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二十一卷▪P2

  ..續本文上一頁爲以步履輕重,遠近高下,而分勝劣耳。

  癸二 飛行仙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堅固草木者:謂存想堅固形骸,由于服食草木。此與上科藥餌,不過生熟之分,惟不餐煙火食,但服紫芝黃精、松枝柏葉;服食不休,而得功效,謂藥道圓成。行步如飛,升高越壑,身輕勝前,故名飛行仙。

  癸叁 遊行仙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堅固金石者:謂存想堅固形骸,由于烹煎鉛汞,煉養丹沙,而不休息。故能化形易骨,點石成金,各獲其效,謂化道圓成。爲超脫而遊世外,因利濟而遊寰中,故名遊行仙。

  癸四 空行仙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堅固動止者:謂存想堅固形骸,由于動止;動以運氣調身,止以養精安神;動止以時,起居必慎。由是運養不息,初則練精還氣,繼則練氣還神,終則練神還虛,故得氣精兩化,形神俱妙,謂氣精圓成。乘雲禦龍,遊于虛空,故名空行仙。

  癸五 天行仙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堅固津液者:謂存想堅固形骸,由于津液;上出爲津,下咽爲液;即所謂鼓天池,咽玉液,能令水升火降,久而不息,水火既濟,而結內丹;內外融通,與物無累,謂潤德圓成。乘正禦氣,遊乎天上,故名天行仙。 《指掌》雲:此上五仙,前二似屬彼之小乘,以只知存想圓形,全無利濟之心,但以有煙火無煙火;分之爲二。後叁似屬彼之大乘,以兼有利濟之心,但遊行未能忘身,不能遠達高舉。而空行,則形神俱妙,雖能高舉遠達,而猶有分齊。至于天行,則與天地合其德,與六氣合其用,利萬物而不宰,處寰中而無迹矣。

  癸六 通行仙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

  堅固精色者:謂堅固其心,以求精色。采日月之精華,食雲霞之彩色,久行不息,粹氣潛通,粹即日月雲霞之精粹,謂吸粹圓成。形與氣化,神與物通,穿金石,蹈水火,任運無礙,而與造化交通,故名通行仙。 漢武內傳,東方朔遇黃眉翁曰:吾卻食服精氣,叁千年一轉,反骨洗髓,叁千年一轉,剝皮伐毛;吾生已叁洗髓,叁伐毛矣!所以視天地若蜉蝣,等古今猶旦暮也。

  癸七 道行仙

  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堅固咒禁者:謂堅固其心,以持咒禁。持咒,則延年益壽,護國佑民;禁戒,則止嗜戒欲,降妖袪魔;久行不息,而得功效,謂術法圓成。咒是咒術,法是禁法,咒棗書符,以愈疾病,禁毒驅魔,以利群生。將此道以養身,推此道以濟世,故名道行仙。

  癸八 照行仙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堅固思念者:謂堅固其心,沈思靜念,存想頂門而出神,系心臍輪而練氣;即系心臍輪下,透尾闾關,上升夾脊雙關,以至直透泥洹宮,沖頂出神;久行不息,而得功效,謂思憶圓成。神出入而自在,氣上下以交通,形神照應,故名照行仙。

  癸九 精行仙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堅固交遘者:謂堅固其心,以成交遘。易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遘精,萬物化生。《灌頂》雲:此以腎水爲坎男,心火爲離女,取坎填離,降火提水,令其交遘,以成仙胎;久行不息,而得功效,謂感應圓成。感應者,即交遘義,此以坎離,遘精成行,故名精行仙。 《正脈》雲:至于用女子爲鼎器,而采助淫穢;內教固辟爲魔論,而仙道亦鄙爲下品。此爲投人之欲,狂迷者多惑之,正人君子,絕口遠之可也。

  癸十 絕行仙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堅固變化者:謂堅固其心,以窮變化,推求其術,深研化理,久行不息,而得功效。心存化理,久則覺悟,而與造化相通,謂覺悟圓成。移山倒海,翻易四時,故名絕行仙。二正列諸仙竟。

  壬叁 判同輪回

  阿難!是等皆于人中練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于人境,斯亦輪回,妄想流轉。不修叁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此結示妄想,極勸真修。是等,指上十類仙人,皆于人中,怖懼生死無常 ,以求長生不死。《正脈》雲:豈覺言長僅以勝短,說生終以待滅,讵識無生之至理,本常之妙體哉! 練心者:即別修妄念,不修正覺真心也。別得生理者:即存想固形,別得延生,妄理相應,故能壽千萬歲;但是後死,非真不死,如松柏後凋,非真不凋耳。休心依止,深山海島,絕于人煙之境:即所謂蓬萊弱水,惟飛仙可度。七金山之外,其水甚弱,舟楫不能至,而羽毛皆沈,爲神仙所居之處;並非不死之國,斯亦是輪回。以所依既未超乎叁界,而能依豈能脫于生死?夫法身真常,形骸虛幻,怖速死而求長生,即屬妄想,依妄想而墮生滅,正是流轉。

  不修叁昧者:乃極勸真修;言欲免輪回,須斷妄想,欲斷妄想,須憑叁昧。叁昧者:即首楞嚴大定也。因中,依不生不滅,爲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若因中,依生滅爲因,欲求不生不滅,無有是處。設若不亟早修習楞嚴叁昧,仙報一盡,依舊還要改頭換面,而來散入于諸趣之中,可不痛哉!

  《正脈》問:修仙者,妄謂釋教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惑此言者甚多,請此附辯,以覺深迷。答:彼所說性命,二俱非真,蓋指身中,神魂爲性,身中氣結,命根爲命。故說單修性者,但得陰魂鬼仙,無長生身形;兼修命者,方得輕妙長生之身,而誇形神俱妙。安知佛所說性,是人人本有,真如性海,乃無量天地,無量萬物之本體。證此性者,豈但能現無量妙身,兼能現無量天地萬物。其所現者,豈惟但能令住百千萬歲、雖塵沙浩劫,亦可令住。且欲收即收,一塵不立,欲現即現,萬法全彰,得大自在,得大受用,方謂真如佛性。斯言信不及者,請細閱前文顯性處,自然悟彼無知而妄謗矣。

  昔呂嚴,叁次晉京,求名不遂,乃郁郁而返。韓鍾離欲度呂洞賓即呂嚴,在于中途,旅館候之。時呂嚴至,長籲短歎!韓曰:相公何爲如是,莫非功名不遂乎?夫功名猶如夢境,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何爲怏怏于懷?呂嚴聞之不語。韓又出枕子一個,語曰:子今路上辛苦,少憩一臥可也。呂嚴受之即睡,夢至一家投胎,既生,聰明俊秀,母愛如掌上之珠,少讀書,有過人之才,年既長成,所試皆捷,出仕爲官,運途順利,連升吏部尚書,爲人忠直,竟遭奸臣奏害,令殺其身。一生所處皆順境,忽罹殺身之禍,綁至刑場,利刀一砍,頭落驚醒,出一身大汗。韓語之曰:功名富貴事如何?莫若及早從吾修道。呂嚴一想,人世總是無常,遂從之,別修異道,易名洞賓。煉一雙雌雄劍,斬妖袪魔,志在利生。一日路經黃龍山下,見有紫雲蓋頂,知有高人,于是入山參訪。適黃龍禅師,上堂說法,洞賓旁聽。說畢,黃龍禅師雲:今日有人盜法。洞賓即出衆雲:囊有長生不死藥,何用盜法?黃龍禅師斥雲:汝這個守屍鬼。洞賓即飛出寶劍,要斬黃龍禅師之首。劍至項,鳴一聲即墜地,插在地中,並不飛回。洞賓用盡心力,亦不飛回,黃首如故。于是相信道高,方向忏悔,請求開示,禮拜爲師,有偈爲證:蹙碎浮囊棄卻琴,從今不弄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方悔從前錯用心。是可見仙道不如佛道也。五諸仙趣竟。

  辛六 諸天趣 分二 壬初 正列諸天 二 通前總結 壬初分叁 癸初 六欲 二 四禅 叁 四空 癸初分叁 子初 標示生因 二 欲分輕重 叁 判屬欲界 今初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諸妻妾恩愛。

  此標示生天之因。諸世間人,有欲離苦得樂,不求常住,不生不滅,圓湛之心,但依有爲事相,而求有漏果報。是依妄本,而不依真本而修,爲叁界總因也。未能舍諸妻妾恩愛者:別爲六欲天之因,以欲界未離叁欲,皆有淫欲,飲食睡眠,今稱欲界。以淫爲諸貪之首,故未能舍諸妻妾,深恩重愛,以修出世,戒定之業,而證無漏之果也。 梵語提婆,此翻爲天。灌頂引論雲:天者,清淨光潔,最勝最尊;或謂天者,天然自在,首出庶物。以上品十善,及世間禅定爲因。 《正脈》雲:天趣與仙趣不同,世人仙天不分,而學仙者,濫附于天,且謂諸天,皆彼祖仙。今略辯之:仙以人身,而戀長生,最怕舍身受身;諸天皆舍前身,而受天身。豈其類哉?又仙處海山,如蓬萊昆侖,皆非天上。四王忉利,曾無蔔居,況上界乎?是知天趣,最爲界內尊勝之流,迥非仙與鬼神之類也。

  子二 欲分輕重 分六 醜初 四王天 二 忉利天 叁 夜摩天 四 兜率天 五 化樂天 六 他化天 今初

  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于日月。如是一類,名四王天。

  己色爲正淫,他色爲邪淫。此人遵守五戒,于邪淫中,不唯身無有犯,即心中亦無一念思想;是正淫雖有,邪淫已無,故不奔流縱逸,而得愛水,澄淨瑩潔,心地光明也。今獨約淫欲一事,以是生死根本,故約之而分勝劣耳。此人命終之後,舍人身而受天身,生須彌山腰,鄰于日月宮。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爲帝釋外臣:東持國天王,居黃金埵;南增長天王,居琉璃埵;西廣目天王,居白銀埵;北多聞天王,居水晶埵。此四天離人間地,四萬二千由旬,身長拘盧舍四分之一,當此間周尺,七十五丈,壽五百歲。以人間五十年,爲一晝夜,合計九百萬年也。

  醜二 忉利天

  于己妻房,淫愛微薄,于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此比前更進一步,不但無有邪淫,即于自己正妻,房帏之間,淫欲愛念,尚且微少淡薄,所謂有時有節也。然于清淨獨居之時,間有淫念生起,不得全其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之光明,生須彌之極頂即人間頂。再上,即空居天,與人間不接矣。如是一類,名忉利天。梵語利忉,此雲叁十叁,在須彌山頂,四方各八天,中有一天,爲善見城,乃帝釋所居。此天離地,八萬四千由旬。身長半盧舍,當周尺,一百五十丈;帝釋身長,…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二十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