悉众生便谓亲厚。菩萨差违。二者众生不能堪受微妙佛法而为说之。菩萨差违。三者爱乐上妙为说下乘。菩萨差违。四者众生正行皆得妙法。而相违反。菩萨差违。是谓迦叶。菩萨有四差违
03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错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意。,是菩萨谬。非器众生说其深法,是菩萨谬。乐大乘者为赞小乘,是菩萨谬。若行施时,但与持戒,供养善者,不与恶人,是菩萨谬。迦叶!是为菩萨四谬。
04 佛告迦叶波。菩萨有四种违犯。迦叶白言。云何四种。一者众生信根未熟而往化他。菩萨违犯。二者下劣邪见众生广说佛法。菩萨违犯。三者为小乘众生说大乘法。菩萨违犯。四者轻慢正行持戒众生。摄受犯戒邪行众生。迦叶。如是四种。菩萨违犯。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众生信未熟 而往化于彼
下劣邪有情 为彼广说法
于彼声闻处 分别大乘法
轻慢正行人 摄受破戒者
知此四违犯 菩萨须远离
依此四法行 菩提不成就
05 (缺)
06 善男子。菩萨有四僻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意是菩萨谬。非器众生说甚深法是菩萨谬。乐大乘者为说小法是菩萨谬。若布施时但施持戒供养善者不施恶人是菩萨谬。善男子。是名菩萨四种僻谬。
【12】
01 菩萨有四事。得菩萨道。何谓四事。一者等心于十方人。二者布施等心于十方人。三者所作为等心于十方人。四者说经等心于十方人。是为四。
02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道。云何为四。一者等心为一切众生。二者劝一切众生学佛智慧。三者为一切众生而说正法。四者令一切众生顺于正行。是谓迦叶。菩萨四道
03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正道。何谓为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普化众生,等以佛慧。于诸众生,平等说法。普令众生等住正行。迦叶!是为菩萨有四正道。
04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成菩萨道。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于一切众生心行平等。二者于一切众生用佛智教化。三者于一切众生演说妙法。四者于一切众生行正方便。迦叶。如是四法。成菩萨道。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于彼群生类 恒行平等心
教导诸有情 令入如来智
常演微妙法 救度一切人
安住真实中 是名正方便
此四平等法 佛自恒宣说
依教彼恒行 成就菩萨道
05 (缺)
06 善男子。菩萨有四正道。何谓为四。于诸众生生平等心。普信众生等以佛慧。于诸众生说法平等。等令众生等住正行。善男子。是名菩萨有四正道。
【13】
01 菩萨有四恶知识。何谓四。一者教人为罗汉道灭意。二者教人为辟支佛道。自守无为。三者喜教人为教道。四者人求有学经者。持财物诱恤。不肯教人。是为四。
02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恶知识。云何为四。一者声闻但自饶益。二者缘觉少义少事。三者世俗师典专在言辩。四者习彼但得世法不获正法。是谓迦叶。菩萨四恶知识
03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何谓为四?求声闻者,但欲自利。求缘觉者,喜乐少事。读外经典路伽耶毗,文辞严饰。所亲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迦叶!是为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
04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为菩萨怨而不可行。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乐修小乘自利之行。二者行辟支佛乘浅近理法。三者随顺世间咒术伎艺。四者用世智聪辩。集彼世间虚妄无利之法。迦叶。如是四法。为菩萨冤不可同行。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若行声闻乘 出家自利行
及彼辟支迦 证悟浅理行
耽着世间艺 伎术禁咒等
复用世智辩 虚集无利法
诳赚于众生 不到真实际
此四菩萨行 善根皆灭尽
冤家不同行 佛言宜远离
05 (缺)
06 善男子。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何谓为四。求声闻者但欲自利。求缘觉者心乐少事。叹外经典路伽耶陀文章严饰。所亲近者但增世利不慕法利。善男子。是名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
【14】
01 菩萨有四善知识。何等为四。一者人所求索不逆也。用是故成佛道。二者经师。是为善知识。多闻经故。三者劝乐使人发意求佛。成于功德。四者佛天中天。是善知识。具足诸佛法故。是为四。
02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善知识。云何为四。来乞求者是菩萨知识长养道故。为法师者。是菩萨知识多闻。长养般若波罗蜜故。劝出家学道者。是菩萨善知识。长养一切诸善根故。诸佛世尊是菩萨善知识。长养一切诸佛法故。是谓迦叶菩萨四善知识
03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善知识、四善等侣。何谓为四?诸来求者是善知识,佛道因缘故。能说法者是善知识,生智慧故。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识,增长善法故。诸佛世尊是善知识,增长一切诸佛法故。迦叶!是为菩萨四善知识、四善等侣。
04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为菩萨善友。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有求菩提道者。为菩萨善友。二者作大法师。为菩萨善友。三者以闻思修慧。出生一切善根者。为菩萨善友。四者于佛世尊求一切佛法者。为菩萨善友。迦叶如是四法。为菩萨善友。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求成菩提者 佛子亲善友
作大说法师 显发闻思慧
教化诸众生 出生五善根
恒为善逝子 当获正觉道
佛说此四法 不迷于正行
令得大菩提 是名真善友
05 (缺)
06 善男子。菩萨有四善知识四善等侣。何谓为四。诸来乞者是善知识。道因缘故。能说法者是善知识。增长善故。劝令出家是善知识。出三界苦。诸佛菩萨是善知识。增长一切正妙法故。善男子。是名菩萨四善知识四善等侣。
【15】
01 菩萨有四事。矫称为菩萨。何谓四事。一者依经得生活。二者但欲声名不索佛道。三者但欲自安不念苦人。四者但口多说不欲度余人。是为四。
02 复次迦叶。有四像菩萨。云何为四。一者贪利不求功德。二者但自求乐不为众生。三者但自除苦不为众生。四者欲得眷属不乐远离。是谓迦叶。四像菩萨
03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非菩萨而似菩萨。何谓为四?贪求利养,而不求法。贪求名称,不求福德。贪求自乐,不救众生以灭苦法。乐聚徒众,不乐远离。迦叶!是为四非菩萨而似菩萨。
04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为菩萨影像。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为利养不为法。二者为要称赞不为戒德。三者自利求安不利苦恼众生。四者于实德能不生分别乐欲。迦叶。如是四法。为菩萨影像。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广求于利养 不为听受法
爱乐人赞扬 弃舍于德业
一向求自安 不愍众生苦
于彼实德能 无乐无分别
如是四种法 佛说为影像
汝诸菩萨众 各各宜远离
05 (缺)
06 善男子。菩萨有四实非菩萨而似菩萨。何谓为四。贪求利养而不求法。贪求名称不求功德。贪求自乐不救众生。以灭苦法乐聚徒众不乐远离。善男子。是名四非菩萨而似菩萨。
【16】
01 菩萨有四事。成其功德。何谓四事。一者信虚空。二者所作恶信当悔。三者心念万物皆非我所。四者极大慈于十方人。是为四。
02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真功德。云何为四。一者解空而信行报。二者解无吾我大慈众生。三者虽乐泥洹不舍生死。四者行布施欲化众生。不望其报。是谓迦叶。菩萨四真功德
03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真实菩萨。何谓为四?能信解空,亦信业报。知一切法无有吾我,而于众生起大悲心。深乐涅槃,而游生死。所作行施,皆为众生,不求果报。迦叶!是为四种真实菩萨福德。
04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为菩萨实德。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入空解脱门。信业报无性。二者入无我无愿门。虽得涅槃。恒起大悲乐度众生。三者于大轮回巧施方便。四者于诸有情虽行给施不求果报。迦叶。如是四法。为菩萨实德。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入彼空解脱 信观业无性
无我无愿门 安住慈愍行
虽证涅槃空 乐度众生故
于彼轮回中 巧设诸方便
广济于群生 不希于福报
05 (缺)
06 善男子。有四种真实菩萨。何谓为四。能信于空亦信业报。知一切法无有吾我。而于众生起大悲心。深乐涅槃而游生死。所作布施皆为众生不求果报。善男子。是为菩萨四种真实菩萨功德。
【17】
01 菩萨有四珍宝。何谓为四。一者见佛已悉供养无二意。二者六波罗蜜法悉闻。三者常净心向师。四者止于爱欲。常止空闲处。是为四。
02 复次迦叶。菩萨摩诃萨有四大藏。云何为四。一者值佛出现于世。二者闻说六度无极。三者见法师心中无碍。四者不放逸乐住山林。是谓迦叶。菩萨有四大藏
03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大藏。何谓为四?若有菩萨值遇诸佛。能闻六波罗蜜及其义解。以无碍心视说法者。乐远离行,心…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