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考古变今用—广钦老和尚·修行考题(考古题)▪P4

  ..续本文上一页乱?”老和尚就用台语说:“有的人“狂憨神”一发作,发不退!以为承天寺都是她建的,众生都是她度的!”还叫恩师去翻译。这句话要翻成国语,很难翻得传神贴切,我姑且这样翻。意即有的人狂妄愚痴病发作,如被狂憨鬼神附身,一发作就退不下来,不可收拾,还以为承天寺是她建的,众生都是她度的。来请问的人一听,吓了一跳!赶快解释说:“老和尚,我是第一次来承天寺,我从来没有说承天寺是我建的,也没有说众生都是我度的!”但是,我的恩师很了解老和尚的用意,就很平静地翻译。

  任何问题一律回答:狂憨神抬,抬不退!

  〈狂妄愚痴病发作,发个不休。〉

  从此以后,每天不管是什么人来问什么问题,老和尚都一律回答:“有的人狂憨神一发作,就发作不退!以为承天寺都是他建的,众生都是他度的。”而且都叫我的恩师去翻译。这种情形,继续了一两个月,有的人实在听得不耐烦,但是恩师都照常耐烦、照常耐心平静地去翻译,而且有一天就很慎重,正式搭衣去向老和尚拜谢他的提醒,请老和尚安心,自己认为内心并没有那样的认为和执著。起先老和尚听了,摇头说:“还早咧!”隔天,老和尚依然继续讲:“有的人狂憨神一发作,就发作不退......”这个开示。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的恩师自己检讨,又去向老和尚拜谢感恩,请老和尚放心,老和尚才没有继续再讲这样的开示。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有的人可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和尚为了要帮助一个弟子破除执著,就对每一个访客都说同样的开示呢?其实老和尚这个开示,是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比如说先前那个人问:“念佛要如何念,才能够一心不乱?”我们想想,看,我们为什么不能一心不乱?就是因为我们都是狂妄病发作,发作不退啊!有的人听不懂台语,不知道老和尚说的“狂憨神”是什么?我们勉强以音会义来解释—通常,台语用“抬”这个字,来描述疾病发作或乩童被鬼神附身,而发起又跳又言之状。“狂憨神抬”是老和尚形容我们,仿佛被名叫“狂憨”的鬼神附身,而发作狂乱憨病。狂—就是发狂,狂妄的狂,“憨”—意思就是愚痴、呆呆的。我们的妄想执著,一天也不曾停过,就像发狂,自己不能控制。自我的执著、傲慢心很重,这是不是很愚痴呢?这就是狂妄愚痴病发作,而且一发作就很严重,不要它发作,它也一直发作!老和尚说“狂憨神”,是不是形容得很贴切呢?我们念佛不专心,就是妄想执著多,狂妄愚痴病发作个不停。楞严经也告诉我们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当狂心休息下来的那个休息处,就是觉悟菩提。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执著的“承天寺”

  下面再说,为什么有的人从来没有去过承天寺,老和尚也跟他说—你以为承天寺是你建的,众生是你度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执著的“承天寺”。

  如果是家庭主妇,每天照顾自己的家庭,建设家庭,日子久了,她也会执著,认为这个家庭是“我”建设的,“我”付出很多,这相当于认为承天寺是“我”建的,而且还会执著—先生和孩子都是“我”在照顾,家庭主妇的先生和孩子就是她心目中的众生,她会认为这些众生是她度的。

  如果一个人经营某个公司,或者是在某个机关服务,日子久了,也会认为—公司都是“我”在经营,员工都是“我”在照顾,这个公司机关就是他心目中的承天寺。出家人也一样,每个人有自己的道场,如果每天在道场中做执事,做工作,也有可能会认为某些事都是“我”做的;多少人是因为“我”才学佛的,这也就是他心目中的承天寺。

  狂心不歇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又一直这样认为,就是老和尚所说的—有的人狂妄愚痴病发作,发作个不停,以为承天寺都是他建的,众生都是他度的。

  ※动中用功(动中考)

  “工作太忙,没时间念佛!”

  “你不会在动中用功吗?”

  有的弟子会向老和尚反应说“工作太忙了,都没有时间好好念佛”,老和尚就反问说:“你不会在动中用功吗?”譬如在切菜的时候,切一刀念一句阿弥陀佛,搬砖头的时候,搬一块念一句阿弥陀佛,走路走一步念一声阿弥陀佛,和人家说话,一停下来就马上念佛,每一个工作都心平气和地去做,在生活中练习,每一个动作都念佛,这就是动中的用功。

  ※忙里磨刀(忙中考)

  工程忙乱中,偏偏教你去磨剃刀!

  有一天,在建筑工程正忙,工程车怪手、建筑工人都来准备做工的时候,老和尚知道我的恩师又开始要工作、处理问题了,他故意把恩师叫去说:“你现在去磨剃头刀,把剃头刀磨好”,当时恩师感觉很为难—工作正多,正要忙,工人都在等,才要叫她去磨剃头刀!但是师命难违,只好赶快去磨,磨好了赶紧回去向老和尚报告,老和尚却一点儿都不在乎有多少工程车在那里等,若无其事,很悠闲地,又说要检查她的磨刀石,我的恩师就快送磨刀石去给老和尚检查。老和尚一看就说:“这磨刀石只有磨在中间这一段,两头都没有磨,可见是心不平静,用力不均,是急躁匆忙中磨的。”,然后又叫我的恩师回去,重新再磨!我的恩师虽然知道这是老和尚的慈悲教导,可是工作很多,实在有压力,就赶紧回去重新磨,这次就把磨刀石的两头补磨一下,让它平一些,然后又送回去给老和尚检查,老和尚一看就说:“这就是要做给人家看,磨给别人检查的,才补磨两头,根本没有真正用心、平等地去磨!”,我的恩师听了,就跪下来向老和尚忏悔,求老和尚慈悲指导—磨刀应该要怎么磨?

  跪下来,求师指导:磨刀应该怎么磨?

  老和尚就说:“两手拿刀,心中念佛,安定平静,由磨刀石的头直到尾,平均用力,磨一下念一句阿弥陀佛,不管事情有多少,有多忙,心都要不动乱,每一刀都不能差错,勿急躁也别赶速度,因为修行是为了自己修,是藉境来炼心,藉著建筑工程来磨炼自己的心,并不是为了要做建筑工程,更不是要做给人家看,或是让人检查用的。

  老和尚的磨刀石

  老和尚就拿出他自己的磨刀石,我的恩师一看,真是心服口服,老和尚的磨刀石是那么平,平得发亮,那就是内心真实用功的过程。

  宝塔毕竟化为尘

  一念净心成正觉—工作即炼此心

  老和尚故意在很忙、而且境界动乱、令人很心急的时候,训练弟子要把心安定下来,去磨刀。实在讲,这世间的事物都是幻化的,工程不论多么庞大,寺庙建得多大,有一天也都会化为尘埃的,只有内心的一念清净、安定,是成佛的正因,这才是我们要用功的地方,工作只是我们用功炼心的题目而已。

  ※痛中考

  那蜈蚣呢?被你一扔,不知有恙否?

  有一天,我的恩师和大众去出坡,到野外做工作,她把斗笠放在地上,有一只蜈蚣竟然爬到斗笠里面藏匿起来,当时我的恩师还不知道—要戴斗笠之前必须要敲敲打打再戴,她一戴上就被蜈蚣咬了一下,不但又红又痛,而且整个头都肿起来!但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执事工作,虽然伤口很痛,也得忍耐去做,后来痛到站不稳,就去向老和尚报告。老和尚完全没有问她到底伤口如何,是不是要紧,只有问—“那蜈蚣呢?”我的恩师回答说:“当时被咬到,一痛,还没看清楚就把斗笠丢了!”老和尚说:“那蜈蚣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没有摔伤啊?”

  照顾“起心动念”胜过关怀身体

  有的人可能会感觉很奇怪—为什么老和尚对弟子受伤这么没有关怀心呢?实在讲,老和尚对真正要修行的弟子,是照顾弟子的起心动念,和法身慧命,胜过照顾身体。

  是“心念”在决定“身体”。

  因为我们在六道轮回中,一定是随时都有身体的,只是每一生换的身体不一样而已,有时候是用“人”的身体。有时候换成“动物”的身体,变成猪啊,牛啊,甚至变成饿鬼的身体。身体是一定会存在,会有的,只是好坏大小不一样罢了!决定我们要有那一种身体,主要是由我们的心念决定。临终一念生气,就会换到地狱痛苦的身体,一念念佛,也可以换来佛的金色身。

  痛苦时,也要保持,发慈悲心—

  当下,走出“我执”,得解脱

  我们平常只会照顾身体,执著身体,反而不知道该照顾我们的起心动念!老和尚很慈悲,提醒弟子—即使是被蜈蚣咬到,忽然间很痛苦的时候,也要保持慈悲的心,照顾蜈蚣,不是照顾自己、怜惜自己。

  当我们能够发出对众生慈悲的心,当下一念就不会感觉自己有痛苦,就等于由我们的“身见”执著中走出来,得到自在解脱。而且,如果一生中都发射这种佛菩萨慈悲的心念电波,必定投影出佛菩萨的相,换得佛菩萨之身。

  ※一枝草的考题

  贪恋一枝草,就要再来轮回

  有一天,我的恩师跟随老和尚到后山经行,忽然间看到一些很美的花草,恩师就说:“等一下!我去拿剪刀把花剪下来插水瓶供佛”。老和尚就说:“这些花草长在这儿,本来就是供养十方佛,那有需要“你”去剪来插水瓶才叫做“你”在供佛!要知道,在娑婆世界,只要贪恋一枝草,就要再来轮回!”

  对一一境,发广大心,供十方佛

  老和尚对世间的一枝草,一朵花,都是发广大的供养心,供养十方佛。在老和尚的眼中,每一枝草都是佛的提醒,提醒他放下内心的贪嗔痴,不要再来轮回。

  “会用功”,与“不会用功”

  一枝草,会用的人,用来提醒念佛往生西方,

  不会用的人,就用来贪爱,争取去轮回。

  对老和尚来说,每一个境界都是使他觉醒的。所以说—

  会用功的人,好坏的境界都可以生智慧,

  不会用功的人,处处都会生起贪嗔痴。

  ※水蜜桃的测验

  感恩猴施主

  老和尚在山洞修行打坐八年中间,时常都有猴子会送水果去供养他,猴子的手一次只能拿一颗水果,如果送十颗水果,就表示猴子很辛苦,来来回回走了十趟,所以老和尚一直对猴子很有感恩的心。

  水蜜桃,谁吃才“不可惜”?

  有一天,有人送很大的水蜜桃去供养老和尚,老和尚看了就说要送给猴子吃…

《考古变今用—广钦老和尚·修行考题(考古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要救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