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sevanā ca bālānaṃ,遠離愚者。如果你經常與那類意識厮混,結果就會受苦。因此——paṇḍditānañca ——親近智者,使你的心牢固地安止,確立。想做什麼善事,要令它一路善下去,直到你達成目標。那才是你。不要讓任何其它意識進來幹擾你的事。如果你遇上任何想讓你放棄努力的想法,要認識到,你是在與愚者交往,是在與你自己以外的意識交往。你應當那樣看。
如果詳細講述住在我們體內的所有那些意識,可以講很多。基本上它們分兩類:一類的想法與我們自己的一致,一類則不一致。舉例說,當我們想做善事時,有些餓鬼與亡靈,雖然也想作善事,但因爲沒有身體,做不成。于是爲了跟著我們一起做善事,它們就住在我們身體內。不過,有些別的亡靈,不管我們想做什麼善事,它們都想破壞。它們可能是我們前世的宿敵:也許過去被我們壓迫過、囚禁過,或者被我們下令處死過。我們曾經破壞他們想做的善事,因此有那麼些舊仇宿怨想與我們清算。它們要給我們的修行道造成障礙,讓我們沒法進步。它們來在我們耳邊悄悄地說:“停下吧,停下吧。你快要死了。你要餓壞了。快要下大雨了。日頭太烈了。太早了。太遲了。”它們說個不停。這就是來與我們爲敵的意識。另外有些意識,過去曾經是我們的親戚和朋友。它們想做善事,但做不了,于是住在我們體內,這樣它們可以對佛像頂禮,與我們一起念誦。正是因爲存在這許多意識,我們的心,有些時侯,就像妖魔鬼怪一樣。我們想不出爲什麼這種事會發生,盡管我們不想那麼做,然而它就是發生了。不過,又有的時候,我們的心像天神一樣美好、和藹,其他人詛咒我們的母親和祖母,我們也不生氣。又有的時候,根本沒有生氣的理由,我們卻偏偏以極其醜陋,惡劣的方式發脾氣。這些意識就是這樣:自己糊塗,又混淆他人,是它們滲入我們的體內。你應當那樣看。
還有另外一類意識:那些前來收取舊業債務的的意識。它們就是那些吃我們的肉,吃我們的鼻、耳,破壞我們容貌的菌蟲。它們吃我們的下唇,令我們露牙暴齒,難看羞恥。有時侯,它們吃我們的耳鼻,一路啃到前額。有時侯,它們吃我們的眼、我們的手、我們的腳。有時侯,它們吃我們的全身,令皮膚生病。這些東西,都是舊業的收債者。過去我們使它們活得痛苦,這回輪到它們來結夥讓我們難受。過去我們可能吃了它們的皮肉,這回輪到它們來吃我們的。吃吃吃——什麼都吃。“你這混蛋,不管你有什麼,我都要把它吃光。”它們就那麼說。我們怎麼可能把它們除掉呢?吃我們的外面,我們看得見,于是把它們趕走,它們就跑到裏頭,在我們的肚腸裏吃。那時候,就真不妙了:我們連看也看不見,別說除掉它們了。于是它們不停地吃啊吃,一邊讓我們難受:吃我們的腸、吃我們的胃、吃腎、吃肝、吃肺、吃血管、吃體毛,到處吃,什麼都吃。它們在外面吃,造成皮膚病。又作爲蠕蟲細菌在裏面吃。相互之間還打仗――畢竟那裏有許多不同的群體。光蠕蟲就有一百零八種。種類那麼多,自然有打鬥,在我們體內騷亂。我們哪裏有希望擋得住?有時侯,我們不自覺就屈服了。怎麼回事?因爲它們實在太多了,抵擋不住。
我們體內的這些衆生:有時侯它們會發怒、打架。有時在街上撞上了,便開始相互又咬又打,于是我們前面發癢、背後發癢——抓抓撓撓的:是因爲這些蠕蟲在那裏打群架。它們在我們體內遊蕩,就像我們在外面遊蕩一樣。血管像條大路,小動物在裏面遊蕩。這個朝這個方向,那個朝那個方向,兩個一碰頭,開始交談。有時講個沒完沒了,就地過夜,在那裏又吃又拉,直到那裏腫起來:那是個小窩棚,裏面住著衆生,也就是我們體內的種種意識。事情就這樣,持續發生。
我們的身體,好比一個世界。世界上有海、山、樹、藤、地,身體也一樣。每一條血管是衆生的一條路徑。它們沿著我們的血管、氣管行走。有些管道被堵塞了,像條死路。其它的管道暢通無阻。暢通時,血液像在河溪裏一樣流動。流動時,可以開船。有船,船上就有生靈。有時會發生撞船。那就是我們爲什麼胳膊、腿、氣管疼痛的緣故。因此不管你怎麼撫摩、按摩――這都是住在我們體內的意識造成的。它們有的住在我們的眼窩裏,有的住在我們的耳洞裏,有的住在我們的鼻孔裏,有的住在我們的嘴巴、喉嚨、牙龈裏。它們像人一樣,只不過我們不懂它們的語言。它們也有職業、事業、家族、房子,還在我們體內四處有度假村。我們體內的這些意識,有時像紅蟻黑蟻一樣,會發生打鬥、戰爭。蜥蜴與蟾蜍會打架——我是見過的。我們的身體內部也一樣,我們到哪兒才能逃脫這一切呢?眼裏的生靈把我們的眼當成它們的家。耳裏的生靈把我們的耳當成它們的家。血管裏的生靈把血管當成自己的家。有時候,地盤沖突,就會開戰。這就是爲什麼體內這麼多事的緣故。有些種類的意識升起疾病,有些意識只是在靜候機緣。舉例說,有些無體的意識在我們血管附近呆著,等候傷口和腫泡的發生。那就是它們取得蠕蟲和細菌之身的機緣。至于那些還沒有身體的,它們以冷顫、竦悸、癢癢、疼痛的形式,在全身到處遊走。這都是種種意識造成的事端。
簡要總結起來,一共有叁類——叁個族系,都是些龐大的族系。首先是住在我們體內的有身體的衆生。接下來是自己沒有身體,但住在我們體內的諸種意識。然後是我們自己的意識。因此一共有叁種。這叁種意識混雜在一起,我們不知道哪些意識屬于有身體的動物,哪些屬于尚無身體的衆生,哪類意識是我們自己的。我們不知道。這件事不知道,怎麼可能了解五蘊?早課天天都在念那個Viññāṇakkhandho——識蘊——怎麼可能懂?我們只知道念“意識,意識”,自己的意識卻軟散、無力,像根拖在地上的繩子。跟那句“意識非我”一樣,我們只會認字。
只有當我們令心入定,培育明辨時,才能夠了解意識。那時候,我們就會懂得十八元素[界,屬性],爲首的即是 Cakkhu-dhātu,rūpa-dhātu,cakkhu-viññāṇa-dhātu——眼元素、色元素、眼識元素。明白這叁件事,需要一種來自定的智。例如,我們眼裏有多少類意識?當一種色[形體]對眼顯現,有對該色的意識時——它真是我們的意識嗎?還是別的無體生靈的意識在摻合?還是某個有體生靈在擋路,令我們疑惑不定?眼中升起的,看見色的那叁種意識:它們有多少不同的的反應方式?那些反應真是我們自己的意識作出的?還是住在我們體內的有體衆生的意識作出的?或者是無體衆生的意識出的?不知道。我們渾然不知。連這都不知道,怎麼能知道眼元素、色元素、眼識元素?沒辦法。我們根本就沒有洞見、沒有智識、沒有明辨。
Sota-dhātu, 耳元素: 我們的耳,是耳識升起的基地。什麼種類的耳識首先升起?我們知道嗎?不知道。一點不知道。是我們自己的意識出去聽聲嗎?是潛伏在耳內的某些小動物的意識嗎?還是某個連身體也沒有的生靈的意識?還是它真是我們自己的意識?要仔細觀察,在了解別的事情之前,先了解這件事。你可以根據果報來區別:有些種類的聲音你愛聽,雖然知道它是不對的,可你還是愛聽。你應當認識到,這種事情發生時,那不是你的意識在聽,因爲它對你並不忠實。另外有的聲音善良正確,但你不喜歡。那又是一個例子,說明不是你的意識。可能有別的什麼東西滲透進來,在妨礙你。
你必須對這事小心謹慎,因爲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意識群,帶著它們自己的打算。有時侯你聽別人說話:他們說的是真語、正語,你卻不喜歡。于是你以爲這個喜不喜歡的態度是你自己的。從來也不停下來想一想,意識非我。你從來也不停下來想一想,因此耳朵這麼聾。你沒在聽。是某個餓鬼在替你聽,你都不自覺。因此記得了什麼?你的心不在當下、這裏、跟身體在一起,它不在聽。餓鬼們在聽,亡靈們在聽,阿修羅們在擋路,結果說的是什麼,你自己不知道、不明白。餓鬼和阿修羅在那裏又聽又想,你都當成是自己。因此佛陀說,無明使我們眼盲、耳聾。這都是種種意識造成的。
Cakkhu-dhātu,rūpa-dhātu,cakkhu-viññāṇa-dhātu——眼元素、色元素、眼識元素: 有這叁件事。眼一見到色的瞬間,是什麼出去看?你有沒有停下來注意一下?沒有。從來沒有。因此,你不知道它究竟是你自己的意識,還是潛伏在你眼裏的一個動物的意識,究竟它是有體還是無體。你甚至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否真的存在。這件事不懂,怎麼會有希望懂得其它
Sota-dhātu,sadda-dhātu,sota-viññāṇa-dhātu——耳元素、聲元素、耳識元素: 這你也不知道。同樣地,Ghāna-dhātu, 鼻元素: 鼻是覺知氣息,升起意識的地方。有時侯,我們的意識喜歡某些氣息,如法的氣息。于是我們尋尋覓覓,找那些氣息,修福德。有時我們放棄了。我們喜歡那些氣息,但沒有跟蹤到底。我們沒有把自己的想法貫徹到底。不過,還有些氣息,我們不喜歡,但照樣追逐。喜歡的,卻不跟隨到底。氣息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氣息在我們鼻內顯現,意識也在我們鼻內顯現。誰知道那裏住著幾百種意識
有時侯,它們比…
《意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