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節課
思考題
185、弘揚佛法時,應當采用什麼樣的方法?避免哪兩種誤區?
186、餓鬼分爲哪幾種?它轉生的因是什麼?你造過這些業嗎?今後打算怎麼辦?
187、隱住餓鬼分爲哪叁種?請一一說明其感受的痛苦。
188、有些人認爲:“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的差別極大,所講的內容完全沒有共通之處”。對此觀點你如何看待?請說明理由。
189、佛陀既然是一切遍知,那爲什麼沒有詳細描述我們所在的這個地球,也沒有預言飛機、電腦的誕生?明白這個道理,對你有哪些幫助?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繼續學習輪回的痛苦,今天介紹餓鬼之苦。
在講之前,我想跟大家說明一下:現在的宣講方式,主要是采用古代的佛教修心方法。有些人把古代傳統統統貶斥爲陳舊、落後,全部抛開、全部舍棄,這種做法不合理。作爲人類,只有立足于傳統的基礎上,才能接受新知識,否則,將過去的東西完全抛棄,這無疑是一種極端。還有些人認爲,新事物並無可取之處,唯有古代的東西最有價值,故對新的理念、知識、技術都不承認,這種做法也不對。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應跟隨時代、與時俱進,不然就會被淘汰。我們作爲佛教徒也是同樣,應該在古代傳統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現代方式,否則,即使佛教的思想再殊勝,不與時代接軌的話,也很難被人們理解、接受。
然而,現在很多人常會墮入兩邊:有些人在學佛時,除了佛經論典的內容,新的公案、科技都不願接受,尤其是老一輩的修行人,許多觀念比較保守;而年輕一代的法師卻與之相反,他們對古代的修法、佛經的公案不感興趣,唯一強調的就是,佛教思想要符合時代思潮,否則不易被人接受。我個人認爲,這兩種傾向都有點偏激,尤其是後者,若完全放棄佛經的內容,不提及壽命無常、輪回痛苦,只是講些衣食住行的問題來應付,那麼衆生勢必會因不明道理而造業墮落,從佛教的立場來看,這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因此,法師們今後傳法時,再怎麼把佛教人間化,引入一些所謂的系統化、信息化理念,也不能改變佛教的基本概念,不能不提叁惡趣的痛苦、分類及轉生原因。如果把這些都改了,沒有交代清楚來世的苦樂狀況,僅憑你一己分別念,就算講得再好聽,實際上也是把衆生引入邪道。
所以這次宣講《前行》和《藏傳淨土法》,我基本上是依照古大德的傳講方式,以佛經的公案和教證作爲根本,有時爲了活躍氣氛、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也順便加了一些現代事例。這種方式,或許個別人覺得死板,比如講餓鬼痛苦時,修行好的人可以入于其中,而修行不好的人,會覺得比較枯燥乏味,不如社會上的各種道理聽起來舒服。然即便如此,爲了對衆生負責,我也不打算改變傳講方式,我會盡量把這些法的本意挖掘出來,以供養大家,相信這樣會對大多數人有利。
同時,之所以給大家講加行,也是希望不僅僅是我,你們在座的法師、居士,以後一旦有能力,想把佛法傳給別人時,也最好不要直接講些高深境界,而應先讓大家打好加行基礎,這是最穩妥的修行次第。
如今講叁惡趣的痛苦,是爲了引發大家對輪回的厭離心。其實這種心並不難生起,有時依靠一種簡單的因緣就可以。前不久有個道友問:“若想在相續中生起出離心,需要觀修粗大的無常,還是細微的無常?”當時我回答:“粗大的無常。”事後我又再叁琢磨了一下,確實,許多大德因生起無常觀而出家,但他們當時不一定抉擇過萬法的微細無常。我們都知道,按照小乘的觀點,最微細的微塵和最微細的刹那是實有的,不承許爲空性,但即便如此,也並不妨礙他們厭離輪回而獲得解脫。因此,觀修粗大的無常,照樣可以生起出離心。
例如,密宗大成就者小蘇(色瓊·西繞劄巴),最初生起出離心就很簡單。他在13歲時,家裏給他娶了個童養媳。有一次,小蘇在床上看經書,外面出現了洪水,妻子讓他趕緊想辦法。他就穿著妻子做的新內裙去擋水,辛辛苦苦弄了半天,累得汗流浃背。妻子見後,很不高興地說:“你怎麼把新衣服弄髒了?”小蘇一聽,心裏有點煩,說:“你考慮的不是我,只是一件衣服,那我不要了!”把裙子脫下來扔給她,頭也不回地就走了。妻子也很生氣,然後回家去了。經過此事之後,小蘇覺得輪回毫無意義,由此生起了強烈的出離心。(當時他也沒觀察過刹那刹那的細微無常。)後面還有一段內容:妻子回去後怎麼樣鬧,兩人家産是如何分的……雖然是大德的傳記,但還是有很多細節的描寫,顯現上就像世間人吵架、離婚、複婚一樣。不過這些方面,你們好像也沒興趣聽,所以我就不講了。
總之,不管是觀壽命無常、輪回痛苦,一定要對輪回上上下下生起猛厲的厭離心,這就是我們修學的目的。若能如此,盡管你表面上在吃飯、走路、睡覺,離不開基本的生活資具,但心裏對這些不會特別貪執,更不會執爲實有,這是最爲關鍵的!
戊二(餓鬼之苦)分二:一、隱住餓鬼;二、空遊餓鬼。
餓鬼的分類方法很多,《前行》中分爲隱住餓鬼、空遊餓鬼;《瑜伽師地論》1中分爲外障餓鬼、內障餓鬼、無障餓鬼2;《大智度論》3中分爲弊鬼、餓鬼;《大毗婆娑論》4中分爲有威德餓鬼、無威德餓鬼。
尤其在《正法念處經》中,餓鬼的分類最廣,裏面分了36種5。我最近看了,講得非常好,道友們一定要了解。學院裏最好給每人印一份,到時候發給大家。看了以後你就會明白,有時候自己不注意,就會造下餓鬼之因。例如,裏面講了一種食法餓鬼6,其因是爲求財利而給別人宣說顛倒法;食肉餓鬼7,其因是將衆生的肉做成肉食買賣,並在經營中使用欺詐手段;食香煙餓鬼8,其因是別人買香供養時不給好香,收高價而予人劣香;魔羅身餓鬼9,其因是心存邪知邪見,不信正法,爲人宣說種種邪道……諸如此類餓鬼有許多種,轉生之因也各不相同,希望學院的道友們好好看一下。
而不在學院的道友,你們天天都上網,在“虛空”中漫遊,可以下載這些在電腦上看,或者花點錢打印出來。若能如此,你必定會有很多收獲,一方面能明白現在正有無量衆生在餓鬼道受苦,同時也會提醒自己做人一定要注意,不注意的話,很容易造下墮入餓鬼之業。
我們隨時都要觀察:墮叁惡趣的因是什麼?自己造了沒有?講地獄時是這樣,講餓鬼時也是這樣。那麼墮餓鬼的因是什麼呢?《成實論》10雲:“于飲食等,生悭貪心,故墮餓鬼。”對飲食、財物等生吝啬和貪心,就會墮入餓鬼。《正法念處經》雲:“一切餓鬼皆爲悭貪嫉妒因緣,生于彼處。”除了剛才講的貪心和吝啬,此處又加了個嫉妒心。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這些心態很容易産生,所以下面講餓鬼的痛苦時,希望大家對照自己進行觀察。
《定解寶燈論》中也說過,初學者修行時要觀察修,不能閉著眼什麼都不想,應該學會思維。比如觀餓鬼痛苦時,要先從理論上認識,相信世間上有一個餓鬼世界,它們或在旁生裏,或在空中,或在地下城市中11;然後再了解它有什麼痛苦,以何因而轉生于此;最後願自他一切衆生斷除這些業因,尚未轉生爲餓鬼的永遠不要轉生,已轉生爲餓鬼的,隨時隨地要爲它們念經回向,哪怕倒一點點剩飯,也應念觀音心咒加持,以悲憫心觀想成千上萬的餓鬼都能得到。很多古賢大德經常如此,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己一(隱住餓鬼)分叁:一、外障餓鬼;二、內障餓鬼;叁、特障餓鬼。
這種分法,與《瑜伽師地論》的很相似。還有《佛祖曆代通載》12中說,餓鬼分爲四種,即外障餓鬼、內障餓鬼、飲食障餓鬼、障飲食餓鬼13。其中,外障餓鬼、內障餓鬼與此處講的一樣14;飲食障餓鬼15,是能看見美妙的食物,但被衆多閻羅卒守護著,沒辦法得到;障飲食餓鬼16,是得到飲食之後,一放進嘴裏,飲食就變成鐵丸、銅汁等,燃燒整個身體。
可見,漢傳佛教所講的內容,與藏傳佛教的大致相同。你們不要認爲《前行》只是藏傳佛教的獨有修法,漢傳佛教中聞所未聞。我在講《藏傳淨土法》時,裏面引用的每一則公案,幾乎都能在漢文《大藏經》中找到出處。而這部《前行》也是一樣,除了極個別的藏地公案以外,只要是佛經、論典裏宣說的,在漢文《大藏經》中基本上都有,只不過以前沒這樣強調罷了。
現在有些漢地的修行人,始終有種分別念,認爲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的差別很大,這種想法不合理。麥彭仁波切在《叁戒合一論》中講過17:原本各大教派互不相違,如同一個父親的兩個兒子,沒必要爲父親是自己還是別人的,爭得你死我活。因此,不管你隨學某個宗派,或者以後攝受弟子,都要先建立起“各大教派互不相違”的觀點,否則,分別念的力量有時特別大,若從中作怪而無法遣除,定會給暫時的今生快樂、究竟的來世安樂帶來障礙。
庚一、外障餓鬼:
此類外障餓鬼以業力所感,在外境上找不到飲食,甚至數百年中連水的名字也沒聽過。它們整日饑渴交迫,常爲尋找飲食而四處遊蕩,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下面講了幾種情況:
1、有時候看到遠處有清澈的江河,以僵直的肢體艱難支撐著巨大的腹部,異常痛苦又疲憊不堪地走去。可是到了近前,所有的水都幹無一滴,僅僅剩下河床18,讓它們苦惱萬分。
轉生爲餓鬼真的特別可憐,《業報差別經》中講了墮餓鬼的種種因緣19,《餓鬼報應經》中也記述了目犍連尊者通曉各類餓鬼業因之事。那麼這裏所講的外障餓鬼,明明看到的是河流,但以業力所致,走到眼前,水就幹了。在我們人間,看見的是飲食,到了跟前還是飲食,比如那邊有個蘋果,我很想吃,到了跟前…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四十五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