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形式輪回。當這些雜染十足升起時,無論何等地位皆被摧毀,無論何等財富盡數散失。贊譽變成毀謗,喜樂轉爲悲苦。友朋四避,家室離散——未離散者,心亦多有愁苦,如受煎熬。
[中譯注2]學法女受十戒兩年後剃度,嚴守前六戒意謂: 期間若破其中之一,則兩年時間必須重新開始算。其它四戒則無此規定。
* * *
問: 五戒、八戒、十業道應何時持守
答: 五戒與十業道,應一貫持守——無分早晚、日夜——因其爲常戒[nicca-sila]、無時相戒[akalika-sila]。布薩八戒,則依居士各自的所能與機緣,有既定規範; 每隔七八日,于陰曆的新月、滿月、上下弦的第八日,集體持守,每月共四次。該模式適合于時間或機緣不多者。不過,你若時間與機緣充足,則要讓信念作爲你的引導。要專注其善益,而不是曆書,只管自守八戒,無分日期、季節,無論哪天持守,就把那天作爲你個人的布薩日。
對此有人也許持異見:“若非布薩日,便不算持布薩戒。”
“不是布薩戒,是什麼
”
“僅是一般的八戒。”
“持八戒是好事壞事
”
“……是好事。”
“我們爲善德而持八戒,不是麼
若是做對了善事,哪天做有什麼關系
”
我們在此當翻譯“布薩”一詞。字面上它的意思是,“接近休止”[approaching respite]一切腐敗與不智。因此從定義上講,你的行動[業]若不休止腐敗,那一日便非是布薩日。你無從保證這日那日是布薩日還是什麼日。雖如此,按陰曆定製持八戒對機緣不多者不失爲有益模式。不過你若有機會,不應自限于那幾日,因爲戒德在本質上與日期無特別關系。
因此,我們應當安排次第,使有志于修持者擇其所能。
1. 第一組于雨季每個陰曆布薩日持守八戒: 叁個月,每月四日,共十二日。這稱爲初階[mudu]。
2. 中階布薩[majjhima uposatha]——每個陰曆布薩日持守八戒,終年不辍: 十二個月,每月四日,一年共四十八日。
3. 高階布薩[ukkattha uposatha]——每個陰曆布薩日及布薩日的前後日持守八戒,不論月份、季節: 十二個月,每月十二日,因此一年共144日。信念堅定者可持此戒。或者,你若願意,可以瞄准更高的目標,在任何時間、任何季節持守八戒,專注于戒德本身的質量,不管世間的常規條例——正如當今的佛教尼衆,所守持的便是這同樣的八條戒律。
* * *
因此,爲了滅除這些雜染,我們應當布施財物,持守五戒、八戒、十業道,禅定修心,令心堅固、不動、寂止。這些雜染一旦滅絕,即使你從未富有,也將富有起來; 即使你從未達到過天界,也將常住,正如佛陀宣說五戒果報之偈:
silena sugatim yanti
silena bhoga-sampada
silena nibbutim yanti
tasma silam visodhaye
憑戒德重生天界,
憑戒德獲得財富,
憑戒德證得涅槃——安穩幸福,離一切苦,
故我們都應淨化戒德。
* * *
戒可以兩種方式確立。(1)持戒離[samadana-virati],即發誓受戒,如我們隨比丘或沙彌重複戒律(此處還必須了解五戒或八戒所戒之不良惡行究竟爲何); 或者(2)自然離[sampatta-virati],即自行決定戒某項不良惡行。換言之,你若想淨化品格,可自行決定戒除惡習。一旦立戒,你要以良知細心守護,不使松弛,這稱爲正斷離[samuccheda-virati]: 絕對斷離,完全脫離造惡的傾向。
維持戒德的清淨,有賴于兩類因素: 毅力與四梵住(慈、悲、喜、舍)。舉一個憑毅力持戒的例子: 假定你習慣于宰殺動物。你決定持戒,于是停殺一兩日,但因毅力不強,一過自限時日,又重返舊習。這種憑毅力持戒的方式,意味著行使自製,不犯過去慣犯的惡習。
問: 如此持戒有價值麼
答: 就那一天而言是有價值的。偶爾見到光明,強過從來不見。
不過,藉四梵住持戒,意味著內心願衆生幸福,同情衆生皆不欲受苦、願得安甯、不受傷害。一旦意識到這一點,即升起悲愍,不敢破戒。以慈悲心持戒,有大果報。
戒行圓滿者,凡有所求皆得成就: 重生人界、重生天界、涅槃。這樣的人可以求得美貌妙聲、芳香美味、精致感覺、喜樂情緒。有戒德即是有財富: 五戒好比五十金錠,八戒好比八十金錠,十業道好比一百金錠。實際上,戒德的價值不可計量。戒德與布施,兩者共同構成了重生人界、天界的必要因素。布施、持戒、禅定修心又是涅槃的必要因素。因此,我們都應當找時間努力造那些引導我們趨向真正福利之業。
--------------------------------------------------------------------------------
布薩日
受戒前,首先禮敬叁寶——佛、法(他所傳授的真理)、僧(已證道之弟子):
Araham samma-sambuddho bhagava
Buddham bhagavantam abhivademi
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
Dhammam namassami
Supatipanno bhagavato savaka-sangho
Sangham namami
薄伽梵是阿羅漢、正自覺者:
我頂禮世尊、覺悟者。(一拜)
法由薄伽梵善說:
我崇敬法。(一拜)
薄伽梵的弟子行道正善:
我禮敬僧伽。(一拜)
現在全體持誦常規早課。你若不會,則保持安靜。全體誦完後,將一齊念請求授戒文。同樣,你若不會,也保持安靜。五戒求授方式如下: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pañca silani yacama
尊者,我們請求歸依叁寶並授五戒。
Dutiyampi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pañca silani yacama
第二次,我們請求歸依叁寶並授五戒。
Tatiyampi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pañca silani yacama
第叁次,我們請求歸依叁寶並授五戒。
布薩八戒的求授方式如下: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atthanga-samannagatam uposatham yacama
尊者,我們請求歸依叁寶並授布薩八戒。
Dutiyampi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atthanga-samannagatam uposatham yacama
第二次 ,我們請求歸依叁寶並授布薩八戒。
Tatiyampi may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atthanga-samannagatam uposatham yacama
第叁次,我們請求歸依叁寶並授布薩八戒。
接下來,重複禮敬佛陀的句子: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薄伽梵、阿羅漢、正自覺者。(叁遍)
接下來,持誦叁寶歸依文: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我歸依佛。
我歸依法。
我歸依僧。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第二遍,我歸依佛。
第二遍,我歸依法。
第二遍,我歸依僧。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第叁遍,我歸依佛。
第叁遍,我歸依法。
第叁遍,我歸依僧。
完畢後,主持儀式的比丘說: Ti-sarana-gamanam nitthitam. 叁歸依儀式完畢。
你答: Ama bhante. 是,尊者。
現在,跟著他重複五戒:
1. Panatipat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接受訓誡,戒破壞生命。
2. Adinnadan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接受訓誡,戒偷盜。
3.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 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接受訓誡,戒不當性事。
(如果你受持八戒,則以此句代之: Abrahma-cariya veramani sikk…
《修心之技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