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要去叫警察!
我的恩师回想:“今天一整天,实在是想不出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老和尚样样都骂呢?”恩师心里就起了一个念头说—我要去问问看,看到底是什么不对!她一这样想,就往方丈室走去,敲了门走进去,老和尚看她进来,就故作一副惊吓的表情,用手拍著胸脯说:“叫人家帮她去掉“我相”烦恼,才讲她两句,就要来问问看!如果打她香板,岂不是要去叫警察!”方才生起一念不满的心,要“问问看!”老和尚就已收到电波了,十方诸佛灵明,我们有什么心念,能瞒过圣贤呢?
这一层皮·撕下来
什么是我?什么是面子?
我的恩师听老和尚这样说,心里当下就明白,原来是老和尚慈悲,应自己的恳求,所出的考题!就赶紧跪下来忏悔、感恩。老和尚又说:“我问你!你的名字是不是我取的?我叫你传净,你就是传净,我叫你传缘,你就是传缘,有一天你如果死了,叫你传净,你会回答吗?脸上这一层皮如果撕下来,下面是什么呢?这么爱面子!什么是我?什么是面子?”
我们常没弄清楚“面子”是什么,“我”是什么,就护卫个不停,拼命争取。静下来问问自己—“我”是什么?却又不明真相。一辈子做糊涂事,不要真理,只要面子,不知想得到什么?
感觉有个“我”被嫌骂—赶紧自卫(坚持“我相”)
证明“即非菩萨”。
我们时常念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又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念经是这么念,听经是这么听,听的时候,好像很解脱自在,但是考题一出来,有人嫌我们、骂我们,我们一听到,马上,保护自己的念头就会跑出来,甚至很不高兴。心里有“我”这个观念,感觉有个“我”被人家骂,就是我相、人相都表现出来,除了证明自己是个可怜的凡夫,并不是菩萨以外,实在是没有什么用啊!
每天和佛唱反调·抬杠?—
佛教我们放下“我执”,我们却认真培养
处处保护一个“我”,为了我稍微被人家嫌,就觉得没有面子,很不自在,希望别人关心我、尊重我、认为我好,这都是在培养我相和我执,佛教导我们要看破放下的,我们反而每天都认真的在培养,还以为自己是在学佛,其实是每天和佛唱反调、抬杠,不过我们自己很少能发现这个现象,总是感觉照顾自己的面子是很应该,很当然的。这不用人教,连小孩子也会。我们可以体会,如果我们的父母在骂我们的兄弟,不是在骂我们自己,是不是我们听了就不会很难过,假如骂的是我们自己,就比较不欢喜;如果你的上司今天早上是骂你的同事,不是骂你,你听了就不会感觉没面子,可见是骂到“我”—这个“我”的问题,不是骂的内容的问题。
修行—修改心念行为
没发现自己有毛病,就无法“改”。
老和尚,精湛演技,引出“毛病”,让我们警觉去改。
如果我们自己当下没有发现,自己又在执著一个“我”,没有发现自己的毛病,就没有办法放下、去除。老和尚的慈悲、表演和教学,就是把自我的毛病引发出来,使我们去发现要面对自己的执著病,去改进、破除。
起心即错,动念即乖—一心念佛,舍妄归真
人家私下骂我们,我们尚且会不高兴,何况老和尚是选择场面浩大,来人甚多,而且是大官、学者来的时候,才故意当众样样都骂,骂得让你去体会,起心即错,动念即乖,当下除了念佛,不分别、不执著,无我相、无人相之外,实在没有办法过下去。“会”的人,就当下舍妄归真,体解大道,舍娑婆得极乐;“不会”的人,就在虚妄假相上,又大加虚妄分别,结果还是一场虚妄的恶梦,除了生死疲劳,不会得到什么!
又笑;又哭;又感动;又惭愧
每当恩师告诉我,老和尚对她的种种考验、教导,我时常听得一面笑又一面哭,一面感动又一面惭愧、忏悔。笑的是—很欢喜有因缘遇到这样的开示,有机会了解自己的毛病;哭的是—自己一向都没有觉醒,都被“我相”拖去团团转;我感动的是,恩师可以在老和尚的座下,让他磨炼将近二十年,类似这样的考题磨炼,每天换形式,换境界,考来考去,那种滋味只有身历其境,才能够了解;惭愧的是,如果那些题目考到我,我可能会不及格。
不明修行目标—总是沦于“人我是非”法门
如果一个人不了解修行的目标就是要“去掉自己的烦恼,放下对自我的执著,恢复本来清净佛性”的话,每天遇到境界考题,总是在那儿争说—我又没有不对,你为什么骂我呢?总是在争“是你比较无理,是我有理”,争来争去,只不过就是你和我,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这就叫做“人我是非”。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修净土念佛法门,其实大部份还是修“人我是非法门”—如果说要念佛,就说气力不够,容易打瞌睡;如果要论理相争,就很有力气,都不会打瞌睡。如果念阿弥陀经,就说念佛要一心不乱,还要临终心不颠倒,但是不要说到临终、生死关头那么严重的境界,就是平时人家嫌我们一句,或是当众骂我们,冤枉我们,我们就马上会“乱”给他看!一旦错认为娑婆世界的小事是很重要的,就把佛都忘光光了,不但乱给他看,甚至还“死”给他看!
长他人志气,灭佛祖威风
主修信愿行三粮?一心念佛?
主修贪嗔痴三毒?一心念“我”?
佛教我们要修集信、愿、行三资粮,一心念佛,我们常常都是修贪、嗔、痴三毒,一心念著自我,这不是专门和佛唱反调、抬杠,是做什么呢?根本都在长他人的志气,灭佛祖的威风!人家随便骂我们两句就那么有重量,佛说了四十九年的经,所有慈悲要救我们的话,我们听来就那么没有重量,这是不是在表示,骂你的人对你来说,比佛更有威力。这也是证明,骂你的人对你比较重要,比较有影响力;佛对你比较不重要,比较没有影响力,才会他骂一句胜过佛讲一部大藏经,照这种吸引力的比例看起来,你是不是一定会被他拖去六道轮回?比较不可能让佛牵去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他两句话就对你那么有吸引力,把你吸得连佛都忘记,心都乱掉了!
他讲两句,胜过莲池海会吸引力?
被嫌时,即是考—佛重?人我是非重?
平时尚且如此,如果是临命终时,恐怕也会被他动乱,他讲两句就胜过整个莲池海会佛菩萨来接引的吸引力!这样就是你自己愿意选择他,不愿意选择莲池海会。这不能怪佛不慈悲,是您和慈悲不相应。我们要注意,平时别人在嫌我们、骂我们,就是在出考题,在考我们往生西方的信愿,考考我们是把佛称得重?还是把人我是非称得重?
※出一题,大家考!
(修功、造业任自由)
有人提出疑问:老和尚当众这样骂弟子,会不会害大众造业?
因为有人完全不知老和尚是应弟子恳求“去掉我相”,而演出的“反派教育片”,所以很可能产生种种误会—有人可能以为老和尚乱骂没修养,甚至认为老和尚造口业而生轻慢心;有人可能以为被骂的弟子不好,因而也学老和尚之口气,四处去传说该弟子不好,自造谤僧之罪;当然也有人了解老和尚用心而赞叹受益;也有人看到弟子当场之忍功,自生惭愧心;也有人一心念佛,不因他人是非而妄自动念;也有人从中得到考古题秘要,作为自己修学指标......
我们前面说:老师出同一考题,学生们答案各个不同,各人起心动念不同,就是所交的答案不同,当然成绩各不相同!表面上老和尚是考一位弟子,但何尝不是“出一题大家考!”老和尚从中观察各人程度,再予以适当辅导开示,这是老和尚极深的慈悲,如果在场观众看不懂,自己起心造业,也全是自己选择要交愚痴、恶业的考卷。有谁逼我们要起不善之念呢?全是自心之倾向啊!
每一念都不是偶然的,同遇一境界,易生轻慢心的,本来就是骄慢心重之人;看不懂教育片的,本来就是事理不明的人;看不懂就乱宣传毁谤的,本来就是爱拨弄是非、爱造口业之人;端自摄心正念的,本来就是恭敬求法之人;而能把善的当作正面老师,把恶的当作反面老师的人,本来就是有智慧好学之人。
佛法言—“我于一念见三世”—其实看当下所生之一念,就知道过去的修为累积是如何,也能见到此一念对未来所生的影响。而我们现在遇境要生什么心念,都不是别人强迫的,都是自心选择的,所以不能说“谁害我们如何......”我们若自摄心—好好管自己的心,谁能害我们?
老师本来就可以自由出题,出是非题,学生也是自由答题,用自己的智慧决定自己的成绩,这哪有谁害谁?老和尚藉境演教育片,你要受教,就是自己得利益。你看不懂,又不谦卑求教,也不想去西方,爱擅自造业去堕落,也是你的自由。佛早就苦心劝过我们:别这样造业,但是我们也未必要听,常迷迷糊糊乱看、乱听、乱跟著人传说。老和尚曾呵斥说—“这么没主张,怎么去西方!”是啊,管不了自己的心,随波逐流,遇境乱起心,乱造业,要那一辈子才真有愿要去西方?
我们到道场,本来是要谦卑受教,由“教育片”来了解自己的毛病,好好自己修改,才叫“修行”。如果不清楚正当目标,反而把焦点放在人我是非,大造堕落之业,岂不是冤枉!把道场当作“倒场”(倒垃圾,倒退堕落之场),就太可怜了!
※期中考
断你的名闻利养,救你的法身慧命!
当承天寺的建筑工程完成时,很多人非常赞叹,甚至有的寺庙要建筑,就要邀请恩师去做参考,老和尚看到这种情形,就很沉重地告诉恩师说:“我很担心你会变成人间的应付僧,承天寺建筑好,名闻利养一来,恐怕会伤到你的法身慧命。我要断掉你的名闻利养,救你的法身慧命!”恩师听了老和尚的话,认为很有道理,就说“好”。因为平时老和尚所做的,也一向是如此。
有人“狂憨神”抬,抬不退!(台语)(抬,“发作之意”)
以为承天寺都是他建的,众生都是他度的!
老和尚说过之后,有人上山来请教老和尚,问“念佛要怎样念,才会一心不…
《考古变今用—广钦老和尚·修行考题(考古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