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要救你▪P3

  ..續本文上一頁句話聽入耳,也很少人真信得過,所以都覺得處處好像都有障礙。常常把心錯用了,都去看“業障”,看得忘記佛有十力威德!看得忘記佛的法力無邊!

  打個比方講,好像我們跳低欄,八十公尺低欄,本來是縱身一跳,一跳,就過去了,但是偏偏瞪著眼睛看——低欄的那個“欄杆”,看得不敢跳,看得跑到那裏就絆倒了,這就是“專念業障”。

  我們既然要念佛,念佛就念“佛”,焦點就放在“佛”。靠佛力、入佛光,光中沒有障礙,整個心都是佛,哪裏有業障的位置啊!所以念佛人焦點要放在“佛”,放在“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救度”,即使有“業”,也不會被障礙。(“業”不一定“障”)

  比如:我們的石頭很大,阿彌陀佛的願船就更大!石頭放在願船上,雖然很重也不會沈下去,這是靠佛力啊!

  佛號——佛給的金剛鑽!佛“大力”的全體展現!

  有些學長會認爲——“自己功夫又不好,念佛沒有效啊,去幫人家助念一定不得力。”我們要了解——一顆寶珠,誰拿都是寶珠,鑽石誰戴都是鑽石,同樣的道理,佛號沒有分——誰念的就有用,誰念的就沒有用。不識貨的人才會認爲:窮人戴的不是鑽石。

  若是深入佛心的人就能了解——“就因爲我是一個完全沒有功夫的窮人,所以佛才把最寶貴的鑽石留給我。”這是佛心啊!

  所以彌陀要解說:“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于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衆生,乃諸佛所行境界。”(淨宗千古之蘊,一旦發盡,希有哉!)

  佛把他所有成佛的果實,果覺的全體,都無條件送給我們五濁惡世的衆生,這樣的心境,只有佛跟佛彼此之間才能夠究盡了解,所以要解說:“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這心境只有佛跟佛才究盡了解,不是九法界(包括等覺菩薩)用“自力”所能相信了解的。

  我們深入佛的這份心,要發願跟他一樣,而且恭敬感恩地把佛送的這顆鑽石拿出來用,不要害羞。佛絕對不會因爲我是一個沒有功夫的窮人,他就給我一些剩飯、爛菜,或假鑽石,佛總是把他缽裏面最甘美的飯,留給我這個一貧如洗的人。我既然一點功夫都沒有,就是一貧如洗,但是我拿出來的是佛給的鑽石!“南無阿彌陀佛”是佛給的鑽石,價值勝過叁千大千世界!我自己雖然不會救苦救難,可是我知道——阿彌陀佛蓮池海會,他們是“打電話服務就到”,這個“知道”可重要無比!絕對不能不知道哦!比如:我們自己不會救火,但“知道”又會打“一一九”就好了!

  鑽石雖然是寶物,但是對不識貨、不相信它是鑽石的人來講,它的光輝,即使一點都沒有減少,卻沒有辦法去兌換出很高的價格,不是真的沒有辦法兌換,是不信、不識貨的人不敢、也不懂去兌換;所以,這鑽石的強度、硬度、亮度雖然一點都沒有差,但是因爲“不會用”,結果就連玻璃都沒辦法割!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也是這樣,如果你識貨有信心,就有一切用,一切用都具足!

  接受佛的慈悲(大願救度)——木柴點著了火(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如果我們自己已經接受了佛的大願,內心有信、有願,衆生接受了佛的大願,就好像木柴點著了火一樣,木柴和火就是一體的,是完全不能分割的,木柴到哪裏,火就到哪裏!所以心中接受了佛的大願——把佛的大願,融到我們內心裏面,那麼,每一聲的阿彌陀佛,都是佛精神的全體展現,所以蕅益大師說:“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

  因爲你這木柴到了,阿彌陀佛的火就到了!這一聲阿彌陀佛,單單這一聲,就是阿彌陀佛兆載永劫大願、大行、大慈悲的展現,而且是毫無遺漏全部展現!這一句佛號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話!這是全法界震動的一句話!這是全法界都肅然起敬的一句話!因爲,所有阿彌陀佛累世上山、下海救我的心願,都在裏面,佛爲了全法界衆生,所流的血和淚水都穿流在其中,所有一切可歌可泣的菩薩行,都融攝在裏面,全法界的佛都爲之歌頌著,這一聲阿彌陀佛,從我們“小小的一念心”生起來,就波濤洶湧地傳遍全法界,發起全法界的力量!

  所以不要小看這一聲稱念,不要小看能念佛的這一念心,它就是全體法界,不要小看所念的這一聲佛號(要解雲:“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要解說:稱名善根福德同佛故,而且是“當下圓明,無余無欠。”

  所以我們隨時都要很珍貴這一念萬德洪名,這是出生死的寶筏!內心要領受“全法界的大力”來念,而且恭敬這一念“佛”!

  因爲佛的慈悲是平等無差別的,只要真誠專注,誰念都是一樣有效的,有些人會說:“請師父來念比較有效,我又沒有功夫,念起來沒有效!”這樣想,“信願”已經有問題了,不但沒有“信自”——信自性佛力,“對佛的認識”也有問題了。(這是邪知邪見啊!)等于是懷疑佛的慈悲平等。

  是佛慈悲有神通,非我有功夫!

  要明白我們念佛感佛來應,這可不是我們功夫好哦!是因爲佛有大勢力、大慈悲、大神通,佛知道我們在念他,在向他求助,所以他慈悲急急地就趕來應我們!這是佛有神通,大家可別狂妄,貢高我慢,以爲是自己功夫好——“很會念佛”,所以佛才來應,(如果真的是靠自己的功夫,應該念自己的名字就好,不必念佛名!)

  以信願引發信願

  要解裏面有一段話:“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答: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

  我現在把它寫成一個應用題:“臨終人是我心中的衆生,阿彌陀是我心中的佛,以自心的佛力接引自心的衆生,往生自心本具極樂,何難即生!”這就是說,助念就等于——以自心的佛力,來接引自心的衆生,往生到自心本具的極樂,那有什麼困難呢?這是我們要去助念應該具有的信心,要去助念就是非讓他往生極樂不可啊!非成功不可啊!一定會成功的,就要有這種信心,我們自己心裏面如果真的有信、願,有信願的心念電波發出來表現在言語行動上,就能引發衆生的信願。

  反之,如果自己半信半疑,又怕死人啊,又怕鬼啊,又怕業障啊,又怕亡者的冤親債主會不會來找我麻煩啊?有的人還怕被煞到啊!或者說怕佛不來接,或者是說怕這個人不去啦!心裏一大堆的“怕”,這個叫做“一心都在念怕”,這不是一心念佛,是一心念怕,這是無信、無願,只有一堆妄想。

  因爲你心裏在怕啊,就是充滿妄想的烏雲;心裏在懷疑,也是妄想的烏雲。自己沒有信願,當然難以引發衆生的信願。

  注意檢查內心的念頭

  還有,我們要注意檢查內心的念頭,有些人去助念,並不是真正關心對方的生死問題,而是——希望對方早點斷氣,自己好早點回去睡覺,或者希望他早死早結束,才省得照顧啊!免得病人拖很久,拖很久自己就很累,又要耽誤很多事,這樣想的話,其實心裏面就完全沒希望他幸福,而是希望他別拖累我。

  這個心念的電波一發出去,對方一定可以感覺到,他會生起一個排拒的心,會想:“你們都厭煩我,要我早點死,我就偏不死,讓你們心裏難過。”

  反之,如果我們的存心真的希望他離苦得樂,希望讓他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真心關懷爲他好,他也一定能夠感受到,能夠共鳴,接受我們的好意。

  所以說勸人往生,雖然表面上言語一樣,但是內心的念頭不一樣,這心念的電波發出去,還是大有差別的!所以助念最重要的——首先必須要正心誠意求佛,有一份恭敬供養對方的菩提心,而不重在儀式、形式;還有所請的人是誰?人數有多少?這些都不重要。助念也不可以應人情,去虛應故事,或勉強去湊湊數,或者自以爲很會開示,專說些自己都聽不進去、做不到的八股文,去命令對方。

  有些人經常去助念,助念久了,就擺出一副“助念老手”的專業姿態,對臨終人本身的死活和意願,就漸漸麻木,覺得無關痛癢——只是希望臨終的人趕快斷氣,趕快助念八小時就可以結束,所以常常就會想:“趕快把管子拔起來,讓他趕快“往生”,辦一辦就能了事,自己就可以趕快回去睡覺、上班,辦自己娑婆世界的事。”

  大家可要注意,把管子,氣管插管拔起來,斷了氣,可未必是往生西方哦!有人,半夜被叫去助念,念一念就很想趕快念完趕快回去睡覺,或者說助念一半,遇到吃飯時間,心裏就想:我要趕快去吃飯,這樣的話,心在哪裏就很容易明白了。

  古德曾經說過:念佛有一百種果報,從上品往生到墮落地獄都有,以前李炳南老居士再叁強調過這個問題,嘴裏好像同樣是念佛,而各人存心不一樣,發出去的心念電波、頻道就不一樣,才會有一百種不同的果報,其實至心念佛並不難,只要把心念焦點真的放在“佛”。

  別唱高調,說風涼話;先將心比心,自我反省

  還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們常常會勸臨終人——“萬緣放下,一心念佛。”這本來是對的!要往生,本來就是要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但這個並不容易,我們自己可能也做不到,所以,如果以命令口氣,半強迫地要對方這樣做,其實常常會有反效果。

  末學舉一個例子,有一位蓮友,她得了癌症,蔓延到整個腿都腫起來,皮都裂開,湯水從裂縫流出來,非常痛苦,她有一個兒子已十七、八歲,卻還需要包尿布照顧,她平時爲人很熱誠,也蠻熱心助念,到她臨終之前,蓮友去看她,她講到——她死了以後,不曉得誰去照顧這個兒子?因爲十七、八歲了還要換尿布,若無人照顧,那兒子怎麼辦?

  想到此,她心裏蠻難過的,就情不自禁掉眼淚,蓮友就跟她說:“這什麼時候了!你應該萬緣放下一心念佛,這個兒子就放下了!”結果這臨終的蓮友一聽,整個人就像發狂一樣,很激動,叫說:“我知道他不是你兒子,你才說風涼話、說放下,要是你兒子看你多會放下?我不相信你多會放下!”大家可別怪她會這麼激動,她是在教我們,要細…

《佛要救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