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解脫的技能 爲什麼要禅修?▪P2

  ..續本文上一頁 身體好比一座多寶礦山。礦裏有金銀鑽石,這是指非緣起[the Unconditioned]。山裏也有樹木草石人獸,這是指緣起的[the Conditioned]。金礦銀礦,不是動物能住的地方。因此我們的行爲如果像猴子、老虎、大象,便永遠見不著金銀寶藏。

   行爲像猴子,意思是做事從不下功夫。我們到處遊蕩、沒有固定的地方吃睡、從一根樹枝晃到另一根樹枝。這個意思是,心沒有定力、沒有牢固的依止處。我們在過去未來的念頭與情緒裏到處遊蕩,沒有時間停下、安止一處。這就是行爲像猴子的意思。

   老虎凶猛、殘暴,代表人類內心升起、爆發的憤怒,我們有什麼福德,都給它窒息了。

   大象只愛聽甜言蜜語,半點不能接受批評,好比有的人做錯事,不能忍受別人指出他的錯。做了什麼事,得到一點贊揚,便笑得下巴痛。這就是好比大象的意思。

   因此我們必須在內心去除猴、虎、象,使自己變成人。那樣我們觀察這座山時,才能夠看見,那裏要珍品有珍品,要廢品有廢品。接下來我們可以收集寶藏。既可以推土造田,也可以提煉礦石。樹砍了來,既可以作柴炭,煮飯煉礦,也可以作梁柱板條,給自己造房。

   這些東西都能從我們這座山裏得到,但是必須下功夫、有精進力。如果想要金銀,得架爐煉礦,看哪類是純元素 (即非緣起)、哪類是雜質(即緣起的)。要這樣做: (1)准備大量燃料。(2)架爐。(3)升火。這樣才能從山石裏提煉礦物。

   准備大量燃料,意思是願意把內在外在事物都放開。架起熔爐,意思是找個地基堅實、屋頂不漏的地方,這代表持恒[persistence]。架起熔爐後開始升火,這個意思是用功[ardency] 。一旦修持有了功力,我們這塊石頭,即色身裏的元素會熔化、分離,好比礦石熔化後,銀、鉛、錫之類的金屬會自行分層。色身也一樣。當它受到心的全力審視時,純金屬與雜質會自行分離開來。

   但是如今多數禅修者,把石頭放進煉爐前,就在想分離礦藏。他們手頭沒一件冶煉工具,在作空想。沒有燃料、沒有熔爐、沒有火,屋頂漏水、地板塌陷,煉什麼

   他們說,超世該這樣、內觀禅定該那樣、初果該這樣,你必須這樣那樣放開、才能達到這個那個階段; 一還、不還、阿羅漢必須這樣那樣才能達到、四禅那必須這樣那樣做。他們試圖依照自己的想法分離事物,無論怎麼試,也不能把寶礦分離,因爲沒有燃料、火、爐子,怎麼會有結果

   果報不是憑空想出來的。它來自內心培養的素質。因此不要試圖依照你自己的觀念去分解事物。有些人看見一個人背一塊大石頭回家,以爲他是傻瓜: 首先那塊石頭太重,再說一塊平平常常的大石頭能有什麼價值

   于是他們自己拿把鏟子去山裏,想只挖金銀——不要多,只鏟些又小又輕的卵石,包在布裏拿回家。結果什麼也得不著,因爲他們想要的金銀,結結實實地埋在大山裏,只用鏟子是取不出的。

   那個所謂的“傻瓜”一到家,便清場地、造熔爐、收集燃料、升火、把石塊扔進去。石塊受大火燒煉,礦物熔化、分離。銀滲出來,朝這邊走、金朝那邊走、錫與鉛又朝別處走、鑽石朝另一處走,相互不混雜。這樣,“傻瓜”便可以隨意選 取金銀鑽石。

   那些自以爲聰明的人,知道是這是那、要達到這個層次才有那個層次、定力是這樣、內觀是那樣、超世是這樣: 到頭來除了自己的唾液,什麼可吃的沒有。他們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也得不到。

  覺得自己愚笨的人,遇到什麼,必須不停地禅思、觀照、挖掘,直到他有所領悟。如果我們想要喜樂,必須升起它的因緣。

   (1)收集大量燃料: 意思是,我們必須在心裏放開色、聲、香、味、觸、想,並且要大方地布施身外物、守戒、修禅定。我們便是這樣以舍離的波羅蜜[caga-parami]燒去雜染。舍離波羅蜜是燒烤雜染的優質燃料。

   (2)造熔爐: 代表我們放棄感官之樂,坐禅,藉觀想佛、法、僧獲得甯靜。接下來,我們不停地給色身注入呼吸,好比鑄銅佛時把空氣送進熔爐。我們使心穩固、堅定,念住與警覺連續掌管。這樣一來,我們精勤的內火越來越強。隨著我們繼續注入呼吸,內在的光感越來越明亮。

   一旦你這般繼續下去,要把身與心彙合爲一。不要試著把它們敲開或拆開,那是愚人的法子,以爲自己事先什麼都知道了。隨著我們的精勤之火不斷增強,色身各元素[界] 會自行熔解、分開。

  你在修習時,不要擔心過程怎樣。不要這樣、那樣地計劃、安排。當你修行的火力達到十成足時,各種雜質會自行退落,留下純金屬。附著在金屬上的石質——也就是五蓋[nivarana],會從心中退落。不過如果你的爐子到處是洞,火閃到外頭,熱量散失,是不能把心裏的雜質燒去的。因此,你要學會怎樣造炭。

   (3)升火: 人們燒炭時,先升火,然後關閉爐子(好比關閉感官門戶),只留一個小通風處(好比我們的鼻)。火爐這樣整個關閉起來時,裏面的木材不會燒成灰。到最後打開爐子時,便有了堅硬、高質的木炭。同樣地,我們一旦記住禅定用詞不走神時,火爐關閉意味著關閉了眼、耳、鼻、舌、身、意記錄的各種感知。我們堵住五蓋,不讓心閃出去追逐外在感知。一旦這樣把門戶關起來,木材便在爐裏慢慢地烤。等到開爐時,我們會看見裏面沒有灰,而是又好又硬的高質木炭。

   我們在內心培養起來的堅實善德,好比那些木炭,可以接著用來冶煉礦石。這樣,內在元素會獲得力量,自行分離成緣起的、非緣起的。一旦我們升起四禅,不善巧的心理狀態,即那些石塊,會分離褪去。感官之欲會分離褪去,惡意、昏睡麻木、掉舉、疑,皆分離褪去。心沈浸于禅那,有尋想與評估掌管,這足以使洞見升起。我們會明察鑽石與金銀。銀是至樂的滿足感,金是心的輕安感。

   一旦有樂,心不再受幹擾,好比無風時燈火不動。這便是法光[dhammo padipo],或者說是明辨之光[pañña-pajoto],即升起的洞見。我們會在內心看見佛、法、僧,在內心升起寶藏。

   這好比架起熔爐,用木炭燒煉礦石。裏面的元素會分離出來,留下非緣起。內觀禅是加熱礦石的火,如果要把事物這般分離開來,必須有內觀智。你不要自己去分離事物。那些會變成光明、炭灰、與煙的,自然會變。這便是我們怎樣超越緣起。非緣起的,會分到一邊,緣起的,會到另一邊。這樣我們會看見真相。但是,無論事物怎樣分離,你必須帶著明辨進一步探索。如果你粘著好東西,它們對你會有反作用。如果你粘著壞東西,那就糟了。

  

《解脫的技能 爲什麼要禅修

  》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