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考古變今用—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考古題)▪P4

  ..續本文上一頁亂?”老和尚就用臺語說:“有的人“狂憨神”一發作,發不退!以爲承天寺都是她建的,衆生都是她度的!”還叫恩師去翻譯。這句話要翻成國語,很難翻得傳神貼切,我姑且這樣翻。意即有的人狂妄愚癡病發作,如被狂憨鬼神附身,一發作就退不下來,不可收拾,還以爲承天寺是她建的,衆生都是她度的。來請問的人一聽,嚇了一跳!趕快解釋說:“老和尚,我是第一次來承天寺,我從來沒有說承天寺是我建的,也沒有說衆生都是我度的!”但是,我的恩師很了解老和尚的用意,就很平靜地翻譯。

  任何問題一律回答:狂憨神擡,擡不退!

  〈狂妄愚癡病發作,發個不休。〉

  從此以後,每天不管是什麼人來問什麼問題,老和尚都一律回答:“有的人狂憨神一發作,就發作不退!以爲承天寺都是他建的,衆生都是他度的。”而且都叫我的恩師去翻譯。這種情形,繼續了一兩個月,有的人實在聽得不耐煩,但是恩師都照常耐煩、照常耐心平靜地去翻譯,而且有一天就很慎重,正式搭衣去向老和尚拜謝他的提醒,請老和尚安心,自己認爲內心並沒有那樣的認爲和執著。起先老和尚聽了,搖頭說:“還早咧!”隔天,老和尚依然繼續講:“有的人狂憨神一發作,就發作不退......”這個開示。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的恩師自己檢討,又去向老和尚拜謝感恩,請老和尚放心,老和尚才沒有繼續再講這樣的開示。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有的人可能覺得很奇怪,爲什麼老和尚爲了要幫助一個弟子破除執著,就對每一個訪客都說同樣的開示呢?其實老和尚這個開示,是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的,比如說先前那個人問:“念佛要如何念,才能夠一心不亂?”我們想想,看,我們爲什麼不能一心不亂?就是因爲我們都是狂妄病發作,發作不退啊!有的人聽不懂臺語,不知道老和尚說的“狂憨神”是什麼?我們勉強以音會義來解釋—通常,臺語用“擡”這個字,來描述疾病發作或乩童被鬼神附身,而發起又跳又言之狀。“狂憨神擡”是老和尚形容我們,仿佛被名叫“狂憨”的鬼神附身,而發作狂亂憨病。狂—就是發狂,狂妄的狂,“憨”—意思就是愚癡、呆呆的。我們的妄想執著,一天也不曾停過,就像發狂,自己不能控製。自我的執著、傲慢心很重,這是不是很愚癡呢?這就是狂妄愚癡病發作,而且一發作就很嚴重,不要它發作,它也一直發作!老和尚說“狂憨神”,是不是形容得很貼切呢?我們念佛不專心,就是妄想執著多,狂妄愚癡病發作個不停。楞嚴經也告訴我們說:“狂心若歇,歇即菩提”—當狂心休息下來的那個休息處,就是覺悟菩提。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執著的“承天寺”

  下面再說,爲什麼有的人從來沒有去過承天寺,老和尚也跟他說—你以爲承天寺是你建的,衆生是你度的?因爲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執著的“承天寺”。

  如果是家庭主婦,每天照顧自己的家庭,建設家庭,日子久了,她也會執著,認爲這個家庭是“我”建設的,“我”付出很多,這相當于認爲承天寺是“我”建的,而且還會執著—先生和孩子都是“我”在照顧,家庭主婦的先生和孩子就是她心目中的衆生,她會認爲這些衆生是她度的。

  如果一個人經營某個公司,或者是在某個機關服務,日子久了,也會認爲—公司都是“我”在經營,員工都是“我”在照顧,這個公司機關就是他心目中的承天寺。出家人也一樣,每個人有自己的道場,如果每天在道場中做執事,做工作,也有可能會認爲某些事都是“我”做的;多少人是因爲“我”才學佛的,這也就是他心目中的承天寺。

  狂心不歇

  一旦有了這種想法,又一直這樣認爲,就是老和尚所說的—有的人狂妄愚癡病發作,發作個不停,以爲承天寺都是他建的,衆生都是他度的。

  ※動中用功(動中考)

  “工作太忙,沒時間念佛!”

  “你不會在動中用功嗎?”

  有的弟子會向老和尚反應說“工作太忙了,都沒有時間好好念佛”,老和尚就反問說:“你不會在動中用功嗎?”譬如在切菜的時候,切一刀念一句阿彌陀佛,搬磚頭的時候,搬一塊念一句阿彌陀佛,走路走一步念一聲阿彌陀佛,和人家說話,一停下來就馬上念佛,每一個工作都心平氣和地去做,在生活中練習,每一個動作都念佛,這就是動中的用功。

  ※忙裏磨刀(忙中考)

  工程忙亂中,偏偏教你去磨剃刀!

  有一天,在建築工程正忙,工程車怪手、建築工人都來准備做工的時候,老和尚知道我的恩師又開始要工作、處理問題了,他故意把恩師叫去說:“你現在去磨剃頭刀,把剃頭刀磨好”,當時恩師感覺很爲難—工作正多,正要忙,工人都在等,才要叫她去磨剃頭刀!但是師命難違,只好趕快去磨,磨好了趕緊回去向老和尚報告,老和尚卻一點兒都不在乎有多少工程車在那裏等,若無其事,很悠閑地,又說要檢查她的磨刀石,我的恩師就快送磨刀石去給老和尚檢查。老和尚一看就說:“這磨刀石只有磨在中間這一段,兩頭都沒有磨,可見是心不平靜,用力不均,是急躁匆忙中磨的。”,然後又叫我的恩師回去,重新再磨!我的恩師雖然知道這是老和尚的慈悲教導,可是工作很多,實在有壓力,就趕緊回去重新磨,這次就把磨刀石的兩頭補磨一下,讓它平一些,然後又送回去給老和尚檢查,老和尚一看就說:“這就是要做給人家看,磨給別人檢查的,才補磨兩頭,根本沒有真正用心、平等地去磨!”,我的恩師聽了,就跪下來向老和尚忏悔,求老和尚慈悲指導—磨刀應該要怎麼磨?

  跪下來,求師指導:磨刀應該怎麼磨?

  老和尚就說:“兩手拿刀,心中念佛,安定平靜,由磨刀石的頭直到尾,平均用力,磨一下念一句阿彌陀佛,不管事情有多少,有多忙,心都要不動亂,每一刀都不能差錯,勿急躁也別趕速度,因爲修行是爲了自己修,是藉境來煉心,藉著建築工程來磨煉自己的心,並不是爲了要做建築工程,更不是要做給人家看,或是讓人檢查用的。

  老和尚的磨刀石

  老和尚就拿出他自己的磨刀石,我的恩師一看,真是心服口服,老和尚的磨刀石是那麼平,平得發亮,那就是內心真實用功的過程。

  寶塔畢竟化爲塵

  一念淨心成正覺—工作即煉此心

  老和尚故意在很忙、而且境界動亂、令人很心急的時候,訓練弟子要把心安定下來,去磨刀。實在講,這世間的事物都是幻化的,工程不論多麼龐大,寺廟建得多大,有一天也都會化爲塵埃的,只有內心的一念清淨、安定,是成佛的正因,這才是我們要用功的地方,工作只是我們用功煉心的題目而已。

  ※痛中考

  那蜈蚣呢?被你一扔,不知有恙否?

  有一天,我的恩師和大衆去出坡,到野外做工作,她把鬥笠放在地上,有一只蜈蚣竟然爬到鬥笠裏面藏匿起來,當時我的恩師還不知道—要戴鬥笠之前必須要敲敲打打再戴,她一戴上就被蜈蚣咬了一下,不但又紅又痛,而且整個頭都腫起來!但是因爲每一個人都有執事工作,雖然傷口很痛,也得忍耐去做,後來痛到站不穩,就去向老和尚報告。老和尚完全沒有問她到底傷口如何,是不是要緊,只有問—“那蜈蚣呢?”我的恩師回答說:“當時被咬到,一痛,還沒看清楚就把鬥笠丟了!”老和尚說:“那蜈蚣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沒有摔傷啊?”

  照顧“起心動念”勝過關懷身體

  有的人可能會感覺很奇怪—爲什麼老和尚對弟子受傷這麼沒有關懷心呢?實在講,老和尚對真正要修行的弟子,是照顧弟子的起心動念,和法身慧命,勝過照顧身體。

  是“心念”在決定“身體”。

  因爲我們在六道輪回中,一定是隨時都有身體的,只是每一生換的身體不一樣而已,有時候是用“人”的身體。有時候換成“動物”的身體,變成豬啊,牛啊,甚至變成餓鬼的身體。身體是一定會存在,會有的,只是好壞大小不一樣罷了!決定我們要有那一種身體,主要是由我們的心念決定。臨終一念生氣,就會換到地獄痛苦的身體,一念念佛,也可以換來佛的金色身。

  痛苦時,也要保持,發慈悲心—

  當下,走出“我執”,得解脫

  我們平常只會照顧身體,執著身體,反而不知道該照顧我們的起心動念!老和尚很慈悲,提醒弟子—即使是被蜈蚣咬到,忽然間很痛苦的時候,也要保持慈悲的心,照顧蜈蚣,不是照顧自己、憐惜自己。

  當我們能夠發出對衆生慈悲的心,當下一念就不會感覺自己有痛苦,就等于由我們的“身見”執著中走出來,得到自在解脫。而且,如果一生中都發射這種佛菩薩慈悲的心念電波,必定投影出佛菩薩的相,換得佛菩薩之身。

  ※一枝草的考題

  貪戀一枝草,就要再來輪回

  有一天,我的恩師跟隨老和尚到後山經行,忽然間看到一些很美的花草,恩師就說:“等一下!我去拿剪刀把花剪下來插水瓶供佛”。老和尚就說:“這些花草長在這兒,本來就是供養十方佛,那有需要“你”去剪來插水瓶才叫做“你”在供佛!要知道,在娑婆世界,只要貪戀一枝草,就要再來輪回!”

  對一一境,發廣大心,供十方佛

  老和尚對世間的一枝草,一朵花,都是發廣大的供養心,供養十方佛。在老和尚的眼中,每一枝草都是佛的提醒,提醒他放下內心的貪嗔癡,不要再來輪回。

  “會用功”,與“不會用功”

  一枝草,會用的人,用來提醒念佛往生西方,

  不會用的人,就用來貪愛,爭取去輪回。

  對老和尚來說,每一個境界都是使他覺醒的。所以說—

  會用功的人,好壞的境界都可以生智慧,

  不會用功的人,處處都會生起貪嗔癡。

  ※水蜜桃的測驗

  感恩猴施主

  老和尚在山洞修行打坐八年中間,時常都有猴子會送水果去供養他,猴子的手一次只能拿一顆水果,如果送十顆水果,就表示猴子很辛苦,來來回回走了十趟,所以老和尚一直對猴子很有感恩的心。

  水蜜桃,誰吃才“不可惜”?

  有一天,有人送很大的水蜜桃去供養老和尚,老和尚看了就說要送給猴子吃…

《考古變今用—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考古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要救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