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佛陀在世時,在瞻婆國(Campeyya)迦羅池邊,爲瞻婆人說法,當時池中有一只青蛙,聽聞佛的說法聲,極爲歡喜,即從池塘跳出而入于草根下,聚神傾聽。這時來了一個牧牛人,看見大衆圍繞在講堂聽佛說法,他就走向那兒聽佛法,誰知他拿著一枝木杖,以杖插地,誤插在青蛙頭上,青蛙因此而命終。青蛙死後,以其聽法功德之故,生于忉利天上,青蛙天子在天宮裏聽見諸妓女娛樂歌午的音聲,聽已即便思惟,我先爲畜生,何因何緣而生在天宮,即以天眼觀察,先于池邊聽佛說法,以此功德得此果報。于是青蛙天子即從天宮下到人間,來到佛說法的講堂,天身光輝燦爛,遍照迦羅池邊。蛙天子以頭頂禮佛足,佛知而故問,你是何人,忽禮我足,神通光明,相好無比,照徹此間,青蛙天子以偈答佛:「往昔爲蛙身,于水中覓食,聞佛說法聲,出至草根下,有一牧牛人,持杖來聽法,杖攙刺我頭,命終生天上。」佛即以青蛙天子之偈爲四衆說法,當時聽衆中八萬四千人,皆得道迹,青蛙天子因此而得須陀洹果(Sotapanna初果),他證果後,歡喜含笑,回到忉利天上。
人身難得
衆生(巴利語Sattā, 梵語Sattva, 有情) 生存的地方,簡單的分類有叁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詳細的分有叁十一界:即四惡趣地,七欲善趣地,十六色界地和四無色界地。這些有情,形態各異,壽命長短不一,而且數量無限。他們統攝于叁界、四生(胎、卵、濕、化) 、六道、九有情居(九衆生居) 、二十五有、二十九有、叁十一界之內。這些芸芸衆生在叁界裏生死輪回,依四食(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而住世。
我們在六道叁界裏輪轉,麻木地只是跟隨自己的欲念造作各樣的業,從來沒有給自己一個機會,冷靜地來觀察一下或思惟一下。這無休止的輪回本質是什麼?它只有“苦”。我們的生命依賴于這身體,它是多變的,它是組合的,它是依賴空氣、食物和水而存在的。它是一個碎弱的生命體,它有出生,成長、老、病和死亡!雖然有的人會想他有選擇食物與飲料以及行動與工作的自由。但是這身體要依賴于空氣、食物和水,就表示我們沒有自由選擇,而老、病、死卻像魔鬼或敵人一般等待著,你又怎能說是有自由,有選擇呢?
我們從無始以來,生死流轉受苦所流的血淚,比四大海洋的海水還要多。爲什麼呢?因爲我們長夜輪轉生死,喪失父母,兄弟,姊妹,宗親,朋友,有時喪失錢財,爲之流淚,甚多無量。有時招受創傷,身體被傷流血甚多。死了之後,屍體棄于冢間,身中膿血流出,甚多無量。有時生于地獄,畜生,餓鬼等諸惡道,爲獄卒所害,爲人所殺,畜生互啖,身中流血,甚多無量。從無始以來,長夜生死輪轉,身中血淚所流,甚多無量。(見《雜阿含937,938,939經》)
愚人不知苦, 不知出離,就像螞蟻粘著糖一樣,也像狗被綁在柱子,一直繞著柱子轉一般。許多發生在我們周圍的各種苦與悲慘之事都視若無睹,乃至自己身受之苦也都忘得一幹二淨。
在[增支部]1.19經裏佛言:「諸比丘 ! 于此閻浮提洲,只有少數之樂園、樂林、樂地與湖泊。而多爲險峻懸崖地,難越之河川,茂密之荊棘林,難登之山嶺。
如上同理,衆生中只有少數人死後再生爲人。……或生于天神中。而多于死後生于地獄、傍生與餓鬼中。
如上同理,衆生中只有少數天神死後再生爲天神。……或生于人中。而多于死後生于地獄、傍生與餓鬼中。
如上同理,衆生中只有少數在地獄、傍生與餓鬼中的衆生死後再生爲天神。……或生于人中。而多于死後生于地獄、傍生與餓鬼中。」
因此死後要再生爲人或天神是極其稀有之事。你有想過這些嗎?
人道(Manussa),巴利文意爲有敏銳心思者。這是因爲人能造善或不善業,並能修證成佛,但也能犯下五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而下無間地獄。因人聰明,故佛來生人中。《長阿含。世紀經》仞利天品裏說閻浮提的人以叁事勝于其它衆生,即欲界天神、阿修羅、龍、金翅鳥、餓鬼等;因爲人:(1)勇猛強記能造業行,(2)勇猛強記能修梵行,(3)勇猛強記佛出其土。人的殊勝還勝過天神,因天神耽于欲樂,身壞命終,還要墮在惡道。唯人能于佛、法、僧、戒生起淨信。所以人道是善趣。
如何去到地獄呢?造十惡業就會去那裏。(1)身行重的殺盜邪淫惡業,(2)口行重的妄語惡口兩舌惡業,(3)意行重的貪瞋癡惡業,(4)意念起于無後世的斷見,(5)意念起于靈魂不滅的常見,(6)意念起無因見,(7)意念起無造業者的邪見,(8)意念起于無叁寶無聖人的邪見,(9)意念起于斷常的邊見,(10)不知報恩。(見《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造什麼業就會去做餓鬼呢﹖(1)身行輕惡業,(2)口行輕惡業,(3)意行輕惡業,(4)多貪,(5)惡貪,(6)嫉妒,(7)邪見,(8)愛著資生物,即便命終,(9)饑餓而死,(10)枯渴而死。(見《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造什麼業就會去做畜生呢﹖(1)身行中惡業,(2)口行中惡業,(3)意行中惡業,(4)從貪煩惱起諸惡業,(5)從瞋煩惱起諸惡業,(6)從癡煩惱起諸惡業,(7)毀罵衆生,(8)惱害衆生,(9)布施不淨物,(10)邪淫。以上十業,得畜生報。(見《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我們扭開電視,翻開報紙,你看那些愚癡具有邪見的人,不就是在不停地造惡業嗎?他們就是在造去惡道受苦的業,爲什麼呢?因爲不信因果,不信叁寶,他們以爲造了惡業能逃掉,這是不可能的,業力是留存在自己的意識中,不在警察或法官的意識裏,因此作惡的人,自己要負這個責任,自己承擔果報。衆生執著于斷見,認爲人死了就一切都結束了。不然就執著于常見,想要等老時,忏悔惡業,行一些善,死後去到上帝大梵天等處去享樂,這些都是邪見。
可能你會想世上的人這麼多,還在天天增加,怎麼可能生到惡道去呢?佛說衆生不可思議,業果不可思議,佛更不可思議!叁千大千世界裏的衆生無量,我們眼睛能見的人只不過區區幾十億,但衆生無量!算也算不完。現在這些人只不過因緣如此,他們才出現在這世上,但是現在世上危難重重,隨時成千上萬的人會因疾病、戰爭、天災等原因,一下子就不見了,2004年耶誕節的大海嘯,在幾個小時內就奪走了300,000條人命!
生者皆死
「時,波斯匿王(Pasenadi)有祖母,極所敬重,忽爾命終。……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極敬重愛戀。世尊!若國土所有象馬七寶,乃至國位,悉持與人,能救祖母命者,悉當與之,既不能救,生死長辭,悲戀憂苦,不自堪勝。曾聞世尊所說:一切衆生、一切蟲、一切神,生者皆死,無不窮盡,無有出生而不死者,今日乃知世尊善說。……佛告大王:正使婆羅門大姓、剎利大姓、長者大姓,生者皆死,無不死者。正使剎利大王灌頂居位,王四天下,得力自在,于諸敵國無不降伏,終歸有極,無不死者。若複,大王!生長壽天,王于天宮,自在快樂,終亦歸盡,無不死者。若複,大王!羅漢比丘諸漏已盡,離諸重擔,所作已作,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彼亦歸盡,舍身涅槃。若複緣覺善調善寂,盡此身命,終歸涅槃。諸佛世尊!十力具足,四無所畏,勝師子吼,終亦舍身,取般涅槃!以如是比,大王當知,一切衆生、一切蟲、一切神,有生辄死,終歸磨滅,無不死者。
爾時,世尊複說偈言:
一切衆生類,有命終歸死! 各隨業所趣,善惡果自受。
惡業墮地獄,爲善上升天,修習勝妙道,漏盡般涅槃。
如來及緣覺,佛聲聞弟子,會當舍身命,何況俗凡夫!」(《雜阿含1227經》)
世尊已把話說得這麼深刻,應知有生無不死,當要自己能在下世去到人天道繼續修行,最好是把握有限光陰,今生自度。
輪回久遠
有一次佛對衆比丘說法,說衆生無始以來,長久輪回;一位比丘問佛,世尊您可以譬喻來解釋嗎?于是佛對他說,比如世人壽命百歲,早上憶念叁百劫,中午憶念叁百劫,晚上憶念叁百劫,如此日日憶念劫數,百年之後命終,還不能憶念窮盡劫數,因此我們久遠以來輪回無量劫數,長夜受苦,苦楚無量。
去到地獄,刀山油镬折磨;生餓鬼中,食物難以下咽,累劫滴水難得;生畜生中,恒被啖殺。輪回無量劫數,積骨成山,高于毗富羅山(喜馬拉雅山);髓血成流,多于四大海水。無始以來,長久輪回;不知受苦了多長的時間。因此佛說應當精勤,斷除叁界諸有,不要無休止的造業下去。(見《雜阿含950經》)
佛再悲痛地道出輪回的苦:「爾時,佛告諸比丘:于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系,長夜輪回,不知苦之本際。有時長久不雨,地之所生百谷草木,皆悉枯幹。諸比丘!若無明所蓋,愛結所系,衆生生死輪回,愛結不斷,不盡苦邊。諸比丘!有時長夜不雨,大海水悉皆枯竭。諸比丘!無明所蓋,愛結所系,衆生生死輪回,愛結不斷,不盡苦邊。諸比丘!有時長夜須彌山王,皆悉崩落。無明所蓋,愛結所系,衆生長夜生死輪回,愛結不斷,不盡苦邊。諸比丘!有時長夜,此大地悉皆敗壞,而衆生無明所蓋,愛結所系,衆生長夜,生死輪回,愛結不斷,不盡苦邊。
比丘!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斷,長夜繞柱,輪回而轉。如是,比丘!愚夫衆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長夜輪回,順色而轉。如是不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長夜輪回,順識而轉。諸比丘!隨色轉,隨受轉,隨想轉,隨行轉,隨識轉。隨色轉故,不脫于色。隨受、想、行、識轉故,不脫于識。以不脫故,不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見《雜阿含…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