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P4

  ..续本文上一页无懈怠。迦叶!是为菩萨有四大藏。

  04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为菩萨大藏。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于诸佛所恭敬供养。二者恒行六度大波罗蜜多。三者尊重法师心不退动。四者乐居林野心无杂乱。迦叶。如是四法。为菩萨大藏。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于彼诸佛所  供养一切佛

  大乘六度中  所行波罗蜜

  尊重说法师  承事心无退

  常居林野中  清净无杂乱

  此四善逝说  佛子大法藏

  05 (缺)

  06 善男子。菩萨有四大藏。何谓为四。若有菩萨值佛出世。因尔得闻六波罗蜜及其

  义趣。以无碍心侍说法者。不暂远离心无懈怠。住阿兰若而无放逸。善男子。是名菩萨有四大藏。

  

  

  【18】

  01 菩萨有四事出于魔界。何谓为四。一者不舍菩萨心。二者无有瞋恚心向于十方人。大如毛发。三者悉学外余道。四者恭敬于诸菩萨。是为四。

  02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越度众魔。云何为四。一者不舍菩萨心。二者心不碍一切众生。三者不染着一切诸见。四者不轻慢一切众生是谓迦叶。菩萨四法越度众魔

  03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能过魔事。何谓为四?常不舍离菩提之心。于诸众生心无恚碍。觉诸知见。心不轻贱一切众生。迦叶!是为菩萨四法能过魔事。

  04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远离菩萨魔道。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行诸行不离菩提心。二者于一切众生心无恼害。三者于一切法明了通达。四者于一切众生不生轻慢。迦叶。如是四法。远离菩萨魔道。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所行众善行  不离菩提心

  于彼诸群生  恒时无恼害

  诸法善通达  于生绝轻慢

  此四善逝说  远离诸魔道

  是人依此行  得彼真空际

  05 (缺)

  06 善男子。菩萨有四种法能坏魔事。何谓为四。常不舍离菩提之心。于诸众生心无

  罣碍。于诸执着悉皆觉知。心不轻贱一切众生。善男子。是名菩萨有四种法能坏魔事。

  

  

  【19】

  01 (缺)

  02 复次迦叶。菩萨摩诃萨有四法。摄受一切善法。云何为四。一者常止山泽心无欺诈。二者有恩无恩心常忍辱。三者念报四恩弃舍身命为众生故。四者求法而无厌足。具一切善根故。是谓迦叶。菩萨摩诃萨四法摄受一切善。

  03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摄诸善根。何谓为四?在空闲处,离谄曲心。诸众生中,行四摄法而不求报。为求法故,不惜身命。修诸善根,心无厌足。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摄诸善根。

  04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集菩萨一切善根。迦叶白言。四法云何。一者乐住林间寂静宴默。二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诸众生。三者乐求妙法弃舍身命。四者闻义不足集诸善根勤行精进。迦叶。如是四法。能集菩萨一切善根。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乐住闲寂处  宴默离喧烦

  四摄御众生  令登于觉路

  勤求于妙法  弃舍于身命

  精进集善根  闻法心无足

  佛说此四行  出生无边善

  05 (缺)

  06 (缺)

  

  

  【20】

  01 菩萨有四事。得功德不可复计。何谓为四。一者持法施与人。不希望欲有所得。二者人有犯戒者。当慈哀之。三者多教人为菩萨道。四者有下贱人来毁辱菩萨。悉当忍之。是为四

  02 复次迦叶。菩萨摩诃萨有四无量福行。云何为四。一者法施心无悕望。二者见有犯

  戒兴大悲心。三者愿一切众生乐菩萨心。四者见有羸劣不舍忍辱。是谓迦叶。菩萨四无量福行

  03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无量福德庄严。何谓为四?以清净心而行法施。于破戒人生大悲心。于诸众生中,称扬赞叹菩提之心。于诸下劣,修习忍辱。迦叶!是为菩萨有四无量福德庄严。

  04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生菩萨无量福德。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恒行法施心无吝惜。二者起大悲心救护破戒众生。三者化诸有情发菩提心。四者于下劣恶人忍辱救护。迦叶。如是四法。出生菩萨无量福德。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广说诸妙法  清净心无吝

  毁禁诸有情  救护垂慈愍

  令彼众生类  发于净觉心

  种种劣恶人  救护行忍辱

  菩萨及诸佛  同行此四行

  05 (缺)

  06 善男子。菩萨有四不可思量福德行业。何谓为四。以清净心而行法施。于破戒人生大悲心。于诸众生称扬叹咏菩提之心。于无力者修习忍辱。善男子。是名菩萨有四不可思量福德行业。

  

  

  【21】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能破菩萨意地无明烦恼。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行戒行具足无犯。二者受持妙法身心无倦。三者随其意解传施法灯。四者礼敬投诚称扬佛德。迦叶如是四法。能破菩萨意地无明烦恼。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坚持具足戒  意地无缺犯

  妙法恒受持  昼夜心无倦

  所解诸佛教  随意施法灯

  称赞一切佛  投诚恭敬礼

  智者行此四  能断无明地

  一切诸佛心  依此得菩提

  05 (缺)

  06 善男子。菩萨有四种法。破碎烦恼无明住地。何谓为四。戒品清净若轻若重悉皆

  不犯。摄持正法不惮劬劳。布施灯明供养福田。舍施财物无有亲疏。是名四法破碎烦恼无明住地。

  

  

  【22】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生菩萨无碍智。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有法施。二者受持妙法。三者不害他人。四者亦不轻慢。迦叶如是四法。生菩萨无碍智。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所行妙法施  令彼得受持

  不嫉众生学  尊重于持戒

  四法除宿罪  获成最上觉

  依此得菩提  出生无碍智

  复别十二行  智者得菩提

  成就甘露味  所有诸众生

  而具深法眼  解说读诵持

  佛说于彼人  获福无有量

  所有恒河沙  俱胝佛剎土

  满中盛七宝  供养一切佛

  彼福亦无量  若人念此法

  四句伽他经  福德胜于彼

  复次迦叶波  若持此四句

  未名菩萨者  得名为菩萨

  说此四法中  具足十善行

  依法平等心  是故名菩萨

  05 (缺)

  06 善男子。有四种法得无碍智。何谓为四。无希望心常行法施。受持正法与理相

  应。于他利养不生嫉妒。恒自摄心不生憍慢。是名四法得无碍智。

  

  

  【23】

  01 佛语迦叶言。不用字为字菩萨也。随法行。随法立用。是故字菩萨。菩萨。凡有三十二事。何谓三十二事。安隐慈心。于人自念。智虑少去。自用不高。自[仁-二+畜]坚住不动。还所与亲厚。乃至般泥洹。

  02 复次迦叶。非以菩萨名故称为菩萨。行法行等行禅分别故。乃称菩萨复次迦叶。菩萨摩诃萨成就三十二法得称菩萨。云何为三十二。一者至心饶益众生。二者欲逮萨芸若智。三者自谦不毁他智。四者不慢一切众生。五者信心一切众生。六者爱念一切众生。七者至竟慈愍众生。八者等心怨亲。九者众生求于泥洹益以无量福。

  03 复次,迦叶!名菩萨者,不但名字为菩萨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为菩萨。略说成就三十二法,名为菩萨。何谓三十二法?常为众生深求安乐。皆令得住一切智中。心不憎恶他人智慧。破坏憍慢。深乐佛道。爱敬无虚。亲厚究竟,于怨亲中其心同等,至于涅槃。

  04 佛告迦叶波。若诸菩萨。具足三十二法。名为菩萨。迦叶白言。云何三十二法。所为利益一切众生。一切智智种子。不量贵贱令得智慧。为一切众生低心离我。真实愍念其意不退。善友恶友心行平等。虽到涅槃

  05 (缺)

  06 善男子。非但名字号为菩萨。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为菩萨。若能成就三十二法则名菩萨。何谓三十二法。常为众生深求安乐。皆令得住一切智中。常自称量无上法器。心不憎恶他人智慧。破坏憍慢深乐佛道。心地坚固敬无虚假。亲友究竟得至成佛。于亲非亲心常平等。

  

  

  【24】

  01 善知识恶知识。等心无有异所。作为不懈怠。常和畅向于十方人。不中断等心

  悉遍至。不断慈心。索诸经法不忘。于经法中无有饱时。所有恶不覆藏皆发露。他人有短不念其短恶。诸福功德悉究竟。索所施与。但发心索佛耳。一切不索。有所生心。向十方人。不适有所憎。

  02 十者见众生欢喜与语。十一者已许无悔。十二者大悲普遍一切众生。十三者求法多闻无厌。十四者己之所犯知以为过。十五者见他所犯谏而不怒。十六者修行一切威仪礼节。十七者施不望报。十八者忍辱无碍。

  03 言常含笑,先意问讯。所为事业,终不中息。普为众生等行大悲。心无疲倦,多闻无厌。自求己过,不说他短。以菩提心行诸威仪。所行惠施,不求其报。不依生处而行持戒。诸众生中行无碍忍。

  04 思念爱语。先意问讯愍见重担。于诸众生恒起悲心。常求妙法。心无疲厌。闻法无足。常省己过不说他犯。具诸威仪恒发大心。修诸胜业不求果报。所生戒德灭诸轮回。令诸有情道心增进。

  05 (缺)

  06 言常含笑言语知量。前应问讯面无颦蹙。所为事业终不中息。普为众生等行大悲。心无疲倦多闻无厌。自责己过不讥彼短。于有罪者慈悲呵责。以菩提心行诸威仪。所行布施不求反报。不求生处而行持戒。于诸众生生无碍忍。

  

  

  【25】

  01 无思想之禅。不愿于其中也。沤和拘舍罗。护于智慧。四事杂布施。不乐于外事。不喜于小道。心喜于大道。离于恶知识。习善知识。以五旬自娱乐。譬如月初生时。稍稍增益。于智慧稍稍如是。不堕非法。所语无异。所说谛者恭敬

  02 十九者精进求一切善根。二十者修习禅定出过无色。二十一者以权摄慧。二十二者四恩摄权。二十…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